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面对五虎上将,敢单挑从来不怂,为什么遇到颜良文丑却不敢迎战?

薛小落


先来看一个典故——吓退马超

曹军在潼关被劫杀战败后不久,曹操跟跟韩遂、马超等进行单独谈话,左右都不得随行,只带了许诸一人。马超自负勇力,想暗中偷袭曹操,但平时听说许褚勇猛,怀疑随从的人就是他。于是问曹操:“曹公您的虎侯在哪里?”曹操回头指了指许褚,许诸对着马超怒目而视。马超见状不敢妄动,就各自回去了。

许诸外号“虎痴”,是曹操的贴身护卫。曹操曾说:“此吾樊哙也。”可见其勇猛善战。他不但善战,还好战,不然怎会有“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一说呢?他连马超都不怕,又怎会怕其他人!

再看助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对颜良、文丑的评价——“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换言之,对付他们两位智取即可,不必劳烦主子的贴身护卫出战,他们没有强到非要许褚出战的程度。况且,在建安五年,颜良仓猝中被关羽斩杀,文丑在混战中阵亡,许褚与他们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倚斋听风雨


许褚不敢迎战的原因是因为他打不过文丑颜良,真要上去打肯定也会败阵。从战绩来看,许褚的战斗力肯定不如文丑和颜良的。

先说一下颜良的战绩,颜良刚刚开始挑战曹操军队的时候,曹操还不知道颜良的实力如何。为了不让自己的嫡系产生死伤,曹操先派遣了一个炮灰宋宪上去送命。宋宪是吕布的手下,当年背叛了吕布投降曹操,这种卖主求荣的人曹操不会重用,让他打头阵试试水最合适。宋宪冲上去,三个回合就被杀死了。曹操看到宋宪被杀,没有丝毫的怜悯,还夸奖颜良:“真是勇将呀!”

魏续看到兄弟被斩杀,愤怒的请求出战,他认为自己比宋宪强一些,可惜一个回合魏续就死了。宋宪和魏续都是吕布的八大健将之一,同张辽等人都是平起平坐的,武艺肯定不会太差,绝不是潘凤武安国之流。这两个人被杀后,曹操的将领们就都开始怂了。曹操在部队里面大喊了一声:“还有谁能够出战!”受到鼓舞,徐晃冲了出去,徐晃是曹操军队里面武功最高的战将之一,他和颜良打了二十回合,战败回来了。徐晃回来之后,曹操的将领们中再没有一个敢出战的,《三国演义》称曹操诸将粟然,都吓得不敢乱动了。

文丑的战绩比颜良还要辉煌,他战平过常山赵子龙,击败了张辽和徐晃的夹击。虽然文丑没有杀过知名武将,可是交手的武将的质量都非常高,武艺最起码在准一流水平。再来看许褚的战绩,许褚最辉煌的战绩是战平了马超,实际上许褚在和马超的战斗中,气势上还是输了一节。马超不紧不慢很从容的打许褚,许褚则是脱光了衣服,明显要比马超打得更费力。

在对战张飞的时候,许褚两次被击败。一次是赤壁战败逃跑的时候,一次是许褚喝酒押运粮草,这两次许褚都败的比较惨。第一次是战败逃走,还算情有可原。第二次喝酒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喝酒的张飞还能够战平吕布,假如张飞喝了酒,许褚最多也就战平张飞。

许褚在早期的时候还战平过徐晃,两个人打了50回合不分胜负,这个结局也就说明,徐晃和许褚最起码是同一水平线相差不大的武将。徐晃已经二十回合败阵了,许褚再上去肯定也是败退回来。如果这样分析的话,关羽的武艺应该是在五虎上将中最高的。在对付马超的时候,诸葛亮和刘备也说过:马超武艺高强,需要请关羽来,才能够斩杀他。假如说关羽的武艺比张飞和马超更高的话,许褚不敢应战文丑和颜良在逻辑上也就比较成立了。

除了小说中的情节决定了许褚不能战文丑颜良之外,小说的创作环境也决定了许褚不可能出战文丑颜良。《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是拥刘反曹,像文丑颜良这样的大将,肯定要让刘备的武将来杀才最合适。假如让许褚败给了颜良,那么就等于贬低了马超和张飞,只有忽略掉许褚,才是最合理的结果。


邓海春


关羽的武力值有三分之一是要借助赤兔马才能发挥,都知道关羽坐骑,谁知道许褚的坐骑叫啥?所以说单从个人武力值上来说,关羽打不过许褚,三国中有一个有名的规律,就是武功最高的都用来做领导的贴身护卫,也就是最后一张王牌!吕布是董卓的贴身保镖,许褚是曹操的贴身保镖,赵云是刘备的贴身保镖,所以说关羽和许褚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说心里话关羽除了忠义以外,论武力值恐怕连张飞都打不过,还记得当时他们俩刚认识的时候有过一场较量,最后是难分胜负,刘备出现才给拉开的,他自己也承认不是三弟张飞对手,在曹营的时候亲口对曹操说:我三弟张飞若在,在十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能做到这点的除了张飞、吕布、就剩赵云了,其他的都不行!











