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你是通过什么来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评书还是小人书?

阿哥有话说


生长在偏远农村,小时候能看到的书不多。小镇上有一个小书铺,但能买得起的就只有三、四毛钱一本的白描画小人书。

有整套的四大名著的小人书,买一套得二十几元钱,一般农家孩子是买不起的。

好在书铺可借书看,出几分钱,可以坐在那儿小凳子上借书看。我家离小镇不远,我经常到那儿去看书。

那些连环画编写得很吸引人,情节生动,白描画很逼真,文字简练,一下就把我们吸引住了,所以看了上一本就急着再想看下一本,欲罢不能。有时忘了回家吃饭,都是父母找来了,才依依不舍的回家。

我对四大名著的认识,完全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还攒钱买过几套连环画,三国演义一套,是我用二个多月时间收集废品,一分一分的攒够二十四元钱买的。

一套水浒是舅舅给我买的,一套西游记,是爷爷在我当上少先队大队长后给买的,说是奖励。

红楼梦没有买,我不太喜欢看。那些书,成了我家小小图书室的家底。我经常在家阅读这些小人书,还有声有色的讲故事给邻居们听。

后来,我发明了一个办法,就是把连环画上的图,一页页的用毛笔描在小玻璃片上。用几节电池和一个聚光灯泡制成一只小幻灯机,用那些自制的幻灯片放幻灯。

当时农村根本没有放电影的,我这土幻灯放映在白墙上很清晰。夏天的晚上大家在在院子中乘凉,所以很多大人小孩都来看。

我放一张幻灯片,就口头讲解内容,有色有色的讲解,再配上我精心制作的幻灯片,真的很吸引人。

一天接一天的放映,来看的人越来越多,附近好几个生产队的大人小孩都来看。一套水浒,就得放好几个星期的幻灯。

我父母也很支持我,出钱给我买电池。四节电池要一元钱,得在队里干二天的活,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我对文学的喜欢,对四大名著的了解,就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而讲故事的能力,也是从讲这些小人书故事开始的。

到四年级以后,就喜欢看长篇小说了,对照着以前的小人书,对四大名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瀛島青松


童年时我们能看得懂的也只有连环画,对连环画十分喜欢,收集了一箱。五年级时看到一本《水浒传》连环画,当时家里恰巧有一本小说版的《水浒传》,就拿来跟连环画对比着看,当时《水浒传》小说版是繁体字,不懂的就靠猜,十之八九还是猜对了的。就这样五年级时就看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西游记》是初中毕业后看完的,当时的文化生活比较贪泛,我就将书中看到的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结果每天晚上我们家就聚集着一群人,来听我讲故事。受到小伙伴们极大的拥戴。

后来我就将四大名著买齐全了,看完了《三国演义》,《红楼梦》。再将《水浒传》,《西游记》重新看了一遍。要说我养成看书的习惯,就是从五年级时看的第一本小说《水浒传》时养成的,上初中时几乎看完了当时的一些红色经典,不过那时候是就偷看的,因为有些书在当时被打成是毒草。

要说是怎样接触到四大名著,那就是从连环画开始了!











天马行空21428297332


我的童年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山村度过的,除了在一个小山村上学外,基本上接触不了外面。那时,什么媒界也没有,没电话、没报纸、没收音机、没任何图书、更没有手机电脑。一个小居民组只有三十多户人家,近二百人,大多都不识字,只有我父亲是个五十年代的高小毕业生,算是个大知识分子。我爷爷读过两年私塾,是个手艺人,为人豪气健谈,四大名著我接触最早的就是我爷爷讲故事给我听而得,爷爷给我讲了桃园三结义、讲了周瑜打黄盖、讲了千里走单骑、讲了宋江梁山一百零八将、讲了豹子头林冲、讲了武松打武等。那时只感觉好玩,这些人好了不起,但不知是《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故事。后来,在夏天乘凉的夜晚,我每每缠着父亲讲故事给我听,父亲就讲了孙悟空大闹天空、讲了三打白骨精等故事,后来才知道是《西游记》中的故事。而《红楼梦》是我上了师范后才真正读到。那时,离村里很远的镇上的新华书店有这些名著的小人书,但我这农村孩子,上学一元五角钱的书费都拖到半学期(前半学期因没钱交学费而没有课本)后才能从养的鸡下蛋,每枚鸡蛋换五分钱,慢慢积够才能交上,那有钱去买小人书呢。我的真正读书、读名著是从上大学后才开始的。


