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跟本田在技術上一直強於日產,為何只有日產能生產GTR戰神?

Camellia-X


先糾正一點,說豐田的技術強於日產是有理可依的,成立!但是本田的技術並不比日產強,至少本田的基礎儲備、專利並沒有豐田、日產強;無論技術有多強,都給分個領域、方向,豐田這麼多年來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民用車研發上了,而在性能車領域上,豐田已經出現斷代;而本田的路數本來就與日產、豐田不一樣,本田是玩小排量、高轉速、自吸的,即便在那個日本泡沫時代,日系車企最輝煌的時期本田打造的車子也與豐田、日產不同,那個時期豐田、日產打造的都是馬力怪獸,而本田打造的則是專走偏鋒的妖刀。。。

其實從這張圖就能看出,技術層面最強的是豐田,沒有之一;但豐田所我有的技術絕大部分屬於民用(買菜),性能取向的車子很少;而技術日產掌握的技術僅排名第二,這已經很不錯了,畢竟這是全世界範圍的排名;而本田以及馬自達從規模上不及豐田、日產,所以所掌握的專門技術不如豐田、日產;其實我們很容易想明白豐田、日產更為全面,而本田、馬自達走的都偏一些,專供發動機!




GTR R35當年拼掉各類超跑的本質其實就是渦輪血拼自吸。。。

GTR這幾年的風頭遠不如前些年,因為它曾經吊打的一系列對手也逐漸的換上了渦輪增壓發動機;要知道GTR R35初登場時,法拉利、蘭博基尼等一眾歐系超跑還在倔強的玩著自然吸氣,而日產R35已經配備了3.8升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讓一眾5.0、6.0升的自然吸氣超跑去戰一輛接近4.0升的雙渦輪增壓的GTR是不可能有勝算的,這就是渦輪增壓的強悍,如同現在3.5L、4.0L自然吸氣跑不過2.0T是完全一樣的道理,所以法拉利學聰明瞭,全系換裝渦輪增壓發動機,不這麼幹它就保不住它跑車之王的名聲!所以不要質疑初代的R35,那個時候它的強是各類自吸超跑所不能承受的,因為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渦輪打自吸,而且還是在排量差異不大的情況下,自吸必輸;所以GTR再次創造了神話;而後來隨著各類性能車、跑車都開始普及渦輪,GTR的碾壓性優勢則逐漸變小、甚至於無!


為什麼只有日產能造GTR這樣的怪獸?

這得從日本經濟泡沫前說起,在那個日本性能車時代,家家都能拿出一臺有特色的戰車;日產有GTR R32、豐田有牛魔、而本田主打的則是小而強悍的TYPE R(雖然後來造出了著名的NSX,但NSX玩的還是高轉速),在這個時期R32、牛魔走的是同樣的路線,偏大排量的發動機掛雙渦輪。。。而這時的本田玩的就和那兩位不一樣,本田所走的則是小排量自吸路線,用本田的思維來看高轉速自吸才充滿了魅力。。。但拿F20C/K20A去血拼RB26或者是2jz就太勉強了,不是一路子的玩意,沒有可比性;這樣的情景延續到了泡沫的破裂。。。


1.泡沫破裂後的豐田:金融泡沫破裂後的豐田痛定思痛,決定投入全部力量於民用車,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得起牛魔,但大多數人可以買起卡羅拉;所以豐田在民用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性能車領域則斷代了,所以最近幾年為了復活牛魔這個精神圖騰,豐田只能求助於寶馬,因為這些年來豐田從未向性能車上使勁,雖然有個里程碑式的LFA,但終究是個賣一輛賠一輛的產品,所以豐田肯定打造不出來GTR,這種爆炸般的力量需要渦輪增壓來推動。。。豐田總不能把2JZ再拿出來吧?


2.泡沫破裂後的本田:本田的機器雖然性能卓越,但本田在性能車之路走的並不遠,它更善於把性能溶於民用車,但凡本田的產品性能方面都比對手強上一些;在新NSX之前本田沒有打造過大排量渦輪增壓,雖然在F1上它有著很強的實力,但賽用和民用完全是兩種概念,賽用發動機需考慮的問題遠沒民用機多,比如本田的增機油導致機油乳化問題,如果是在賽車上就完全不是問題,因為賽車機油換的頻、每次比賽都要換新機油,所以就完全不必擔心機油乳化,因為時間不允許;但本田終究是拿出了新NSX,性能不輸GTR,劣勢就是遠比GTR要貴,同時它還是混動車型;但要知道歸來的戰神GTR,早在2007年就已經推出,早了很多年的。。。

