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一文解读,你知道这些调整吗?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急剧增加,老龄化带来的危机也开始逐渐蔓延。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国家就养老金领域做足规划,但受限于实际老龄人口逐年增长,养老金的黑洞也越来越大。

4月10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预测,未来30年我国的制度赡养率翻倍,2019年当期结余总额为1062.9亿元,不过到2028年,当期结余可能会首次出现负数,为负1181.3亿元。

《报告》同时指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到2027年有望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尽累计结余的可能性。

看似2035年遥远,其实不然。小麦推算了下,即使年纪最大的80后,到那时还依然没超过退休年龄。

对此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有话说。他指出针对精算报告显示未来养老金存在支付缺口的情况,无论是现有结余资金规模还是储备基金累计规模,都不够充足。应当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加快发展壮大基金储备规模。

养老金一文解读,你知道这些调整吗?

其实国家早已调整养老金多年,在现有的基础上,又会做出哪些调整机制呢?

国家自2005年以来已经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十四”连调,继2016年以来实现连续三年同步安排适当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要求,有关部门在总结历年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正在抓紧研究建立兼顾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以实现各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机制的统一,在老有所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从而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2019年各地的调整水平和办法是一样的吗?退休人员能增加多少钱?

小麦做了功课,各地的具体调整办法,需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兼顾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合理确定“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各部分的具体标准,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等不尽一致,地区之间的具体调整办法会存在一定差异。

具体到一个地区内部,少数地区可能还会存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办法略有不同的情况。

具体到“5%左右”的调整比例,这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全部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人均水平,并不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人均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照5%的比例调整。

具体到每一位退休人员,由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实际增加的养老金绝对额是不同的,对应到占个人养老金的比例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职时缴费年限长、缴费工资水平较高的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绝对额也会相对较高。

那么今年调整养老金工作的总体安排如何?退休人员何时能拿到增加的养老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已下发通知对此次调整养老金工作作了安排,总的要求是平稳实施,确保发放。

从时间进度上,各地要在2019年5月31日前,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

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将由两部制定并组织实施。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对地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审批后,各地将抓紧组织实施,尽快将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各地发放到位时间可能不尽相同,但对退休人员而言,无论各地在何时开始组织发放,都将从2019年1月1日起补发。

以上就是小麦对养老金当前的全面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