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產品性價比都挺高,但是搞電腦的朋友一般推薦INTEL和NVIDIA,為什麼?

小徐KXR


回答裡面有個老哥說的很對 我很贊同

這麼說吧 AMD本身缺乏尖端技術 但是其高超的性價比非常不錯

AMD有個外號叫萬年老二 至於為什麼叫萬年老二 不用我多說了 因為他CPU幹不過Intel GPU幹不過英偉達 其本身的市場佔比也小的可憐

AMD活著的唯一作用 可能真的只是拉低顯卡和CPU的價格 還有就是不讓老大們背上反壟斷法的制裁

憑良心講 AMD的性價比非常不錯 但是因為同時在CPU和GPU上發力 導致兩頭不討好 而且AMD有個很好玩的規律 因為AMD本身規模不是很大 人員也存在瓶頸 於是同時研發CPU和GPU很顯然比較吃力 於是你會發現 今年AMDCPU不錯 那它今年顯卡可能就不咋滴了 但是AMD除了性價比之外 可以說真的比較差了 因為AMD的作工我親自領教過 真的不敢恭維 還有其使用壽命 我只能說 看命吧

而傳聞Intel和英偉達都偷偷幫助過AMD貌似確有此事 這也是為什麼AMD能活到現在的原因


網工碾壓機


我從96年用AMD k6到07年的翌龍,中間也是不停的做AMD的發燒友,毒龍、速龍、閃龍、皓龍,散裝,黑盒!那時候上學沒錢想法很簡單,省錢性價比第一!現在想想自己年輕時很是執著,直到升技主板倒閉,我才慢慢醒悟!原來AMD發熱!1年左右開始越用越慢!銅絲、鉛筆,軟件超頻各種大法也然並卵!也是被inter秒成了渣渣,後來頓悟了,愛了多年的AMD是屎啊!真的很屎!別怪我這麼說,我又愛又恨!看人家inter3年才更新一次主機,我他媽1年就感覺機子慢的想掉眼淚!畢竟錢不是彈弓打來的!後來想想畢竟入坑AMD和ATI多年,最後還是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老wa笑烏鴉黑的陣營[流淚]。再後來工作中從酷睿2開始換inter和N卡後中間也沒換幾次電腦了,過度的有960,2600K到現在用的筆記本8代i7U。我只想說還是用inter吧!大實話!


y一代


我還是比較喜歡AMD的,第一次幫朋友出配置單裝電腦還是AMD閃龍,性價比確實比Intel要高,穩定性這東西,學生黨不追求,便宜好用就行。

上學的時候不掙錢,用的都是親戚淘汰的電腦,確實都是Intel平臺的,工作之後單位的電腦也都是Intel的,做手機售後,刷ROM需要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前輩們說Intel的兼容性確實比農企的好一些。

2015年,第一次裝自己的電腦,捨不得花錢,也不玩大遊戲,當時Intel比農企的U貴不少啊,核顯也垃圾,為了省個顯卡錢,果斷選擇了農企的A10-7870k和ASUS的A88xm-e主板,看我下邊的配置單,兩塊機械盤都是撿別人剩下的用的。用了3年多,win10開機依然10秒,玩一般的遊戲,看電影什麼的都沒問題,也沒出現過所謂的兼容性和穩定性問題。

2019年玩raft的時候,發現核顯確實有點吃力了,閒魚不到200塊收了張XFX R9 370P 4G的顯卡,核顯算是下崗了。估計按我的使用方式還能再戰幾年。

AMD不是沒人用,只是用的少,能活到現在肯定是有原因的,不過因為用戶較Intel少,很多專用設備和軟件生產商在設計的時候肯定優先考慮兼容Intel平臺,不過一般家用,農企的東西夠用了,價錢還厚道。