江山玲秀


我小时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城里生活水平普遍很低,国家的工业产品急缺,连无线电收音机都是奢饰品,极个别家庭才有一台,听广播很难得。播出的传统评书也很少。了解历史名著都是从小人书开始的,因为名著买不起,加上认识字不多,大了以后就想办法看名著了。好在文革开始了,扫四旧,不少文人家中都毁书,丢书,我就在那时偷偷藏起来一些国内外名著唐诗,整个文革期间的业余时间都在看书中寻找乐趣丰富知识,经常给院里的小朋友,同班同学讲故事,为此还被别人举报给学校工宣队,做检查……


手机用户张和新


在我童年时,是个文化"匮乏"时期。这40多年前,那场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浩劫)!就根本无书读(看),是无法念书(上学)!这个有大学文化可以说是不多,这100个人大约有六个就是奇迹!这个有了大学生!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这不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这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呢?再后来就是十年,九年的义务教育!……在那时候!这基本都是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和英雄人物的文化题材!这四大名著、和武侠小说是80年代后东西!这个60后、70后都知道。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小编,和头条的朋友们和亲们!谢谢


学无止境sun


读小学时,集市上经常有江湖艺人来这里说评书、唱大鼓。每天放学必经过这个农村集市,因此时常偷偷躲在人群背后来这里听书。为啥躲起来呢?因为学校里的几位老师也喜欢来这里听书,我们怕被老师发现,只好躲到人群后面。最喜欢听一位老艺人说唱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老艺人敲动鼓板,咿咿呀呀唱着:“各位客官,顺着大道看哪,那边来了一位好汉。这好汉身长八尺,腰挎朴刀……”“吾乃燕人张翼德,对面来将何人?速速报上名来。”时间长了,我竟也学到了不少唱词,回到家里将脸盆反扣地上,模仿着艺人的口吻:“说书不说书,先做四句诗。诗曰‘万岁皇爷爬墙头,文武百官去偷牛。老公爹睡觉蹬了儿媳妇的脚,儿子砸烂他老爹的头。’”现在想来,不伦不类,啼笑皆非,可那时却听得津津有味。后来读师范,每次表演节目,我都选择说唱评书或大鼓,不过唱词是我改动了的。


江山165940261


最早是不知道四大名著这个说法的,反正童年时期能看的书很少,逮着什么看什么。《三国演义》最早接触的是天津人美版的连环画,木盒装,沉甸甸的一大套,迷的不行,但想来没有看完,好像看到天水关收姜维;《西游记》也是如此,哪个版本的忘记了,也是白描传统连环画,当时字都认不全,瞎猜着看。五六年级时就弄到了一册简装本西游记,几乎翻烂了,至今能大差不离地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的情节倒背如流,无他故,概因里面有大段诗词。《水浒》一开始就接触的文字版本,后来有祝延平的电视剧《武松》,连环画看得倒少,不过最后倒是收集了一整套连环画,最后一集是《蓼儿洼》。《红楼梦》读得最晚,高中三年级吧,还是片片断断地读,而且始终没看过后四十回。四大名著都算好书,但糟粕委实不少,能批判着读最好,而且开始别看带夹批的版本,省得被前人成见所困。


天罡兄


关于这个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是70年生人,我谈一谈我的经历吧:

最先借助小人书,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有了初步了解,时间主要集中在小学及学前阶段;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接触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看的似懂非懂,通过广播听快板书《西游记》;八十年代初,已经是初中生了,又读过一遍《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两本书,感觉理解的深一点了,也是初中阶段,听袁阔成的《水泊梁山》评书,虽然和原著情节相差甚远,但感觉人物更鲜活了。再后来听袁阔成先生说的《三国演义》,感觉袁先生说的既忠于原著,讲的又人物形象鲜活,遂叹为评书不可逾越的经典。

走向社会以后,我又读过一遍《三国演义》,感觉每读一遍都有收获。


孙景云59


第一次看红楼是小学二年级暑假去姨家,姐姐的书,“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一下子就被惊艳,现在还能背出来,红楼梦从小到大翻烂了两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都是先看的影视,前年才发狠读了书。西游的书和影视反差最大。影视中的师徒情兄弟情书中完全没有,只有尖酸刻薄。



倚眉阁的红娘子


作为80后的我们,那是还是物质很匮乏的年代,加上我是农村孩子,那时家里条件也非常一般。所以了解四大名著就是靠小人书,而且自己家没有,有时去亲戚朋友家看到了就非常喜欢,爱不释手的看,看不完不回家的那种,有时亲戚看见了不好意思就把它送给我。这样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后来慢慢有了广播评书,还是每天准时守候在收音机旁。再后来大了就有机会看到书店的图书还有电视剧。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反应出来了社会的进步。我们了解四大名著也有了更多的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