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是吕不韦的后人吗?

中国历史研究所


根据《吕氏家谱》的记载和修正研究,吕不韦不是吕雉的直系亲属,但是吕不韦和吕雉的血缘关系并不是很远,而且血缘非常近。叙述这两个历史名人的世系可能比较冗长!(吕不韦剧照)

从姜子牙到“田氏代齐”。

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西周立国后姜太公(姜子牙、吕望等)和周公旦(姬旦)分别分封到齐地和鲁地,对于将来的建国理念,两个人有一段精彩对话,预示了齐国和鲁国的未来发展。(吕后剧照)

姜子牙问周公,你将来怎么样治理鲁国啊?周公称要“尊尊亲亲”,就是要尊敬地位高的人,亲近自己的亲族,姜子牙直接预言了鲁国的将来,他认为鲁国将来肯定衰弱。姜子牙的预言非常正确,鲁国以后按照周公的治国理念,逐渐走向衰弱,经历34代灭亡。

周公旦问到齐国的治国理念时,姜子牙称要“举贤而尚功”,姜子牙要任用有贤能的人,奖励有功劳的人,这样治理国家。周公旦直接预言,齐国后代君主必定有被劫杀的君主。齐国逐渐强大,但是后代确实如周公旦预言有被劫杀的君主,姜子牙的后代传了31代君主,公元前391年田和放逐了最后一代姜子牙后人齐康公,自立为王,田氏代齐共有8位王,被秦国所灭。

吕不韦和吕雉与姜齐(姜子牙后人治理齐国时称姜齐或者吕齐,田氏治理时为田齐)的最后两位国君齐宣公和齐康公有直接的血缘关系,齐宣公是他们的共同祖先,扯到姜子牙身上那就显得太遥远了。(吕雉的父亲吕公剧照)

吕不韦和吕雉到底有何密切关系?

齐宣公吕积(又称姜积)和齐康公吕贷(又称姜贷)是父子关系,田氏代齐后,他们的后人迁移到很多地方,分散居住,怕别人一锅端了。吕雉家族在山东单县(古代单父),吕不韦家族在河南禹州(古代阳翟),那就再正常不过了,这不是血缘关系远的理由。

在司马迁《史记》中对吕不韦的家世记载非常少,这是为何呐?因为吕不韦做《吕氏春秋》,同时修了《吕氏世谱》,并且做了序,流传至今,里面详细介绍了吕不韦家族的世系传承,司马迁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再论吕不韦的世系传承了。在《吕氏世谱》序言中吕不韦称自己是姜子牙的第二十五世孙。序言记载:

美哉,洋洋乎大风,太公(姜子牙)为圣王师享屯拯溺,所以惠天下后世渥己,享有营邱(姜子牙封地,现在山东昌乐县),传二十为诸侯,二十有九,历年七百四十有四。......而已太公为始祖,下于至今,凡二十五世作吕氏世谱,以贻后人。秦王政十一年乙丑(公元前236年)太公望二十五世孙吕不韦谨书。

明确记载吕不韦是齐康公吕贷的直系后人。明朝天启年间的《吕氏族谱》记载:

吕积(齐宣公)——吕贷(齐康公)——吕进——吕忿生——吕楚纲——吕廪——吕不韦——吕惠(迁移蜀地)。

在历史记载中,齐康公只有一个儿子,族谱中齐康公有三个儿子有后代传承,比史书详尽的多,而且也印证了历史记载。(齐宣公图)

那么吕雉是属于哪个吕氏的后人呐?根据吕氏后人的研究,吕雉的这一支和吕不韦非常近,齐宣公吕积是他们的共同祖先,吕雉的先人应该是齐康公吕贷的同胞兄弟公子吕祁(不过有族谱记载,吕祁是齐康公的直系后代)。如果是前者,吕雉和吕不韦的关系就远一世,如果是后者则更近一步。吕雉的父亲吕公根据吕氏族谱推演,应该是吕文,他比吕不韦年纪稍小一些,按照现在亲属的关系,吕不韦和吕雉父亲的亲属关系在5-6服之间,甚至更近一步。