3.泡沫破裂後的日產:日產就比較聰明瞭,日產沒有像豐田那樣捨棄性能車的研發、又不像本田那樣專攻小排量自吸,而是將旗下性能車系Sky-line劃歸到英菲尼迪產品序列中,這樣一來日產的性能車系得以保留,在RB26的輝煌之後,日產又打造出了強悍且均衡的偏高轉速大排量自吸發動機VQ系列,這就是現款日產GTR的心臟雛形,VQ系列是完美的、成熟的、無短版的(在那個時代),所以日產又玩起了掛雙渦輪的遊戲,將VQ37進化成了更強悍的VR38DETT,所以GTR才能重生,重生的恰到好處;如果沒有VQ系列,日產一時半會也搞不出R35,即便搞出來也沒有那麼恐怖的實力,即便是步入高齡的VQ37HR,即便在今天依然能秒掉一眾對手,所以可以想像2007年重獲新生的R35有多強了吧?

因為有VQ系列的成功,所以日產能延續性的打造VR38,所以R35可以順其自然的擁有一顆強悍的心臟;而在2007年前後,本田、豐田真拿不出這樣的機器,豐田忙著全球民用車的佈局,而本田還在猶豫是否放棄高轉速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研發;所以在那個節骨眼上只有日產能搞出GTR;只不過是現在的本田擁有了新NSX、豐田也準備復活牛魔,所以這個時候也顯不出R35有多強了,畢竟它已經服役整整13年,也快面臨換代了;所以現在的GTR早已不是13年前的GTR了,等待R36的出現吧!


非專業車評


這個標題本身大錯特錯,這事應該澄清了,否則被誤導多年!日產技術是最牛的,也是最低調的,只是再低調GTR 的實力也壓不住了,僅僅永遠是v6引擎一項就是超一流技術大神的存在!質量是豐田,技術屬日產。質量,豐田品控最好。當然日系品控都不差。論技術,日產第一。發動機日產第一,變速箱日產和豐田相當,底盤日產豐田本田。理由是,沃德發動機大獎次數,日產最多,其次本田豐田。日產豪華品牌英菲尼迪的發動機2.0T 2.5 3.5 3.7 5.0 5.6發動機每個年代全部拿過世界十佳發動機。它的七變速箱好於奧迪的雙離合 它的CVT比奧迪的CVT也更牛逼。豐田頂尖發動機有雅馬哈參與研發,最近性能車要借用寶馬引擎,而日產GTR 永遠是自己的發動機。底盤當然日產和豐田,沒本田什麼事,因為本田連大型皮卡和大型越野都沒有談什麼底盤?!大型越野日產途樂,豐田陸巡,都是聯合國維和部隊指定車型。變速箱日產豐田,也沒本田什麼事,日產控股最大無級變速加特可,豐田控股愛信。日產英菲尼迪黑科技可變壓縮比發動機沃德大獎領先其他至少三年,是內燃機發動機的巔峰,後面超這臺發動機的難了,日產聆風電動車全球銷量王,GTR 剛出的新款nismo 2.5秒破百,號稱超跑終結者,貨真價實,真正戰神,都明白了嗎?


人生就在趕路


首先豐田和本田在技術上一直強於日產,這個我認為可真不一定,任何一個汽車廠家能做到日產這個體量的,一定是有兩把刷子的,日產雖然在國內的產品雖然一直以家用車為主,但是日產的技術積累還是不遜色於豐田和本田的,日產的vq系列發動機可是連續十幾年的沃德十佳發動機,vc-turbo系列可變壓縮比發動機也是需要很強的技術實力的。

至於豐田和本田沒有超跑這一點其實也並不可觀,豐田旗下的雷克薩斯可是有lfa這樣的超級跑車,而且這款車的技術和還是很有亮點的,5.0升v10發動機,擁有美妙的聲浪和駕駛性能,而本田旗下的謳歌也擁有nsx這樣的混動超跑,而且在性能上也屬於非常有技術看點的車型。

而對於廠家來說,製造超跑大多都算是虧本買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超級跑車製造商背後都有大的汽車集團,法拉利背後有菲亞特,蘭博基尼背後有奧迪和大眾,你要說豐田造不出來gt-r,那日產也不見得能造出來lfa,所以對於一個廠家來說,一款車型的推出,要麼是為了利潤,要麼就是象徵意義,提升品牌價值,奧迪造r8,雷克薩斯造lfa都是這樣的目的。