兔子代购


许褚遇到五虎上将单挑从来不怂,为啥碰到颜良文丑却装聋作哑,不敢应战?



这提问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曹操原来的贴身护卫典韦,建安二年(197)已经战死在宛城,而颜良,文丑与曹军对垒是在建安五年(200),大背景是袁绍军力占据绝对优势,曹操处于极度下风,在这种状态下,不说袁绍的间谍,情报人员,曹军内部也是人心慌慌,不少人虽然嘴上不说,心中都开始另打主意,此时,曹操本身的安全保卫,就十分重要。



三国演义中没有明确说,颜良出战时,许褚具体处于啥位置,但两个最明显的事实,使得罗贯中先生写到这里时,用两段稍稍隐晦的故事,有意提升关羽武力,同时拉开其他猛将,包括许褚等人与关羽的距离。



这两个事实:一是三国志中明确,颜良是被关羽所杀,罗贯中先生不能把这件事写成另一个人;二是三国演义前面的故事里,罗贯中塑造的第一猛将---吕布,也在建安三年(198)被曹操干掉,这样就必须加快关羽成长,提升步伐。当然斩颜良距离三英战吕布的初平元年(190),已经过去十年,这期间关羽事实上的进步,可能也是很大的。



基于以上原因,罗贯中运用两段描述,刻画了关羽这一段巨大变化:第一,颜良出马头两阵,先斩宋宪,魏续,这是原吕布部下的八猛将之二,接着,让曾经与许褚五十合战平的徐晃,出战颜良,仍然叫颜良二十合打败,这其中含义很明显,表面看颜良武艺高于许褚徐晃,实质则衬托关羽;第二,在这之前,曹操打算收服关羽时,曾经让曹操令许褚,徐晃左右两路夹攻关羽,仍被关羽奋力杀退。通过这样的渲染,后来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就顺理成章,不至于生硬转弯,大师的文笔堪称出神入化,恰到好处。



不过,话说回来,假如十年后吕布仍然活着,关羽,吕布在战场再次相遇,很可能关羽一人就能把吕布干爬下。这也不是凭空乱说,吕布曾经称刘备贤弟,说明吕布比刘备,甚至比曹操年龄都要大。


有种说法是吕布死时47岁,那么,190年三英战吕布时,吕布约三十九岁,正是能打年龄,而当时关羽二十八、九,两人有9-10岁差距,但最主要是184年黄巾大起义,自此乱世开始,关羽,张飞,刘备闯荡江湖才五六年,且全在下面,层次低,见到的场面有限;而吕布则早得多,而且多在高层,见多识广,包括武艺的历练,也就条件更好一些。因此,当年三英战吕布,才能打胜,十年后具有年龄优势、进步很快的关羽,单挑打赢吕布,是完全可能的。



综上所述,结论如下:颜良文丑临阵时,许褚不是怂逼,而是因为双方军事实力差距,许褚负有更重要责任,一是曹操不会派许褚去对付颜良文丑,二是许褚本人职责也不能随便显摆能耐;关羽能斩猛将颜良,也不是偷袭的说法,而是经过多年历练,成长进步,套用“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话,说明武艺这个过程耗时更长,更加熬煎人生。(1:31)


流誉后


《三国演义》中,每个武将除了自己练就的一身出众的武艺之外,还各自都有自己独门绝技。当与较强的敌手相持的时候,就会使出绝技,奇招致胜。


举个例子,比如说猛将张飞,他的独立绝技就是狮吼功,他已经练到了九重的功力,遇到了比较强的敌手,他就施展出这门绝技。例如与袁术手下的大将纪灵对阵的时候。

张飞“大喝一声”
,就使用了狮吼功,严重干扰了纪灵的正常发挥,把他刺于马下。



纪灵是很厉害的,曾经与关羽对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他的武艺是很高的。但张飞放了大招,就把纪灵干掉了。

