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读10本书,和一个月反复读1本书,哪个收获大?

点击看我主页


这种很具象的问题,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道听途说或是从其他意见领袖那看过来的观点,都是不靠谱的。


我先抛观点:收获都大。


可能听起来是废话,但是无论如果,只要开始读书了,不论是一个月读10本还是把一本书反复读10编,你就已经战胜了全国95%的人了。

先撒花庆祝吧。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什么情况下,这两种读法,给人的收获将是天壤之别。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换种问法:泛读和精读,哪个收获更大?


先说我自己是如何用多么痛的领悟才发现这个读书心法的:


从大学开始,我就擅长读书,读书比别人快且多。确实,有段时间,读书对我来说就像吃饭一样,曾经光靠面包和水在图书馆带上一周,那时候吸收知识已经成了大脑本能的反应。甚至一年能读200本书。

但是,越是读得多了,我有时候才越反问自己,我们真的需要读那么多书吗?是不是读得越多,就一定对我们更有好处呢?


经过多年,我发现其实未必。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或者没有目的,或者不加选择,这样“努力”未必是有效的。


就像我当初在大学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扫馆”计划,不知天高地厚地要立志把11层的图书馆全部看完。结果可想而知,为了“冲量”,把自己快读吐血了也只扫了两层。

现在呢?几乎全部忘光了。只隐约记得一些情节和书名,更多的甚至连书名都忘记了。


钱钟书先生属于特别会读书的人,他曾经说:“读书如果不做笔记,时间一长,这些努力大多都付之东流了。”

如果早点听他老人家的话该多好。


当时脑子里一门心思想着杨昌济说的:“修学储能,先博后渊”。可是想在想想,人家是在100年前讲究先博后渊,现在这个做学问的道理可能已经不适用了。


为什么呢?看我下面的解释:


这两年,估计不止我,大家身边可能都会出现了一帮特别“爱学习”的朋友。他们特别喜欢买书,但凡需要花钱来充实自己的”读书清单“的行为,他们都乐此不疲,我常常笑他们”买书成山倒,读书如抽丝“。


他们自己也很苦恼,觉得花了那么多金钱和时间,忙碌地像个小蜜蜂,但一年下来发现真正实质的收获非常有限,还落得一身疲惫,自信受创。


我一直想做一个以读书和传播知识为职业的人,因此特别理解大家这种知识焦虑。


但我真的想和大家好好谈谈读书这件事。我不希望大家不加选择的读书,又盲目地去尝试各种速读法,因为这样不仅会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它会摧毁我们的思考能力。


因此,到现在为止,我发现泛读,也就是题主说的“一个月读10本书”这样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这个时代了。为啥呢?因为谷歌和百度呀。好好想想,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孔子他老人家都说了: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

读书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自己,不论是让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是充满智识有更多选择,终究都是为了让自己让家人过得更好。

当然不排除有部分人仅仅是享受学问的情怀,想像王阳明那样“读书做圣贤”,或者像颜回一样“人不堪其忧,不改其乐”。这些人先奉上双膝,由衷敬佩。


但更多的,我们还不是为了能通过读书,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成长的更快,变得更聪明一些。

既然如此,那就意味着,我们普通人读书,都是问题解决导向的。


那么请问,现在解决一个问题,最快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搜索啊。谷歌百度360,只要你会搜索,你会找到无数优质的答案。

你可以选择用这种方式在几秒钟解决你的问题,或者用一个月的时间翻10本书,发完朋友圈,下个月就把书里的内容全都忘掉。


所以我激进一些的说法,随着科技进步极大地提升了信息整合的效率,泛读将会慢慢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不用读书了?

错。

我们是不用泛读了,但精读永远都需要,更必要。


把一本经典好书精读,咂摸咀嚼,思考内化,提炼方法,切已践行。这一系列过程给人带来的改变和内在的逻辑提升,是永远通过搜索或者泛读做不到的。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这里的读书可不是大家现在拿着手机屏幕滑一滑,屏幕一关第一反应就是:“卧槽刚刚我看了什么?”


