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明明知道危险,为何不陪鲁智深一起去救史进?

田获三狐


前言:

水浒好汉出场,从主角来说,第一是史进,第二是鲁智深。姑且略过朱武、杨春、陈达、李忠等诸位配角。史进和鲁智深是过命交情,惺惺相惜。从鲁智深与史进相见,到拳打镇关西一别,两人从此江湖路远,相互珍重。

待在赤松林再次相遇,两人更是患难见真情。共同齐力在瓦罐寺歼戮了崔道成,丘小乙两位恶道,又洒泪道别。一个赴奔东京,一个落草少华山。

此等兄弟之义,袍泽之情。鲁智深岂能相忘?每每念叨,都是史进这位好兄弟。



01

闻史进被捉,心急如焚,兄弟情深溢于言表

鲁智深和武松去少华山撺掇朱武等人入伙,是鲁智深的主意。一是思念史进兄弟心切,二是为宋江赚些好汉上山。宋江深知鲁智深性格为人,往往耿直豪爽有余,精细谋算不足。此行一去,心有所虑。为了放心,让武松一同跟随过去。中间处事待物,能有个人参谋商议。

鲁智深与武松相比,论拳脚功夫,与武松不相伯仲。论精细谋略,中间差了一个吴用。

果不其然,鲁智深和见了朱武等人,朱武备细告知史进情况。鲁智深一听史进刺杀贺太守,失手被擒,关入监牢。心急如焚,急于想赶过去救人。被众人苦劝,鲁智深立意不肯。

武松颇为聪明,要是直接相劝,说到天亮也是没用。只是讲了一句话,先稳住鲁智深情绪。

武松一手挽住禅杖,一手指着道:哥哥不见日色已到了树梢尽头?

宋江选武松跟随,实在是算无遗策。且看武松劝人手段。先挽住鲁智深的兵刃,让他手中没武器,不好造次,就算奔下山厮杀也是无用。然后说,天色已晚,黑灯瞎火,哪里寻得着太守府。有啥事情,待明天大家商议定夺。

此话言简意赅,却留了鲁智深一晚。



02

武松规劝有理,不料鲁智深救人心切,充耳不听

武松智勇双全,心如电转,考虑了几点:

一、贺太守是京城当权者蔡京的门生,位高权重,手握重兵。史进见义勇为,救出王义,杀了公差,刺贺太守未遂,被捉入监牢。可见贺府戒备森严,精兵把守。以史进的身手都被擒住,何况鲁智深单枪匹马硬闯?

二、朱武当时有跟鲁智深说道,贺太守将聚集军马,准备扫荡反剿少华山。此乃关键所在,大家自顾不暇,正要求助他人。连朱武号称神机军师,都苦无良策,正在发愁,不知如何是好。难不成鲁智深谋略还高于朱武?

三、朱武等人盘踞少华山已久,喽啰百八上千人数是有的。贺太守领军反剿,一定是兵强马壮,军马人数远超少华山,所以才有此信心放出此言。大军压势,少华山无非是蝼蚁撼大树,危危可及。



武松想明白事情关键,规劝鲁智深,都直击要害。

少华山自身难保,再抽调人马随着鲁智深去救史进,绝无可能。本来贺太守就要攻打少华山,尔等人马过去,正好一网打尽。

让鲁智深稍安勿躁,武松前往梁山告知宋江,让他调兵遣将,攻打华州,才能救出史进。若是单枪匹马前去,无非是以卵击石。

朱武听之,点头称是。心中不由赞叹:武松啊,武松。我对你的敬仰,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可鲁智深却像闹脾气的小孩,茶饭不思,反复怒骂折腾。武松之劝,哪里听得进去?

