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日本人缺乏戰略頭腦?

明月清風詩有畫


日本的戰略短視可謂是可笑,硬是把自己從一個海洋國家變成了一個陸海複合國家。

日本崛起有一個很成功的參考目標,也就是日不落帝國,日不落帝國因其孤懸海外,奉行光榮孤立政策,再加上帝國雄厚的國力,英國雖然奉行孤立政策但是從不缺席歐洲大陸的政治角力。最經典的玩法就是各種結盟,誰強就敲打誰,誰弱就支援誰,比如說英國可以同歐陸國家結盟共同對抗拿破崙的法蘭西帝國,轉頭就可以同拿破崙的侄子結盟對付俄國,然後又同俄國結盟對抗新秀德國。總之,歐洲大陸越亂越符合英國的利益。現在這一手被美國拿去用了。


日本大英帝國都是海洋國家,所以英國應該成為日本的學習對象,可是日本又是出了名的戰略短視,雖然開始玩的很不錯,但是越往後越垃圾。
甲午戰爭

就是日本聯合朝鮮,將中國從朝鮮驅逐出去,並達到獨霸朝鮮的目的。
日俄戰爭日本轉而同清朝聯合,限制俄國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影響力,其目的是防止俄國獨吞中國東北地區,在東北地區攫取經濟利益。

尤其是辛亥革命,更是中國人送給日本的一份大禮。清政府雖然在晚期影響力降低,但是依然通過立憲運動來完成國家近代化轉型,通過憲政來維持國家的穩定統一。而促使清政府倒臺的事件使得清政府的奴隸全部白費,地方上實力派相繼湧起,袁世凱活著的時候尚且能夠憑藉個人威信彈壓地方,但是袁世凱駕鶴西去之後,由於他沒有完成中央和地方的整合,再加上孫炮搞的護法戰爭一通禍禍,中國徹底陷入軍閥割據混戰的泥潭。


所以,日本完全可以利用這一契機,像英國對歐陸玩法那樣,助弱壓強,使中國繼續分化瓦解,以至於四分五裂。只不過日本的戰略短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扶植了張作霖、段祺瑞等利益代言人。

東北易幟之後,雖然蔣介石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但是實際上仍然是軍閥割據的狀態,就像卡扎菲的利比亞一樣。蔣介石不過是一隻老母雞,而各路軍閥只不過是一群小雞而已,小雞幹不過老母雞,只能暫時臣服於老母雞罷了。所以日本此時仍然有機會對中國進行分化,但是日本人卻愚蠢的搞了個九一八事變。


這就使得日本從一個海洋國家變成了陸海混合國家,其結果就是日本必須要顧及其在大陸上的利益,使得日本本就不強的國力被分散,不能完全投入到維護其海洋利益當中,而且還完全把中國推向了日本的對立面。

而且日本戰略短視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其悍然發動七七事變,把日本利益從海洋引向了大陸,可謂是蠢得不能再蠢的蠢招。所以日本最晚從九一八開始就走了一步死棋,最後把自己給玩了進去。
其實這也和日本大正、昭和時代民粹主義以及法西斯主義的抬頭有關。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從1942年春天開始,侵華日軍開始醞釀一個“通天”的軍事行動方案:進攻川陝,徹底打垮重慶政府,為此參謀本部憋出來一個關於川陝攻略的《五號計劃》,擬首先加強華北方面軍的兵力,命其從東北面攻入陝西,翻越秦嶺和大巴山後直取成都平原;同時以武漢第11軍主力自宜昌西進擊破國軍第六戰區,佔領重慶後與北路日軍在四川會師。



(參謀總長杉山元)

侵華日軍此次作戰預計動用的總兵力為16個師團、2個獨立混成旅團和2個飛行團,超過50萬的兵力,可以看出,這一攻略的規模是空前的。經過參謀本部和南京、北平、武漢等各地日軍司令部的反覆溝通和磋商,歷時數月才逐漸完善了作戰計劃。

日本人以做事精細著稱,對五號作戰的兵力集結做出了詳細的安排,根據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田中新一的計算,“中國派遣軍”的總兵力將從61萬增至97萬人,其它地區的日軍全部縮減:關東軍從70萬降到49萬人,國內留守兵力從53萬降到50萬人,太平洋戰場上的南方軍從34萬減少到28萬人,從而全力保障《五號作戰》的實施。



(陸相東條英機)

就在日本人緊鑼密鼓籌備川陝攻略的時候,4月18日,美軍中校杜立特率領16架戰機從航母起飛轟炸了日本本土,隨後因燃油不足飛往中國華東地區的衢州等機場降落,該地區仍然由顧祝同第三戰區所控制。眼見著東京捱了炸彈,裕仁緊急召見參謀總長杉山元,質問他:“不是說本土防禦沒有問題嗎”?

