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赤水竹林深处 种出美酒飘香!

著名的竹子之乡遵义赤水,坐拥超过百万亩竹林,是中国最大的竹海。

这里的竹子种类繁多。赤水过去缺乏系统的竹林经营意识,竹产业发展水平并不理想。当地人看着漫山遍野的竹林,望竹兴叹。近年来,酱香白酒、生态旅游与竹产业链有机结合,成为当地人奔小康的立体产业。

一条 " 朋友圈 " 带来的生意经

海拔六百多米的宝源乡回龙村,跟赤水市大多数乡镇类似,漫山遍野都是竹林,竹林也成为村民们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杨贵妃与杨建国是姐弟,与多数人家的竹林不同,他们家以及毗邻近百亩楠竹里,多数种着酒。

在竹子里种酒,是弟弟杨建国的主意—— 2015 年,在赤水市区工地里开塔吊的他,打电话跟姐姐杨贵妃说,想在家里的竹林里种酒。

遵义赤水竹林深处 种出美酒飘香!

当时,杨贵妃还在仁怀市做白酒销售,不忍心打击弟弟的积极性,她从供职的白酒公司里,快递出一百斤白酒,让弟弟试试。半年后,杨贵妃休假回家,半开玩笑催弟弟去竹林里取酒来尝尝。

其实,在竹子里种酒,就是从竹林中挑选出直径七至九厘米的楠竹,通过高压技术将白酒注入竹筒内,让酒与竹子同步生长。这种特别的种酒方式,满足了年轻人的新奇。酒取来之后,杨贵妃发了条微信朋友圈。

遵义赤水竹林深处 种出美酒飘香!

正是这条朋友圈,坚定了她辞职回家种酒的想法。" 发完朋友圈后,就接到好几个酒企老板朋友的电话,他们问我竹酒是从哪里买来的。" 得知是杨贵妃的弟弟在自家竹林里种出来后,这群酒企老板,从仁怀驱车两个小时,来到回龙村。

他们一致的评价是,酒的口感不错。长期与白酒打交道,杨贵妃心里清楚,这是很高的褒奖:" 都是做酒生意的,他们对酒的品质很挑剔,这群人当中还有品酒师,得到这评价不容易。" 事实证明,杨贵妃的判断没有错,在这批尝鲜的朋友当中,杨贵妃的老板王应修主动提出入股,他最终也如愿成为股东。

遵义赤水竹林深处 种出美酒飘香!

(杨贵妃姐弟俩在竹酒园里)

遵义赤水竹林深处 种出美酒飘香!

(杨建国在查看竹酒园)

" 一根竹子能种两到三节,把酒种进去半年后,就可以砍下来取酒了。" 杨建国说,目前公司里有十六个固定员工,他们负责选竹种酒,每天还要巡山查看竹子的长势。经过三年多的摸索,姐弟俩所产的竹酒,早已打开市场。他们在今年三月份,与葫市镇的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签订合作协议,打算利用景区内的竹子种酒。

事实上,杨贵妃和杨建国去年种酒,就有高达三百万的营收,但他们的野心还在不断扩大。与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签订合作协议后,杨贵妃和杨建国将目光投向了游客体验——他们计划利用景区的客流,做选竹和选酒相结合,还要在景区内开实体店,让竹酒成为旅游产品,最终成为赤水旅游的招牌和名片。

遵义赤水竹林深处 种出美酒飘香!

(竹酒)

在杨贵妃和杨建国看来,竹子种酒并非一锤子买卖,他们深谙竹子从根到枝的作用和价值。在他们的产业链里,种过酒的竹子根部,将会被筛选出合适的卖去做根雕,竹节则会被卖去制成菜板和甑子,枝条可以卖去做扫帚。

依托当地完善的竹产业,整个流程都将在赤水境内消化掉。杨贵妃和杨建国的信心,来自于不断增加的订单,也来自赤水河流域高品质的酱香白酒。他们在竹林里种出的酒,入口绵软,还带有竹香味。

遵义赤水竹林深处 种出美酒飘香!

在此前贵阳市举办的国际酒类博览会上,他们的产品被赤水市政府推荐参展,还设有单独的展位。仁怀的白酒、赤水的竹子,是赤水河的两大产业。杨贵妃说我们想把这两大产业结合起来,让竹林产生更大效益,也丰富赤水河酱香美酒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