晨起四更,趁大伙不备,提着禅杖,下山去救人去了。

武松知觉,人已杳无。不由叹道:“不听人说,此去必然有失。”



结语

鲁智深为救兄弟,情谊深厚,无可厚非。但行事过于鲁莽,思虑欠缺周全。心中乾坤,不及武松一星半点。此去救人,反而被太守略施计谋,捆绑在前堂,被人耻笑。不过入狱坐牢,倒也跟史进相聚了,只不过代价之大,把脑袋给押上了。唉,人在江湖飘,不怕被挨刀,就怕脑子不够用。



我是湾火,坚持文化原创。文字讲究精炼传神。诸位若是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关注,留言指正。谢谢!


湾火


这个事件发生在《水浒传》第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鲁智深与武松二人来到少华山看望史进,却得知史进因刺杀华州贺太守失败而被擒,鲁智深一怒之下便要杀上府衙救出史进,武松苦劝不听,结果独自前往,不但没能救出史进,自己也被抓了进去,直到梁山大军杀到才将其救出。那么武松为何不陪鲁智深一起去呢?

△鲁智深和武松

鲁智深与史进乃结拜兄弟,一怒之下便要杀死鸟太守

史进与鲁智深结交,发生在《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当时鲁智深还唤作鲁达,还是个提辖。

△史进和鲁提辖

彼时,史进因与少华山结交之事被猎户告发,在打败围剿的官兵之后,史进因不愿落草,因而远走渭州寻师。途中与鲁达一见如故,两人逐结为异性兄弟,因鲁达要救金翠莲,史进还送给其十两银子。后来鲁达打死郑屠,两人遭到官府通缉,史进最终到少华山落草,而鲁达则前往东京。

史进上了少华山之后,与朱武、陈达、杨春占山为王,倒也潇洒。不想一次下山,史进遇到一个犯人画匠王义,因带女儿王玉娇到庙中还愿,结果华州贺太守看中了王玉娇,要强纳其为妾,王义不答应,贺太守便将其女强夺了去,还把王义刺配远恶军州。史进听说之后,当即杀死了两个公人,又跑去府衙刺杀贺太守,结果不幸被擒。

△九纹龙史进

且说“三山聚义打青州”结束,本在二龙山落草的鲁达和武松投了梁山,鲁达便想拉史进等人一起入伙,于是和武松二人来到少华山,却正好听到史进被囚府衙的消息。鲁智深一怒之下便要去杀了鸟太守,救出史进,武松觉得如此不妥,便以天色已晚为由劝其暂且留下,结果一觉醒来鲁智深却已经独自离开。

武松为何不陪鲁智深一同前往?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虽然只是演义小说,但每个环节其实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就拿这次事件来说,武松之所以没有陪鲁智深一同前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两人性格使然。毫无疑问,鲁智深和武松都是重情重义之人,这从两人的经历也不难看出,但两人的性格却各有不同。鲁智深为了兄弟完全可以两肋插刀、不计后果,不管前面是万丈悬崖、刀山火海,他也在所不辞,虽说他粗中有细,但易冲动的性格决定了他为了救史进,可以不计后果。而武松虽然也重情重义,但遇事却极为冷静,这从其为兄报仇那一段便可看出。如果是鲁智深,估计直接上去就干掉了潘金莲、西门庆等仇人,而武松在身负血海深仇的情况下,却将整个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2、武松考虑更多。正如前一条所说,鲁智深为了救史进可以不顾后果,但相对较为冷静的武松显然考虑的更多。一是仅凭个人力量很难成功,这点在原文中也有所体现,武松曾两劝鲁智深,分别说道“领大队人马来打华州,方可救得史大官人”、“杀了太守,又怎么救史大官人?”可见他认为仅凭个人力量要救人本就很难,且就算杀了太守也不见得能够将人救出。二是情形与之前不同,如果两人还在二龙山,武松或许就随了鲁智深了,可此时两人刚刚投到梁山麾下,要做出刺杀一方太守这种大事,怎能私自决定,这想必也是武松对鲁智深说“我和你星夜回梁山泊去,报宋公明”的原因。