吕不韦闻名于诸侯,一些嫡系的吕氏后人纷纷依附到吕不韦的门下,但是姓吕的未必都是姜子牙的后裔(吕不韦修《吕氏世谱》也有这方面的原因),缩短到齐宣公、齐康公这样近世的祖先更是少见。吕雉的父亲吕文应该是攀上了吕不韦的关系,续了家谱,毕竟非常近的一家人。有家谱记载,吕文好像已经封侯(临泗侯,有待考证),不过不一定真实封侯,可能吕不韦已经答应了。

吕不韦自尽,直系后代被秦始皇迁移到蜀地,吕雉的父亲和吕不韦关系比较近,但是还没有牵连到他,如果株连稍微扩大的话,就扯上他了,他和沛县的县长关系不错,就在原来定居的山东单县迁到了沛县,谎称是为了躲避仇家,实际上怕秦始皇株连到他的家族而已。

有人曾经说吕雉是吕不韦的私生女等,纯粹是臆想而已!


穿越再现彼岸


按直系亲属算起,吕雉不是吕不韦的后人。

据现代资料推算吕雉公元前(241~180)年,吕不韦公元前(292~235)年,也就是吕雉出生的时候吕不韦52岁,吕雉7岁的时候吕不韦去世。如果从时间上推算,吕雉出生的时候,吕不韦正在秦国为相国,而且刚刚结束了与赵太后的私情,而吕雉正在山东砀郡单父县呱呱坠地。

从地理上看,吕不韦祖居卫国濮阳(今天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而且吕不韦的封国就在河南当地。吕不韦家族没落于公元前235年,所以也不可能提前7年迁徙到山东。

那么吕雉和吕不韦有没有亲属关系呢?

应该有,但是年代太过久远,二人应该都是姜子牙的后代。
(吕不韦剧照)

姜子牙,姜姓,吕氏,又称吕尚,祖上是大族,封地在吕地(河南南阳西)。吕不韦也是姜姓,并且与姜子牙祖上生活的区域基本上一致。因此,吕不韦是姜子牙的旁系亲属。

武王灭商后,姜子牙被封到山东建立齐国,从公元前1045到公元前386年,齐国一直都是姜姓政权。而吕雉的父亲吕公亲口承认自己就是姜子牙的后代,虽然有点儿像“刘备式”的做法,但是我们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姜子牙剧照)

由此可见,吕雉与吕不韦同属姜姓吕氏,同祖同源,原本就是一家,而且有着相似的精明,应该与祖上的遗传有关,只不过有些疏远了。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吕不韦,公元前292年生,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吕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量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吕雉,公元前241年生,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从以上的文字中我们很难看出这二人有什么亲戚关系,甚至从出生地来看,这二人除了同姓吕之外就没有其他一点联系了。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吕雉与吕不韦是有亲戚关系的,但吕雉并不能算是吕不韦的后代。

具体是这么回事,吕雉的曾祖父叫吕不伐 ,记载应是吕不韦的弟弟。吕不烦生子吕威,吕威生子吕文,吕文生女吕雉。这样看来,吕雉的父亲吕文是吕不韦的侄重孙,所以说这二人之间是有这样的联系的。而至于为何吕文时候出生在山东,我个人认为,他是为避吕不韦之祸才从河南迁到山东的。


我是盛说纷纭,聊聊历史风云人事,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多多交流!


盛说纷纭



先说一说吕不韦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王异人去世后。太后赵姬‘淫不止’。就暗中与吕不韦恢复了夫妻关系。秦王嬴政慢慢长大。吕不韦担心有朝一日东窗事发。要与赵姬分手。赵姬不同意。吕不韦为了脱身。把假太监嫪毐送给赵姬。嫪毐与赵姬日夜相伴。吕不韦终于脱身。

后来嫪毐发动叛乱。平定叛乱后,吕不韦受到牵连,免去了丞相之位。吕不韦全家被贬到蜀地。

本来事情已经平息。此时秦王嬴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君何亲与亲?号称仲父。吕不韦就饮毒酒自杀。

