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麼能戰勝朱允炆?

beyondwusheng


靖難之役是歷史上少數,以藩王身份成功反攻中央的戰爭,其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朱棣本人。朱棣以其少量的精銳部隊,經歷四年時間,終究還是擊敗了建文帝。

朱棣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並非常擅長厚黑學和操控人心,這才能讓士兵死心塌地追隨於他,可見領袖的人格魅力是有多麼恐怖。

圖1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

那麼為什麼朱棣有這麼強的領導和號召力?

1、朱棣出生於戰火,帶兵多年,有良好的軍民基礎

1360年,朱棣生於戰火之中,當時陳友諒和朱元璋打得正不可開交,是最危急的時刻。所以朱元璋也沒有時間來管朱棣,只能讓屬下人來照顧朱棣。朱棣就是這種極其不安定的環境中長大的,沒有錦衣玉食也沒有溫暖的家庭,只能隨著父親東征西討,隨時都有搬家的風險。

到處都在打仗,在朱棣身邊的也大多是士兵或者將領,這讓朱棣很快熟悉的軍旅生活,雖然他那個時候很小,也為之後的靖難打下了群眾基礎。就好比朱棣成為皇帝之後,也曾經為太子冊立問題感到頭疼,朱高煦常年在軍中效力,軍功很高,所以大多軍中將領都推薦朱高煦為太子。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被封為燕王,就藩北平,史料記載“夏四月乙丑,封皇子樉為秦王,棣燕王,橚吳王”。從此朱棣就在北平紮下了根基,是諸王中最強的一支,這是因為其駐守的地方很危險,正是和蒙古人交界的地方,自然需要更多的兵馬和輜重。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靖難,在其封王后的這十九年中,他一直在北平駐守,說他擁兵自重、樹大根深一點也不為過。在這段時間內,朱棣的勢力在不斷擴張,還有兩次成功北伐,招降元太尉乃兒不花,不僅兵強馬壯,而且軍心牢固。這無疑是為靖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圖2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

2、朱允炆削藩太過急躁,讓朱棣有了起兵的理由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很適用當時坐鎮北平的燕王。太子朱標死後,理論上應該立朱棣為太子,不過朱元璋愛子心切,不顧他人反對,立了皇太孫朱允炆。這些朱棣都看在眼中,心中也很不痛快。

所以姚廣孝說送給朱棣一頂“白帽子”時,朱棣馬上就同意了,姚廣孝也成為朱棣第一軍師。建文帝繼位後,馬上就著手削藩,皇帝採納了幕僚黃子澄的建議,先後貶職或者關押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這一系列舉動引起了朱棣強烈的危機感,而在姚廣孝的攛掇下,燕王終於決定舉旗靖難。

朱允炆削藩過於急躁,給了朱棣話柄,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建文帝有仁慈之心,卻沒有治國的本事,他幾乎什麼都聽從齊泰、黃子澄的,之後這兩名幕僚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間接促使了靖難的成功。

圖3 姚廣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

3、朱棣禮賢下士,對士兵關愛有加

朱棣有著幾乎所有名將應有的素質,他有著極高的軍事天賦,也很會操控人心。朱棣深知造反的風險之大,要想屬下這幫人死心塌地的為他賣命,必須要把“交情”處好。只有大家從內心信任你、愛戴你,那麼這支軍隊才能有勝利的可能。

一次,朱棣在行軍途中,見到一士兵病倒在路邊,已經奄奄一息。朱棣二話不說,直接命人把士兵放在自己的備用馬匹上,送回營寨療傷。有的將領勸解朱棣:“您是萬聖之軀,可不能隨便讓小兵騎您的馬”,朱棣則動容道:“人命比馬重要,救人是我應盡之責。”

這些橋段很快傳遍全軍,也讓北軍士兵更加奮力搏殺,來報答王爺的恩德。這也是在靖難途中,很少有將領叛變的重要原因,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敵對將領主動歸降朱棣。