当时候书很少,而且都是数千年大浪淘沙留下的极品,随便一句话都能让人终身受用,

比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比如:“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比如:“以德报怨,何如?‘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比如:“昔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文字的力量非常强大,它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的思想,也可以毁其心智。

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普通人,想要通过读书让自己变得比昨天更好一点,那么我建议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书,用一个月时间反复去读。

也就是精读。

如此,收获更大。


Cc木子更


各位观众,这个问题我是有亲身经历的。

我先说一下我的观点:一个月反复读一本书收获大。

一个月读10本书,如果是正常的,不太厚的书籍,你读读试试就知道了,正常的情况下,你一天读2小时,看个50-60页,一本书300页,你读一遍,就得5-6天,一个月30天,也就读5本书左右。这还只是读一遍。想一个月看10本书,你得每天读书4个小时。

我说的这种情况还是不太厚的书,没什么难度,不去深入思考,只是过一遍的速度。

遇到好书,稍微拗口,有一些难度的书籍,你再试试。

我最高纪录是一个月读了7本书,这是我尝试过的最高纪录,然而效果并不好。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好。

看完了几乎等于没看,月末了做读书回顾,完全想不起来第一本讲了个啥。更别说做到与人分享交流的程度了。

遇到一本好书,反复读,细细品味,反复琢磨。才是王道。

世间繁华,愿你披荆斩棘,归来仍是少年。


张飞撩书


我一直有坚持读书的习惯,从2013年起,我就不断记录我所读的书。那么,由我来分享一下我的读书经验吧!(图片就是读书记录,字有点差,望大家谅解!)

首先,曾国藩曾说过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如:“看涉猎之书不必多,每日十页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纪泽看《汉书》,须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须看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再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不能毕一部”等等。这也与王阳明的思想大体一致。王阳明曾经有句名言:“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意识是说,人有两种,一种是为专门提升自己涵养的而读书学习的,一种是专门为增加自己知识而读书学习的,提升涵养的这类人会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增加自己知识的这类人,会越来越感觉自己博学多才。然后,实际情况却并不是如他们的感觉一样,而恰恰与他们的感觉相反。涵养者渐渊博;识见者渐鄙陋。这其中的涵养者恰如反复读一本书的人,识见者恰如月读10本书的人。这就是古人对于读书的一些观点。正所谓,艺多不养身啊!读书须深读甚至是精读,走马观花做样子,是万万不能之道。

其次,为什么不能月读10本书,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没有一个长期的读书计划,那么,第一个月读完了10本,请问第二个月你还能读几本?第三个月呢?一年、甚至是十年呢?能坚持的住吗?还有就是,要求了数量之后,就很难再保证质量,我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为了完成每月一本的计划,眼看到月底了,一本书才看了一半,所以,有的段落我就一目十行的读过去了,其实真没读到什么东西。这就是贪多的缺点。我给自己的计划是每月一本,一年十二个月不能少于十本。就这样,我也只做到了“取呼其上得乎其中”,因为有两年十本也没读到(如上图)。一年的时间里也从没忘记过要读书,现在甚至下班回到家里,无事时就得看书,不然心里感觉空落落的。所以,特别崇拜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中了书毒的人”,还有就是“一天可以少吃饭,少睡觉,但是不能少读书”。希望到数十年后,我也能做到主席这种读书的境界。

第三,读书要有选择的读。记得摘录过毛泽东给远在莫斯科学习的毛岸英推荐的几本书(如下图)。既有哲学、经史,又有古典文学和武侠小说。这样选择书的好处是增加趣味性。如果只读史书,那么一味地臭铜铁板,很难坚持;如果只读小说,又显得深刻不足,冥顽有余。所以,几类书穿插着读会更容易坚持读书的习惯。

第四,古人的读书方法。最闻名遐迩的就是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意思是说我们读书或者研究问题,可以从八个方面来入手,比如读《红楼梦》,第一遍可以从理清人物脉络和了解人物故事的方面来读;第二遍可以从学习诗文的方面来读;第三遍可以从饮食、药物等方面来读等等。自己对哪方面感兴趣,那么自己就去向哪个方面去选择。毛泽东就特别推崇这种读书方法,他读诗集会对比着读,比如:他会找同一首诗的不同版本,或者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同一本书,对比着来读。如:《资治通鉴》。毛主席甚至还说过,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的问题,也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四面受敌法”来研究。还有朱熹在给皇帝的上书中提到,读书要“居敬持志,循序渐进”。

读书在精而不在多。毕竟从古到今,在书籍的海洋里,可以寻求到无尽的人类精神食粮,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精读不深读如何能把书文理解的通透呢?理解的不通透又如何能见到自己想见,得到自己想得呢?所以,读书要保持良好心态,不能急功近利。因为读书就是一种享受,读书就是一种生活,读书就是一种自我思想革新的过程。通过读书可以使我们“气质不期变而自变,德行不期成而自成”;通过读书也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如得源头活水,清明雅慧。最后,让我们打开书籍,一起沐浴到书籍的海洋中去吧!