杉山元嚇的滿頭大汗,回到參謀本部馬上著手調查轟炸機從哪來的又去哪去了,弄清楚之後立即給“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下達命令,暫停部署川陝進攻計劃,取而代之的是“浙贛會戰計劃”,畑俊六認為浙贛會戰完全屬於衝動型作戰,試圖辯解和請求收回成命,參謀總長硬邦邦扔過來一句話:放下手中的一切,立即迅速摧毀浙贛地區的機場!



(畑俊六)

不僅如此,首相兼陸軍大臣東條英機也是天天發電催問,監督畑俊六進兵浙贛,日本軍部在天皇的問責下對衢州機場的關注早已超過了任何戰略區。任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和第11軍司令阿南惟幾等前線將領如何反對,杉山和東條也是鐵了心,於是轟轟烈烈的《五號會戰》就這樣被擱淺了。阿南惟畿不無悲哀的在日記裡寫道:“由於美軍發動小規模空襲而進行浙贛會戰,卻使今秋對重慶的大規模攻勢無法發動”。

1942年5月15日起,在東京軍部巨頭們的高壓下,畑俊六調動第13軍和第11軍的八個師團發起浙贛會戰,歷時四個半月,佔領了浙江衢州和麗水等機場,把顧祝同的第三戰區長官部攆到了江西上饒,貌似作戰很是成功,期間還搭上了第15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的性命。按理說,華東地區已經掃蕩完畢,該重新琢磨如何進攻重慶和成都的問題了吧?



(岡村寧次)

太平洋戰場又出岔子了,10月下旬日軍出動精銳的第2師團登陸所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準備反攻衝上來的美軍,結果被打的滿地找牙,堅持到11月初,瓜島戰役完全歸於失敗。損兵折將的南方軍總司令寺內壽一要求大本營增兵,於是原本用於《五號作戰》的頭等主力、第11軍第6師團被急忙調往南洋送死,華北方面軍也調出第27師團等部前往救火,“中國派遣軍”又被放了鴿子。

1942年11月10日,日軍參謀總部正式通知畑俊六,鑑於太平洋戰場需要更多的兵力和軍需物資,所謂的《五號作戰》計劃取消,後者無奈的也寫日記洩憤:“這就是事情的最後結局”。

(阿南惟幾)

從此以後,侵華日軍基本放棄了對川陝和重慶的圖謀。在這大半年的一頓操作亂如麻中不難看出,日本軍部完全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一群木頭人,根本沒有一個長期和堅定的作戰指導思想,還有什麼“戰略”可言?

病根很大一部分出在裕仁身上,這個躲在幕後的侵華元兇實際上一直掌握著軍隊的統率權,偏又不懂軍事和不諳戰略,而只有服從於他的軍隊將領,才能被提拔到戰爭決策團隊當中。類似於東條英機這樣的“上等兵”,其軍事水準最多能噹噹憲兵司令,卻可以成為陸軍三巨頭之一的陸相。否則就算有天大的本事,諸如石原菀爾之輩,也得回家賦閒或者坐冷板凳去,日本不敗,天理難容。

(裕仁)


度度狼gg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日本缺少深謀遠慮的智囊人物。

其實也不是沒有,只是他們通常不受重視,不能成為軍方核心領袖。

這和日本軍隊的特點是分不開的的。

日本是個強調團隊合作的民族,比較排斥獨狼這種人物。

從孩子開始,如果有孩子特立獨行,智力和才幹遠遠超過別人,就很容易被孤立。

這樣的孩子,要麼最終掩飾自己歸入團隊,要麼就是一生遊離於團隊之外,進入不了高層。

久而久之,日本高層都是一群才能過於常人,但算不上大牛的普通人。

日本軍方的中將、大將不可謂不多,然而多是志大才疏的庸才。

他們擅長打一個個戰役,打的還很精彩,但缺乏把握國家和軍隊的大局,不能預測到國外尤其是世界走勢5到10年以後的變化。

而大家看看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蔣介石甚至希特勒,都具有這種高瞻遠矚的能力。

同時,日本軍方內訌太多,包括內閣在內更換太頻繁。

大家看看:

