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腦巨頭到負債千億,市值縮水10倍,戴爾做錯了什麼?

近日,戴爾科技集團發佈了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戴爾集團在2019財年末流動負債有487.14億美元,負債總額已經達到1115.66億美元。

從電腦巨頭到負債千億,市值縮水10倍,戴爾做錯了什麼?

1984年,年僅19歲的邁克爾.戴爾投入資金1000美元創立了戴爾,僅僅四年時間,戴爾就於納斯達克上市,在1992年進入《財富》雜誌500家之列,經過數十年的奮鬥,戴爾飛速成長,年銷量從僅僅十幾萬美元快速飆升到近千億美元,可謂是電腦界的神話。然而好景不長,戴爾負債的消息頻出,曾經的電腦巨頭因何驟然跌落神壇?

依賴直銷,技術創新投入較少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電腦還屬於稀缺資源,產量少,價格昂貴,市價上一臺電腦需要花費3000美元。邁克爾.戴爾發現其中零部件的成本只有6、7百美元,可是如果將這些零部件組裝後的售價就有3000美元之多,他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差價帶來的商機,於是做起了“轉銷商”,從市場上以低價收購大量滯銷電腦,以及部分零部件,將電腦重新組裝、配置,並取消了其中的分銷與零售部分,從而節省了不少渠道成本,以低於市場價10%—15%的價格銷售。

從電腦巨頭到負債千億,市值縮水10倍,戴爾做錯了什麼?

這種直銷方式頗為成功,第一年間,戴爾每月可以賺取五到八萬美元,兩年時間不到,戴爾就從中收穫了六千多萬美元。隨著銷售額的不斷上升,戴爾迅速壯大,於1999年超越康柏佔據美國電腦行業第一之位,又過兩年時間,戴爾成功躍居全球第一位置。

然而,戴爾公司卻被短暫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一味的於組裝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卻忽略了自身的研發,有數據表明,其用於研發方面投入的資金還不到銷售額的1%,研發費用投入在整個PCIT行業中幾乎是最少的。與此同時,隨著電商物流迅速發展,網上購物越來越便捷,戴爾在直銷方式上的優勢大大減弱,加之其在核心產品上沒有創新,若想在同行業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自然困難重重。

從電腦巨頭到負債千億,市值縮水10倍,戴爾做錯了什麼?

在“爆炸門”與“換芯片”的雙重夾擊下,戴爾的銷量便開始迅速下降,在2005年開始,戴爾所佔的市場份額不斷縮減,十年時間裡,市值縮水到381.7億美元,縮水幅度近乎十倍,並且還欠債近3000億人民幣。

無論多麼龐大的企業,若是沒有核心技術的支撐,一味因循守舊,終究會被時代浪潮所吞噬。這也正是戴爾公司快速跌落神壇的主要原因,如若當初戴爾能在技術研發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而非一味固守組裝、直銷模式,或許不至於到如此地步。

從電腦巨頭到負債千億,市值縮水10倍,戴爾做錯了什麼?

斥巨資收購,債務問題加劇

戴爾公司在核心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為了挽救頹勢,於2013年完成私有化後開始轉型。戴爾試圖通過收購來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在此期間,總共被戴爾吞併的公司約有20餘家,而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2015年,戴爾以670億美元與數據存儲公司EMC併購。隨著其“收購狂潮”的不斷進行,其中問題也是越發明顯。

在收購EMC後,雖然使戴爾的企業向市場產品線得以豐富,卻加重了它的債務危機。有數據顯示,戴爾在收購狂潮後,欠下460億美元的債款,雖然在收購EMC後償還了大概有144億美元,但剩餘的三百多億美元的淨債務卻沒能償還。戴爾2019財年全面淨收益摺合人民幣約有6083億元,可是其全面淨虧損卻有146億元。

從電腦巨頭到負債千億,市值縮水10倍,戴爾做錯了什麼?

戴爾斥巨資收購,導致了其債務危機的加劇,因為收購而產生的四百多億美元的債務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緊迫,根據2017年年底美國通過的稅改方案,戴爾在債務利息方面每年將會多出額外的3.74億美元稅務的支出。

不斷收購這種“抱團自救”模式在實行過程中顯然存在巨大問題,為戴爾欠下1115億美元的總債務埋下了隱患。

由此可見,對於戴爾來說,省去中間商的直銷模式是其發家之初的核心競爭力,但是這種競爭力在市場走向行業化、細分化的時候就失效了,而沒能及時做出調整和變革,也使得戴爾逐漸被同行所超越。對於一個企業而言,跟上時代步伐,提升自身技術含量、打造核心競爭力才是發展的關鍵,而盲目的收購尋求“大而全”,只能加重自身負擔,戴爾電腦的債務危機便是前車之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