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用吃饭来“威胁”你,如何给他制定饭桌规则?

孩子饮食不规律,让妈妈很担心,为什么孩子就不能好好吃饭呢?

当孩子用吃饭来“威胁”你,如何给他制定饭桌规则?

1

孩子为什么不肯好好吃饭?

(1)在等待妈妈做饭的时候,孩子零食吃得太多,且边吃零食边玩,容易吃得更多;

(2)不让孩子饿着,是妈妈的头等大事,只要孩子不饿就行,这个态度本身也是不对的;

(3)孩子一喊饿,妈妈就无条件满足,家里没有立规矩。

中国家长对于“让孩子吃饱饭”这件事,过于重视了,尤其当家里有老一辈的隔代教育时,情况更严重。老人都不忍心饿着孩子,一味的溺爱反而害了孩子。

爱和自由不是对立的,爱与自由之间,最重要的是规则,好的规则能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爱与自由。

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不饿着不就行了吗?规矩等上学了自然会有的。这样想的家长就掉入了一个更大的误区——吃饭,只是吃饭本身吗?

家长在乎的是孩子“饿不饿”,孩子在乎的是“我的想法如何能被满足”。孩子通过吃饭这件事,意识到自己可以谈条件、可以威胁爸爸妈妈。

从“吃饭”开始,孩子用父母无规则无底线的爱,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威胁”。

等孩子长大后,这个筹码也会随之变化和增加,从现在的吃饭问题,变成学习、甚至婚姻……现在,还觉得这只是吃饭的问题吗?

2

到底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

01 满足需求VS建立规则

在孩子1岁前,孩子的安全感源于生理需求,饿了就必须吃、困了就必须睡。这个时候,孩子饿了哭了,就要给吃的,要立马满足吃饭的需求。

然而,再大一些的孩子,相较于“吃饱肚子”本身的需求,“吃什么”、“怎么吃”变得更重要,因此比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建立规则。

1岁半开始,孩子对事件的顺序、规则,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时与孩子一起树立吃饭的规则,孩子会更为遵守。

02 吃饭的仪式感非常重要

吃饭的仪式感,也是要建立的规则之一。

首先,每顿饭全家人必须一起上餐桌,即使孩子不吃,也得坐着,不要为了哄孩子吃饭就给玩玩具,反而会转移吃饭的兴趣。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

其次,限制吃饭时间,不能无休止地吃下去,但不要催孩子吃饭,一般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在20~40分钟较好。

再次,吃饭前可以让孩子分发碗筷、布置吃饭用的桌椅,营造吃饭氛围,让孩子体会吃饭的乐趣和作为家庭小主人的感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吃饭的积极性。

03 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

不放心孩子吃饭,总要追着喂饭,而这样会让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想一想,孩子吃零食的时候,哪次需要家长喂?

让孩子从小独立吃饭,不仅可以让孩子专心于食物本身、培养对食物的热爱,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手指灵活性。

国外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每天在固定的三餐时间里,让37000个1~4岁的孩子自己吃饭,不管用勺子吃还是用手抓,不管吃多少、吃什么,甚至不管吃,还是不吃。

这个实验显示:虽然孩子们自己选择的营养“搭配”乱七八糟,但所选择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数量,其实都在标准范围之内。

一段时间后,再让这群孩子去体检,发现孩子们的健康水平、活力、发育指标,都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甚至超过很多由父母在家精心“饲养”的孩子。

所以,不要担心孩子自己吃会吃不好,引导孩子吃饭的方法有很多,“喂饭”永远是最差的一个选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家长的态度比规则更重要。面对孩子临睡前的“加餐”需求,不要“先拒绝再妥协”。规则既然设立了,就要一起遵守。

家长的妥协,破坏了孩子的进食生物钟、也破坏了孩子心中“规则”的神圣性。

而且,先拒绝再妥协的家长,其实就是在变相鼓励孩子,通过哭闹撒娇的方式,让父母心疼,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树立起吃饭的规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