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尿是否對孩子有影響,多大開始把尿合適?

用戶53061933255


把尿對孩子會有一定的影響,問“多大開始把尿合適”背後的含義是應該把尿,但是明白其中的道理之後,媽媽爸爸可能需要改問“究竟要不要把尿”了。

膀胱好比是個儲尿袋,它的出口由尿道括約肌負責把門,儲尿袋裝滿了就要鬆開出口把尿排出去。半歲之內的小寶寶因為發育不夠成熟,即使儲尿袋沒裝滿也可能隨時排尿,特殊的情況儲尿袋滿了卻不能及時排出,寶寶會很不舒服,等尿的時候弄出好大一泡。

排尿這個事最初只是由低級神經中樞控制,寶寶無法任由自己想尿就尿,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熟,高級神經中樞慢慢會接管排尿的指揮權,有了尿意能夠暫時憋住,到了廁所解開了褲子再釋放,當然過程中常會一度因為控制不好而有尿褲子的情況。

排尿的信號原本來自於儲尿袋的張力,一旦膀胱充滿了就通知尿道括約肌開門,是泌尿系統自家相互配合的事。而“把尿”就好比來了個外人,給寶寶擺個姿勢再吹聲口哨,就要對排尿這件事“蠻橫”地發號施令,所以家人發現把尿要經過訓練才能保證成功,而且有時候會遭到寶寶的反抗——你越是把我越不尿,等你放下之後我再偷偷地尿。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之後,大家自然明白把尿至少是多此一舉的事,如果時機掌握的好而且寶寶也能接受,偶爾把尿並非完全不可接受,但是如果家人誤以為把尿很好很重要,長時間強行訓練就可能造成壞影響,甚至是比較嚴重的傷害。

無論如何,把尿跟其它一些育兒活動一樣,凡是對寶寶的自然成長規律橫加干涉,不管出於好心還是道聽途說,往往會費力不討好。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我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影響,因為都是人云亦云,也沒有可靠科學依據。反正我家兩孩子都是從小就把屎把尿了,不過得注意把尿姿勢。

我家大寶是出了月子就把屎把尿了,因為不管用什麼尿不溼,用什麼護臀霜,怎麼注意保養等,孩子就是紅屁股,那時又沒有太陽曬,要不讓他扒著曬曬太陽殺殺菌。沒辦法,只好用純棉尿片了。能把就把到,把不到就只好洗片洗褲子了,專門買的烘乾機對付孩子不停的換片!把了一段時間就知道規律了,到後面三四個月的時候基本上都能把到了。不過晚上是用尿不溼,白天才用尿片!這樣孩子舒服,晚上大人孩子都睡得好些。

小寶出生時是用的尿不溼,儘管也有紅屁股,不過每天都有太陽,每天早晨都帶著孩子曬屁股,紅屁股現象不嚴重。主要是人懶了,用尿不溼省心。

不過廣州夏天又長又熱,八個多月就開始給孩子把屎把尿,就晚上用尿不溼!這樣孩子屁股就不會起痱子,要舒服很多!


青青寶貝


有影響,我閨女感冒住院時隔壁床就是,親眼看見一個大約一歲左右的孩子把尿把屎脫肛的,拉肚子,屁股眼還翻出來一大塊,讓醫院兒科主任看了說是,屁股眼裡有泡泡是痔瘡還脫肛,才一歲啊!以前只是聽說沒見過,那次是真見識到了。

我家的孩子大約在10個月11個月會站之後開始把尿的,如果只是我自己,我是不想把的,還有奶奶一起看孩子,這些就避免不了。現在13個月,給她買了小馬桶,坐著尿尿拉臭臭,她不願意坐,因為她小了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尿尿,也控制不住,也不會說話,很多時候還是尿褲子,尿了就換唄,在外面玩時奶奶有時會把,我剛開始反對,現在也不說了,奶奶也很有數,問寶寶,有沒有尿尿?沒有往上挺,她就挺了,就不把了。

