吸血的公攤面積,真的要取消了?誰將瑟瑟發抖!

一篇《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這麼坑的“公攤面積”到底怎麼來的?》在網絡上引起大家熱議,網友們紛紛吐槽。緊接著央媒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公攤面積讓我們很受傷》文章,指出趁國家在治理房地產中的亂象之機,要求主管部門回應民眾對公攤面積的關切。文章認為取消公攤不僅能夠減少房子使用者成本,還能有效降低購房者資金壓力。

緊接著官媒新華日報、法制日報紛紛給予重點跟蹤報道,新華日報一篇《公攤面積傷民”矛盾亟待求解》,文章分析了公攤面積的前世今生,舉例談到,一個人買90平米房子,實際只能使用70平米,如果是高層電梯房,除掉電梯井等,實際得房只有60來平米。文章進而痛責公攤面積就是“坑”,一方面開發商計算公攤面積缺乏依據,另一方面公攤面積會帶來很多的各項費用,你沒有使用的那部分面積也得交錢。隨後,法制日報也做了跟蹤報道,認為公攤面積計算方法、計算原則、分攤係數和比例,事實上都未做強制規定,只要求由銷售合同當事人進行具體約定。

公攤面積包括哪些地方?

一般情況,公攤面積主要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變電室、設備間、共同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公用牆體。另外,還有一些開發商將獨立建造的車庫,單獨賣給業主,並且也都算到公攤面積中。當前,我們交納的物業費、取暖費等,都是根據按照含有公攤面積來計算交納。多層住戶還相對好些,一般公攤比例在10%到15%之間,而高層住戶公攤比例一般在20%到30%之間。這對住戶來說,無形中加大了居住成本,按照公攤面積比例不等,一般都會增加20-30%的成本。

公攤面積由何而來?

公共部位面積公攤,並非舶來品,而是我們的亞洲首富李嘉誠先生所創。當時,為降低大家對高房價的恐懼和提高大家對房價的接受度,商人李嘉誠便提出了公攤面積做法。事實上,據有關媒體報道,李嘉誠僅在此項上牟利何止萬億。不僅如此,李嘉誠還發明瞭“期房”這一概念,當時稱作“樓花”,也就是我們現在實行“付首付款,然後再等兩年拿房”,買房時,我們或僅能看到一張規劃圖紙,這也是由李嘉誠這位精明商人所發明。隨著近些年來期房後期發生的一些質量問題,也為人們所詬病,現房銷售也提上議事日程。

吸血的公攤面積,真的要取消了?誰將瑟瑟發抖!

公攤面積有實行可能嗎?

在歐美髮達國家,住房都是按照室內使用面積來計算。房子在銷售過程中也是如此,比如說你室內使用面積80平米,那麼房子價格1萬元一平,那麼總價就是80萬元,這是世界主流。事實上,國內重慶早在2002年就規定,對商品房計價方式進行調整。商品房銷售價格以套內面積計算,如果開發商違規,將受到銷售總價5-10%罰金處罰。從重慶的經驗來看,只要我們制度設計合理,完全可以按照套內使用面積計價、交納物業費、暖氣費。

隨著央媒接連集體發聲,公攤面積取消的腳步或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你願意呼籲發聲支持取消公攤面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