△贺太守用计擒下鲁智深

3、鲁智深私自离开。这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鲁智深走之前能够知会一声,武松在担心其安危的情况下,或许也就一起去了。然而原文中说的明白,鲁智深“当晚和衣歇宿,明早,起个四更,提了禅杖,带了戒刀,不知那里去了”,可见鲁智深乃是偷偷离开的,等到武松得知鲁达离开,已经晚了,只能由朱武派了两个小喽啰前去打探消息。


综上所述,武松之所以没有陪鲁智深一起去,一方面是由于两人性格不同,武松考虑问题显然要更全面一些,另一方面则是鲁智深见武松苦劝自己,因而凌晨便偷偷一个人离去了,武松得知消息之时已经晚了。


香茗史馆


先反过来讲:武松进了监狱,史进会与鲁智深一起去救武松。

鲁智深是个直肠子人,说句粗俗的话,就仿佛他的肠子是直条条从幽门一直到肛门,没有那九曲十八弯。智真长老能打看得出鲁智深有慧根并非无理取闹和有意偏袒,他生活的细节确实充满了朴素的佛性,这就不是那些痴汉能看得出来的。


鲁智深一出场便不同凡响,声声入耳。在帮助别人这方面并不含糊,帮完金家姑娘帮庄中姑娘;帮完林冲帮史进。鲁智深就是这样的人,即便只有一面之交的人他也去真诚帮助,这一点着实难得。

(《水浒传》剧中鲁智深)

其实可以看出来,他的帮助是不分人的,在出发救史进之前的那个晚上,连衣服也没脱,气滚滚的趟了一宿,第二天就独自一个出发救人(结果就是把自己也陷进去了)。帮助金翠莲也是如此,“晚饭也不吃,气愤愤的睡”。——这就是鲁智深。

在两件事中,救史进那件,武松、朱武劝,帮金翠莲那件,史进、李忠劝。武松等宋江大军;史进等第二天。鲁智深嫌麻烦,又觉得事情紧急,径直自己去了。

必须要说武松和史进的性格。武松刚出场也是个冒失人,在柴进家得罪了大官人,但是时间慢慢推去,武松逐渐地识得官场大体并懂得做人的道理。史进出场也是个冒失后生,还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18岁小青年,他的心眼在多年来却没什么长进。

(《水浒传》鲁智深、武松)

史进上梁山后的三件事足以说清他的性格,第一件打樊瑞山头,失败;第二件去当细作,结果识人不明被告发;第三件大咧咧的去方腊那探路,结果被射死。——得出结论,他太不精细了。

反观武松,他考虑得倒是比较多,比起史进可谓是粗中有细,比如在杀嫂弄出“胁迫”邻居这个节目;当差时显得非常谦卑。因此他阻止鲁智深救史进是是必然的,武松和史进没什么交集,假如关进去的是武大郎,武松倒是有可能不管不顾地救人。

鲁智深和史进相识非常早,虽许久不见,依然是兄弟,鲁智深内心可想而知,想当年饥肠辘辘的时候,是史进给了鲁达一个大饼,然后去瓦罐寺一起报仇。这份感情怎能忘记!

(《水浒传》剧中鲁智深和史进)

史进对鲁智深钦佩不已,再加上他做事往往欠考虑(这一点其实挺遗憾的,本来当细作的时候可以再试探试探,然而他直接露出尾巴),所以史进陪鲁智深的可能性很大,轻军冒进是史进的作风,如此看来,倒是和鲁智深这种鲁莽不谋而合了。武松这样劝鲁智深:“便杀了太守,也怎地救得史大官人?”其实很有道理。

事后就是朱武派了两个精细的小喽啰去打探消息,武松虽然预料到了鲁智深“有失”,但是想必既找不到也劝不住,自己也就没去,坐等宋江。


泊图泊途


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是渭州经略府提辖。读过水浒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鲁智深不是一个莽撞之人,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有勇有谋,粗中有细,是个难得的干将。只因爱行侠仗义,以至于江湖义气太重而惹了朝廷,最终被逼上了梁山。