其它一些武将也各有绝技,比如说黄忠是“百步神射”,典韦是“月光小飞戟”,夏侯惇的绝技就是“一目了然”神功。

那么,袁绍麾下的大将颜良是什么绝技呢?颜良有一身独特的装备,叫“炫目黄金甲”。这厉害了,与敌将对战,他的金甲鳞片剧烈抖动,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刺眼的光芒,瞬间就使敌人眼花缭乱,判断失准,然后他就能瞅准破绽,发动攻击。


所以颜良能够凭此神技阵斩曹军两员勇将,还能在二十招内把徐晃打得落荒而逃。

那许禇也有独门绝技吗?当然有,许禇的绝招就是“裸体诱惑”。

许禇轻易不使用这个绝招,只有遇到劲敌时候才会施展。比如他遇到了马超,本来他武艺并不如马超,但许禇脱得精光,施展“裸体诱惑”的绝技,就能与马超战成平手。

但许禇这项独门绝技有局限性,只能用来对付马超和赵云这种小白脸子,(许禇曾经与赵云三十合战平)。当遇到了张飞和颜良这种大络腮胡子,就不顶用了。所以张飞就是许禇克星,看到他赤身裸体,丑态毕露,大喝一声,就冲过来了。张飞三次把许禇打跑,最后还一矛挑到他肩上,把他捅落马下。

我们明白了,当颜良耀武扬威得时候,许禇是不敢上阵迎战的,他的绝招对颜良不起作用。所以,他和其他曹军将领一样,“皆慄然”。

但关羽是不怕颜良的,因为关羽也有独门绝技。除了赤兔马快以外,他长着一双丹缝眯眯眼,不收光,颜良的“炫目黄金甲”对关羽完全不起作用。

当关羽从坡上冲下来的时候,颜良正在麾盖下乘凉,他发现情况不对,连忙抖动黄金甲,想亮瞎敌将的钛金眼,但关羽那双丹缝眯眯眼根本就不收光线,一下就冲到面前了,颜良再想抵抗就来不及了。
就这样,河北四庭柱之首,猛将颜良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命归西。


馋嘴肥猫铲史官


真实的历史上,许褚从来都没有怂过,之所以没有迎战颜良和文丑,是他根本没有机会,因为他要贴身保护曹操。<strong>

公元197年,由于曹操太色,霸占了降将张绣的婶婶。张绣同学恼羞成怒,立即反叛曹操,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情况危急之下,曹操的贴身护卫典韦独自断后,击杀叛军多人,为曹操跑路争取了时间,但是典韦最后寡不敌众而亡。

典韦死掉过后,许褚主要负责曹操的警卫工作。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

许褚作为曹操的贴身护卫(相当于大内护卫兼警卫师师长),职责所系,许褚不可能远离曹操,亲临前线。

所以,当时曹操派出的先锋是张辽和关羽,让他们与颜良作战,以解白马之围。

在两军交战的过程中,关羽看到了河北名将颜良的旗号,立即策马冲锋。杀开一条血路,于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籍。

看到主帅都被杀鸡一样给杀了,袁绍的军队被吓破了胆,作鸟兽散。白马之围遂解。

这时的许褚正在曹操身边护卫,根本没有机会上战场单挑颜良的机会。

解了白马之围后,曹操迁徙当地的民众,沿河向西而行。

袁绍马上派出大军追赶曹操,追兵赶到延津以南的时候。

曹操让500多骑兵解鞍下马,作散兵游勇状,同时在路边丢弃了大量的辎重财货。

文丑和刘备带的5000多骑兵根本没把500多个曹兵放在心上,反而是看上了众多的辎重财货。

有钱不抢是傻瓜!不抢白不抢!

这5000多骑兵立即分散开来,四下抢夺财物,而没有优先解决这500多曹兵。

曹操看到机会来了过后,命令着500多骑兵上马,突然攻击已经星散的5000多袁绍骑兵。

袁绍的数千骑兵措不及手,被打得大败,而文丑则死于乱军之中。

《三国志》里面并没讲文丑究竟是在谁的手上,如果文丑死于任何重要将领之手,历史上都应该有浓墨重彩一笔,可见当时文丑极可能是死于乱军之中,这笔军功最后也成了一笔糊涂账。

当时,许褚肯定是阜阳曹操的身边,不大可能亲自上前击杀文丑。

所以说不是许褚怂,而是许褚要贴身护卫曹操,根本没有上阵迎战颜良文丑的机会!


一丹流青


方圆论坛观点!

