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會孩子不被欺負?

靈犀呀咿呀


家庭教育在中國,現在是一個全民關注的,沒有學分的社會學科,學問之深,讓每對父母都無法停下學習的腳步,特別是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問題上,大家更為重視。

不久前16歲男孩跳下高架橋的慘劇,令家庭教育再次成為焦點,孩子擁有一個好性格,這一切和孩子的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從幼小時候就開始埋了下伏筆。

面對孩子被欺負的不同反應

反應一:兩個孩子在爭搶時,一個媽媽直接衝過去對另一個小朋友吼道:你怎麼可以這樣推他?你是個不乖的孩子,我們不和你玩了!而另一個孩子的媽媽則感覺很無奈,如果家長也參與到這場小朋友的戰爭中,戰火可能就會越燒越旺。


反應二:兩個孩子因為爭搶玩具而動手,但是其中一個孩子個頭小明顯吃虧,但是雙方的父母都沒有參與進來,只是個頭小的孩子的父母內心的OS是:我就這樣看著自己孩子被欺負嗎?不應該做什麼嗎?

反應三:在幼兒園,因為角色互換的遊戲,自己的孩子扮演了大家都不喜歡的大灰狼,最後小動物們都抓住了大灰狼,這中間自然會有一些推搡,家長在臺下觀看錶演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孩子笑嘻嘻的被其他孩子推來推去,回家的路上就開始訓斥孩子:你怎麼這麼沒用,就這樣被被人欺負,不懂得把他們推開嗎?

孩子都是每對父母心中的寶貝,被欺負,自然心中萬分難受,各種反應不一,雖然說面對小朋友之間的這些小紛爭,家長不應該參與進來,但是做起來非常難,以至於許多比較年輕衝動的家長會發生更大的口角爭執,並且這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形成。

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性格的家長反應

孩子,是如同一張白紙一樣在我們的手中誕生的,以後會交出什麼樣的畫卷,全憑父母的塗鴉。孩子被欺負,原本是在成長過程中學著長大必須面對的現實,但是不同家長的不同反應都會讓在這張白紙上留下重要的一筆。

1、 過激反應讓孩子更膽小

孩子在面對被人欺負時本身就有些恐懼,特別是第一次碰到,都希望大人能夠來幫助自己,而這個時候家長反應過激,並且還和其他家長髮生衝突,無形當中告訴孩子:被人欺負是一件很可怕的事,需要爸爸媽媽出頭才可以。

這樣的孩子性格上會很膽小,以後遇事都需要大人來幫襯,更大一些的時候可能就會被更多人欺負,不敢反抗,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社交和工作。

2、 一味教導孩子還手只會讓孩子更加暴力

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作為父母都會感到生氣,但是一味的教孩子進行還手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首先,家長們要冷靜看問題,如果是在學校進行一些遊戲,角色的互換,難免會有一些從大人的角度看來是孩子被欺負的情況,可是如果認真和孩子進行交談,會發現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根本不介意這樣的"欺負",原本在孩子心中非常單純的活動,卻被大人灌輸了"被欺負"的概念,難免以後孩子會有抗拒學校活動的心理。

其次,心理暗示導致暴力行為在孩子中是最常見的。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告訴孩子,面對別人的欺負你要還回去,但是沒有從事情的根本和孩子分析原因和方法,簡單粗暴的方式只會讓孩子在暴力的路上越走越遠。

父母正確的做法

李玫瑾有過一次很精彩的針對這種"欺負"還手的演講,李教授說她的父親告訴她面對別人的"欺負",我們要先發出警告:你再這樣我不客氣了。但是對方視若無睹,繼續這種行為,那麼在下一次依然做出這種欺負人的行為,告訴孩子:不用客氣了,直接還手!