拉臭臭,之前是躺著,現在也躺著,不願意做馬桶,有點便秘,我需要給她在使勁拉臭時,捏一下肛門那,才能拉出來。

你看,也就三個月時間,不管怎樣都好說的,我的原則是,能不把就不把,尿褲子我給洗,尿溼褥子我再曬。


酸甜樂府


我兒子14個月斷奶,斷奶前從未把尿過,斷奶後老人單獨帶了約三四個月,在17個月左右可能覺得娃大了想訓練他,被我發現兩三次把尿,娃往往不肯尿,老人會打幾下他的屁股訓兩聲,被我攔住了,因為我知道偶爾尿在身上情有可原,還沒發育好呢。

我是堅定地等娃自己發育好派,做好等娃三歲再戒紙尿褲的打算,也一直都有囤貨。

娃兩週歲差一個月的時候,我觀察到娃的紙尿褲整夜都是乾的,且自己有意識在尿意來襲的時候把自己的開襠褲撥開站著尿尿(小時候都是教他蹲下尿的)。持續觀察了一個月後都是如此,我開始試著睡覺不給娃用紙尿褲(隔尿墊有墊),大概半年裡有尿過三四次床,之後又觀察了幾個月,我把隔尿墊也撤了,娃從那以後都是一夜到天亮(小時候也是一夜到天亮,不過是兜著紙尿褲的),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尿尿,偶爾五六點被憋醒要尿,現在快五歲了,五六點被憋醒的時候也很少了。

三週歲出頭進幼兒園,幼兒園會固定一段時間讓娃集體上廁所,老師跟我反饋孩子總是拒絕,我告訴老師我家娃自己心裡有數,而且他尿的間隔時間也較長,現在中班了,娃從未尿在身上過,我家帶去的換洗褲子都是一放一學期的。就算娃憋尿憋得轉圈圈,也從未尿褲子上過。

同年齡段有兩個小朋友,比我家小几個月,至今離不開紙尿褲,兩個小朋友都是從小被把尿的。

兒子的如廁能力也是很好,兒童馬桶買回來就一直閒置,丁點大就要求坐成人坐便器大便,大點後就自己上,現在凳子也不用踩了,大人從開始就很省心。(當然,大便後大人會幫其清洗)

我認為,如果不是在17個月左右還被把了一段時間的尿,我兒子的如廁能力會更好。


若塵149853726


把與不把,只要有個度,都有好處。我孩子還小時,我們用的尿布十尿片,不知道是不是沒買到好尿片,小孩喜歡紅屁股,就要加一塊棉質的尿布在上面,為了少洗尿布吧,我婆婆會經常把尿片拉開把尿,不管天氣多冷,不把出尿不罷休,我看著也是心疼。但一般這幾個時間肯定把到尿,剛睡醒時,喝完奶過幾分鐘,打尿顫後,然後晩上睡覺動來動去時。我小孩都是到了一歲左右就沒墊尿片了,一年可能有兩三次發生水災的時候,但總比一天到晚夾著尿片舒服。把尿要多掌握孩子的習慣,注意把尿的時間,不要讓孩子不舒服。我也有聽說有些家長一天到晚給孩子夾尿片,一直夾到三四歲,小孩還不會自己方便,就是方便,一次也只點點,次數頻繁。其實小孩一歲多點點能聽懂大人的話,這時可以訓練寶寶自己方便了



祈禱平安健康快樂


個人觀點,我覺得半歲之前把尿對孩子特別不好,至於多大開始把尿合適?我認為最好是一歲以後,至少不能早於半歲。

我生閨女時,月子裡就因為婆婆給閨女把尿的事情鬧彆扭,光看著就難受,我認為過早把尿有以下危害:

  1. 尿尿過於依賴把尿 之前在一個媽媽群裡面有位媽媽反應她家三個月的小寶寶每次尿尿都會哭,只有把著尿了,才恢復情緒,據她講,孩子是從月子裡就開始練習把尿把便,並且現在幾乎每次都能把出來。其實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每次都是把著尿所以寶寶不把著就尿不出來,以至於即使晚上帶著尿不溼睡覺,想尿尿時也會哭鬧醒。(這是因為寶寶從小訓練把尿,所以每次尿尿都是聽從把尿指令排尿而不是自己膀胱充盈後的感覺排尿)長此以往,由於孩子膀胱得不到足夠的訓練,使得膀胱容量變小,孩子會出現憋不住尿、尿頻等現象。
  2. 對孩子的脊椎不好 三個月內的寶寶脊椎還是一條直線,三個月會抬頭後形成第一個頸部曲線,半歲會坐後形成第二個胸椎曲線,一歲會走後形成第三個腰椎曲線,過早的把尿,如果時間過長,姿勢不對,可能會引發脊椎側彎、駝背等現象。
  3. 容易造成脫肛等現象 據說中國之所以痔瘡高發,就與從小把尿把便有關。過早把尿,過於頻繁用力,會使直腸粘膜突出肛門,就是脫肛。