18年幫同事裝電腦,intel的U價格坐著火箭往上漲,於是用了銳龍平臺,也不錯的,2000塊錢不到,一個家用和辦公的主機妥妥的




紫荊之後


呵呵,看那麼多不懂裝懂的人,我真是忍不住要吐槽了。

本人呢,06年開始攢電腦。

無非是兩點。

一:性能

二:錢

其實我真心希望AMD好好活著,其實intel也是這麼想的。還暗地裡幫助過AMD度過難關。為啥幫忙?你知道如果AMD倒閉了。美國有部法律叫《反壟斷法》,一家獨大是要收到拆分的,當年的微軟不就是個例子?那時候還是intel、AMD、nvidia、Ati四分天下。只不過intel和nvidia佔據65%的市場份額。AMD和ATI撿剩下的所謂“聰明人”或者“我懂行”這兩種人的漏。(現在amd和ati這兩家成一家了。)

就性能而言,一句話實踐出真知。這麼多年,我組裝電腦無數。只組過一臺AMD平臺。同價位intel平臺,當時就對比過。錢差不多的情況下跑分AMD大概比intel高15%。問題是你拿電腦來跑分麼?當然是玩遊戲啊、辦公啊。對不對?那你需要啥?“穩定”“持久”不是嗎?那麼我告訴你intel和nviaid平臺玩遊戲就是比3A性能好。amd真心不穩,主板問題、內存兼容。這些問題使得那15%毫無意義,何況那只是分數,玩遊戲你還是要看卡不卡,辦公你還是要看指令集,不是嗎?

還有別人的回答,什麼國人就認intel云云,我笑了。說得好像除了intel和AMD之外外國人有的選一樣……真搞笑。

為啥那麼多人讓你選AMD平臺?因為好多人的心態就是看到沒:我花了比你少的錢買到的東西比你intel的性能好。你是大傻x,我比你懂。不就這麼個心態麼?咱說實際用好嗎?打遊戲、辦公實際體會ok?

其實amd在很多方面差因特爾不是一點半點。還有ati哦不不,現在叫amd啦。我希望amd好好活著。這樣因特爾才不會老是擠牙膏。要不然現在我也用不上i9美滋滋啊。對我而言AMD的作用就是鞭策intel前進。牙膏擠的快些。從6700到i9,intel被AMD逼的不到兩年就放出這麼多cpu和平臺。

對了,還有那些不懂的,別瞎胡說我看著都笑了。

總結下:不忽悠你們買AMD,它餓死了我們用intel的牙膏就擠的更加慢了……,而且你買了AMD平臺,一跑分哈哈看看分真高,你看我沒忽悠人吧?

最後告訴提問者,你朋友確實是你朋友,沒忽悠你。選intel沒錯的。






彷彿惡魔


用途和預算是決定電腦配置的核心因素。

我已經多年不攢電腦了。儘管並未徹底離開電腦行業,但相關的消息也早已經過時了。

我就用我過時的觀點,簡單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任何行業的公司,都無非這樣幾類:不入流的公司做的是數量,講究薄利多銷,以量取勝。三流公司做的是質量,講究以質取勝,質優價廉。二流公司做的是服務,講究用戶第一,客戶至上。一流公司做的是品牌,講究品牌效應,反應速度。然而還有一類公司並不在其中,那就是超一流公司,他們做的是標準,講究的是確立標準,制定規則。

雖然AMD和ATI算是一流公司了,但很不幸,英特爾和英偉達是CPU和GPU的“標準”公司。

首先,AMD和ATI已經合併成了一家公司,在這裡我就統一用AMD來表達了,雖然算是強強聯合,但它無論在英特爾(inter)還是英偉達(nvidia)面前,都顯得太弱了。

其次,無論英特爾還是英偉達,對AMD都是秒殺式的存在。他們之所以沒有秒殺AMD,更多的是商業因素。也許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不敢。

其實,AMD的起步並不算太晚,只是按照人家的標準,跟著別人的路子,總有著追趕乏力的感覺。因此,最早期的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K2,K4,K6系列的情況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直到K7系列的推出,AMD才算進入了正軌。

