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贡献数万亿GDP却成青训绊脚石

近日,中国足球青超联赛又有不少场次打出篮球赛的比分,34:0,31:0,令这个肩负着培育中国足球后备力量的赛事平台显得十分尴尬,办赛容易,办出质量却并不容易,很多人认为足协应该背锅,但仔细想想,耽误中国足球青训的其实并不完全是足协,而是每个中国人都难以置身事外的另一领域——房地产。

足球落后不能全怪足协|一行业贡献数万亿GDP却成青训绊脚石

徐根宝点评中国足球一针见血

培养出多名现役国脚的足球名宿徐根宝曾经说过,“中国足球没上去,主要是没钱!如果钱多了、奖金多了,足球就上去了;现在的时代,钱比人家还要多,足球却越来越不行!”目前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当属房地产,数据显示,2018年房地产对国内GDP的贡献达59846亿元,房地产既然能让中国富起来,为何却不能助力中国足球青训发展?为何这锅不完全该由足协来背?

足球落后不能全怪足协|一行业贡献数万亿GDP却成青训绊脚石

城市中心寸金尺土要建球场极为困难

土地财政、房地产行业税收驱动着国家、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之下,卖地盖商品房比推平建球场更符合经济原则。以广州天河区中心地段为例,现时的住宅用地楼面价已突破5万/平米,假如地块用途被规划为球场和公共绿地而非住宅用地,财政收入随时就直接蒸发数十亿元,因此,同样需要依赖土地资源的足球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得不为GDP让路。

足球落后不能全怪足协|一行业贡献数万亿GDP却成青训绊脚石

房价-生活指数-薪酬预期环环相扣

对于青训机构而言,训练场地租金、青训教练的薪酬、日常杂费及相关税费组成其运营成本,这些无不与当地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挂钩。地价左右着训练场地租金,房价、房租水平某程度上也改变着青训教练的薪酬期望值,假如没有官方背景或者大企业背景,单靠青训学员微薄的学费收入,要提供优质、专业的青训课程,绝对是难以为继。

足球落后不能全怪足协|一行业贡献数万亿GDP却成青训绊脚石

高水平的青训教练薪资叫价水涨船高

市区地价房价水涨船高,购房压力早早就渗入到就学就业压力当中,从而改变着人们的职业规划。个人成长成才旅途上均开启风险防控机制,走职业足球这条路,虽然收入高,但机会成本更高。从青少球员一步步成长为职业球员,其难度远高于高考考进清华北大,如此客观现实使得更多的父母更偏向于为子女选择一条相对平稳、顺利的学习、成长道路,自然也就跟职业足球分道扬镳。

足球落后不能全怪足协|一行业贡献数万亿GDP却成青训绊脚石

不少民间青训机构仍在苦苦支撑

再看看咱们的职业联赛,参加中超中甲联赛的俱乐部多数都有房企背景,或者有房企资本支持,然而从目前联赛的经营状况来看,基本上各俱乐部还是处于烧钱状态,极难做到收支平衡,可能个别俱乐部尚有余力保持对俱乐下属的各级青少年梯队进行大手投入,然而企业终究不是公益机构,也不可能一直付出不求回报。

足球落后不能全怪足协|一行业贡献数万亿GDP却成青训绊脚石

青超联赛中的强强对话:富力足校对阵恒大足校(图:镜看体娱)

绕一个大圈再回到青超联赛上去,足协、校足办一纸红头文件下来,各地快速响应组织场地、裁判、球队开展各年龄段的青超比赛,参赛球队数量逐年递增,赛事规模也日益扩大。然而参赛队伍中,有一直享受包括交流、场地、比赛实战机会等的优势资源的青少年正规军,也有为了应付比赛,临时生搬硬凑拉杂成军的“足球操”练习者,两者对垒,踢出篮球赛的比分也就再正常不过。

当然,就现状来看,从中国足协到各省市足协,还是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细,譬如增加青训教练的培训名额,接纳、帮扶民间青训机构,搭建完善的省市县区多级的青少年足球联赛等等,但这一切在地方及国家经济发展面前,在同样依赖土地资源的房地产业面前,各级足协能改变的也极为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