嬴政要杀吕不韦,吕不韦积极配合。自杀而死。其家人得免。

吕不韦原为阳翟人,后迁至邯郸,又迁至咸阳,最后全家又迁至蜀地。

吕雉的父亲是吕公。吕公是的故乡在山东。而吕不韦的后代可能在四川,也可能返回故乡河北。不太可能在山东。

所以,吕雉不是吕不韦的后代。


杨朱学派


按照直系血缘关系看,吕雉不是吕不韦的后人。这一判断可以从吕雉和吕不韦两人的籍贯、年龄、生活交集等方面得到印证。

首先,两人的籍贯不是出自同一地方。据史料记载,吕不韦是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位于今天河南省的北部;吕雉则是秦时单父县(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人,其父吕公因避仇家,移居沛县。安阳与单县大概有100多公里,在战国时期分属卫国和楚国,从籍贯地看,两人是直系亲属关系的概率不大。

第二,从年龄方面看,两人没有现实重合之处。据史料记载,吕不韦出生于公元前292年,后因拥立公子异人为秦王,于公元前249年担任秦国相国,封文信侯,时年43岁。对于吕雉的出生年月记载不太清晰,有说法认为吕雉出生于公元前241年,考虑到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比吕雉大10多岁,吕雉出生于公元前241年比较靠谱。吕雉出生那年,吕不韦正在远在千里之外的秦国咸阳担任相国,日理万机,也没有史料记载其在这一时期到过单县。吕不韦和吕雉两人在年龄方面没有现实重合之处。

第三,在生活交集方面,吕不韦在担任秦国相国10多年之后,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十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先是勒令其返回封地洛阳,后又恐怕他发动叛乱,命令其迁徙至蜀地。吕不韦害怕日后再遭到清算,服毒自尽。其亲属要么在封地洛阳,要么在迁徙地蜀地,而此时的吕雉一家要么在单县,要么在苏北沛县,没有重合之处。

总的来看,吕雉应该不是吕不韦的后人。但是,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划分,上溯若干代,两人的祖先可能有一定的血亲关系,两人可能都是姜姓吕氏后人,其远祖可以追溯至姜姓部族,与同是姜姓吕氏的姜子牙(吕尚)可能是同宗同源。


沧海拾遗录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想象力,吕稚稚是不是吕不韦的后人,这个只能从史料中推敲,《史记》记载,吕稚的爸爸是“单父(山东人)”吕公,为躲避仇家搬到了沛县居住。

吕不韦是河南的商人,帮“子楚(秦庄襄王)”上位后,得了封地河南洛阳,因“嫪毐”之事受牵连,被遣到封地河南洛阳,再次遭到秦始皇的斥责,令其搬往蜀地,吕不韦想到逐渐被逼迫,于是害怕就饮鸩自杀了,吕不韦死后,还是被悄悄埋葬的,而这个“吕不韦”之死,又悄悄埋葬。

这样就和之后“吕稚”的父亲“吕公”之间有了联想的空间,如是不是“吕不韦”死后悄悄埋葬,是以假死之名潜避到了山东,风声不对又去了沛县,如这个可能成立的话,那“吕不韦”嫁女“刘邦”就是二次奇货可居,那“吕不韦”也太厉害了,儿子“赢政”当秦朝始皇,女婿“刘邦”又是汉开朝皇帝,想当初,吕不韦没看错“秦子楚”,在沛县又没看错“汉刘邦”,真是慧眼如炬,吕不韦真是识人没得说,假如吕稚的父亲真是吕不韦的话,吕不韦年龄也有七八十岁了吧,当然也有老来得女的,不是没有可能。

但联想归联想,没有依据,还是尊重历史的好。


夏有凉风61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 执政时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饮鸩自尽。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


