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调查:常州居民出租车满意度和网约车认知度

华讯网常州4月29日电(杨黎 通讯员:倪天骢)今日,从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传来消息,该市作为国家级全域文明城市,近年来不断加速文化旅游资源结构调整、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出租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在出租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出租车运营经营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解常州居民对出租车行业满意度及网约车认知度情况,近日常州调查队向市民随机发放并收回50份有效调查问卷,调研情况如下:

专题调查:常州居民出租车满意度和网约车认知度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一、基本情况

1、自驾出行成为常州居民出门首选交通方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进入家家户户,自己开车也就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调查显示,46%的人出门选择自己开车,24%的人选择电动车,20%的人选择公交车,只有6%的人选择出租车出行。当问及“您是否经常乘坐出租车”时,64%的人选择偶尔,另有22%、14%的人选择经常和很少。

2、九成居民出租车等待时间较为合理。调查数据显示,对于乘坐出租车的等待时间,60%的受访者在10分钟以内,30%的受访者在10-15分钟,还有10%的受访者在15-20分钟。从乘坐出租车的方式来看,招手拦车的占36%,手机app叫车的占62%,电话叫车的占2%。

3、中青年是网约车消费主力。从调查问卷中30名更倾向于网约车的受访者年龄信息分析看,20至30岁的有16人,占到总受访人数的53.3%,30至50岁的有12人,占40%,50岁以上的仅2人,占6.7%。可见常州市网约车市场消费群体集中在中青年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互联网产品更为熟悉,且经济实力较好,所以成为了网约车的消费主力。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打车难成为出租车行业头号问题。问卷显示,从出租车服务主要问题看(多选),打车难的认同率最高,为66%;其次是司机挑活拒载、卫生不够好,认同率各为40%;司机态度不好、随意拼车、绕路、违反交通规则和骂脏话的各占24%、30%、18%、10%和26%。出租车作为城市窗口,不好的用车感受也会影响游客对常州的城市印象,当问及“如果在外地遇到不愉快的乘车经历,是否会影响您对所在城市的印象”时,30%的人表示会并且再也不来了,12%的人表示还好吧,18%的人认为“会有一定影响的,如非必要,不会再来这座城市”,还有40%的人认为“会降低对这座城市交通出行的好感度,但是并不影响我对整座城市其他方面的评判”。

2、市民对网约车认可度较高。常州市场上的网约车平台主要有滴滴、嘀嗒、神州、首汽等,相比于出租车,网约车在便捷性、服务态度、车辆卫生及安全方面更胜一筹,当被问到“出租车和网约车您更倾向于哪种方式出行”时,60%的人选择网约车。而选择网约车的原因(多选),68%的市民选择方便,各有40%的市民选择便宜和服务态度好,另有12%、14%和8%的人选择车辆条件、安全和其他。

3、网约车遭受排挤。调查资料显示,80%的受访者碰到过出租车拒载现象,78%的受访者反映乘车时司机不出示发票。目前网约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网约车为游客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便,因其比出租车收费更合理服务更好,很受游客欢迎,但为此与出租车行业形成利益冲突,造成出租车司机联合抵制网约车拉客,2017年底常州千辆出租车在火车站罢工停运以此来抵制网约车,上述现象的存在既影响了游客的出行心情,又对城市声誉带来不好的影响。

三、意见建议

1、加快网约车市场监管制度落地。网约出租车上线以来,全国发生了多起网约出租车司机杀害乘客事件,一度引起对网约平台的质疑,所以加大对网约出租车注册司机的审核,对司机的背景进行严格的筛查,平台对司机进行视频实时监督,确保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调查显示,乘坐网约出租车出行时68%的被调查者希望在安全方面加强管理。

2、逐步转变传统出租车行业经营管理模式。

一是优化出租车行业结构。应逐步减少个体挂靠经营模式的车辆,逐步分流到公司经营模式下,增加公司经营车辆的投放数量。二是规范出租车行业运营行为,打击非法运营,警示服务态度差、车辆车况差、危险驾驶行为,提高出租车服务水平。

3、严格出租车司机培训考核。定期对司机进行培训,重点加强文明知识和普通话等培训,着力提升出租车司机的整体素质。加大对出租车司机的考核力度,对于遵纪守法、文明服务和态度好的司机,要给予一定奖励。做的不好的要对其进行处罚。还可开展星级驾驶员评选,对被评为星级驾驶员的司机给予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营造文明运营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