我認為,如果是夏天,孩子穿的比較少,已經一歲了,就可以慢慢引導孩子學會自主排便,我閨女是在一歲半時通過訓練能夠白天不用尿不溼,在兩歲半時晚上也不用尿不溼。如果發現孩子尿尿後覺得尿不溼不舒服,每次排尿有信號時,就可以練習自主排尿。


我是米小兔,一個二胎媽媽。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給你們分享家庭育兒,夫妻關係,家庭生活等資訊,有問題可以給我私信,我們一起討論.


米小兔談育兒


事實上,把尿對孩子沒有任何影響!而且還有很多優點,比如,可以鍛鍊孩子及早自助排尿!但是關鍵在於,給孩子把尿的姿勢一定要正確!

作為一名高級育嬰師,我自己的孩子從滿月開始我就堅持給他把尿。到現在孩子沒有一點問題,既沒有出現你們擔心的雙腿變形,也沒有出現什麼脫肛,痔瘡之類的任何毛病!

但這是對自己孩子來說,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如果是上戶到客戶家裡的話,那就要提前溝通好。按照客戶的要求去做就可以!

那什麼才是把屎把尿的正確當時呢?首先讓寶寶坐在你的大腿上,後背貼著你的胸腹部,這樣可以讓寶寶有個依靠,不至於身體失去重心!

接著要注意一定要用雙手握住寶寶的大腿,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寶寶突然用力,掙脫懷抱。做到讓孩子屁股有支撐,後背有依靠,雙腿有保障,就不用擔心孩子會有什麼“不良反應”!

把握好這三點,給孩子把屎把尿就是這麼簡單!


軒媽育兒經


18個月以後

新生兒排尿反射是低位中樞的反射性排尿,當尿液容量超過排尿閾值時會引起膀胱壁張力增加從而出現反射性排尿即簡單脊髓反射自發排空膀胱,完全不受大腦影響。

嬰幼兒括約肌在9月大的時候才能夠引出,12到18月椎體神經束髓鞘形成,所以嬰幼兒對過早的把尿訓練有抵抗。隨著中樞神經系統的逐漸成熟,嬰兒在參與“經驗的組織”以及與照養環境的交互作用後,通過習得,逼尿肌括約肌協調性逐步發育完好,正常抑制反射通路完全建立,能感覺膀胱充盈並逐步形成由大腦皮層控制的意識性社會性排尿,自主地抑制和延遲排尿。

考慮到尿不溼舒適易用,方便家長看護和能有效保持嬰幼兒衛生清潔,故美國兒科協會曾推薦嬰幼兒使用尿不溼直到2歲甚至學前年齡。大多數兒童是在18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如廁訓練的,部分兒童可能會延遲到2到3歲;這個月齡訓練會變的更容易,兒童也能更快學會。過早或者不良的大小便訓練會給兒童造成的精神影響,會導致便秘和遺尿,還會增高腹壓,引發脫肛等問題。

寶寶可以自己如廁的十大信號

  當你發覺下列信號的時候,你可知道寶寶已經準備好了:

  1.寶寶明確表示樂意與你去衛生間看看究竟怎樣上廁所,也許還會煞有介事地在馬桶上坐坐。

  2.寶寶理解廁所是幹啥用的,瞭解尿布溼了或髒了意味著什麼。如果寶寶還有以下表現則更好,如,褲子溼了,就煩躁不安;自己將髒尿布往下扯;或者要求你換乾淨尿布等。

  3.寶寶能聽懂表示大小便的一些詞語,如“尿尿”等。

  4.寶寶可以保持2小時以上不溼褲子(或尿布)。

  5.寶寶大便正常且柔軟成形。

  6.寶寶能夠且願意聽從簡單的指令,如上洗手間的指令等。

  7.寶寶可以幫著提拉褲子。

  8.在要排便前幾秒鐘,寶寶似乎可以自己意識到並告訴你(很多孩子會蹲下;或離開房間;或者“表情暗示”)。

  9.寶寶的情緒良好,自願和樂意接受新的變化,不需要經過很大的調整(如,為了適應新同伴或者學校生活而做的調等)。

  10.寶寶明確表示渴望獨立。如,想成為“大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或者想與爸爸媽媽一樣,自己使用洗手間等。