SHELL217


不建议按时间要求来读书,同样不建议用一些所谓的读书方法来读书。


先来说说问题。

一个月看10本书

限定了时间和数量,相当于3天读完一本。这不是读书,更像完成某一项任务。当把读书变成一种任务甚至负担的时候,甚至在三天读完一本,书里的内容还能记住多少?读书是一种学习,只有慢慢地去读去思考去理解,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导师闲聊,说买了好多书,有些到现在还没有拆开过。导师就告诉我:“一本一本来,别着急。”选择多了,一些人常犯的错误有两个,要么希望赶紧读完这一本好去读下一本,要么就几本书一起读,其实这样的读书有害无益。有害在浪费时间,读了没有理解还不如不读;无益在于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

有的书虽然不厚,但凝结了作者大半生的研究与心血。比如《万历十五年》,薄薄的一小册,却成为了研究明史不能忽略的存在;再比如《楚辞解故》,同样是薄薄一本,但只有读过很多前人关于楚辞的著作,才能明白作者到底走了多远。

本来用读一本书的方式去了解别人毕生的心血就够赚了,还嫌浪费时间,偏要规定一个短短的时限,这是多么小看了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多么的荒唐。



一个月反复读一本书

这同样是不可取的。短短十个字,暴露了三个问题。

首先是一个月的限定,看似很长,但只是看起来而已,没有人把一个月全都用来阅读,会有别的事情占用精力,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就能明白。

其次是反复,这个有点回到了第一种说法上去,说明这本书在一个月之内读了还不止一遍,那还不如一个月内去精读,肯定比反复阅读好得多。举个例子,一张试卷,从开始便认真做,肯定要好过追求速度之后再回头去检查错误。

最后,一本书,这是数量的限定。有些书翻过就好,没有必要认真读,有些书反复读每次都有新理解,所以有时候一个月可能读几本,有时候一个月一本都看不完,这与书籍的厚薄无关。

最后讲一讲读书的方法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多思考多理解,必要时候做点笔记。除此之外无捷径。

有些人会教人带着问题去读,这是误区。带着问题地阅读可以做试卷习题,但不能这么读书。

读书有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读之前确定自己真的想读,那就读下去。如果只是当做一种任务,那就不必读。

其次,不要限定时间,人为地制造一种紧迫感对理解书籍没有好处,反而有可能遗漏信息。一本真正感兴趣的书,会让人越读越感觉惋惜,惋惜这本书怎么这么短,要是再长一点才好。

最后,不要把一本书用笔记拆得支离破碎,如果只是想梳理这本书讲了什么,看目录便好,框架都在那里,不用太麻烦。真正的笔记是思考式的批注,而不是对内容的详细整理。


待晓儿


两种方法收获都大。

对于有的书,读完了几遍以后,还觉得意犹未尽,需要反复读。这些书往往是有深度的。而在一定的时间内多读几本书是博学的一种方法。

比如《论语》,反复读一个月也不见得能消化。我对《论语》读了三遍,还觉得理解不是那么尽人意,就一边抄写一边读。对有些东西理解就有相当的深度和新意。



比如孔子说的“人不知己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原来是按照尊重别人处事方法来理解的。多读了几遍才理解到,孔子是在说什么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的人知道的少了,我们引以为戒,提醒自己多学习一些,没必要跟人家急眼。

为什么这么理解?因为这句话的前面都是讲向他人学习的。它的前面说“学而时习之”是学,“有朋自远方来”是学;当然,“人不知己不愠”,不可能把话题直接跳到别的方面去,是反面提醒我们,即便是无知的人,也有我们学习的一面。而且这句话是出在讲学习的篇章,学而篇的。如果对于《论语》不是反复的学,是理解不到这个意境的。一个无知的人都值得去学习,这就是圣人的意境。这样的学习方法会在深度上提高。