家長在孩子的生活中應該是起到指導的作用,但是不是干預,作為父母,我們在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發生的一些問題總會帶入我們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無形當中影響了孩子的判斷能力、處理能力。一提到孩子被欺負總有許多家長莫名激動起來,但是大家有沒有冷靜的想想,試著讓孩子自己去解決一次,也許下一次你會看到一個長大的孩子呢?有時幼時經歷一些小小的挫折,不見得就是壞事,懂得自己去解決,也是智慧增長的一種方式。

加入J媽《養育聰明寶寶》粉絲圈,點擊加入,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有段時間,親戚的寶貝兒子小明有點異常→→不僅每天悶悶不樂,而且好象零花錢總不夠花,經常變換著理由向家長討要。

呵呵,在親戚的一再追問下,小明才吐了口/道出了真相,原來剛上小學五年級的他,被兩個同年級的“小混混”、“小校霸”盯上了,不僅天天向他索要數元不等的“孝敬費”,而且還多次威脅其不得向老師、家長講,否則將會變本加利“收拾”他!小明本來膽子小、性格內向,遭到恐嚇威脅之下,哪裡還敢有半點聲張。就這樣,竟被倆“無良少年”勒索、敲詐了足足兩個月!

遇到小明類似情況,霍小姐以為,除了及時向學校/老師反映外,還應該學會如何教育孩子應對

---當孩子情緒波動時,愚蠢的父母責備孩子,聰明的父母關愛孩子(趙東華)。此時,千萬不要責怪心智不成熟的小孩,要多反思是否自己的關愛還不夠,甚至建議家長們要抽空多陪陪孩子(上學、下學、玩耍等),也許只有你深入瞭解孩子內心和八小時之外的生活,你才會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關愛補救。

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心更為重要,孩子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布魯爾·卡特)。象孩子受了欺負,卻不敢聲張,甚至變得性格異常(抑鬱、內向),這其實反映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不可忽視!如果自身這方面知識欠缺,還可以通過心理醫生(專家、老師)進行額外輔導。



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芭貝拉·羅斯)。小孩子的心理往往是過於天真幼稚、甚至想得既美好又簡單!但是現實挑戰無法避免,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紛至沓來。有道是,成功與失敗同在,順利與挫折相伴。此時,家長們通過書籍上名人的類似經歷,深入淺出,對比說教,可能效果會更好些。

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的影響最大(克普普斯卡婭)。這一點不可忽略哦,不少家長往往認為孩子(幼兒)有專業的老師教授,自己就可以撒手放心了!其實則不然,自身的言傳身教不可或缺,孩子上學時間之外的家庭(示範)教育必須要及時跟上,有句話說得好→→成功,往往在八小時之外!


霍小姐的八卦爐


孩子被欺負,要從兩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1. 孩子之間的正常打鬧。

這是孩子在自己模擬小社會的遊戲,無論哪個年齡段,他們都會在小夥伴內模擬小社會關係,有時是和諧積極的,有時也有衝突,孩子們必須要學會解決衝突,通常男孩子用軀體碰撞來解決,女孩子用語言爭執來解決,健康的小社會關係,過程中會有些高下,孩子們衝突之後會自己消化他們的問題,過不了多久又會和好,父母不需要太擔心,也不需要立刻干涉,看看狀況再說,不然就會出現“孩子打鬧引起父母相互指責,結果父母還沒吵完,孩子已經和好了”的故事。



2. 孩子有某些特質招來欺負。

如果孩子之間的關係已經嚴重到一個孩子總被欺負,無論是語言上還是軀體上,這時父母要幫助他。孩子被欺負,往往是自信本來不足和自信被打壓的循環因果,同樣是胖孩子,有的孩子可以笑嘻嘻的接受同學的綽號,可以和同學打成一片,有的孩子卻受不了同學的嘲笑,自卑或被激怒,反而引起更多嘲笑。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找到他也能自我肯定的優勢。很多孩子文文靜靜的,卻從來不被欺負,很多孩子願意和他交朋友,因為他有一種自信,和善但不懦弱。



