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二戰中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連日軍都為他停止空襲一天!

他是二戰中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連日軍都為他停止空襲一天!

那個槍林彈雨的年代,前赴後繼的英烈用他們的熱血保家衛國。今日硝煙似乎已經散盡,但只要我們翻開史冊,那曾經迴盪在華夏大地之上,壯懷激烈的廝殺之聲,便可如實質般傳入我們耳中。

在這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中,有一位是頗有爭議的,有人敬他是英雄,有人罵他是漢奸——他就是中華民國陸軍上將張自忠。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

“長山巍巍埋忠骨,白雲依依映後人。”位於湖北省宜城市板橋店鎮十里長山的張自忠紀念園,園裡豎著一塊16米高的紀念碑。他就長眠於此。看著紀念碑上的那個一身軍裝的張自忠,我們彷彿看到了那個戰爭紛飛的時代,也看到了這位將軍的戎馬生涯。

他立過不少功,但由於兩次出現“親日”事件,被有些人抓住了“把柄”,抨擊起來不遺餘力,最後甚至“以死明志”——從來殺人最厲害的武器都不是刀槍、火炮,而是大勢之下言論。

無論張自忠是否叛國,他的軍功總是讓人無可挑剔,除了各種小面積的衝突、戰鬥之外,他參加過很多大型的戰役,並多次立功,在臨沂戰役,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中均有出彩之時。

當然,刀筆吏雖然不能參加戰鬥,為抗日出一份力量,但張自忠的這些功勞在他們看來,其實也是不過如此,可以一筆抹殺之,該對這“漢奸”怎麼口誅筆伐,還是不遺餘力。他真的是漢奸?

張自忠將軍於1914年投奔瀋陽的車震團長入軍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從書生搖身一變,成為戰場上的士兵,再到後面的將軍,這一步一步的走來,其間艱難,常人難以想象。

張自忠在早年的軍旅生涯中展露出其卓越的能力,被不斷的提攜,可謂步步高昇。他曾經擔任過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軍團長、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最後成就了國人引以為傲,敵人視為大敵的張自忠將軍。

他是二戰中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連日軍都為他停止空襲一天!

張自忠本是讀書人,“捐軀赴國難”,他學習前人投筆從戎。他的“文”也體現在了戰場上,多次在打仗時為自己的上級出謀劃策,才能由此展現。軍隊是一個很現實的地方,在這裡,講資歷,但更講能力,想要升職,拼的是軍功,張自忠如錐立囊中,才能展現出來,不斷立功,也就把軍銜造得越來越高,終受萬眾矚目。他對戰場的把握情況以及敵對策略都能很好的把握,往往佔敵先機。

但是這樣的一位文武全才的英雄,卻有一段屈辱的歷史。七七事變後,北平落入日軍掌控,而張自忠則是走馬上任,做了第一任北平市長,兼冀察政務委員會代理委員長和冀察綏靖公署主任,所以被外界認為是漢奸,與日本合作,但這,也是有原因的,這裡先撇過不談。

就是直到現在都還有人在懷疑張自忠將軍究竟有沒有當過漢奸,這算是張自忠這一生中最大的冤屈,甚至有的言論說他是因為受到人們對他“漢奸”的詬病而“以死明志”。

陳嘉庚的提議“敵未退出我國土即言和當以漢奸國賊論”,實在是一個侷限非常明顯的理論,它只能在特定的情況之下成立,但在當時卻被人們奉為“古今中外最偉大的一個提案”,人們拿住張自忠的事情便開始往上套,卻忽略了張自忠所有所產生的作用和挽回的損失。人們在內憂外患之下,不問青紅皂白,給張自忠套上了“漢奸”的帽子,殊不知若非“漢奸”施以緩兵之計,當時的損失又當如何?

當然,造成這樣的結果,張將軍也是非常無奈,是因為在1937年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事,4月,張自忠率冀察國外旅行團訪問日本;第二件事,7月28日,張自忠奉命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及北平市長等職留守北平。

這本是他迫於形勢,用來與日本週旋的招數,卻被日本宣傳“代表團在日期間受到各方面熱烈的招待,滿載而歸,每個人都滿臉喜氣,親日氣氛的造成已收到相當效果。”這樣看來,日本人也在這其中摻了一腳——他們倒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他是二戰中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連日軍都為他停止空襲一天!

