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上最牛的名臣你覺得是哪個?為什麼?

周仁和245


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朱元璋從民間選拔了十名僧人,準備分給諸位藩王“講經薦福”。燕王朱棣走過這一溜兒和尚的時候,有一個和尚快步上前攔住去路,“貧僧有大禮相送!”朱棣聞言很感興趣,“何禮?”和尚不緊不慢地說,“大王若能用我,貧僧願意送一頂白帽子給大王!”白王白王,可不就是助你稱皇!

故事中的和尚正是姚廣孝,14歲時出家為僧,法名道衍,他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道衍和尚不僅精通陰陽學,而且擅長陰謀和戰略規劃,實在是一個為亂世量身定做的人才。

但無奈生不逢時,洪武時期朝堂以及民間相對比較穩定,道衍和尚空有抱負卻無法施展。在以"臣奉白帽著王"結識燕王朱棣後,道衍成為其主要謀士。恰逢建文帝登基後採取了一系列的削藩措施,並將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這讓道衍和尚看到了機會。

朱棣於建文元年起兵反抗建文帝新政,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其實起兵之初所有人都不看好朱棣,他的藩地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個郡,但建文帝不僅是名正言順的帝王,而且佔有全國大多數的軍隊和地區。論人力論物資論民心,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朱棣自己也心虛,跟道衍和尚說“水無一點不成冰”,道衍馬上回他“王不出頭誰做主”。

靖難前夜,朱棣心中仍是忐忑,又召道衍問計,“民心向彼,奈何?”道衍和尚擲地有聲“臣知天道,安問民心!”好一個天道,好一個民心!就這樣在道衍的攛掇下,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浩浩蕩蕩地拉開了帷幕。

戰事初期,朱棣打的並不順利,一是雙方力量懸殊過大,二是從燕王封地(北京)到帝都應天(南京)戰線綿長。朱棣到了山東之後就止步於此,數月間不僅軍隊人數越打越少,而且還要每天面對文人的口誅筆伐。

正當朱棣一籌莫展之際,道衍進言,“殿下,大事要成,何不直取京城?”“我連山東都拿不下,談何京城?”“殿下,去京城何必一定要走濟南呢?”“我明白了。”一子落,全局活。

建文四年元月,朱棣取道館陶渡河,連克東阿、東平、單縣,兵鋒直指徐州。三月,朱棣繞開徐州,進軍宿州。四月,於靈璧擊潰南軍主力。六月,進京,江山易主。以燕地一地之兵敵全國兵馬而獲勝,歷史僅有這一次!

朱棣稱帝后,對功臣道衍可謂極盡恩寵之能事,“拜太子少師”“復其姓,賜名廣孝”“帝與語,呼少師而不名”……

而道衍和尚姚廣孝,拒絕了還俗、高官厚祿、府邸、美女和財寶等,一心只做他的和尚。

亂世之中橫空出世,塵埃落定功成身退,不求名不求利,好像是為了造反而造反!傳聞相士袁珙見到道衍曾說:“這是哪來的奇異僧人!三角眼,形態如同病虎,必然嗜好殺戮……”道衍聽到後大喜。

永樂十六年,道衍病逝,朱棣追封其為榮國公,諡號恭靖。不僅如此,朱棣還親自撰寫神道碑銘,並下令道衍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道衍此人太平時節能藏身市井不露崢嶸,但一旦時局有變馬上就可以跳出來攪動山河。一生只想造反,成就一位帝王,而後悄無聲息。不求功名利祿,只有改變歷史才能帶給他滿足感,或許真是天生的“亂臣賊子”!


刀墓手札


這個當屬王陽明。他是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王陽明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他不但精通儒釋道,而且能夠帶兵打仗,是中國曆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他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立德”、立言、立功“的“兩個半人”之一,這“兩個人”是指孔子、王陽明,另“半人”指的是曾國藩。把王陽明提到與“萬世之表”孔聖人的高度,可想而知,他的心學地位的價值之高與影響之深遠。


孫中山先生曾經深刻指出: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而日本海軍元帥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更為直接:一生低首拜陽明。本文從陽明心學產生的社會背景、主要內容和世界影響三個方面,用一篇文章來帶你讀懂王陽明心學。