建立自信也不是要一味寵著孩子,把孩子變成小霸王。在家裡孩子被尊重,講規則,他就會尊重別人,也有原則,這樣這樣的孩子最不會引來別的孩子欺負。


觀真言真


這確實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第一,我們要告訴孩子不能欺負別的孩子,要和別的孩子友好相處。

對於別的孩子欺負自己,自己得大聲制止,告訴對方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

第二,有些熊孩子,以欺負他人為樂,你可能越制止,ta會越欺負你,這樣的情況,我們就得告訴孩子,你能打過ta就打,一次把ta打疼,讓ta不敢再欺負你。當然,覺得自己打不過對方,那就遠離對方。

第三,告訴孩子受到別的孩子欺負,千萬別害怕。別哭泣,因為這樣就會更受欺負,反抗不了,就去尋求幫助,如果在學校,就告訴老師,在家就讓父母幫忙解決。


周凌溧38


1.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得禮貌,不亂髮脾氣,不隨便搶別人的東西。

2.如果不喜歡別人侵犯自己的人身自由,或是別人強迫自己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勇敢的說不。

3.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可以求助老師。

4.在班級要有自己的好朋友。如果好朋友遇到了困難主動幫助,如果自己遇到了困難也可以找好朋友幫助。

5.家長時常跟孩子交流,當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的時候,積極主動的開導和幫助。


我和她的故事


首先不要一直給孩子灌輸,被欺負了,被欺負了,被欺負了,不然越是這樣,孩子越是覺得自己一直都在被欺負,會變得更沒有自信,更膽小!另外應該鍛鍊孩子的身體,增強自身的體質,這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增強孩子的自信,讓自己的能力增強了,孩子就自信了,自信的孩子和不自信的孩子在一起,你會感覺不自信的孩子自然就會把自己排到了一個被欺負的地位,如果剛好那個自信的孩子,喜歡欺負別人,那麼不自信的孩子就會被欺負了。



橘又米


最開始每天高高興興的去幼兒園,中間有段時間一直讓孩子爸送的,有一天我去送她突然發現孩子特別牴觸去,一上車就說不去,說媽媽你帶我爬山去吧,我不想去幼兒園,我當時挺驚訝的,怎麼突然變這態度了?和她溝通,她說媽媽我給你說個小秘密,不想去是因為有小朋友欺負她,打她或者咬她,我說那你告訴老師了嗎?她說告訴了,老師每次就說不是故意的,一次兩次不是故意?難道每次都是故意的?說著就特委屈的哭了,我當時那個心情啊,第一時間就打電話問她爸,你每天送孩子去學校你都不和她聊天啊,她什麼情緒你難道一點沒發覺?他才說每次去幼兒園到大門口就特別排斥,特別不開心,那你咋不給我說一聲,他說我以為就是小情緒就沒說,把他一頓埋怨,只知道送去學校,路上也不和她溝通多聊聊,後來幾天我就自己送,一直告訴她,以後誰先動手打你你立馬打回去,她說老師會批評的,我說不用告訴老師,她批評你也說不是故意的,每天反反覆覆告訴她幾次,慢慢的就好了很多,也不那麼牴觸了,幾天後回來告訴我說,媽媽你真棒,你告訴我的方法管用,他不敢再欺負我了,告訴老師有屁用,有些老師哪有什麼師德,送了禮的孩子就坐前排,沒送禮的孩子直接最後一排!想想就尼瑪的生氣,可憐了現在的孩子,才幾歲就得承受這些,呵呵,現在的世道!


離開鍋的魚


很希望得到大家的幫助!我兒子從小協調能力差,跳繩、羽毛球、乒乓球從來沒超過3個。和我跟著視頻跳操從來沒有做對過。小時候不覺得,長大上學才覺得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做作業慢,反應慢,在班上就是受欺負的那個!剛開始兒子被欺負,我沒太在意,覺得小孩子打打鬧鬧正常,後實在氣不過,就叫孩子還手,剛開始兒子也知道反抗,可反應慢,不靈活,每次根本就打不贏!慢慢的就養成了越少麻煩越好!比如二年級中午回家吃飯書包東西被偷,書少頁,他就中午把書包揹回來!文具盒買幾天就壞了癟了,丟筆文具。他就每天只帶一支筆上學。送他上過跆拳道班,別人練的滿頭大汗,他在那打哈欠,動作做的別的家長哈哈大笑!我跟他說過很多處,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和他說過找老師,他說找了也沒用,後來還不是這樣!現在六年級,沒有想拿錢手機的慾望。就抱著阿Q精神和套中人的態度過日子,這是我覺得的,大了,現在問他就煩,真的很擔心!!