多读几本书,是可以从广度上有收获的。有些知识和理论既然成书,就有它的体系,都是经过作者提炼出来的。每读一本书,都会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精华。在一定的时间内,书读的多了,当然获取的知识点和理论精华也就多。自己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就多了思维的依据,知识面宽了,办法多了,能力也就提高了。


2019东子


最近,看到网上经常有人读书打卡,列了书单,要求每月或每年定个数量,读完算完成任务。书籍种类也涉猎甚广,诸子百家,儒法释道,样样俱全。

似乎,读的书越多,自己的知识越广。也给人留个印象,这个是好学上进之人。如果读书是为了充门面,给人留下个学识渊博的人设,那是为他人而读,非为自己充实,那读也是没用。有人问,读书到底是广读还是精读,哪个更好?我这里可以跟诸位探讨一下。


效仿古人读书,差之千里

诸位曾见到古人读书,为了出人头地,考取功名。头悬梁,锥刺股,通宵达旦,出离地勤奋。于是现在人继而效仿,天文地理,文经武律,样样涉及。岂不知以前古人科举考试,主要范围在四书五经。读书人以考取功名为己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每天不用打工干活,主要以读书为主。科举制度是每三年一次,也就是三年内,每天从早到晚就是看书,不做其他,由家里供着。所以古代读书人五谷不分,四肢不勤,实属正常。据南宋时期的进士郑畊老做过统计:

《论语》一万一千多字,《孟子》三万四千多字,《尚书》两万五千多字,《诗经》将近四万字,《礼记》有九万多字,而《左传》则将近二十万字……这些加起来就有四十万字。还不包括其他。如果要考诗赋的话,那么就得读透《昭明文选》等文学参考书,加起来,恐怕没个五六十万字还拿不下来。

不但读,还要背诵。会背会写只是基本功,能出口成章,妙笔生花才是本事。现代人,请问有多少时间能读这么多书?每天为生活打拼,四处奔波。结婚以后还要为柴米油盐发愁,拖家带口不说,有时候为了工作还两地分居。效仿古人读书,我看还差得远。


快餐式读书,不明其义

说一个月读十本书,估计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一本书大概有300多页,二三十万字。三天一本,一个月二三百万字看下来,似乎毫不吃力。这个读书速度,古人也得高山仰止。请问,这么多书读下来,书的内容理解有多少?能运用上面的知识有多少?

现在流行费曼读书法,就是用你抽取书中一个知识概念,然后你用你的语言解释给别人听,如果你能深入浅出地讲明白,算是过了第一步。假如有人对你的解释有提出异议,你也能解释得很清楚,那这个概念你基本是理解了。如果被人问住,你就是对这个知识还未深入,不妨回去再把这个知识概念温习一遍,深度思考知识要点。再回头跟人讲,直至讲清楚为止。

如果一月能读十本书的人,我从十本书中抽一个知识点问他,估计他脑海里只有一些模糊概念,要想解释,只怕很难。说不准连这本书的书名都不一定记得,更别说给人讲解了。不明书中义理,读也是白读。充其量脑海有些影子,糊弄一下一般人倒是可以。若碰到会读书的人过来探讨,这个滥竽充数的伎俩就完全失效了。


<strong>读书多就是有文化,说出来不怕人笑话

有点人说读书多就是文化高的象征。所以尽量书多读点,知识会广博些,跟人说话也有读书人的气质。我看不见得。诸位知道,禅宗大师六祖慧能,他没读过书,目不识丁。有个僧人叫法达,常诵法华经。这部经书共七万字,他读了三千遍。应该说,这个法华经他应该滚瓜烂熟了。与人交流,引经据典,辩才无碍。见到六祖,甚是傲慢。连头都不磕到地,很是敷衍。六祖就说,你读经别说读三千遍,就是读几万遍也是没用。不明白其中道理,读也是死读。法达一听,汗就下来了,知道是位高僧。便请教。

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若是心有疑惑,就是不理解啊。慧能大师目不识丁,就说了一句。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于是法达大声念诵法华经的经文,念到譬喻品这一节。六祖慧能就说好了,我来解释给你听。