许褚,字仲康。典韦之后曹操的首席保镖。同时也是曹魏阵营第一猛将。曹操称许褚为“吾之樊哙也”可见许褚有多么猛。而且许褚曾多次救了曹操的性命。建安十六年,曹操讨伐韩遂马超等诸侯,曹操在渡河的时候遭遇马超领兵前来劫营。眼瞅着曹操就要命丧当场。这个时候许褚赶过来扶着曹操登船逃跑,他左手用马鞍挡箭,右手推船渡河,最终许褚身中数箭,但是却平安把曹操护送过河了。由此马超惊叹许褚的勇武。



而许褚之名传天下也是因为马超的缘故。有一次曹操和马超,韩遂在阵前谈话,马超仗着自己武力强盛想要偷袭曹操,但是又畏惧许褚的武力。于是就问曹操,你的虎侯在哪里。曹操用手指了一下旁边的许褚,许褚怒目而视马超,马超畏惧不敢在想着偷袭了。正是因为马超问虎侯,虎痴之名才名传天下,被人所熟知。


就连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都评价许褚称“天下瓜分汉欲忘,四方豪杰尽鹰扬。葛陂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罗贯中认为许褚之强可比吕布。这也从侧面夸赞了许褚武力强大。

颜良文丑乃是河北名将。并且还是袁绍帐下最厉害的武将。武力值显然不会太低。颜良曾与徐晃交战20回合战败徐晃。曹魏阵营众将皆胆寒。因为许褚曾与徐晃交战,50回合不分胜负。显然颜良武力值在许褚之上。而文丑武力值也不低,文丑曾经射翻张辽,击败过徐晃,还和赵云大战60回合不分胜负。就以徐晃做为例子。可见颜良文丑都比许褚要厉害。


所以许褚遇上颜良文丑没有出战也就情有可原了。而历史上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完全是带有偷袭的性质。而正史中颜良是被关羽杀死,而文丑是死于乱军之中。再有许褚之所以没有出战,一方面是认为自己不是对方的对手。另一方面是他明白曹操的心意。当时刘备败逃之后曹操估计刘备最大的可能就是跑到了袁绍的那一方。如果关羽杀掉了颜良文丑那就彻底和袁绍结仇了,而且袁绍还可能怪罪刘备,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颜良文丑的实力被严重低估了。而且颜良死的也挺冤的。被关羽仗着马好偷袭而死。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方圆论坛


那是三国演义为了给关羽留戏份而已!真实历史上斩杀颜良的虽然是关羽,但是砍死文丑的人却是于禁。颜良死于白马津战役,这场仗是由徐晃指挥的战斗,当时关羽由于刚投靠曹操并没有被安排作战任务,但是由于关羽跟徐晃私人关系交好便以私人身份担任军事顾问随军出征,并在战仗当中单人独骑冲入阵中,打了颜良一个措手不及,被关羽直接劈下马并斩首。这也是襄樊战役的时候徐晃感激关羽的主因。

文丑则死于孟津战役。当时袁绍与曹操对峙在白马,而袁绍派文丑带兵抢滩登陆孟津为的是攻击曹军侧后。当时文丑领兵三千,孟津守军只有一千三百人,文丑本有机会获胜。但是于禁请缨出征救援孟津,曹操便从虎豹骑中均出七百骑给于禁,于禁带领部队冲散了文丑的部队并与孟津守军里应外合击败文丑。由于被大河所阻,文丑部队背水而战无法撤退,最后被于禁军打一个全军覆没,文丑也被乱刀砍死。演义为了衬托关羽的神,故意把这些戏份给关羽。

由此可见,这两场战争都是由偏将打的局部战争,曹操并没有亲临前线战场,许褚属于曹操的贴身侍卫队长,曹操没有到的地方许褚自然不会到场,也就没有机会展现自己了。


优己



许褚面对五虎上将,敢单挑从来不怂,为什么遇到颜良、文丑却不敢迎战?

既然是“演义”问题,那我们就抛开正史,从“演义”来分析这个问题;

许褚的实力,自然不用多说,曾大战典韦,从辰时战至黄昏,都没有分出胜负;大战西凉猛将锦马超,两百多合,同样不能分出胜负;这两战,足以证明许褚体力充沛,且武艺高强;能与马超战平,至少说明许褚有五虎实力;

那么!许褚既然有五虎实力,为何独独不敢单挑颜良呢?

