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滇池东岸的海晏村,参观一个古老的民居“七十二道门”


海晏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被岁月打磨得溜滑发亮的石板路贯穿村子,斑驳古旧的土墙、独特雕刻的门头,还有镶嵌在土基墙上的拴马杆......都记录了这个古老渔村曾经的繁华。

关于海晏村名字的由来,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相传明朝年间,这里常有达官贵人光临,在滇池旁设宴,得皇帝赐名“海宴村”。第二种说法是:海晏村,得名来自古语“河清海晏”,取自唐代郑锡的《日中有王子赋》中的“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象征太平盛世,表达了最初的居住者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管是哪种说法,海晏村都是一个好地方.

我们每年一次的徒步环滇活动第二站的终点都是海晏村,每年春天都有一次与它相遇的机会。

去过很多次海晏村,对村子里很有历史感的老屋印象深刻,却常常是停留在外观,因为它们都是私人的房屋,不便打扰。

今天很幸运,在一座名为“七十二道门”的民居前,邂逅两位80余岁的老奶奶正坐在门前休闲、纳凉,她们是这所屋子的主人,早已搬迁到了新居,今天是回老屋看看、玩玩。

两位老人家很健谈,因为我们好奇的眼光和问题,她们如数家珍般介绍起了她们的祖屋:这座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院落,房屋众多,光是房门就有72道之多。

老奶奶热情的邀请、允许我们进入参观。这样难得的机会,我们自然不能错过。

进入屋子,才发现里面的空间比外面的门头要大很多,有点理解老奶奶所说的“三进三出”的含义了,院子、屋子相连,门确实不少。

按照现在的标准,这些屋子算不上宜居、舒适,雕梁画栋的建筑却传递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滇池边这些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民居,也记录了昆明的历史。

如今,这些古民居里已不再住人,老奶奶们已有了新的居所。古民居已被划为保护建筑。

在昆明滇池东岸的海晏村,参观一个古老的民居“七十二道门”,了解、感受老昆明的民居文化,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