好好想想71499878


 

受欺負是可以預先做好防衛的

  父母可以通過適當舉措事先預防孩子被欺負以及由此受到的傷害。比如:

  與孩子保持溝通

  孤獨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請記住,身為父母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是——保持與孩子在心靈和情感上的親密連接。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要與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從孩子幼年開始就要著意去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比如在家玩交朋友的角色扮演遊戲、看相關的繪本圖書和講故事、多帶孩子參與集體活動,等等,教孩子在不同情境中,如何介紹自己、如何學會觀察別人、如何去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

  教孩子捍衛自己的談判技巧

  孩子需要知道,在受到冒犯時,他可以用受人尊重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不是用暴力反擊。比如,可以教他們從以下說辭開始學習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要求:

  “現在輪到我了。”

  “請把手從我的身上拿開。”

  “打人是不對的。”

  “我不喜歡被那樣叫,你應該稱呼我的名字。”

  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基本方法

  欺負人的事件總在大人不在場的時候發生,所以要教你的孩子避免去無人監管的走廊、浴室、操場等地方。坐在校車的前面,站在隊伍的前面,食堂吃飯的時候坐在教職員工附近的位置,等等。

  告訴孩子,如果被欺負了,沒什麼可羞愧的,要果斷告訴大人。

  有時候小小的欺凌事件可能會升級,面子不應該比安全更重要。

  該干預時果斷干預

  發現此類狀況時,需要積極與相關的人進行溝通,比如對方父母、老師等,不能讓孩子一個人獨自承受。尤其要注意那些非暴力行為的隱性傷害,比如言語攻擊和排擠孤立,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

  從應對欺負中磨練出高超情商

  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欺負是對情商的極大磨練。在孩子進入小學後,可以教孩子更多應對挑釁和衝突的方法。

  要讓孩子明白,挑事者都是通過挑釁別人來顯示自己的強大,如果受害者情緒失控或衝動反擊,恰恰正中下懷。所以,當遭遇取笑和挑釁的時候,最好的策略是保持冷靜、始終保持自己的尊嚴、並且讓對方也保有尊嚴,不攻擊,不貶低對方,儘量淡然處之。

  基於這個基本策略,以下是六個很有效的防衛方法。

  堅決維護自己

  你的孩子在面對欺負時不能輸了氣勢,挺直腰板、用強有力的聲音明確制止冒犯的行為。“這一點也不可笑。停下來!“

  用理性回應挑釁

  可以用一個非防衛性問題來理性回應某種冒犯行為。“為什麼你要這樣說?”

  使用“我要”來表明態度

  溝通專家建議,教你的孩子用“我要”的表達方式來對付挑釁和冒犯,比如堅定地說“我要你離開我。”或者“我希望你停止取笑我”。

  無視他

  挑事者就喜歡看受害者難過痛苦的樣子,教孩子學會忽略惡意玩笑:假裝看不見聽不見,轉移視線看喜歡的東西,完全不感興趣地一眼飄過。

  迎合戲弄者

  這是一種高超的情商技巧。比如,被挑釁:“嘿,四眼!”平淡回應:“你說得對,我的視力很差。”

  發揮幽默感

  當孩子被欺負時,如果能用自嘲精神巧妙回應,往往能將尖銳的形勢化解於無形。假設有人說“你真蠢。”孩子回應:“真的嗎?”“所以?”“哦,謝謝你告訴我。”


brenda_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