林內閣(1937年2月2日—1937年6月4日)林銑十郎

第1次近衛內閣(1937年6月4日—1939年1月5日)近衛文麿

平沼內閣(1939年1月5日—1939年8月30日)平沼騏一郎

阿部內閣(1939年8月30日—1940年1月16日)阿部信行

米內內閣(1940年1月16日—1940年7月22日)米內光政

第2次近衛內閣(1940年7月22日—1941年7月18日)近衛文麿

第3次近衛內閣(1941年7月18日—1941年10月18日)近衛文麿

東條內閣(1941年10月18日—1944年7月22日)東條英機

小磯內閣(1944年7月22日—1945年4月7日)小磯國昭

鈴木貫太郎內閣(1945年4月7日—1945年8月17日)鈴木貫太郎

整個抗戰時期,就更換了10個內閣,很多內閣還不到1年,如何能夠決定國家長遠規劃。

所以,抗戰開始就是為了佔領平津,隨後莫名其妙擴大到佔領華北,然而又擴大到佔領上海南京,最後竟然變為佔領全中國。

到了抗戰陷入持久戰,又不能冷靜分析,進行部分撤兵收縮戰線,反而又去南下進入東南亞法國殖民地,最後乾脆和美國開戰。

整體開來,簡直是莫名其妙,自取毀滅。


薩沙


說到這個問題,有一個人就不得不提了,他就是日本二戰時期的天才戰略家石原莞爾,我們可以通過石原莞爾的經歷來分析一下日本為何在某種程度上缺乏戰略頭腦。

石原莞爾是策劃滿州獨立的罪魁禍首,當年他的主張是“佔領中國東北作為日本的戰略資源供應基地,然後繼續南下佔領山西,並逐步佔領我國及東南亞,最終日本作為東方文明的代表將與西方文明的代表美國進行最後的決戰”,這就是他的“最終戰爭論”,可以看出來,他對我國的態度和其他日本人並無二致,都是主張侵略,但與日本主流主戰派不同的是,他希望以一種相對平穩的姿態來逐步蠶食中國,而不是對我國發動全面戰爭,因為他知道,想要短期決戰,解決大陸和蔣介石政權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實關於對華政策,日本高層一直都有分歧,像最初的皇道派和統制派之爭,後來的“擴大派”和“不擴大派”之爭,皇道派主張對蘇作戰,統制派主張對華作戰,由於兩派的激烈矛盾導致了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事件過後,皇道派失勢,統制派控制了內閣,在此次事件中,石原莞爾雖然不是統制派,但他堅守崗位,嚴厲鎮壓皇道派少壯軍官的叛亂,最終得到統制派的好評,成為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之後石原莞爾迎來了最輝煌的時刻。在任上,他再次提出了經營滿州,對華長期作戰,逐步蠶食我國的戰略構思,但對於他來說很不幸的是,七七事變發生了。

關於對華政策,當時的日本陸軍高層分為了以石原莞爾,河邊虎四郎等人為首的不擴大派和以陸相杉山元等人為首的擴大派,事變發生後,石原莞爾第一時間以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的身擴份向日本在華駐屯軍下達了“為防止事態擴大,應避免進一步使用武力”的指示,並希望“事變能不動用國內師團而就地解決”,但這個命令很快就遭到了杉山元等擴大派以及在華日軍的不滿與抵制,此時的華北形勢已經不是石原莞爾所能控制得了的,自甲午戰爭後,日本人積聚了四十多年的侵華野心在這一刻被完全釋放出來,他們大部分人都認為孱弱的我們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於是日軍高層悍然決定向華北派兵,對此石原莞爾“極為苦惱”,但此時的他也根本決定不了什麼。

這時候的日本有幾人能像石原莞爾這般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石原莞爾黯然離開日本來到滿洲,他希望能在這裡將滿洲建立成一個具有完整工業體系的日軍後方基地,可是日本高層卻對此不以為然,石原莞爾的理想又一次破滅了。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但按照石原莞爾最初的設想,此時的日本還遠遠不具備能和美國一較高下的實力,對此他評價到:“如果說這場戰爭需要1萬元的話,英美實際上有100萬元,而日本只有1千元,這種差異只能用戰略來彌補,而不能用什麼‘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口號來彌補。在戰略上除了尋找敵方的弱點之外,還必須認識到我方所擁有的條件、戰法、戰士、特定兵器及其他戰爭手段的優點。只有依靠這些優點才能擴大敵人的弱點。”但正如七七事變後一樣,日本從上到下大部分人都被一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人願意接受石原莞爾的觀點。