从出生地看一个是河南一个是山东他们并没有交集。从时间上看吕雉出生时,吕不韦已经51岁了,正在秦国为相,也出现不了什么交集。只是两个人都姓吕而已。

如果把历史往前推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现在热播剧《封神演义》里得姜子牙。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姜子牙,姓姜,吕氏。在那个时代只有有名望的家族才有氏号,普通人只有姓,人们也以氏为荣,即使一个家族女子也是没有权利尊氏的,贵族也就称氏而不称姓。所以姜子牙应该称吕子牙或吕尚。

周文王在渭水边访到吕尚辅佐自己,灭殷商建立西周。西周建立后周武王把自己的兄弟子侄和有的臣进行了封赏,吕尚就被封在现在的山东一带当时的齐国繁衍发展。


从西周的建立到东周的灭亡经历的800多年的时间,吕氏也经历了春秋末年的“田齐代姜”,有些吕姓的人也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族属,吕姓家族也经历了的一部分人也都经历迁徙,但身在河南的吕不韦个身在山东的吕雉应该都是吕尚也就是姜子牙的后人。

更多见解,敬请留言,期待您的关注和转发。


叶子写实


吕雉应该是吕不韦的后人。这是我个人认为的。因为吕雉自己就是以吕不韦后人自居。至少她不是吕不韦的女儿。因为吕不韦死后,吕公还在。而且两人的岁数相差了一辈人。说到吕姓,他们是姜太公的后代。吕雉和吕不韦都属于这一系列。要不然,吕雉也不会自称自己是吕不韦的后代了。在这一点上,玄幻小说寻秦记就编写的挺好。吕不韦倒台后,他的女儿吕娘蓉和女婿管仲邪被项少龙放跑了。说是到了齐楚边境再放他们自由。当时的吕娘蓉就带着孩子。而这个孩子的岁数应该跟吕雉差不多。由于吕不韦门庭显赫。管仲邪倒插门也不是不可。于是乎,吕公(管仲邪)在齐楚边境(单县)出现了。吕雉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单县户籍。我们要知道。吕雉跟她的老公刘邦相差二十岁左右。她的老公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如此一推算。吕雉跟吕不韦的关系最少是爷孙辈而不是父女辈。这一切都是牵强附会。大家就当做茶余饭后了。


风雨中的梅云


很多人认为吕不韦和刘邦的老丈人吕公就是同一个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吕不韦以商人身份主政秦国十余载,稳定秦国政局,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从一开始投资嬴异人“奇货可居”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和眼光,之后编写《吕氏春秋》本为秦统一六国准备思想武器和治国方略,只是秦王政与吕不韦政见不一而未采纳,但到后来两汉推崇《吕氏春秋》“无为而治”和“与民休息”的政策,方有汉四百年江山,可见吕不韦是具备深谋远虑和长远眼光的人。对于史记中所说吕不韦饮鸩而死的说法,有必要推敲,当时吕不韦才五十多岁,一个有宏伟抱负和政治理想的老成谋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不可能如此轻生,所以推断其为假死。吕不韦广收门客,也深得六国人心,愿意在其鞍前效力的人数不胜数,假死是具备条件的。再说吕公,史记仅说避难来沛县,对于其身世并没有交待太多,关于吕太后的传记里也没有说明,作为对刘邦和吕后如此重要的人,流传的史料却很少,实在蹊跷,并且吕公到沛县之后马上受到沛县县令的热情款待,当地的豪杰官吏都来庆贺,另外县令提亲,而吕公却严词拒绝,却把女人嫁给没有什么地位的草根刘邦,说明这个人是有背景的,而且是很有势力的,同时也说明这个人的眼光长远,又是一出“奇货可居”的翻版。个人认为吕公就是吕不韦,除了上述的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吕不韦的理想信念,“一天下”和“公天下”,这种信念要高于父子亲情的,他作为一个有长远目光的商人,从投资政治的角度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理想,一旦走上这条路,便不会轻言放弃和退缩的,只会静待时机和创造时机。


我来读历史


吕雉的父亲,吕文,字叔平。秦朝单父县城东30里吕姑村(今单县终兴镇潘庄)人,被人们称之为“吕公”。\r

吕公有四个孩子: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长女吕雉,次女吕媭。\r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