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agric:政策先行 皮棉市场浅析

四月对于整个棉花圈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平静的月份,前有国家发改委公布80万吨进口棉滑准税配额的消息,后有国储棉轮出消息的尘埃落定。虽然整个市场行情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是对于下游棉纺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企业,显然是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等待国储棉的抛储,降低纺企成本拉高利润俨然成为企业共识。

2019年第一季度,皮棉市场整体呈现一个稳中偏弱的状态,因成本和资金压力,部分棉企看好后市行情,以及成熟的套期保值机制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现货价格稳中上涨,然而下游纺企并未如预期那样迎来传统的“金三银四”的旺季,再加上进口纱的冲击,坯布市场消费不足,导致棉纱企业库存压力持续增加,部分中小纺企面临岌岌可危的境地。

Myagric:政策先行 皮棉市场浅析

进口棉滑准税配额的增发在这种市场行情下调节了一下市场氛围,相对于国内棉花来说,进口棉性价比高的优势使得其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国内棉花受此冲击,现货价格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棉纱企业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些有利于中高端纺企的品牌制造,能够进一步提高国内棉纱的国际竞争力,这个措施也是符合我国纺织企业的发展趋势的。但是对于中小企业以及市场缺口来说,目前低指标的皮棉数量是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并且随着更多的仓单资源涌入市场,以及考虑到后期国家对新一轮棉花的轮入,国储棉的抛储这时候也就毫无意外的“靴子落地”了。抛储总量一百万吨,工作日内每天抛出一万吨,这个数量在棉花市场来看是不会引起大震荡的,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市场的平稳运行,但同时也对皮棉的价格进行了进一步的牵制,更多中小企业纺企在面临下游消费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因而有了一定的价格支撑,这个措施同时也促进了下游纺企的管理能力与销售模式,创新发展机制,顺应市场潮流。

Myagric:政策先行 皮棉市场浅析

综上所述,四月份前后两次的政策措施,都是国家为了保障市场的平稳运行,从皮棉到坯布甚至最后的服装成品销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应该相互配合,为了促进纺织行业打造国际高端品牌,需要提高纺企的竞争力,所以在各种市场因素的炒作下,导致上游原料价格过高是需要“降降温”的,而下游纺企在获得进一步的生存空间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自身的发展。

后期滑准税配额的适时下发,这个时间点值得关注。国储棉的轮入,是轮入新疆棉还是进口棉,轮入新疆棉是轮入2018/2019年度还是2019/2020年度的棉花,以及轮入的时间点等都是大家关心的地方,这也给了市场更大的空间和转变的余地,国家利用“有形的手”对市场进行合理的调控,但是市场上“无形的手”也掌握着自身的命运,所以到底天平的倾向偏向于哪一端,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量和理性的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