但歷史證明,石原莞爾這種人才是最危險最恐怖的敵人,設想一下,如果當年日本軍方能按照石原莞爾的主張侵略我們,那麼日本人的勝算會不會大很多?而像石原莞爾這種頂級戰略家得不到日本高層的重視也是日本在二戰期間整體戰略不具備前瞻性的最主要原因,日本不是沒有戰略家,而是太自大,輕敵之心太嚴重。

但對於我們來說,石原莞爾不被重視是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


鹹魚閒聊


說實話日本人真的不是缺戰略頭腦,用毛澤東《論持久戰》裡說的話,日本人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發動的是侵略的戰爭,侵略戰爭在全世界來說,都是不得民心的,都是反人類的。

那麼,這種情況最終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面臨著失敗。

雖然在發動戰爭前期的時候,他們會靠著堅船利炮,取得一些勝利,但是,這終究是暫時的勝利,局部的勝利。時日一久,他們的弱勢就顯現出來了。

這也就是所謂的,戰爭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日本畢竟是彈丸之國,人口有限,兵力有限。

他們真的和中國打起來,中國的地貌廣闊,且地形複雜。這個仗若是他們最後能打勝,才會見鬼呢?

大家都知道當年日本和中國打仗的時候,日本人打到湖北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多麼嚴重了。

因為湖北只是中國的中部,他們到了中國的中部省份,已經到了體力不支的情況。

說白了就是顧此失彼,攻下前方的城市,丟掉後方的城市。死了人不說,地盤也沒有見增多。

就是因為這種情況的出現,讓日本吞滅中國的計劃成為了泡影。

這國很快就迎來了反擊戰。

這也就是毛澤東在《論持久戰》裡講述的,中國的戰爭會很快打贏嗎?

答案是不能。

中國的戰爭會失敗嗎?

答案也不是。

中國的戰爭是要打持久戰的,只經過我們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努力,我們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畢竟中國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正義的戰爭是畢竟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的。結果也論證了毛澤東《論持久戰》的正確性。

中國經過八年的全面的艱苦抗戰,迎來了最後的勝利。

日本人之所以會敗,是敗在了太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對手。是敗在了對自己的認識不足上,失敗在了不得民心上,是敗在了反人類上。

真的不是他們不懂戰略。


史學達人


日本並不缺乏戰略性頭腦,而且非但不缺還很強!為什麼這麼說呢,我進行簡略的分析。(很會抱大腿,我覺得可能就他的戰略了)

一戰時日本作為協約國一方,以極少的損失贏得豐厚的回報。1914年8月15日,日本向德國青島發起全面進攻。日本集軍五萬攻打青島,德國人(含少量奧匈帝國軍隊)在膠州(青島)總兵力不過4200人,戰鬥人員3000多名。但日本久攻不下最後在英帝的幫助下打下了青島。



在太平洋,日本出動海軍進攻孤立無援的德屬島嶼,佔領了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特魯克環礁等地


青島和太平洋都勝利後,英法催日本快速支援歐洲戰場,但由於雙方沒有合戰過,出兵於練兵的成本又高。日本最後選著執行護航。日本軍艦在地中海多次和奧匈帝國海軍和德國潛艇交火,有一艘驅逐艦被奧匈帝國潛艇擊傷,一艘護航船被擊沉,傷亡數十人。此後,日本陸續向地中海增兵,頂峰時期軍艦達到了18艘,運送了70萬兵力和大量物資,贏得了英法的高度評價。

二戰時日本作為法西斯,軍隊強戰略性高。

在亞洲東部可以說是至強之國,亞洲東部的國家他一路攻打了下來,它曾說三個月打完中國戰場。不過最後是失敗了,他在攻打我國時一路攻打了下來,他的自負之心就生起了,攻打我國當時。

偷襲了珍珠港掀起了日美戰役


最後兩國各有損傷(日本較為嚴重些),最後以兩顆原子彈而結束二戰。日本戰略性很強只是一下子惹很多國(隨說不惹也不會被群毆但不至於會那麼快結束二戰)。日本無條件投降,也沒有賠償。