在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聚义后,梁山众头目带着他们,终于攻破了青州城,过了几天,鲁智深便提出去少华山探望九纹龙史进,顺便说服少华山人马加入梁山。宋江自然欣喜不已,便让武松陪着鲁智深一起前往少华山。鲁智深一行人到了少华山,便急着找旧友史进,而朱武、陈达等人支支吾吾,磨叽了半天,这才将史进的下落相告,说是史进因不满华州的贺太守强抢民女,进程行刺被抓。鲁智深一听完非常恼火,好家伙,你们少华山怎么说也有六七百号人马,你朱武、陈达、杨春等人竟然因为害怕官府起兵过来扫荡山寨,就畏畏缩缩躲在山中,放任史进被关在牢房而生死未卜,如此胆小鼠辈,只顾自保,鲁智深不屑与之为伍。

接下来鲁智深就嚷着要下山去行刺贺太守,武松便劝到:“你即便杀了太守,也怎地救得史大官人?”,朱武也在一旁相劝,而此时鲁智深烦躁不已,根本听不进话,脱口而出“你也休去梁山泊报知,看洒家去如何!”便只身下山刺杀太守营救史进。结果却被贺太守识破,不仅被痛打了一顿,还被押入了死囚牢。最终,还是梁山人马出动,在华山杀了贺太守后攻进城中,这才将鲁智深与史进救出。

其实当初武松想要借助梁山的力量来帮助鲁智深,但是却被鲁智深给拒绝了,武松后来和鲁智深的徒弟见面之后才知道了真正的原因。徒弟说道:“师傅是一个急性之人,当时太过于担心史进的安危,于是便想暗地里杀掉贺太守,师傅想过如果梁山的人帮忙的话,动静会闹得太大,这样就怕史进的脑袋提前不保。”,不得不说,鲁智深的忧虑不无道理,他其实想的还是挺多的。但是他的做法就有些欠妥了,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去闯朝廷的官府,那不是找死吗?

至于武松为何不陪他一起去,那是因为这厮是晚上趁大家都睡熟了,偷偷溜出的。武松本意是等梁山兵到,在一举拿下华州,救出史进大官人。可鲁智深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性子急,知道武松会阻止他去,所以,不等武松他们就独自一人去刺杀华州太守了,其实这也怪不得武松。





文化百说


明知以卵击石,还自投罗网,鲁智深可以虎,武松却不能傻。


史进失陷华州,无计可施时,鲁智深想行刺贺太守。

首先,武松与鲁智深受宋江之命,去少华山邀请朱武、陈达、杨春、史进四人上山入伙。到达九龙山后,才知道史进失陷于华州大牢。甚至原因,在朱武等人以及当事人王义的叙述下,让鲁智深、武松火冒三丈。鲁智深想要独身入华州,行刺贺太守。



原来,华州太守要强占王玉娇,这姑娘抵死不从,太守耍权弄术,把姑娘掳走,把其父王义发配从军。王义被史进所救,安排上了少华山,孤身一人去刺杀太守,被抓下狱。


就个人推测,此时鲁智深杀太守的心,胜过了救史进。救史进,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这样不公道的事情,虽然鲁智深已多次见到,但每次都忍不了侠义心肠,要为民除恶、替天行道。想之前他身为提辖的时候,为了卖唱的金氏父女,就三拳打死过镇关西。如今入伙梁山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惩奸除恶的思想,更是刻骨铭心。



所以,鲁智深听到华州太守的恶行与史进失陷的消息时,想杀太守的情绪,已经达到了最高点。他这时候,满脑子就剩下是非善恶,没有了所谓的势强势弱,甚至连自己的生死,都已置之度外。他可能想到了救史进,但想到杀人,这个就不太重要了。


武松苦口婆心相劝无果,鲁智深偷偷溜走。


鲁智深听到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去杀人。

太守那厮好没道理,我明日与你去州里打死那厮罢!

武松否决了鲁智深的提议,建议去梁山搬兵,大军压境,攻破华州,劫牢反狱,救史进、杀贪官。在我们旁观者眼里,武松这时候的提议很是恰当。



但没想到鲁智深再次反驳。

等俺们去山寨里叫 得人来,史家兄弟性命不知那里去了。


鲁智深这时候的急切心里,我们可想而知。武松和朱武等人苦苦相劝,就算杀了太守,哪还有力量去救史进?