慧能不识字,却能讲解法华经。可见心中智慧通达,于万事万物彻理。可见,读书不解义,还不如心有智慧,世理通透之人。所以念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书读不明白,自然被书中知识所困。一旦悟透,书的知识就被你所用。这是死读书和活读书的区别。

<strong>广读不如精读

常说广读不如精读。广读泛泛,精读深义。蒋介石读书,书桌上往往只有一本书,他不习惯泛读,只有精读。一本书反复阅读几遍甚至几十遍。中间还做读书笔记。对不明之处,反复揣摩推敲,直至弄明白为止。等这本书读透理解了,才换下一本。精读是真正读书人,虽然读得慢,但是效果却是奇好。有的书义理深奥,晦涩难懂,不下点功夫不行。

曾国藩的老师唐鉴先生说过,读书专读一部书经,论语也好,大学也好,一经能通,其他经书自然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而他自己生平所精通的,也就一部《易经》而已。但他却能对诸子百家却能触旁生义,解释得清清楚楚。要不怎敢称曾国藩的老师。

广读只是知识浏览,精读才是真正做学问。所以一个月读十本书,不如一个月读一本书,好好研究,坚持几年下来,别人自当刮目相看。诸位觉得是不是这样。


湾火


你这个提问,我就锁定在你说的是读好书的情况下。

一个月读十本书还是反复读一本书收获大?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大量粗读还是精读更好的区别。我谈谈我阅读的体会,谢谢分享和指教。

在阅读初期,我认为大量阅读更好。不管什么领域的好书都读:譬如心理学、哲学类、科幻类、武打类、历史类、传统文学等等;阅读涉猎的作家也要广泛:譬如中国孔子、庄子、曹雪芹、老舍、鲁迅、季羡林、林语堂、唐浩明、贾平凹、边芹,余秋雨等,外国的大仲马、小仲马、托尔斯泰、高尔基、罗曼·罗兰、司汤达、等等。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体验后,你的思考方式会发生质的提升:涉猎不同的领域让你知识面更加宽广;阅读不同作家的作品会启发你的多维思考方式;通过广泛的阅读后,将所有看过的书中内容综合性去思考,你可以从书中细节中寻得你要的真实(特别是历史类的书);范围广泛的阅读后,你会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作家,去无限靠近他(她)的灵魂,一本好书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灵魂体现。

当广泛的粗阅读后,我觉得就该进入精读范畴。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知道那类作家写的东西是你最喜欢的,他的思想就是你想要追求的境界。去精读、反复咀嚼他的作品就相当必要了。只有精读才能挖掘到蕴藏在文字中更精髓的思想和人生哲理。

粗读和精读一部作品,没有绝对的答案。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时间去阅读。但我相信,不管怎样,看书都会带给你收获。


凌寒独自开


我们总是在读书,但是读书方法找到了没有?是在泛泛的初级阅读还是已经可以深入的进行阅读了,这些才是我们读一本书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莫提默·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给我们提出了阅读需要经过的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阅读中的很多问题,也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渐渐积累和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我们普通人的阅读中,我们是追求阅读的质量还是追求阅读的数量,决定了我们最终是否能从书中汲取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最终达到我们阅读的目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而这四个层次对我们的阅读帮助是互相影响和依次顺延的。

第一层次阶段:基础阅读。

这个阶段,一般指的是阅读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正常一般是从出生到7周岁,为什么是这样一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我们,也可以说是正处于孩子的认知阶段,这时候我们不要做过多的要求,让孩子能认识简单的字,看懂简单的句子就是我们的初级目的。

对于成人来说,这个阶段一般都会经过在学校的学习顺利通过,除非是因为各种原因接触不到学校学习的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随便拿上一本简单的书籍,就可以翻开看看,达到愉悦身心和增长简单知识的目的。

基础阅读过程中也可以分以下四个阶段:

1.阅读准备阶段,就是幼儿园孩子接触知识、认字、认识图形、认识简单事物的阶段。

2.认字阶段,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为是进入小学需要学习的知识储备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能读懂一些相对内容多一点的书籍,可以理解简单的句意。