二戰過後日本成為了一個廢墟國,美國因各類原因扶持又正巧碰上了美越戰役,日本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日本自身也重視教育,最後一路崛起發展成為世界大二經濟國。

所以說日本戰略性非但不缺乏而且還很強(可能是日本很重視教育的原因)能申能縮贏得一戰,抱穩英帝大腿。在二戰中戰鬥很強,輸掉之後會看時機抱美帝大腿,經濟迅速發展。他的戰略真的強


極端者


說日本人缺乏戰略頭腦的是二戰時期的一種說法,在二戰之前和二戰之後,這麼去評價日本人就不對了。

先說二戰時期

日本一直有成為東亞霸主的野心,這個野心最起碼從1000多年前就開始就有了。但是由於國力所限,日本人在這個道路上走得非常艱難。

先是在唐朝時期,夜郎自大的日本人在白村江口和當時處於全盛時期的唐朝打了一仗。

那個時候的唐朝打日本就像一個身高兩米的巨漢打幼兒園小孩一樣,輕鬆將它一巴掌拍到了地上。

可把日本人嚇壞了,為了防備唐軍有可能在海上發動的攻擊,日本當時在西海岸修築了大量堡壘,並且一修就是100多年的時間。

(這種朝鮮式城堡就是當初防禦唐軍所建)


要知道,後來唐朝和日本之間已經保持了非常友好的關係,日本也拿出了恭順的態度,讓唐朝很滿意。即便如此,日本還不敢確定唐朝會不會哪一天對他進行攻擊,可想而知,白村江口一戰把日本人打成了什麼樣的心理陰影。

到了16世紀後期,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再次派兵登陸朝鮮半島,試圖征服當時的大明,當時的明朝已經進入到了王朝的衰落期,但是畢竟明朝還有很多精銳部隊,在這裡又一次將他打敗。

(日本的豐臣秀吉)

從此以後,日本失去了爭霸東亞的野心,開始閉關鎖國,再也不敢想登陸東亞了。

但是,隨著明治維新日本逐漸強大以後,這種野心再次萌生出來。到了二戰前,日本帝國主義甚至有吞併整個亞洲東部的想法。

尤其那些下級軍官們更是瘋狂不已,希望通過戰爭實現功成名就的理想。所以,日本當時盛行下克上,這就決定了日本在戰略方面是非常短視的,因為下層軍官所考慮的只是戰術上的勝負和個人榮譽,而完全忽略了在戰略上的方向感。

這些下級軍官所支持的日本高層,當然和他們是一丘之路了。於是,他們非常無知的和美國人爆發了戰爭。

這場戰爭爆發前,當時日本海軍的重要將領,曾經在美國生活多年的山本五十六多次勸阻仍然無效,日本高層認為只需要半年的時間,就能奪取太平洋西部地區的霸權,與美國結束戰爭。

(山本五十六,他是高層中少有的清醒者,因為他去過美國)

誰想到將自己推向了萬丈深淵,這是他們的咎由自取,也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日本完全是無頭蒼蠅。

這件事,坐實了日本人沒有戰略思想的說法。


其實,日本所謂的缺少戰略思想,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無知。

就像當初日本決定發動偷襲珍珠港的戰爭時,山本五十六說的那樣:看看美國林立的工廠就應該知道,和美國人作戰輸定了!


所以,當日本人去積極瞭解外面世界的時候,他們就會變得極為理性,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的戰略高度超過大清

在明治天皇時期,日本不想淪為列強的殖民地,希望國家變強大。於是,日本向海外派出了大量官員進行考察學習。

(明治天皇肖像)

當他們瞭解到歐洲繁華無比的時候,開始全身心的向西方人學習。比如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教育體系。到1872年,日本就已經建立了2.4萬所小學。

軍中大量接受過良好教育的軍人,也是他們能夠在甲午戰爭中打敗清朝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明治維新中,日本對西方文明的學習也比清朝的洋務運動高超,所以甲午戰爭時,日本的軍事武器已經逐步實現自給自足,而清朝還在使用萬國造,這也體現了日本當時在戰略方面要遠超大清。


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同樣不缺少優秀的戰略家

日本在二戰結束初期,國家也是一片廢墟,但是他們很快創造了奇蹟,到1995年,日本的人均的GDP達到了3萬多美金超過美國。

(繁華的東京,這裡見證了日本上個世紀最輝煌的時刻)