白马之战,袁绍遣颜良为先锋大将,独自领兵进攻白马;颜良本来是袁绍帐前的第一名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就常常听袁绍提起颜良、文丑之勇;曹操对颜良,多少都有几分忌惮;

而且曹操方,就兵力来说,只有五万先头部队,为颜良的一半;如果贸然遣大将迎战,万一轻敌被斩,损失就大发了;

曹操只听过颜良的名声,并不清楚颜良到底有多少本事;所以,他干脆找一个无关紧要的将领,出去探探虚实;——这个人就是宋宪,原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刚投降曹营不久,就算宋宪被斩,也不影响大局;

他没有让将领们自告奋勇,而是用点将的方式,指名道姓要宋宪去迎战颜良;

宋宪出马,三合之内,就被颜良斩杀了;曹操吃了一惊,感叹道“真勇将也!”;

这时魏续见同伴被杀,主动请缨;要与颜良决一死战,为宋宪报仇,结果被颜良一合斩于马下;

这两人的死,让曹操以及众将,都深知了颜良之勇,绝非浪得虚名;此时在让心腹大将出战,就不至于轻敌了,就算打不过颜良,也不至于被斩杀;于是曹操问“谁敢出战”,徐晃第一个站了出来;


徐晃为曹操心腹猛将,曾与许褚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实力非同小可;曹操一看是徐晃,比较放心,便令徐晃迎战颜良;没想到徐晃出马,也不济事,只二十回合,就败回了本阵;

此时,曹操方大将见状,众皆栗然;哪个还敢上去找死!

许褚当然也不例外,他与徐晃两人打过,实力处在伯仲之间;现在徐晃都败得如此狼狈,许褚没理由再上去触这个霉头;他显然清楚,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战胜颜良;即便不被颜良斩杀,被颜良二三十合打败了,面子上也不好看;

所以,许褚不敢上去挑战颜良,因为他没有击败颜良恩把握,甚至连打平的把握都没有!!


爱尚文史


许褚面对五虎上将,敢单挑从来不怂,为什么遇到颜良文丑却不敢迎战?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有着许多能力出色的将才们。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五虎将,指的就是关羽,马超,赵云,张飞,黄忠等人,在整部书中,他们就是那种能力极为出众的高手。都知道,五虎将是帮着刘备的人。但是曹操手下同样也有能力很出色的人才,就比如说许褚。许褚的名气虽然不如五虎将那般大,但在作者的笔下,他是那种具有很多优良品性的人物。他最重要的2点优点,一是忠心,二是有勇气。只要熟读过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人,或者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那应该就知道,他算是曹操身边的第二保镖,曹操的第一保镖应该算是典韦。



一直以来,许褚对于曹操都是忠心耿耿,好几次的舍命救他,好几次都为他奋战前线。而他做的这一切,曹操也是看在眼中的,因此在曹操心里,他算得上是最为被信任的心腹之一。除了忠心是许褚的亮点之外,他的勇气和战斗力也是很强的亮点。要知道,五虎将中有4个人都被他单挑过。五虎将中每一个人都是一顶一的高手,而他敢单挑这么多人,可见自身功力是很了得的。他曾经和赵云对战之时,整整30个回合也不落下风,最后打成了平手。他还曾经以醉醺醺的状态去和张飞对战,可见其对自身能力有多么的信任了,也可见得他的勇气有多大。他还和马超作战过,两个人曾打了200多个回合,也是没有分出个输赢来。最后来说一下他和关羽的作战,当然他要比关羽弱上一些,因为当时关羽是1挑3,都还能将对战的三人杀退,由此可见,许褚在作战上要比关羽弱一些。



我们先不去纠结许褚的胜负,至少从他敢单挑这些人的行为,我们也能看出,许褚是一个胆色出众的大将。可就这样一位勇气上佳的人,在面对颜良以及文丑这两个人时,却突然胆小起来,不敢去应战了,你们觉得这可能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了,其实许褚不是不想出去打,主要是曹操下了命令不让他去。刚说了,他是忠心至上的人,所以面对自己的主公下达的命令,他当然就不会去违抗了。



在当时,第一次是颜良带兵出战,他们这一次来可是气势汹汹的,将曹操派出去的两位大将都给杀了。如此一来,曹操这方的阵营当中已经没有可派大员,此时许褚是想要去的,可曹操舍不得。因而最后他去找来了关羽,那时候关羽是降汉了,但是没有降曹,但面对这样危急关头,曹操去请他帮忙之时,他也并没有推脱。领了兵器就出门应战,最后果然没让人失望,他取下了颜良的首级带回来。

颜良去世之后,袁绍这边才派出了文丑,曹操又是先派了两名大将出去对战,结果这两人都败了。可是曹操仍然没有派出许褚,还是去请了关羽帮忙,这才使得敌军被击退了。所以说来,不是许褚胆小不敢应战,只是因为军令无法违抗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