陽明心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當時是明朝中葉,農民運動此起彼伏,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腐朽,已過了400年的程朱理學對此無能為力。陽明心學是對程朱理學的反撥與修正,在程朱理學看來,人的本性負載的是理,也就是所謂的道心;而在王陽明看來,人的心負載的是良知,可以揚善去惡。把人從學習外物的虛化轉向內在的修行,這就是陽明心學的高明之處。


陽明先生知道依靠上面自我改革已經不行了,由於當時的階級的侷限性或者他根本不想生靈塗炭,他也不可能推翻自己所在的階級,只能試圖力挽狂瀾,拯救人的內心。王陽明先生在那個年代,就是無神論者,實屬難得。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那些怕鬼者,都是心術不正,作惡多端,舉行不端之人。正所謂:不做愧心事,不怕鬼敲門。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

首先是致良知。“致良知”是他九死一生被貶龍場驛站後,“龍場悟道”的結果。陽明先生為此有三個重要論述:一是身的主宰就是心,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二是去其心之不正,存天理,明明德;三是知是心之本體,誠意格物之教。


這三個重要論述,至純至善是陽明心學的本體,所謂“此心純乎天理之極”,講究的是內心的修為,通過內修祛除雜念,達到“致良知”。與之相反,現代人是修嘴不修心,是謂表裡不一。陽明心學當然是唯心主義哲學觀為主,但它對於引導國人反求諸己,注重內在的觀照,平時做人修心養性,無疑是功不可沒的。

其次,知行合一。最為難得可貴的是,他總是身體力行,不再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孱弱的讀書人。他提倡的“知行合一”的心學思想,有力地矯正了當時已經僵化的程朱理學,只知道存天理,滅人慾。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陽明心學之所以受追捧,關鍵就是倡導知行合一的人生觀。如果只知不行,那就是紙上談兵,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如果只行不知,就會盲目蠻幹,事倍功半,這是後來他的思想。這才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這個觀點永遠不會過時。


有人認為,王陽明的觀點雖然有利於道德修養,但忽略了客觀知識的學習,這就造就了以後的王學弟子任性廢學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歸於王學的弊端。我認為當然是不對的,這也是對這一觀點的誤解,知行合一是個整體,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不能偏執一面。後來王學弟子由於自身的誤解與學識的差距,走了極端,不能歸咎於這一學說本身的問題。

再次,我還想談談陽明先生對於做學問的理解。他認為做學問應當按照如下步驟:靜坐、省察、克治、純天理。當年他受一位道人也是高人指點,打坐悟道,三天三夜,一言不發,滴水未進。因此,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


陽明先生說,人每天都要學習問道,就象是打掃房子,一天不打掃,房子都會積很多灰塵。毛主席也說過,“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所以,我們每天要精進求道,去除私心雜念,真正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陽明心學對世界影響:

最後,陽明心學不但在國內廣為傳播,而且陽明學作為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孫中山先生曾經深刻指出: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而日本海軍元帥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更為直接:一生低首拜陽明。


窗外的白楊


明朝萬曆元年,張居正接掌首輔大臣,強力推行各項改革政策,他是一位堅定的改革家。他利用手中的權利,做了很多名垂青史的大事。

第一,在政治上。整頓吏治,對各級官員實行考核制度,作為升遷,黜陟的依據,官員從此套上了緊箍咒。

第二,在軍事上整飭軍備,加強國防,用人不拘一格,因才而用,特別是用勇猛善戰的著名將領,對蒙古國實行安撫睦鄰政策。

第三,在經濟上重新清丈全國田地,統一役法,攤丁入地,算得上是我國賦稅制度改革的先驅。發展農業,促進了貨幣經濟的向前推進。

第四,治理黃河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糧食產量也大幅度的提高。

張居正推行的這些措施,使得當時的社會矛盾有所緩解,民眾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國勢日見中興,當時太倉的積糧可以支用十年。空虛的國庫也日漸豐盈,銀兩多達400萬兩。

張居正以一己之力,使處於統治危機之中的明王朝,出現了短暫的復甦和繁榮。


老蔣閒言


明朝存在於公元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位16帝,統治王朝的時間長達276年。明朝的名臣名將卻是很多,僅被歷史記載的就多達百位以上,如初期的郭子興、陳友諒、方國珍、徐達、常遇春、李善長、劉基等人,中期的方孝儒、楊士奇、楊榮、楊溥、于謙、徐有貞、王守仁、夏言、楊一清、戚繼光、張居正、海瑞等人,後期有熊廷弼、袁崇煥、盧象升、周遇吉、秦良玉、左良玉、史可法等人,可謂是人才濟濟,良將輩出。而本人覺得最牛的還是當劉基莫屬。