可鲁智深假装听进去了,夜间趁大家睡着,提着禅杖离开了少华山,直奔华州县城而去。这一个刺客,抱着必杀之意,带着必死的决心,星夜疾驰,誓要取下恶贼的狗头。


武松大义当前,却也处事谨慎,之前杀西门庆、大闹快活林、血溅鸳鸯楼就是明证。


武松之前已与鲁智深摆明了厉害关系,但发现他还是偷偷溜了,心里肯定非常气愤。但同是兄弟,一起出来公干的,失陷了他,回去也不好交代。但就算自己去,也不过是两个匹夫,在偌大的华州,数量庞大的府军面前,脆弱的不堪一击。少华山此时也不过小猫三两只,去了也不顶什么用。所以,武松没有妄动,只由朱武派了两个小喽啰跟去。

这就是武松武二郎,虽然有着拳打猛虎的勇力,却不会像鲁智深一样,头脑一发热就不管不顾了。



我们不妨想想,武松杀潘金莲与西门庆报武大郎的大仇,从何九叔处得到骨殖(物证),从郓哥儿等人处得到了口供(物证),才去行事的。长兄如父,仇怨不共戴天,但武松能忍很长时间只为了收集证据,这一冷静的头脑和隐忍的性格,本就让人钦佩。


武松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一路行来一路喝酒。除了他说的“多喝一分酒,就多一分力气”之外,何尝没有扮猪吃老虎,让蒋门神疏忽大意,出其不意一举建功的谋略在内?



了解自己被陷害的真相后,武松先大闹飞云浦,后欲上鸳鸯楼报仇雪恨。但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而是趁着深夜,悄悄溜到后墙,待得夜深人静时,从马院进入。之后才有血溅鸳鸯楼,杀人题字,大快人心的一场厮杀。



所以说,鲁智深溜走后,武松并没有跟出去,是他一贯的谨慎风格使然。如果没有这一份谨慎,他都已经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


也幸亏他没有跟鲁智深一起去,不然戴宗寻来的时候,两员大将再加史进(史进还未入伙梁山)一起失陷华州,人质在手,行动会更加被动。



探寻文学基于生活的乐趣,体悟文字的魅力。

关注“如风书屋”,我们一起谈天说地。


如风书屋


武松性格谨慎,头脑冷静,你看他杀死潘金莲后的动作,形态以及口吻 : “去楼上取下一床被来把妇人头包了,揩了刀,插在鞘里;洗了手,唱个喏,道:“有劳高邻,甚是休怪。且请众位楼上少坐,待武二便来。 ”刚刚杀完人,连一丝激动都没有。冷静的让人不寒而栗,这种人做事不是有着十成把握是不会出手的,所以他让鲁智深保持冷静,把事情计议妥当在动手是非常正常的。

而鲁智深一般来说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做事不会思前想后,往往都是做了再说,尤其史进又是他非常看重的兄弟,而当时史进确实又非常危险,而少华山的三位窝囊废又不能解救史进,只会在山寨上无能为力,鲁智深的行动也是给这三位看的。

武松没有陪同鲁智深去救史进,那是因为鲁智深是夜间悄悄走的。武松不知道,而武松知道后,马上赶回梁山,报告宋江,调动军马,才救出鲁智深与史进。否则鲁智深与史进必死无疑!如果当时武松也像鲁智深一样,那么大家一起完蛋,就算梁山后来给他们报仇,那也无济于事了。


唐刀汉剑


武松不和鲁智深同去救史进,是有原因的,鲁智深虽说鲁莽但也是性情中人。他也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可是鲁智深作为老大必须要起到带头作用。另外鲁智深的义气和豪迈是别人不能比拟的。


特别是在鲁智深喝完酒之后,朋友有难他一般都是首当其冲第一个到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啦!