雖然此後進入了停滯時期,但是日本及時改變了產業結構,注重於科技的積累。

所以,此後幾十年GDP雖然沒怎麼增長,但是含金量越來越高。

這種產業調整,讓日本在此後的幾十年裡,仍然能夠在國際的經濟貿易中佔有很大優勢。

拿手機行業為例,今天雖然說手機行業在日本已經不行了,但是他們生產的配件還有很強的競爭力,比如索尼的攝像頭,夏普的顯示屏。

可以說,這種產業結構的調整體現了日本人有非常高超的戰略思想,所以日本並不缺少戰略家。


歷史風暴




嚴格的說這句話是不準確的,並不是每個日本人都沒有戰略頭腦。當然在整個日本侵華的過程中,日本政府確實沒有長期的戰略規劃,甚至連戰略目標都左右搖擺。

雖然日本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打敗了清政府,10年後又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了俄羅斯,從而奠定了自己在亞洲的霸主地位,但日本政府要人的頭腦還是比較清醒的,他們明白以日本狹小的國土和奇缺的資源,是根本拿不下中國的。

在這樣的前提下,日本政府沒有吞併中國的計劃。當然,日本政府的想法是千方百計佔中國的光,如果能多佔領一點中國的土地,那是再好不過了。


因為日本是君主立憲的國家,國家權力掌握在政府手中,但日本天皇不甘心當傀儡。日本天皇就在背後支持日本軍部反對政府,甚至還發動中下級官員反對軍部,這就是日本軍隊中經常以下克上的原因,因為他們背後有日本天皇撐腰。

這就導致日本國內長期發動政變和軍事政變,導致政府更替太頻繁。政府首腦和軍部首腦的輪換,導致日本國內外政策的變動頻繁。根本就沒有辦法保持一個戰略能夠完整的去執行幾十年,所以這就顯得日本好像沒有戰略級的人才。



日本關東軍中的特務頭子河本大作炸死張作霖,日本政府毫不知情,事後處理起來就非常被動。九一八事變的操盤手石原莞爾原本是試探性的進攻,竟然因為張學良的不抵抗,變成了全面勝利。日本關東軍才正式出兵佔領了全部東北,日本政府再一次無奈被動的支持了日本軍部。

石原莞爾是一個非常有戰略頭腦的軍事指揮官,作為日本軍事界的天才,他明白日本根本就沒有辦法完全吞併中國。因此他為日本製定的戰略就是把東北作為日本的戰略資源供應基地,然後再南下攻佔華北地區,把上述區域徹底化為日本領土後再吞併中國,最終佔領東南亞,統一亞洲。戰略的最後一步就是日本代表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代表美國決一死戰,最終建立日本在全球的霸主地位,這就是所謂的最終戰爭論。


這個戰略思想本身是非常對路的,以日本的國力,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徹底解決掉南京國民政府,滅亡中國的目的不可能短期內實現。但石原莞爾在當時的日本軍界職務太低,沒有什麼話語權,自然沒有人會重視他這個戰略。

因為日本的軍部要接受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的雙重領導,這就導致日本軍部內部派系林立,鬥爭非常激烈。當時的皇道派主張對蘇聯作戰,統治派又主張對中國作戰。雙方的鬥爭最終導致了1936年的226兵變。石原莞爾在這場鬥爭後,升為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他再一次提出了經營東三省,對中國長期作戰,逐步蠶食中國的戰略構想。但這次的日本已經陷入中國戰場而不能自拔了,進退兩難。



這時的日本軍部再次分裂,以石原莞爾的不擴大派和以陸相杉山元的擴大派再次就對華戰爭產生了不同的意見。日本對華戰爭的節節勝利,讓他們幻想短期內能夠結束戰爭。石原莞爾根本就控制不了當時的形勢,只能看著抗戰全面爆發。

日本和德國簽訂共同反共協議後,1939年,日軍又發動了諾門坎戰役。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戰勝了強大的俄羅斯,他們以為這一次同樣可以勝利。萬萬沒想到的是,蘇聯紅軍經過這麼多年的建設,已經成長為現代化的軍隊,最終以慘敗而告終。