劉基字伯溫,青田人,自幼就絕頂聰明,他的老師鄭復初就曾經對他的父親說過:“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門矣。”成人後,劉基博通經史,所有能夠拿到手的書都會認真的閱讀和欣賞,特別是對象緯(堪輿,天文地理)之學尤其精通,被譽為“江左人物,首稱基,以為諸葛孔明儔也。”

元朝未年當方國珍從海上起事造反,勢不可擋之時,劉基建議朝廷築慶元諸城以抗敵,方部被有效阻擊之後,左丞相帖裡貼木兒要招降方國珍,劉基不同意,說方氏兄弟是首惡分子,不殺就不能懲治其他的人,會留後患。方國珍得知就想法賄賂劉基,但沒有成功。後方國珍還是被招安當了官,劉基憤然辭官返回青田老家,著《郁離子》以抒其志。鬱,有文采的樣子;離,八卦之一,代表火;鬱離,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謂天下後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內容以道為本兼與儒家形而下的用相結合,立意與行文變幻奇詭。劉基認為萬物有道,道不可逆;二、物有兩極,對立統一;三、理一分殊,探其本質;四、智勝於力,知所未知;五、以物以理,取象思維。

劉基寫作《郁離子》的時候,是在他47—50歲,經歷了元朝官場上的四起四落,正值其人生的低谷,使得他的半生他鬱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負,後來被奪去兵權,遂棄官歸隱家鄉青田山中,發憤而著《郁離子》。 《郁離子》不僅集中反應了作為政治家的劉伯溫治國安民的主張,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觀、哲學思想、經濟思想、文學成就、道德為人以及淵博學識。在寫作《郁離子》的過程中,劉伯溫的整個思想體系,尤其是對社會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張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統。

就在劉基棄官不久,朱元璋已經拿下金華定軍括蒼,因素仰劉基和宋濂等人的名望,就想方設法將劉基等人請來,最終都成為了他的親信謀士。劉基始出就向朱元璋陳述時務十八策,獻計:“士誠自守虜,不足慮。友諒劫主脅下,名號不正,地據上游,其心無日忘我,宜先圖之。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然後北向中原,王業可成也。”朱元璋依此行事,終成霸業,建立了統一的明王朝。【本文僅代表作者之觀點,不喜勿噴,歡迎真誠交流】


冬青裡的駱駝草


大明畢竟200多年,湧現了無數良臣名將,這裡舉三個我覺得比較頂尖的牛人。

開國元勳劉伯溫,朱明王朝的總設計師,戰略規劃局局長

這劉伯溫號稱神機妙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他是朱元璋的核心幕僚,大明開國功臣,朱元璋的大多數決策,皆出自劉伯溫。

他促成了朱元璋脫離韓林兒自立為王,與陳友諒決一死戰,都有賴於劉大仙。

于謙,挽救大明於危亡,只可惜最後死的太冤

沒有于謙,大明搞不好就變成第二個南宋了。

土木堡之變後,京城裡的精銳盡失,各地勤王的軍隊還不知道在哪裡。

大明危在旦夕,朝廷上的主要聲音是南遷,到陪都南京避一避。

畢竟南京是陪都,一整套京師該有的軟硬件都具備,朝廷南遷過去就能馬上運轉。

于謙則力主抗敵,他覺得,朝廷南渡,這不就成了第二個南宋了麼,整個北方就成了韃靼人的地盤了。

因為于謙的堅持抗戰,明朝的國土得以保存。

只可惜,于謙擁立的代宗皇帝幹了8年就被明英宗給廢了,最後也被陷害而死。

參考于謙的本次抗戰,崇禎皇帝如果帶朝廷南遷,以後的結局猶未可知。

崇禎皇帝自己自殺了,也沒制定繼承人,導致後續南明的抵抗沒有一個正統核心力量。

張居正,延緩了大明晚期的危機爆發,給大明續了命

其實,張居正那會,大明已經到了一個王朝晚期該有的落魄樣子了,猶如夕陽西下般。

張居正主政朝政10年,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經濟上推行一條鞭法,軍事上任用戚繼光和李成梁等鎮守邊關。

張居正主政期間,延緩了晚明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朝廷財政情況大大改善,緩解了倭寇氾濫問題,軍隊戰鬥力大大提升。