3.字汇词汇阶段。这点也不难理解,就如我们学习英语,学习了26个字母后,我们需要对单个单词和简单的句子做一个简单的理解和认知,然后帮助我们达到理解书上内容的目的。

4.小学毕业到初中三年的读写能力。

相当于我们做英语的阅读理解。这时候更需要大量的阅读,通过阅读的过程了解自己的不足,知道阅读中文章基本的意思和结构。

假如我们基础阅读阶段累积的不错,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到达阅读的第二个层次了。

第二层次阶段:检视阅读。

能达到检视阅读的阶段,才算真正的进入到了阅读的层次。到了这一个阶段,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水平真正的上了一个层次,这也跟你之前的基础阅读做的好有很大的关系。

检视阅读可以教会你系统的去阅读,可以让自己开始有对书籍的初级选择权利。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渐渐了解,一本书如何去粗读或者略读。

回到我们的问题,到底一个月是读10本书,还是一个月只读1本书收获大?

当我们发现我们拿着10本书,是要去解决一个当时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择略读,拿着这10本书,看看序言、看看目录,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并对自己有用的点,重点去读,这时候,你会发现,也许10本书我们一天就翻完了,根本不需要一个月。

一般略读的方法更适用于我们去选择阅读工具类非虚构的书籍,这样效果更好。

当我们拿着一本小说或者诗词书籍,我们想细细体验作者的书写意境和社会背景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拿着一本书看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都不为过,因为这类书值得你去细细咀嚼,慢慢回味,所以,时间上,我们要给予的更多一点,让自己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最终达到阅读的目的,即解决消遣和解决精神追求。

有些书,我们拿来当做工具,我们就只需要去检视阅读一下我们关注的知识,有些书我们拿来当做消遣,我们更追求精神与现实的统一,读的慢一点就很正常了。

检视阅读是我们读书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只有顺利掌握和运用了这个技巧,阅读的道路上才会畅通无阻。

有时候我们不仅只是发现和寻找知识点,我们发现后还需要把重要的点自己圈划出来,然后迅速完成自己的阅读任务,而检视阅读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做到能快速提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而诞生和准备的。

第三层次阶段:分析阅读。

到达这一阶段,我们阅读的道路就会越来越清晰,因为你混了那么久的阅读世界,到现在,才会有分伯仲的时候。

这时候你会自然的区别出,哪些是男人,哪些是女人,哪些是孩子,哪些是老者了。

分析阅读就是让我们根据自己需求,辨别自己目前做了什么样的阅读,这样的阅读能达到什么样的成果,可以解决自己什么样的问题。

分析阅读帮助你清晰一本书的框架,句子的长短,句意的主题。帮助你理清自己阅读的领域中,是需要什么样的书籍去支撑和辅助自己阅读。是更多的需要阅读纪实类非虚构的,还是虚构类的,是更需要读情感方面的、还是职场、心理方面的。

分析阅读的时候我们有三个过程可以检验我们是否读好了一本书:

1.一本书说明了什么现象和方向。

2.一本书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3.作为读者我们如何去评论这本书。

分析阅读可以让我们清楚的了解自己的阅读领域,也能根据阅读领域随时调整阅读的方法,这是我们阅读达到高级层次的分水岭。

第四层次阶段: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我们阅读的最高层次,也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和目标。

到达这一层次,我们的阅读就已经达到了娴熟和精通的境界了,这时候我们阅读书籍,不再会有囫囵吞枣,走马观花的感觉,我们可以随便驾驭书籍,做书籍的主人,成功的达到阅读的目的。

主题阅读一般是指同一领域的书籍,我们找到相关的5本左右,做一次通读,然后归纳总结书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通过书籍辅助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通过主题阅读,我们会把自己在一本书中不知道的或者比较模糊的概念进一步弄清楚,可以全方位的去了解一个问题和一个知识点,让自己做到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增长知识和完成阅读目标。

主题阅读后,我们就会逐渐的成为一个行业或者领域的行家,因为懂得多,懂得全面,让我们有机会成为专家。

所以,主题阅读才是我们阅读的最终目标。

当我们到达了这个阶段后,我相信你不会再问,一个月是读10本书还是读1本书收获大的这个问题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用!


读书是我们增长智慧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做生活中爱读书,有智慧的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谢谢支持!