日本政府根本就沒有想到,對華戰爭會進行的這麼不順利。日本國內的資源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這次的日本政府為了獲取更多的戰爭資源,冒險發動了珍珠港事件,開始進軍東南亞。

用石原莞爾的話來說,這是一場註定會失敗的戰役,雙方的國力和軍力根本就不對等。但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退出中國是不可能也沒辦法接受的。繼續打下去,就必須尋找更多的戰爭物資,比如石油和橡膠,鋼鐵等。



從以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本在侵華戰爭中,根本就沒有做長遠的戰略規劃。在前期只是冒險成功,然後就認為消滅中國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在日軍陷入中國戰場而不能自拔的時候,日本的問題比中國更嚴重。中日雙方都缺乏戰略物資,但中國是落後國家,對石油鋼鐵和先進武器的依賴性非常弱,再打個10年20年都沒問題。而日本就根本扛不住了,他們沒有能達10年、20年的戰略物資儲備。

這時沒有做長期戰略規劃等的弊端就出現了,日本就只能被動的去尋找更多的戰略物資來支持戰爭的進行。甚至當中還發了神經病去打了蘇聯,因為被揍得屁滾尿流,才最終作罷。大過頭來又對美國發動了珍珠港事件,把當時的世界連大鍋都得罪了,當然對於日本來說是不得已,但是這就註定了日本失敗的必然。

因此我們說不能說日本國內沒有具有長遠戰略思想的軍事人才,而是說因為日本國內錯綜複雜的政治和軍事形勢左右了日本國內外的政策,讓戰爭朝著沒有人能夠控制的方向發展。當然,這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好事,如果日本把力量集中在一個點上去發動對華戰爭,中國的抗戰就會難打的多。


新知傳習閣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先舉一個戰略上成功的例子,再反過來,對照一下日本的做法,就知道:日本為什麼會失敗了?

先說歐洲的英國:英國在歐洲的地理位置有點尷尬,英倫三島孤懸於歐洲大陸之外。所以,有智慧的英國政治家們很早就制定了英國的戰略,那就是:決不允許歐洲出現“一強獨霸歐洲”的局面。所以,拿破崙時代,英國聯合德國(那會兒還叫普魯士)抗法;希特勒時代,英國聯合法國抗德。這種左右逢源、得心應手的政治平衡能力,確保了英國在歐洲不可替代的地位。



再說亞洲的日本: 在亞洲,日本本來也有像英國那樣超然的地理優勢,孤懸於東亞大陸之外,但是,日本歷代都沒有出色的政治家,幾個世紀以來,日本既不聯俄抗中,也不聯中抗俄,而是獨自對抗東亞兩強—— 中國與俄羅斯。

日本地處東亞,地狹人稠,自然資源惡劣。周邊國家很少,只有俄羅斯、中國、韓國、北朝鮮這麼四個。這些國家基本上都對日本敵意甚濃!俄羅斯,本來就是一個軍事沙文主義強國,與日本一直有過節,直到現在,俄日之間,仍然有領土糾紛。

中國,與日本之間有世仇,近幾十年來,中國致力與改善外部環境,專注於經濟建設,但中日關係一直都是面和心不和,有時候,連“面和”都做不到。韓國、北朝鮮,與日本之間是血海深仇,他們之間的仇恨一點兒也不比中日之間小。



強敵環伺,日本又騰挪空間狹小,對海洋的依賴性極大。但是,日本的政治家們不僅不在亞洲尋求盟友,反而隔著太平洋與美國結盟。這是多麼愚蠢的戰略佈局啊!

所以說,由於幾百年來,日本缺乏有戰略眼光的政治家,導致了在亞洲的地緣政治格局上,日本是一個沒前途的國家。


臨時客


就是如此。從日常生活上看,日本人細心極了,連香皂豎放有利乾燥都想得出來。但使人覺得有些吹牛求疵。薩蘇在《與鬼為鄰》中說他的日本太太在北京居住時聽鄰居叫小孩小名”大傻””二傻”,便考證為何沒”三傻”。結論是”生了兩個傻孩子不敢再生了”。笑疼肚皮!日本侵華時每一次陰謀詭計都設計得似乎天衣無縫(如柳條湖事件),也往往得逞。但從整個戰略來思考卻顯得非常無知。”三個月解決支那事件”,軍部對中國國情之無知與瞎眼何異?結果百萬蝗軍被拖進泥淖,進退失據。看起來,其戰略思維能力比希持勒還差一大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