  如果你的寶寶符合大多數“條款”,說明他(她)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可以進行訓練了。如果沒有,那麼最好再等一兩個月。



兒科醫生鮑秀蘭


天氣漸漸暖了,奶奶和姥姥又開始嘮叨了,“天熱了可以把尿了”,“今年夏天不穿紙尿褲了”,“夏天穿紙尿褲會悶壞”,此處應有科學育兒媽的一聲“呵呵噠”……

經常有寶媽在後臺問我,糕媽你訓練年糕自己上廁所了嗎?弱弱地說一聲,懶媽媽覺得紙尿褲挺好的,壓根不著急這事兒……

Anyway,是不是科學育兒,都會遇到“教孩子上廁所”這個千古難題,所有媽媽都要面對“啥時候脫紙尿褲,怎麼進行如廁訓練”。好了,在你進行如廁訓練之前,你需要先了解以下問題。

問:最理想的訓練時機是什麼時候?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寶寶對上廁所表現出興趣,並且表現出以下7個信號,就可以開始如廁訓練。

1、對馬桶、坐便器或穿內褲感興趣;

2、能聽懂你的指令並乖乖的照做;

3、想上廁所時,能用語言、面部表情或其他姿勢來表達;

4、能保持兩小時以上屁屁乾爽;

5、在尿布上尿溼或便便後會抱怨不舒服;

6、已經學會拉下和提起褲子的動作;

7、能在坐便器上坐下和起立。這種狀態通常會在2歲左右出現,並且因人而異。

問:我想在女兒2歲前給她做如廁訓練,可以嗎?

如果更早開始訓練,通常會花費更久的時間,還有可能給寶寶造成壓力。因為寶寶可能還沒有辦法準確地告訴你她想要去廁所的意願,或者肢體協調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不足,無法自己穿脫褲子和控制排洩。他也很可能一玩就忘記要上廁所,結果尿在褲子上。

問:有人說夏天給寶寶開始訓練比較好,可是現在天還冷,我要等到夏天嗎?

一般來說,夏天是個開始訓練的好時機,因為這時候寶寶穿的少,方便自己穿脫褲子,就算弄髒了也好清理。但如果寶寶已經準備好了,不一定非等到那個時候。之前糕媽呼籲過,冬天在家裡可以給寶寶開暖氣,穿的少好活動,現在再加上一條,穿的少還方便做如廁訓練。

問:我給2歲半的兒子做如廁訓練已經有半年了,但好像還是看不到成功的跡象。這個過程還要持續多久?

從開始教寶寶如廁,到他能夠自己上廁所,這個過程一般會持續3-6個月。不同的寶寶會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可能幾周就學會了,也有一些需要花費半年到一年。

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的研究顯示,

如廁訓練不是一件能夠快速、順利完成的事。寶寶要能夠用語言表達上廁所的意願、能夠感知尿意和便意、知道走去廁所需要的時間、能夠自己穿脫褲子等,這些需要他語言、認知、肌肉、肢體協調等各項能力的發展和支持。所以媽媽們要有耐心,陪伴寶寶完成這項重要的挑戰。

問:我妹妹給她的孩子使用獨立的兒童坐便椅,而我鄰居推薦馬桶圈式的坐便器,到底哪種坐便器更有效?

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坐便器,只要寶寶感覺舒適並且安全就可以了。如果使用馬桶圈式的坐便器,記得在寶寶的腳下放一張小踏凳,方便他爬上爬下,坐在上面的時候也可以放輕鬆;同時,家長要在旁邊監護。如果是像小凳子一樣的坐便器,就可以讓寶寶自己坐著啦。

問:我應該給他穿一次性的訓練褲,還是直接換成普通內褲?

