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说话,消费降级是“幻觉”吗?

用数据说话,消费降级是“幻觉”吗?

中国的经济增长仿佛是一个灰姑娘童话故事,时钟指向午夜12点,魔法消失了,整个国家飞速发展的经济马车现出了原形,变回一个南瓜。随着中美陷入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同时经历了股市不稳定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至10年来的低点,经济学家们越来越悲观,煽动潜在“消费降级”的情绪。

疲弱的GDP增长和创纪录之低的零售市场令投资者和分析师对中国的消费增长产生怀疑。

妙盈市场洞见深入研究了目前争论激烈的“消费降级”,以了解中国消费者是否真的在减少支出。

用数据说话,消费降级是“幻觉”吗?

“中国正在经历十年来最缓慢的GDP增速,仅为6.5%”

中国第三季度的最新经济数据表明,自2008至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正在经历十年来最缓慢的GDP增速,仅为6.5%。 人们似乎正在削减开支,消费年增长率低于预期4%。但这种看似惹人担忧的“消费降级”现象是否成立?

用数据说话,消费降级是“幻觉”吗?

社交媒体上近期最火的“摔倒式炫富”风也刮到了中国:年轻一代从豪华汽车上摔倒,炫耀自己的财富。这就引出

特别是当超过一百万中国网友用照片琳琅满目地展示他们的“摔倒式炫富”,我们很难不再对这场激烈辩论的“消费降级”持怀疑态度。

科技发展开启了消费新时代

根据我们的报告,用零售额作为经济衰退的晴雨表并不全面。零售的定义是有限的,因为它没有包括教育,医疗和娱乐等服务消费,而这些占家庭消费总量的40%。事实上,我们发现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消费习惯的时代。在我们的报告中,我们利用消费电子产品的案例研究来证明所谓的“消费降级”其实是指消费者选择物有所值、高性价比的产品,而不仅是高端产品。

消费电子产品的技术革新使消费文化变的更加务实。谈到被科技影响的消费文化,消费电子产品的技术革新实质赋予了一种务实的消费文化。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在技术参数相似的情况下,价格远低于海外领先品牌,而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增加。 这表明,中国消费者在过度消费方面变得理性,也更倾向在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上花钱。

用数据说话,消费降级是“幻觉”吗?

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务实的消费文化

由于“降级”并不完全反映消费趋势,媒体和分析师现在将其视为一种新的消费习惯。作为中国的“新常态”,预计经济将以更加温和的步伐增长。虽然经济学家预计2019年消费增长将进一步放缓,但家庭消费支出仍将保持稳定。这一趋势意味着更加务实、可持续的增长轨迹,专注于高性价比,同时最大化以质量为中心的消费方式,而不是为增长而增长。

事实上,根据我们的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自我调整,消费仍是GDP增长背后的主要推动力:2017年占6.9%,2018年的第一季度占6.8%。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 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GDP增长可能会超过美国。

用数据说话,消费降级是“幻觉”吗?

因此,虽然房屋、贷款压力等潜在风险可能会阻碍中国的消费增长,但中国人仍将继续买买买。可能会买华为手机而不是iPhone,去新加坡旅行而不是去巴黎,或买Coach而不是Prada包包。 无论哪种方式,中国人都将继续消费,只是更聪明。

以上内容节选自妙盈市场洞见报告《中国消费趋势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