張居正期間,晚明一度出現了中興的盛況,延緩了明朝內部矛盾總爆發的時間,給大明續了命。


雲中史記


個人會選張居正,因為他可以說是憑一人之力,硬是為大明王朝續命半個世界。

嘉靖末年,大明帝國跌跌撞撞的走過了兩個世紀,已經步入垂暮。嘉靖時代,是個被粉飾的太平時代,在這個“道士天子”的治理下,大明帝國朝政日昏,軍事疲軟。北方發生了庚戌之變,南方同樣倭寇橫行。

然而,正是在這個時期,卻催生出了一大批名臣名將,高拱、徐階、張居正、戚繼光、譚綸、胡宗憲、俞大猷、李成梁等等,大明王朝在嘉靖之後,馬上迎來了一個輝煌的名臣時代。而領銜人物,正是張居正!

張居正是一位堪稱大明第一首輔的牛人。萬曆皇帝年幼登基,李太后與馮保支持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還給了他極高的權力,一切軍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決。在這種情況下,張居正正式施展他的鐵血改革。

張居正改革,是歷代大一統王朝中後期政治改革中,最成功的一次。在張居正的主持下,大明王朝在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得益於政策的推動,到張居正晚年,大明國庫充盈,錢糧充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

軍事上,張居正也進行了徹底的改革,他選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讓他們鎮北邊,更支持戚繼光對軍隊進行改革和整頓,鍛造出一支強悍的明朝邊軍,為日後萬曆三大徵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同時,張居正派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鞏固帝國南方。

吏治上,張居正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致使萬曆初年政體為之肅然,行政效率大為提振。

張居正一手開創了大明王朝最後一段盛世,史稱萬曆中興!所以,若論誰是大明第一名臣,個人首推張居正!


這些歷史要讀


非張居正莫屬。張居正從小就是一個神童,12歲取得了鄉試全省第一名的驕人成績,高中舉人。其父40歲了也沒有考中舉人,真是虎子犬父呀!張居正神童的美名迅速傳遍全國。當地的巡撫和知府都很欣賞張居正。

張居正的爺爺在遼王府當護衛。遼王的年齡和張居正的年齡一般大。小遼王的母親,總是讚美張居正,批評小遼王,久而久之,小遼王對張居正羨慕嫉妒恨,把張居正的爺爺害死了。張居正掌權之後,狠狠地報復了小遼王。

張居正20多歲進入翰林院,親眼目睹了首輔夏言和次輔嚴嵩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夏言高貴,不屑於給皇帝寫青詞 ;嚴嵩下賤,竭盡全力給皇帝寫青詞。最後,高貴的夏言鬥不過下賤的嚴嵩。

隨後,睿智的徐階和老邁奸詐的嚴嵩鬥了十幾年,終於扳倒嚴嵩。徐階鬥不過心胸狹窄、和皇帝關係特鐵的高拱,激流勇退。

高拱要把內閣的所有成員擠走,在一次內閣成員和監察系統官員的見面會上,高拱的手下向內閣成員殷士詹發難。殷士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進了內閣,眼見高拱仗著和皇帝關係好,要把自己擠出內閣。殷士詹急眼了,也顧不得讀書人的斯文了,仗著自己年輕力壯,揮拳就打高拱,幸虧張居正攔腰抱住了殷士詹,高拱才逃脫了一頓老拳的飽揍。

高拱在和大太監馮寶的較量中敗北,張居正順理成章地由次輔,成為首輔。

張居正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他看著大明朝千瘡百孔,江河日下,他心急如焚,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簡稱萬曆新政。張居正裁撤冗官,丈量田畝,把大地主隱瞞的土地丈量出來,給國家納稅。

有一個逃兵,身藏兇器,莫名奇妙得闖進皇宮大內,也不知那些御林軍是幹什麼吃的。逃兵見了萬曆,扭頭就跑,萬曆手下的護衛把逃兵抓住,沒想到這個逃兵是抗倭名將戚繼光手下的兵。如果不是張居正從中斡旋,戚繼光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經過張居正十幾年的改革,大明王朝枯木逢春。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老師,他竭盡全力教導萬曆,萬曆卻對張居正心生厭惡,張居正卻渾然不覺。

張居正屍骨未寒,萬曆皇帝就抄了張居正的家。張居正的大兒子,受不了羞辱,自殺了。二兒子是科舉考試的榜眼,自殺未遂......