雖然在事後張自忠澄清過,但是始終有人對此事抱有懷疑態度,且在七七事變事件中,在軍部被擊破之後,宋哲元決定將第29軍撤到保定,將冀察政務委員會與北平市長都交由張自忠代理,以掩護第29軍的撤退。這就是他當那破市長的直接原因,也是他漢奸帽子被從實的直接證據——不明真相的群眾只顧著義憤填膺,而張將軍,則必須承受這不該有的苦果。

據張自忠的後人張廉雲口述可知當時的情形,當時長江日報對張廉雲的女兒車晴進行了採訪,車晴對母親的記憶進行了轉述。

可是英雄之所以為英雄,並非幾個文人就能將他態度有所改變,他雖惱怒“漢奸”之名,但深明大義所在,在此後率軍擊潰日寇“鐵軍”板垣師團,確保臺兒莊大捷;武漢會戰,打得日本人都是敬仰,。血戰宜城,這位備受屈辱的將軍,終於在日軍重重包圍之中走完了他的一生。可笑的是,就算是這樣,還有人說他“以身許國,以死明志”。

他是二戰中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連日軍都為他停止空襲一天!

而且對於張自忠的爭論,可以為他正名的還有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裡,至今留存著他1940年5月東渡襄河之前給五十九軍諸將領的信,可以為證。

每次上戰場,他都要留一份遺書,這些遺書可以這位將軍的冤屈,明明他是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為著這個國家不惜把自己的生命放在敵人的炮火下,卻還被冤枉是漢奸,這對一位正氣的英雄來說,是何其的冤屈,那是心底的冤屈,只能化作對敵人的怒火。

要知道當時張自忠揹著罵名在打仗,不明真相的人的指責,甚至上海對的後援會還聲討張自忠,要對他判刑。就連張自忠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居然還是有人認為他叛國了。

最讓人痛心和震撼的是張自忠將軍的死了,張自忠是死於1940年5月16日的,那個時候剛好拉開棗宜會戰的序幕,張自忠為了斷敵軍的後路,與敵軍展開了一系列的鬥爭,但是也是在這個時候,這位將軍沒能再站起來。

在棗宜會戰中,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來可以不必親自率領部隊出擊作戰,但他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堅持由副總司令留守。

一份日軍《231聯隊史》的檔案,以日本軍官的親口講述,展現了張自忠將軍殉國的全過程:

“當衝到距這個高大身材軍官只有不到13米的距離時,藤岡一等兵從他射來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威嚴,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這時背後響起了槍聲,第三中隊長堂野軍官射出了一顆子彈,命中了這個軍官的頭部。他的臉上微微出現了難受的表情。與此同時,藤岡一等兵像是被槍聲驚醒,也狠起心來,傾全身之力,舉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軀深深扎去。在這一刻,這個高大的身軀再也支持不住,像山體倒塌似的,轟然倒地。”

日軍感其忠勇,對其遺體列隊脫帽,莊重收殮,放進趕製的棺材裡。立墓碑,上書:“支那大將張自忠之墓”。並下令停止空襲一天,避免傷到張自忠的遺骸。

當天深夜,日軍設在漢口的廣播電臺中斷正常廣播,插播了張自忠陣亡的消息,並稱:“我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場上,對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奉上了最虔誠的崇敬的默禱,並將遺骸莊重收殮入棺,擬用專機運送漢口。”

他是二戰中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連日軍都為他停止空襲一天!

(拜祭張自忠將軍靈柩)

據日軍撰寫的《一位將軍之死》中記述,張自忠死後的場景是十分慘烈的,那從血泊裡毅然戰起的身軀多麼讓人震撼,那被槍擊中後痛苦掙扎的表情,無不讓身為敵人的日本感到震撼。這就是他們的敵人,當高大的身軀倒下時,他們的敵對關係才解除。一位偉大優秀的將領就這樣消失於世界上了,但是這是一個連敵人都可以征服的將軍,卻難以征服看客們視他為漢奸的偏見,他的忠魂雖永存在世上,但難免是有著怒火的。

他是二戰中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連日軍都為他停止空襲一天!

(宜昌十萬群眾不期而集恭送張自忠將軍靈柩)

將軍遺體被運往當時的戰時首都重慶安葬,路經宜昌時,十萬軍民恭送靈柩至江岸,其間日機三次飛臨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眾無一退卻。”最後,日本飛機一彈未投,盤旋而去。

他是二戰中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連日軍都為他停止空襲一天!

(蔣介石、馮玉祥及政府各部官員與北碚各界代表到場祭奠)

近年來,不少人撰文說道:“張自忠是浪子回頭型的汙點英雄”,也有人說他“殉國是因曾被誤解,以死來表清白”。這對張自忠來說是何等的冤屈。他一身正氣,何曾叛國?又何來漢奸一說?

他是二戰中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連日軍都為他停止空襲一天!

張自忠將軍的犧牲,是中華民族的痛。他的一生,獲得過很多戰鬥的勝利,獲得很多的榮譽,死後被追命為革命烈士。這是一位將軍的一生,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他最愛的偉大的祖國,他雖已死去,但是他的忠魂依舊會守護著這片疆土。(文/煮酒君)

煮酒君 作品

2015.07.03

(版權@煮酒君談史所有,如需轉載到其它網站請聯繫本人。工作聯繫、約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