遇见安苒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因人而异,有的人适合精读,而大多数人适合粗读。

很多人在读书时都有一个“错误”的想法,那就是:书中一定有智慧,但为什么我读完总是没有感触?或者感触没有其他读过此书的人高大上?有这种想法的,首要学习的并不是读书方法,而是修正自己的读书观。我们读书的目的并不是炫耀,只是为了从书中汲取智慧,充实自我。但现在因为网络社交的普及,读书目的已经变的不再那么纯粹了,始终抱着为炫耀而读书,试问,如此目的读书,怎会感悟?

还有一少部分人是想真实读书,但也没有感悟,如何解决?很简单,记读书笔记。个人建议,读书笔记首选实体笔记本,不要学网上的思维导图那种高大上的东西,美则美矣,实用性极为欠缺,理由如下:

1、人是善忘的,所以做完读书笔记后并不意味着结束,我们仍需要定时或不定时翻阅。而使用思维导图记载以后,只适合电脑大屏幕查看,手机小屏幕并不适合查看,由此极为影响读书笔记的回顾性;

2、自己亲手写出来的东西,在增加个人的记忆的同时,会不同程度的激发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就是读者想要的感悟。

在做读书笔记之前,还需再澄清一个事实,读书笔记并非一定要高大上,切实自己就好,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做标注、笔记就好。不要关那些经典语句,记住一句话,能引起你的兴趣,让你产生感悟的句子,才是好句子。不能让你感兴趣和产生感悟的句子,哪怕写的再优美,再有深度,要做的不是死磕到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而是跳过它,继续前行。当你读的书越来越多的时候,曾经你毫无感触的语句或许就能引起未来的你的兴趣。

那么如何做读书笔记呢?分两个维度:

1、书本:对书中重要的话语、词进行标注;对引起自己兴趣的词语、句子写出自己当时的想法,比如下图中,我在读到左下标注的这一句话时,突然想起了“富者恒富,穷着恒穷”这个问题,自己思考了一番,写下我思考的结果,这就是读书笔记,也是感悟。同样,再看图中右半部分中下位置,读到这一段时,个人并不认同作者的结论,然后我就批注一个“呵呵”二字表示我的想法,这同样是读书笔记,也同样是读书感悟。



2、笔记本:读完一本书后,除了在书上做实时的读书笔记,还需最后一步回顾。回顾一本书的最好方法是在笔记本上画出它的思维导图,并写下书评,如下图





回到题主所问的问题,与其死磕到底,毫无建树或者效率低下的读一本书,我个人更建议读完一本换一本,如果你觉得有的书经典,自己保存起来,时时就好了。用自己读过的其他书来感悟你保存的经典著作,读书效果无疑更好,也更有效率!

最后,再说一下个人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的理解,或许能启发和题主有同样迷惑的人。

1、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书读百遍”,经典著作毫无疑问,是可以不停的复读,但是一本非经典著作,不停的重复阅读,真的有效果吗?

2、“其义自现”的前提是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就去看其他书,看自己喜欢看的书,积累到一定的阅读底蕴后,再去翻阅曾经毫无感触的书,那时的你才能看进去,也才能有收获。否则强制自己“书读百遍”,呵呵,失眠治疗神器就是它了;


终南藏


这个问题得拆分不同情况来看,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一、如果读的书都是一些很优秀的著作

1、从收获的广度来说,1个月读10本书的收获会更大,因为你能知道的更多,能学到的更多,视野更广。

2、从收获的深度来说。精读能让你对书中内容记忆更深,理解更透彻,引发的思考也会更多。

二、如果你那10本书都是没营养的书,那还不如花1个月时间反复读1本好书。读书不求贪多而求有收获、有营养。

三、如果都是博大精深的书,那一定要反复读更好。

博大精深的书,不是走马观花就能理解,而且这种书更主要的是要你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而不是单一地去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意图。所以此类书要反复阅读和思考。

四、所谓读书收获,也要看你的需求是什么?

读书是要增长知识和定慧,要对自己有用,所以要看你需要的是知识的广度或者是深度、或者是你最近的知识需求,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读书,对你自己的帮助是最大的,你所得到的收获也最大。

劝君多读书,不管怎么读,总是没错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若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启发,请关注,点赞讨论或者转发。关注我,未来您将看到更多原创和有意义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