心理變態的萬曆皇帝,忘恩負義,殘害張居正的家人,廢除了萬曆新政。明朝的滅亡,萬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崇禎只是背鍋俠而已。

在整個明朝歷史上,張居正是首屈一指的名臣!



美食家106


我認為是于謙,他拯救大明王朝於危亡之際,使千萬黎民百姓免遭戰火荼毒。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杭州府錢塘縣人。于謙小時候就志向遠大,刻苦攻讀,於永樂十九年中進士。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之後,爆發了漢王朱高煦之亂,于謙隨宣宗平定叛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到宣宗賞識,升為江西巡撫。但真正讓于謙名滿天下的還是北京保衛戰。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軍在土木堡遭遇慘敗,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明英宗朱祁鎮被俘,文武官員五十餘人死於戰火之中。土木堡之變讓大明王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此時的明王朝就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已經禁不起任何風吹浪打。而瓦剌首領也先率領的蒙古大軍就像天邊的一團烏雲,漸漸地向北京籠罩而來。


此時的北京城內人心惶惶,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人人自危。監管國事的郕王朱祁鈺在朝堂上與大臣商議對策,侍講徐珵建議遷都南京,這代表當時很多人的意見。這時,代理兵部尚書的于謙站了出來,斬釘截鐵地說了一句話:“建議南遷之人,該殺!”于謙的怒吼震醒了那些猶豫不決的人,朝廷很多重臣公開支持于謙。郕王朱祁鈺也受到于謙的影響,堅定了抗戰到底的決心,他將保衛京城的重任交給了于謙。

于謙擔負起守衛北京重任之後,首先下令,調集各地軍隊入京勤王,日夜製造武器,裝備軍隊。因為明軍主力已被消滅,勤王部隊中很多是後勤或預備役部隊,于謙嚴整軍紀,注意操練軍隊,嚴把北京九門,並命令邊防部隊加緊修固沿邊大小關隘。其次,于謙動員所以能動員的人將儲存在通州的數百萬石糧食運到城內,可供城內軍民一年之用。最後,于謙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的口號,擁立朱祁鈺即位,是為明代宗,這樣就不會受到瓦剌的要挾。新皇即位了,有了軍隊,有了糧食,北京城內的人心漸漸穩定下來,軍隊經過一個多月的整軍備戰,兵精糧足,士氣大振,嚴陣以待。


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瓦剌軍挾持被俘的明朝英宗大舉南下。十月十一日瓦剌軍抵北京城下,列陣西直門外,把明英宗放置在德勝門外空房內。十三日,于謙、石亨率軍與瓦剌軍戰於德勝門外,瓦剌軍大敗。隨後又轉戰至西直門進攻明軍,也被明軍擊退。瓦剌軍不甘失敗,又在彰義門組織進攻,明軍佯裝失利,瓦剌軍追到土城,被潛伏在民居內的明軍火槍手阻擊,死傷無數,不得推進。加上天寒地凍,京師外圍守軍的奮力抵抗,到十一月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

于謙和主戰派官員領導和組織的京師保衛戰,取得了勝利,粉碎了瓦剌軍企圖奪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轉危為安。

于謙力挽狂瀾拯救了大明王朝,成為朝堂上的中流砥柱,但也因為個性剛直,得罪了很多人。後明英宗朱祁鎮復辟,大將石亨等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弘治二年,追諡"肅愍"。明神宗時改諡"忠肅"。《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他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以上是本人淺見,如有不當,望請海涵,如果贊同,請點贊和關注,不勝感激!


淡墨殘煙


既然選擇明朝歷史上的名臣之首,選擇的標準想必是在政治上對大明影響最為深遠的大臣。那麼我的答案便是明朝後期主持改革的首輔張居正。

但如果選擇對整個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明朝大臣,那麼答案就是陽明先生王守仁。但是王守仁在世時仕途並不非常順利,早期因得罪大太監劉瑾而被貶龍場,之後歷任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雖有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的功勞,卻因奸臣阻撓未得應有的封賞。晚年才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這類閒職,直到隆慶時才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所以歷史上對於王守仁的評價以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更多,而不是政治家。

回過頭來說張居正,張居正作為王守仁心學的徒子徒孫,卻並非那些空談心性的陽明後學,而是將其付諸實幹,主持了明朝後期改革,有人說張居正為明朝延壽50年,並非虛言。下面我們來看看張居正的一生。

