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天山折梅手03


原生家庭確實對孩子有著很大影響,但絕不是決定性因素。更多的是後天我們自我的選擇,比如很多孩子可能出生並不好,但是為了更好的人生異常的努力,最終收穫成功!同樣很多原生家庭非常和諧的孩子,在外界受到了一些負面能量的引導,做出一些錯誤的事甚至違法也不再少數。

原生家庭決定著孩子的起點,可是孩子會走怎樣的路確實孩子自己的選擇。有的人發奮圖強,立志改變家庭,有的則破罐子破摔,最後責任丟給家庭。其實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原生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卻不是可以決定價值觀方向的決定性因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都變得越來越寬容,不再會輕易給一個人貼上標籤也正是因為大家都更加客觀對待這個世界了。


如果您覺得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支持!持續答題的同時每日將在今日頭條分享情感類原創文章!


憶術品


北大弒母案的兇手名叫吳謝宇。在潛逃了1380天后,已於4月21日被警方逮捕。吳謝宇應該屬於高智商犯罪,他並不是激情犯罪。他在犯罪之前,應該做過詳細的犯罪方案,並細緻安排果斷執行。他在殺害母親7個月後,才故意發短信給舅舅,否則他母親被殺的事實還無人知曉。他的犯罪,細思極恐。慶幸的是,他的屠刀只伸向了他的母親;恐懼的是,他的屠刀隨時都可能伸向其他的人。

是什麼原因,讓他決心殺害母親?

目前案件還在審查過程中,一切都只是猜想。但是澎湃新聞裡的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它寫到:

上大學期間,吳謝宇保持著每晚和母親通話的習慣。在外人看來,因為吳謝宇父親早逝,這對相依為命的母子感情很好,吳謝宇也一直是謝天琴的驕傲。

為什麼每晚都要和母親通電話呢?這個電話打得是不是太頻繁了?它是不是遠遠超出了我們正常人的打電話次數?這對母子真的有這麼多話要聊嗎?他們聊得話題還健不健康?他們母子的關係是不是太黏了?到底是母親黏著兒子,還是兒子黏著母親呢?這麼頻繁地打電話是他們的正常需求,還是他母親的需求呢?

大學期間,一個星期打個電話給老爸老媽已經不錯了。我們都已經在獨立出來,就不想再受到父母的控制。偶爾彙報一下安全,其他事情也沒有必要多說。如果父母嘮叨多了,還要來一句:”有的,有的,不說了,不說了,我先掛了!“有的可能還會跟父母賭氣,直接一個月都不打電話。

可是吳謝宇母子居然每晚都在通電話,這不就是明明白白地控制嗎?母親控制,吳謝宇被控制。這樣的生活,吳謝宇應該是受不了的。

所以說,是不是吳謝宇母親對他控制得太厲害,已經超出了他的心裡承受能力,他才決心殺害自己母親的呢?雖然吳謝宇無論是成績還是人品,都是母親口中頂呱呱的人;但是吳謝宇本人應該是反抗的。做好人做好孩子的成本是很高的,它要壓抑自己太多的本能,完全按照他母親的要求去做,他就成了他母親的傀儡。他的內心是不是每時每刻都在滴血呢?有了這種不被理解不被照顧的傷痛,他下定決心殺害母親,是不是這樣的呢?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太重要了。

吳謝宇殺害母親,顯然是他們母子關係存在很大的問題導致的。

原生家庭與新生家庭相對應,是子女沒有組建新家庭之前所生活的原家庭。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其實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原生家庭不能好好養育小孩,那麼小孩的成長便會有問題。如果原生家庭中親子關係不能處理好,那麼小孩的成長就會畸形成長,就會或多或少地帶來心理問題。

原生家庭的關鍵是身為人父人母的大人,因為大人完全掌握了家庭發展的方向。小孩只有順從和反抗兩個選項。有些父母還會不遺餘力地為小孩做事,讓小孩失去獨立成長的機會。大人更不會讓小孩參與到家庭的建設中來。

雖然小孩天生是愛父母的,天生是愛家的;但是他們在原生家庭裡如果沒有什麼地位,不能獨立做事,不能為這個家庭貢獻自己的力量,那麼他們會活得很苦,他們會掙脫搖擺,他們想逃離原生家庭吧!