所謂AMD的K7系列,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些AMD的產品,比如早期的毒龍系列,雷鳥系列以及稍晚的速龍系列,速龍II系列等等。K7的曾經一度搞得英特爾很被動。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特爾後繼發力,很快就推出了一系列的中低端CPU。也可以說,就是英特爾的一時大意,讓AMD在中低端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AMD所謂的性價比高,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才進入了很多人的意識中。

那麼,AMD的CPU的性價比到底如何呢?作為AMD曾經忠實的用戶,我用了十多年AMD的CPU,從K7系列的毒龍到K8系列的速龍 FX。無論CPU,APU用的都還是很習慣的。只是,最近我換成英特爾的了,同時,也將用了很多年A卡的習慣換成了N卡。主要原因是我不再以玩網遊為主了。

以前,我給別人攢電腦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問對方兩個問題:預算和主要用途。因為預算決定CPU ,用途決定顯卡。預算低又想玩遊戲的,選AMD,因為性價比高,爆發性好,再選一塊大板和好一點的顯卡。這樣的優點是當時省錢,但過時較快。除此之外,都選因特爾,因為穩定性強,持續性好。辦公的用小板集顯,玩遊戲的則是大板+獨顯。至於顯卡,A卡的情況是迪蘭恆進等好品牌的顯卡不便宜,雜牌子的質量又無法保證。市場競爭力明顯弱於N卡。如何選擇,還要看預算和用途。如果低價玩遊戲的話,A卡稍稍會好那麼一點點,因為CPU和顯卡出自同一家公司,兼容性會好一些。

近年來,二手配件,二手電腦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了。尤其是至強類的“魔改”主機,性價比相當不錯。對於預算低的用戶來說,是個非常好的選擇,辦公,玩遊戲兩不誤。但這類主機最大的問題就是雖然多核,但主頻偏低,而且“淘”的時候,需要那麼一點點運氣。有的網友瘋狂吐槽這類“洋垃圾”,個人是非常不認同的,因為在預算不高的情況下,這類電腦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所有需求,而且一般情況下這類電腦也足夠穩定。

具體的電腦配置,還要看看自己的錢袋子和電腦究竟要做什麼。i9+2080 ti確實很有吸引力,但並不是很多人咬咬牙就能買下來的。


陌上雲白


我的第一臺電腦是AMD的,主板是華碩的T2P4,AMD PR75(超頻到90兆),內存32兆,硬盤200兆。之後更換電腦也一直用AMD的CPU,直到AMD的X4 950(16G內存)。使用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發現AMD的一個毛病:磁盤效率低,也就是複製剪切粘貼速度慢。反觀INTEL,在這方面表現非常的好。也許有朋友覺得AMD非常好用,我並不否認(除了磁盤速度,AMD性價比真的很不錯)。經過無數次對比後,我還是選擇了INTEL,原因無他,就是磁盤性能這個唯一因素。複製文件、尤其是小文件數量較多的時候,AMD處理器磁盤性能低下的毛病一覽無遺。一家之言,不當之處請指正。


我滷抖


20年來全配的AMD,包括幫朋友同事,性價比是主要原因,簡單一點說就是錢少。但是單位的全是Intel。不管AMD還是Intel都遇到過藍屏死機。這麼多年感覺AMD的主板時間久了就會出問題,一般超過5年出問題概率比較大,壞過一塊ati顯卡,硬盤也壞過。因為我全用AMD,不排除Intel的問題。

總體來說,AMD在zen出來前功率普遍比Intel功率大發熱高,包括主板也是,所以主板老化會比較快吧。但是現在AMD製程上來了現在功率發熱反而低了。但是AMD顯卡功率還是比較高。AMD多核比較強,單核Intel強。

昨天剛配了一臺AMD2600+580的主機,還沒到貨。相信AMD現在會縮短和Intel的差距。

AMD還有個好處主板接口延續性好,不用換CPU就換主板,升級成本低。


大風吹19


這個要怪也只能怪amd眼光不夠長遠,其中的道理非常好理解,我一說你肯定會懂。

先上顯卡天梯圖讓大家感受一下。

如果大家注意打的話,就會發現INVIDIA的大部分主流顯卡都是三個字母加四個數字構成,部分顯卡還會加後綴ti,整個名字至少包含7個數字和字母(例如gtx1050ti);而amd的對應顯卡,大部分是兩個字母加三個數字,總共就只有5個字母和數字(例如rx570)。