如果你很難接受寶寶把衣服和床弄得一團糟,或者經常要帶寶寶外出,不方便替換乾淨的衣褲,就使用可丟棄的訓練褲。如果寶寶基本都待在家裡,並且已經準備好自己上廁所了,不妨直接換成普通內褲,尿溼的時候他更容易感覺到。

問:我應該教我的兒子站著尿尿還是坐著尿尿?

最好先學習坐著尿尿,再學習站著尿尿。寶寶最初並不能很好地分辨和控制大小便,小便有時會伴隨大便一起排出。讓他先坐著尿尿,一方面是為了方便清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他更有效地學習如廁。

寶寶在開始學習一件事的時候,最好能把他需要考慮的因素減到最少。如果寶寶在上廁所前還要考慮是坐著還是站著,他就會猶豫一會兒,在這幾秒鐘的時間裡,寶寶可能已經在褲子上解決了,這無疑會給他造成壓力。

問:我的孩子會在坐便器裡尿尿,但不會在裡面排便,我該怎麼做?

寶寶通常在學會排尿的1-2個月後,才慢慢學會在坐便器裡排便

拒絕排便容易造成便秘的問題,大便乾硬會讓排便變得困難,會形成惡性循環。如果寶寶不願意在坐便器上排便,不要太勉強他,先給他換上紙尿褲,讓他在紙尿褲上解決。同時在不勉強他的情況下,讓他嘗試穿著紙尿褲在坐便器上排便,成功以後當著寶寶的面,把便便丟進坐便器裡。然後再慢慢過渡到讓寶寶光著屁股在坐便器上排便。

問:我的兒子總是來不及走到坐便器就尿出來了,請問怎麼辦?

把坐便器就近放在他身邊。他在房間時就放在房間裡,在客廳玩就放在客廳裡,睡覺時就放在床邊,坐車時就把便攜式的坐便器放在車上。等寶寶能夠及時走到坐便器上廁所,再逐漸增加他和坐便器間的距離,直到把坐便器放在固定的位置(例如衛生間裡)。

另外,要確保寶寶的衣服方便穿脫。儘量穿寬鬆、方便穿脫的衣服(避免連體衣、揹帶褲),避免因為來不及脫褲子而尿在身上,增加他的焦慮感和挫敗感。

問:帶寶寶外出時,還要繼續如廁訓練嗎?有什麼方便的辦法?

開始如廁訓練後,最好堅持在每天的固定時段給寶寶做訓練

。如果帶寶寶外出,可以在車上備一個便攜式的坐便椅或馬桶蓋,在裡面套上塑料袋,這樣寶寶方便後,只需把塑料袋紮緊丟棄即可。

10個問題,是否解決了你內心的疑問?如果這些問題你都瞭然於胸了,並且你和寶寶都準備好開始如廁訓練了,那麼就行動起來吧,你會發現,上廁所這件事情,竟然也可以這樣腦洞大開!


年糕媽媽


您好,這個問題有崔玉濤育學園來為您回答,點擊上方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問題哦!~

不建議給孩子把尿。

把尿是對寶寶髖關節及肛門括約肌的異常刺激,有害無益;還會增高腹壓,引發脫肛等問題。

而且,頻繁把尿會讓寶寶因為對指令的條件反射而排尿,而非因為膀胱中尿液充盈刺激括約肌而反射排尿,使寶寶缺乏憋尿經歷,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鍊,膀胱縮小,引發憋不住尿、尿頻等問題。

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不能從把尿開始,而是要觀察: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孩子能大部分滿足下面的8個表現,就說明孩子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

  • 紙尿褲能保持至少2小時乾燥,或午睡後紙尿褲還是乾的;

  • 紙尿褲髒了,有不舒服的表現,想要換新的;

  • 對坐便器產生興趣;

  • 大便時間逐漸變得規律;

  • 主動要求穿內褲;

  • 可以遵守簡單指令;

  • 會用表情、姿勢或語言會來表達自己正在大小便;


  • 能夠自己或在大人的幫助下脫(穿)褲子。

這個問題就說到這,歡迎點擊下方,崔玉濤育學園“查看官方網站”,瞭解更多育兒乾貨知識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