而吳謝宇似乎是要完全消滅原生家庭的印記。殺害了母親,意味著以母親為主體的家庭不再存在。吳謝宇這是徹徹底底要消滅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傷痛,讓它消失得乾乾淨淨。

總結一下:好好善待自己的子女,子女長大後才會好好善待父母。

一己之見,拋磚引玉!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放下執念,空杯心態!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餘湘新家風


糾正一下,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不是有很大影響,而是有決定性的影響。

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以現代的心理學研究來說,任何人在剛出生時,都是一紙空白,後天的心態、觀念、行為和習慣,80%以上都是在7歲以前養成的。7可見家庭環境,幾乎完全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

不過,我個人覺得這跟北大弒母案的關係其實並不大,因為就吳謝宇的日常表現而言,他並不是一個性格特別偏激的人。正相反,他看上去是一個各方面都特別優秀的人中龍鳳。

換言之,我認為這起案件的根源,並不是出在兇手性格上面,而是出在親子關係上面。

畢竟有句話叫兔子急了也會咬人,所以,要說怎麼看待吳謝宇弒母案,我想我可以這樣來描述:

單靠血緣關係就想維繫至親之間的感情,不過是一種天真幼稚的幻想。

血緣關係固然有其特殊性,但它惟一的特殊之處,就是一方剛生出來,就自動與另一方建立了人際關係,並天生擁有大於其他一切人際關係的感情餘額,僅此而已。

但餘額再大,它也不是無窮的,如果某一方總是去消費,也會慢慢消減,長此以往,餘額終將清零。

感情清零的後果,對任何人際關係而言都是毀滅性的,輕則不歡而散,重則玉石俱焚。

這一點,至親也不例外。

此外,父母和子女之間還存在著一種制約關係。

一個人在剛出生時,父母是天使般的存在,無論摔跤了、委屈了、害怕了、寂寞了……都會撲進父母的懷抱裡,只要得到父母的擁抱,立刻就會得到心靈的撫慰,覺得無比心安。

此時的父母就是子女的避風港,子女對父母的感情也是呈指數級增長的。

然而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父母如果過於強勢和獨裁,很容易處於關心的目的,對子女的各種行為和決定進行過度的干涉。

甚至於有些父母,在子女長大成人後,仍然在學習、工作、婚姻等方方面面不斷代替子女做出決定,並強迫子女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執行。

說得難聽點,這種父母根本不是在養育子女,而是在擺弄木偶。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關心無疑就成為了子女無法擺脫的鎖鏈;而父母在子女心目中,也不再是可依偎的港灣,而是終日壓在頭頂的大山,將子女壓得喘不過氣來。

曾經依靠的天使,漸漸變成了奴役自己的魔鬼。

試問,誰會對奪走自由的奴役者有感情?誰又不想推翻自己的奴役者?

不幸的是,根據親友的描述來看,吳謝宇的母親恰恰就是這樣一位奪走了兒子一切自由的人。

至於吳謝宇究竟受到了多大的程度的壓迫,我們不得而知,但足以讓一個人對自己的親生母親突起殺心,這種程度一定不會很低。

當然,如果換一個人,或許也不會做出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情來,畢竟每個人的抗壓能力是不同的、情商是不同的,處理事情的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

但是,這起案件無疑給所有為人父母者敲響了一個警鐘——在對待孩子的時候,萬莫以“我為你好”為由,過度地剝奪孩子的自由。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即便這個決定不是父母所希望的,那也是孩子自己的意願,只要沒有違背法律和道德準則,就理應受到尊重。

別忘了那句至理名言: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這話,就算放在家裡,也不會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