鲁智深虽然表面上看似个粗人,可是这个人也是粗中有细,与他不相干的人他是不会去救的,鲁智深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所以史进有难以他的性格必须到位。

相比鲁智深,武松就稍微逊色了一些,武松的为人也是很讲究的,从醉打蒋门神,斗杀西门庆等故事中,完全就可以看出武松的为人。武松没有鲁智深那么性急,遇事也非常冷静,所以鲁智深去救史进的时候,武松表现的很理智。不陪鲁智深同去也是另有打算,一旦鲁智深就史进未果,起码可以有个帮救兵的人,所以我们考虑的是全面,不能一时性急做莽撞的事,一旦失手不仅救不出史进,而且鲁智深还得搭进去。



以鲁智深的性格是劝不住的,所以我认为武松也是在极力阻止鲁智深不成的情况下,武松也是没办法。另外《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也是刻意这么描述的,如果武松等人都去了,一旦都被抓了,哪来的人去救他们啦!所以为了延续故事的发展,就得这么写下去。

所以不得不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撰写的这部小说太经典了,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智慧。《水浒传》也无愧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这个称号。


任驰赢天下


疾恶如仇是梁山好汉的性格,之所以鲁智深先去救史进除了有鲁智深火爆的性格以外,还蕴藏着人情世故在其中,要么水浒传怎么能列入四大名著呢?人情练达皆学问嘛。

当年史进杀死官兵烧了史家庄惹下大祸,过上了逃亡的生活,想投奔自己的师傅王进,由于不知道王进在什么地方任职四处打听,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鲁智深,恰巧鲁智深和王进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切磋,鲁智深要尽地主之谊,两人就开始在一起吃喝,同时还遇到了史进的启蒙老师打虎将李忠,三人一起去当地最大的饭店饮酒。机缘巧合碰到被人敲诈监视的卖唱父女,鲁智深嫌吵,扫了自己兄弟的酒兴,但闻听了卖唱父女的悲惨遭遇之后,气的五脏喷火,七窍生烟,当场拿出自己所有的银两,史进只留路费,蒋忠却略显小气藏着大部分,因此鲁智深鄙视他,要彻底解决这件事情。守住镇关西派来监视的人,安排卖唱父女先走,然后再去找镇关西麻烦,并且约定马上回饭店和史进李忠二人碰头。没曾想失手打死了镇关西,是失手,和李逵不同李逵是嗜杀成性,有的时候甚至是滥杀无辜,比如扈三娘的家人就惨遭不幸。由此可见鲁智深是一个思维缜密能考虑到后果的人。打死镇关西之后与史李二人不辞而别,也开始逃亡,由于饥饿被铁面佛和飞天蜈蚣打败,也没有硬拼蛮干,而是选择了逃走。无巧不成书,在树林里面打劫了正要打劫他的同是逃亡人的落难的史进。两个人联手杀掉铁面佛和飞天蜈蚣。因此也有了过命的交情。

在林冲被发配的时候,鲁智深竟然能料到差解会在野猪林暗害林冲,先人一步救了林冲真算是对的起他的法号了。

鲁智深奋不顾身的去救史进也就能比较说的过去了,并不是由于冲动,而是为了兄弟情义,并且他也知道梁山的人马会来接应,就算自己没有成功也能起到拖延的作用,鲁智深的排名是在武松之上的,武松的年龄和史进差不多,正像没有请求史进一起去打镇关西一样,也没有请求武松一起去。鲁智深应该是能料到武松和梁山人马很快会赶到的


差个马甲


武松替武大(他哥)出过手,替施恩(恩人)出过手,还替自己报过仇。为了试刀杀过人,为了抢酒打过架。何曾为了不相干的人出过头。鲁智深和史进才是同道中人,其实鲁智深也不是不知道他救不了史进,纯粹就是去送死。他是想和史进共死,并不想以后给兄弟报仇,而武松是不会如此行事的。


老崔65347117


今说好汉武二郎,挺身直步景阳岗;精掌逼死山中虎,从此威名天下扬!致今声惊在耳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