少年天才

嘉靖四年(1525年),張居正出身在今湖北荊州市一個普通秀才家中。其出身前,祖父曾夢明月落水甕中,光芒四射,而後水中浮出一白龜,醒後認定張居正便是這白龜,於是取名叫“白圭”。

張居正少年聰慧,十二歲便參加童試,被荊州知府李士翱看重,將他改名為“居正”,成為補府學生。

次年,十三歲的張居正參加鄉試,湖廣巡撫顧璘見他年齡尚小,希望能多受些磨鍊而將他落榜。

三年後,張居正再次參加鄉試並順利通過,顧璘親解犀帶贈與張居正並加以勉勵,認為“此子將相才也”。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張居正年僅二十三歲便中二甲第九名進士,授庶吉士,每天研討國家朝章典故(相當於重點培養的後備幹部)。

平步青雲

在張居正任庶吉士時期,教習中就有重臣徐階,徐階非常看重張居正,張居正的心學思想很多也是繼承發展至徐階。

當時嚴嵩任首輔對徐階非常忌憚,只要和徐階親近的官員都會迴避疏遠。但是張居正左右逢源,城府深沉,嚴嵩獨獨對其非常器重,並調他任右中允,負責國子司事務。同時張居正又與脾氣出名臭的祭酒高拱非常友好,兩人還相約一起為相。

不久又受理春坊事務,調任裕邸講讀。未來的隆慶皇帝也非常看重張居正,同時張居正又和裕邸中所有人,甚至宦官之間都關係友好。

之後徐階取代嚴嵩成為首輔,仍然非常倚重張居正,在世宗嘉靖皇帝去世的時候,徐階草擬遺詔的時候,還召張居正一起謀劃。隨即便調他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

一個月後張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內閣。不久又擔任《世宗實錄》的總裁,晉升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這時張居正年僅43歲。

獨攬大權

之後高拱因為脾氣過於剛硬暴躁,與徐階不睦而被罷免。不久後徐階也被免職,李春芳成為內閣首輔,趙貞吉入內閣。當時趙貞吉輕視張居正,於是張居正便和宦官李芳商議將,又將高拱召回負責吏部,用來鉗制趙貞吉。

高拱回來後果然和張居正更加親密,兩人一起迫使李春芳不久後離任,之後趙貞吉等也都被罷免,只留高拱和張居正兩人獨攬大權。

隆慶四年(1570年),韃靼首領俺答汗進攻大同,計劃稱帝。張居正通過王崇古瞭解到,俺答孫子把漢那吉愛上姑母女兒三娘子,而俺答同樣愛上三娘子,意欲佔為己有。把漢那吉因此負氣出走,歸附大明。張居正一方面讓王崇古做好戰備,一方面收留把漢那吉以此威脅俺答。最終迫使俺答退兵,並決定請求封貢、互市,和明友好相處。

第二年在張居正和高拱的力主下,隆慶封俺答為順義王,並在沿邊三鎮開設馬市,與韃靼進行貿易。從此北方邊患在張居正的左右下得到解決,因此被加封柱國、太子太傅。

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崩,年僅十歲的神宗萬曆皇帝繼位。高拱又因為他的臭脾氣得罪萬曆生母李太后和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從而被罷免。

主持變法

高拱被罷免後,張居正因為當年和裕邸宦官關係親近,便以馮保為內主,從而順利擔任首輔。張居正在內外合作,又有李太后的信任下,獨攬大權,八月,他從省議論、振紀綱、重沼令、核名實、固邦本、飭武備等六個方面提出改革政治的方案,張居正變法正是拉開帷幕。

萬曆元年(1573年)十一月,張居正上疏實行“考成法”。考成法的目的在於明確職責,類似於我們現在的績效考核。他以內閣控制六科,又以六科控制六部,對官員的工作進行層層考核。考成法的實施,使得各級部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為之後其他改革打下基礎。

萬曆四年(1576年),張居正規定地方官徵賦不足九成的統統處罰。由於之前施行的考成法,加上各地都有沒有完成任務的官員被處罰。各級官員改變了之前拖欠稅糧的習慣,國庫因此日益充裕。到萬曆五年,全國錢糧收入435萬餘兩,比隆慶時增長了74%。

萬曆六年(1578年),張居正以福建為試點,清丈田地,獲得良好效果。於是在萬曆八年(1580年)推行全國,並在此基礎上重繪魚鱗圖冊。此舉使張居正全面準確掌握了全國的土地情況,為之後“一條鞭”法的實行提供了基礎。