所以說不僅僅是豐田和本田,就連一向以運動性能著稱的寶馬,也不製造gt-r這樣的車型,不是造不出來,而是沒必要,不賺錢,豐田全新supra還是跟寶馬合作研發的,所以說,在技術實力上,日產不一定真的遜色於豐田和本田,而豐田和本田也絕對有能力造出gt-r這樣的產品,只是沒必要而已。

以上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參考。


淡墨車事


豐田跟日產都是務實派,做最好的家用車,本田一直在賽場上出名,本田就因摩托在國內有了良好口碑,品質上也過得去,發動機方面也非常出色,技術含量超高,其它方面也很一般,所以就有了本田“買發動機送車”一說,再說當年的本田雅閣,外形也非常好看,所以在國內有了市場,人們常說“兩田”,就直接提高了本田身價。當然本田也什分熱衷於發動機方面研發,敢於擔當,就由於這種敢於創新,也往往要承受一些意外的後果,比如思域的機油增多。至於豐田、日產,在技術領域有一種保守的心態,對於品控方面非常出色,但日產車在外形方面比“兩田”好像略遜一籌了,當然豐田的營銷策略無人能敵,數十年前就有這一句廣告詞了“有路就有豐田車”,所以豐田便是家知戶曉了!說到日本車不得不提一下“萬事得”這個品牌,當年也是默默無聞,正式進入國內後譯作馬自達,好像這傢伙比本田更敢於創新,更熱衷於研發,只做高技術含量的好車,不計成本,但由於工藝不成熟,往往忘記了細節!所以小問題比較多,性價比也不錯,但人們只能敬而遠之,所以銷量不怎麼樣,但絕對好車!東瀛寶馬不是浪得虛名的。


陌海心


你們知不知道日本攻打中國的時候。豐田、本田、日產、三菱。都給日本政府拿了很多錢支持戰爭侵佔中國。唯獨馬自達公司不出錢。所以到現在日本政府還在限制馬自達汽車產業。買不買日本車還用日本的商品自己想去吧。誒。好好學學韓國人,連一張紙都不進口日本的。現在的國人恥辱都忘了。我不算愛國。但我開大眾。


小馬奔騰85045889


凱美瑞,雅閣有多少人買,說明他就有多迎合大眾的需求,這個也是非常非常難得,GTR雖然好,但買得起的人能有多少?你有200萬買車,你選GTR還是帕拉梅拉?GTR在同等級裡競爭力並不突出,而且豐田本田並不是造不出GTR這樣的速度機器,只是覺得沒有必要,巨大的研發成本後,能產生多少利潤呢?


不擼斯11


因為豐田跑車引擎很多工人會組裝,但是GTR引擎只有固定的四個會組裝的工人😎


郎心漸暖


兄弟,F1賽車,曾經有一個本田車隊,冠軍拿太多了,搞得賽車協會修改比賽規則。本田都不好意思玩了,乾脆退出了F1賽車。知道一點GTR就好像很有文化的樣子。呵呵。我的戰神!


WDLM


我只說民用,畢竟運動性車都比較小眾!豐田的中庸屬於悶聲發財類型的,務實而有效所以日本最大車廠已經不用再討論誰強誰弱了,其中真正被認可的日本豪車也只有豐田的雷克薩斯,實力毋庸置疑。本田車雖然挺有科技感但是在車廠裡面屬於偏科的,不夠全面。結果最近這兩年引以為傲的發動機也是故障連連,遲遲不能有效解決,車身做工和質量都略有欠缺,高檔品牌謳歌也推廣不起來,這還是自身實力欠缺的原因!日產車標榜技術先進,但民用上體現不夠明顯,發動機在專業上比較受認可,但老百姓比較詬病日產的看家變速器CVT,反而往往比較享用日產的大沙發,但這幾年民用車基本被自己的設計風格坑死,路上的日產車越發少見。難看得一逼,最醜合資車非它莫屬!為啥英菲尼迪就挺正常的,日產的車非要這麼劍走偏峰的另類設計,曾經可是有中級車裡最優美和舒適的天籟,現在完全無感。


青皮哥plus


我覺得日產在國內只是名氣上沒有兩田大罷了,技術不會差,其實日產一直沒有在扮演技術宅的角色,所以人們人為日產沒有技術,或者沒有兩田有技術!日產最拿得出手的實際上就是VQ系列,到國內因為政策原因不可能大面積上這款發動機,所以名聲一直上不去!我還是很喜歡日產車的!夢想是途樂,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