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公攤面積」讓我們很受傷!

今日,一篇題為《買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這麼坑的“公攤面積”到底怎麼來的?》的文章在網絡上熱傳,激起了很多人特別是剛需者的熱議。在房價不斷上漲的背景下,不少剛需者買房都要被“公攤面積”這把刀狠狠的紮了一下!在此,不少人也提出了疑問:

既然國際上基本都是按套內面積計算房價,為何我國計算房價、物業費等都要包括佔比頗高的公攤面積?職能部門治理房地產行業亂象之時,能否回應公眾關於公攤面積問題的關切?

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公攤面積”讓我們很受傷!

那麼何為公攤面積呢?房屋公攤面積是指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即公攤面積為:

1.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築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

2.每套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及外牆(包括山牆),為牆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對於公攤面積的處理,

由於目前我國尚無明確法律法規出臺,因公攤面積的不明確,使其成為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爭論的焦點。

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公攤面積”讓我們很受傷!

由於有了公攤面積的存在,就等於我們無形中支付了至少好幾十平不屬於我們的面積,無論是採用建築面積來進行房價計算還是採用套內建築面積進行房價計算其實都不會影響房地產的價格,原因就在於開發商的計價方式是將自己建樓的成本均攤到每套房子上面,無論你的建築面積還是用室內建築面積都是這個價格,唯一有差別的只是每平米均價而已。

也就是說公攤面積越小,意味著得房率越高,購房者花在不可支配面積上的錢也較少。但是公攤面積過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體的美觀和居住的舒適度。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得房率越高並不一定代表公攤面積越少,如果將贈送面積計入套內面積,得房率自然就“拔高”了。零公攤也是這個道理。

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公攤面積”讓我們很受傷!

公攤面積問題積弊已久,越漲越多的公攤面積實質上已經侵佔百姓的利益,也損傷了市場經濟的公平與公正。近幾年,為回應民眾訴求,廣州、北京等地也開始出現按套內建築面積計價的探索。人們期待著相關職能部門在研究房產調控政策之時,能正視公攤面積問題,探索更科學、合理的計價方式,切實保護百姓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