萬曆九年(1581年),張居正下令在全國實行“一條鞭”法。一條鞭法就是把過去明目繁多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為一條,按畝折算統一以銀兩繳納。這種方法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國家徵收,同時也減輕了百姓很多不必要的徭役負擔,繳納賦稅更加簡單,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各級官員作弊的難度。此後清朝的攤丁入畝就是一條鞭法的延續和發展。

萬曆十年(1582年),大明財政得到極大改善,太僕寺存銀達四百萬兩,加上太倉存銀,總數達七八百萬兩,同時太倉的存糧也夠十年之用。在財政改善後,同年二月,張居正上疏請免隆慶元年到萬曆七年間各地的積欠錢糧。

張居正的變法除了改善國家財政,更主要的一點在於他同時重視商業,積極改變過去“重農輕商”的觀點。提出了“省徵發,以厚農而資商;輕關市,以厚商而利農”這一非常先進的理念。

死後抄家

萬曆十年(1582年)6月20日,張居正病逝,享年58歲,追贈上柱國,諡號文忠。

張居正生前因為和俺答,使得其不再入寇邊境,只有小王子部十幾萬人向東北至遼左,因互市沒有被開通,屢次入侵。張居正任用李成梁守遼省,戚繼光鎮守薊門,多次擊退進攻,使得邊境長期保持穩定,因功被封為太師。張居正也成為明朝唯一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師的文官。

但是由於張居正和馮保兩人內外勾結把持朝政,對於神宗皇帝平時的管理非常嚴格,久而久之,神宗對二人產生逆反心理。

起初馮保將皇帝寵幸的宦官張誠貶出京都,皇帝便命他秘密調查馮保和張居正。張居正死後,張誠便回宮告發他們相互勾結,恣意妄為,家裡的財寶超過了皇帝。同時皇帝左右的侍從也見風使舵告發馮保,御史李植同時彈劾馮保多條罪責。神宗於是逮捕馮保,貶斥到南京的御居中供事,並抄沒家產,登記後數額達萬計,於是懷疑張居正家裡也有很多錢。

張居正死後才四天,御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張居正舉薦的潘晟,神宗命其致仕。這一舉動標誌這張居正的倒臺,於是言官們紛紛彈劾張居正重用的大臣,神宗藉機將其舉薦提拔的大臣全部罷免,並剝奪他的上柱國、太師封號,又剝奪了諡號。

同時神宗派張誠到荊州張居正老家查抄,聞訊的荊州守令提前封鎖張居正家門,等開門時全家餓死達十多人。此後張居正全家抄出黃金萬兩,白銀十萬兩,長子禮部主事張敬修屈打成招寄存有白銀二十萬兩,最後自縊身亡。

此後,明神宗剝奪張居正一切官職封賞,查抄全部家產,在潘季馴的激切奏疏下,才保留一所空宅、十頃田。後來依然不斷有人攻擊張居正,但凡為其辯駁都會受到處置,以至萬曆年間無人敢為張居正辯駁。明神宗將張居正罪行昭告天下,弟弟都指揮張居易,兒子編修張嗣修,都被髮配戍守邊關。

一代首輔竟落得如此下場,直到熹宗時期,朝臣們漸漸追憶他,皇帝才下詔恢復居正的原官職,允許祭祀他。崇禎年間,禮部侍郎羅喻義等人為居正訴訟冤屈,張居正才正式得到平反。

明史對張居正評價為:

張居正通識時變,勇於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謂非幹濟才。而威柄之操,幾於震主,卒致禍發身後。《書》曰“臣罔以寵利居成功”,可弗戒哉!

潘不安講究史


常言說,家貧出孝子,國難思良將。明朝開國之初打天下的名人輩出,打天下的時候,雖然是苦差活,但大家同心同德,向心力是一致的。功成名就之時,也就是封王封侯之時。大家論資排輩,各領風騷。

常言又說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難。守天下難的什麼地方呢?大家富貴享受時間久了,為了安於享受,結黨營私,徇私舞弊,時間長了,朝政就腐敗了。這時候如果不出來一個改革家,徹底改換面貌的話。王朝危矣。

以這個層面講,明朝比較出名的功臣 當首推萬曆首輔張居正。

他的改革拯救了笈笈可危的明王朝。為明王朝續命了100多年。

後來雖然也有"知行合一”的名儒王守仁,但要論對社會實際貢獻還是張居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