加上gtx聽著更加霸氣,1050>570,不懂的人還以為gtx1050ti會比rx570更好,你硬是跟不懂的人推薦rx顯卡反而會讓人反感。

所以,INVIDIA的顯卡命名政策更加的簡潔明瞭且高明,給人先入為主的高端感,amd的顯卡看著就有些土鱉,誰也不希望自己的買的顯卡看起來土鱉沒有逼格吧。

另外,旁邊的人大部分都是用著INVIDIA的顯卡過來的,本身它的顯卡也不錯,過去確實做的比amd要好,先入為主的印象給人的影響會很大。所以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傾向於購買Intel的顯卡,其他人也更樂於推薦它,也省去了一大把普及amd不比INVIDIA差的口水時間,何樂而不為?


數碼遊戲觀


其實很多人口口聲聲說著AMD,YES。其實無非是給自己一個無奈選擇的心裡安慰,因為如果你說Intel和amd免費送你一個,他們肯定會說intel,真香!無奈amd只是性價比高,性能,穩定性,功耗,這些都無所謂了,說實話,所謂的性價比,一年的電費就省回來了。

還有非常重要的穩定性,當時上學那會,也因為沒錢選擇了Amd,但是三不知藍屏的情況,特別是當時魔獸開荒團本時突然喀擦的心情,真的是糟心,最後直接就壞了。然後用了intel這些年,至少沒有讓我失望過,哪怕最後也是我想換才換的,不是因為它壞了才還的。說說最近的兩塊U吧,3450用了7年,直到換的那一天還是很給力的,玩個lol,開網頁,各類文件毫無問題。現在這個8700就更不用說了。

雖然現在很多人會告訴你同價位我amd跑分就是比你intel強,但我想所有人都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intel單核性能更好,所以amd的策略就是,我一個人打不過你,我多幾個核就打贏你了。但我們公認的是現在大部分遊戲更吃單核性能,而且現在主流的遊戲和軟件對於intel的優化和兼容性更好。

最後要說的,還是需求不同,選擇不同。


ThornValley


主要還是因為英特爾和NVIDIA多年來的市場佔有率更高,用戶基數大所導致的,尤其是英特爾從經典的電視廣告就開始被大量用戶所熟知,即使是不懂電腦的很多也都知道英特爾的大名,在很多人眼裡像CPU這樣高精尖的產品只有英特爾一家能生產,別看AMD現在的銳龍CPU很強,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

NVIDIA作為獨立顯卡研發和製造商,曾經也是和AMD分庭抗禮,但是這幾年AMD顯卡業務並不景氣,能效比上被NVIDIA的同級別顯卡完敗,導致這幾年選擇N卡的用戶越來越多,AMD顯卡的佔有率一度降到只有不到30%。

我們出去吃飯店都知道會選擇人多的飯店,買電腦也是習慣選擇銷量大,人盡皆知的產品,英特爾和NVIDIA也正因為產品銷量大,資金較為雄厚,多年來與各大軟件廠商和遊戲廠商合作密切,產品和驅動的穩定性相比AMD更佳,雖說AMD的產品本身也很穩定,但是很多人會因為AMD個別項目的落後和bug而全盤否定AMD,換句話說,如果有人找你配電腦,你給他選擇英特爾和NVIDIA的產品,如果將來出問題對方可能懷疑是自己操作不當造成的,而如果是AMD電腦那對方則可能懷疑是AMD的產品不行。

我個人就是AMD處理器的用戶,儘管銳龍上市初期遭遇了一些內存和主板兼容性的bug,但是後期修復後完全正常,穩定性並不比英特爾差,更多的核心數量,更低的價格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選購;而AMD高端顯卡雖說不景氣,但是中端的RX580和590性價比並不低,配一臺AMD平臺的電腦整體花費確實能低不少,得到的性能也足夠讓人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