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大学一直被称为“二流大学”?


为什么上海大学一直被称为“二流大学”?


图片说 | “溯园”纪念1922-1927年的上海大学,位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南大门东面


为什么上海大学一直被称为“二流大学”?


为什么上海大学一直被称为“二流大学”?



上海大学新生入学大会上经常说一个段子: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就是香港、北京、上海,所以中国最好的大学是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

虽然这句话颇有自嘲的意思,但是上海大学近几年的发展可谓有目共睹,影响力也从长三角辐射到全国各地。根据QS世界大学排行榜来看,上海大学排名稳定在中国大陆前20位,连续三年成为全国排名最高的“211高校”。

不仅如此,上海大学在全国各地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不断攀升,高出当地一本线近100分,甚至达到了和当地985大学齐平的分数线。

这些趋势向我们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就是上海大学越来越好了。但是,这种越来越好在一些“外人”看来,认定是学校的自吹自擂,这种“言论黑”在知乎和百度上比比皆是。

有人说,以前黑上大最多的是东华,现在是华理,慢慢同济的也开始有了。批评者的水平高了,是不是从侧面反映出上大越来越好了呢?


为什么上海大学一直被称为“二流大学”?



这个我无法给出确定答案,只是知道上海大学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23329人,排名全国第二。今年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时,上大一度上了热搜,官网查分服务器也一度崩溃。

为什么这么多人报考上海大学?因为在众人眼中,上大只是一个“二流大学”,难道考不上?

可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大已经不是十年前的上大了。

十年前,很多人都把上大作为保底院校考虑。十年后,当你再去向辅导员咨询要不要考上大时,他们态度一般是劝你远离上大。因为生源门槛的提高,带来推免比例的增加,所剩不多的统招名额又会招来不少的人数,竞争变得激励了。


为什么上海大学一直被称为“二流大学”?



另外,就业的时候有些企业以前只招复交同师,现在也开始陆续招收上大学生了。有学长学姐的铺路,就业渠道变得更加广阔了。

但是即便如此,上海大学身上的标签依旧是“二流大学”。我想这位知乎网友的一番话或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为什么上海大学一直被称为“二流大学”?



1983年上海大学复校时,由复旦等几所老牌劲校分校合并组建而成,定位是为上海经济服务、最有影响力的技术型大学。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上海定向培养就业人才,也就是说更多的是培养就业技能,而非学术。所以那时的上海大学会倾向于招生大量的上海本地人。

上海人考上大非常容易,基本上过了一本线稳进,外地人招得很少,这也导致外地人对上海大学一无所知,至今还停留在“同学,你是哪个大学的?”“上海大学!”“上海哪所大学?”的这种玩笑之中。

可是,没想到上大发展太快甚至超出学校自身想象,逐渐提升定位为全国有影响的技术型大学,可是该定位还是沒能赶上学校到速度。

1994年上海科大,上海工大,上海科专三校并入,上大的发展如脱缰野马,已经远远超出了全国有影响力的技术型大学的定位,于是又调整目标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2020年达到985大学中游水平。


为什么上海大学一直被称为“二流大学”?


上海大学旧址


现在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国际排名位居211大学首位,直逼甚至超过某些985大学。

上海大学太年轻了,今年才25岁。它的发展速度让人们一时半会缓不过神来,意识还停留在1994年以前,把上大看作是技术型大学,是“不入流”的普通大学,这是上海人乃至全国人的悲哀。

而且受到985和211划分的影响,人们形成了985一定比211好的刻板印象。说实话,如果现在重新评估,有些985实力还不如211,某些211实力还不如“双非”。

另外,上海大学一直被复交同师压得喘不过气来。试想一下,一个24岁的小姐姐,想要跨越四座百年大山,谈何容易。你让她跟100岁的老教授谈学术、谈地位,怎么可能,只有靠边站的份。所以很多人被一票老牌劲校遮住了智慧的双眼,打开他们心智的良药仅仅只需要时间,时间会证明上海大学的潜力会有多么的巨大。

这还仅仅是这24年的发展,要知道上海大学可是早在1922年初就成立了,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创办过的一所大学。虽然它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但却以浓郁的革命色彩在一个崇尚理想与热血的时代,凝聚了一批志士仁人,造就了一代国民革命精英,时有“红色学府”、“革命熔炉”之称。称其为“

中共第一学府”,也足可堪当。


为什么上海大学一直被称为“二流大学”?


上海大学溯园


当时人将它与黄埔军校相提并论,“文有上大,武有黄埔

”。实有若得国民革命成功,唯有指望此两校之意。当时的上大可是聚集了一大批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如于右任、瞿秋白、邵力子、邓中夏、陈望道、戴炳宣、冯子恭、蔡和森、郭任远、吴梦非、丁玲、李炳祥、戴望舒、丰子恺、余泽鸿、袁牧之……

虽然现在的“上海大学”和八十年多年前的“中共第一学府”没有继承关系,但是看着上大近几年的发展,作为上大人,我们特别期待,有朝一日,它能重新站在光芒的照耀之下,夺回那原本属于“上海大学”的骄傲。

上大人出门有个习惯,不爱主动提自己是什么学校的,而是专注做事。当然如果被闻起来,也会大大方方说“嗯,我是上大的”,我想原因大概有三点吧:

1、上大在上海底蕴不深,不济复交同师,而且经常被外人看作是“二流学校”,甚至不入流。

2、上大经常被黑,知乎上到到处都是,什么为啥上海大学在城市命名的大学中这么差?我们安心做事,不说话可以吗?

3、“自强不息”应该是钱伟长校长留给上大人最好的教育了。上大人谨遵“自强不息”的校训,用实力说话。


为什么上海大学一直被称为“二流大学”?



复兴上大,这个目标虽然很远,但我相信不会遥遥无期,因为它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有目共睹。

向最努力的“24岁小姐姐”致敬!

加油,上大,加油,我们!


为什么上海大学一直被称为“二流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