圖4 靖難之役

4、朱棣權謀手段精明老道

在靖難快要成功之際,朱允炆請出了慶陽公主,希望能和朱棣議和。朱棣很清楚慶陽公主來的目的,一見面朱棣就痛哭失聲,說明其並不是要奪取皇位,只是為了殺奸臣。慶陽公主則建議朱棣劃江而治,朱棣卻問了其他幾個藩王的近況。

被扣壓的幾個藩王仍舊被軟禁或者扣押,根本沒有任何改變,從這說明了朱允炆只是在拖延時間,如果朱棣答應了其議和要求,那才是最愚蠢的。朱棣拒絕了慶陽公主的提議,並希望其兄弟姐妹能到明陵躲一躲。朱允炆和朱棣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朱允炆要想“越級殺怪”實在是太難了。

在這樣一名權謀老道、經驗豐富的王爺手下賣命,軍兵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朱棣上馬可以統兵、下馬可以治國,這樣的帝王,就像動物界中稀有品種,實屬罕見。

圖5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

為什麼朱允炆的大臣們大多數都投降了?

朱允炆是一位仁慈的帝王,這是朱元璋想留個這個國家的未來,但朱元璋沒有意料到他死後不久,朱棣就起兵造反了。朱允炆即位時21歲,既無軍功也無政績,且朱元璋的殘酷統治也讓官員們深受其害,也迫使君臣關係非常緊張。

既然天下都是你朱家的,那麼大臣們自然不會那麼忠心耿耿了。而且朱棣同樣是朱家的人,這場戰爭無論誰是勝利者,只要是姓朱的,那也不會有什麼區別,想必有很多人抱著這種想法。朱允炆可悲的地方就在這裡,他接手的帝國人心盡失,只剩下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之流,是隻有忠心卻沒有能力。

圖6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

朱元璋大肆殺戮官員,也讓官員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畢竟命只有一次,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既然反對朱棣沒有什麼好下場,那麼還不如投降,有命活著才能說其他的。在朱棣進入南京城後,大多數官員都投降了,拒絕投降的幾乎全部被屠戮殆盡,史料記載“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坐奸黨死者甚眾。”

朱棣是歷史最偉大的帝王之一,只是其靖難實在不算什麼光彩的事,為了這塊“補丁”朱棣不知殺了多少人,還重新建立了錦衣衛和東廠,實行暴力統治。但我們也不能不佩服成祖的本事,其五次討伐漠北、收復安南、鄭和下西洋、揚國威於四海,萬國來朝,可謂真正的盛世。

參考文獻:《明史》


歷史大學堂


朱棣當年以秋風掃落葉之姿,一舉衝到了南京城下,進而登基稱帝,爽歪歪的做了皇帝,但是稱帝真的就這麼簡單嗎?地方軍抗衡中央軍有一個很明明顯的弊端,那就是“師出無名”,而朱棣反叛的口號卻“清君側,靖國難”,這朱老四是真的聰明啊!


先說說“民心”這一問題吧!


而所謂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對於一個朝代的開創和結束的時候而言的,守成之君的時代往往都不會存在這一說法,朱棣和朱允炆的爭鬥其實還是可以歸結於上層皇族之間的內鬥,雖然戰亂波及了百姓,但是真正損害的還是皇族之間的利益。


古代所謂的民心是什麼?


民心說白了就是“有地種,有飯吃”,只要古代的王朝能夠滿足這兩點,他們壓根不會顧及王朝高層會經歷怎樣的鬥爭,更何況這些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也沒有資格管這些閒事,其實看看唐初的高層皇族之間的鬥爭,我們就能夠明白,在唐初高層撼動的如此之厲害,可是是依舊誕生了“永徽之治”、“貞觀遺風”的盛世,為什麼?


就是因為上層皇族的鬥爭影響不到民眾的切身利益,反而民眾的生活越來越好。


朱棣和朱允炆也一樣,他們雖然是引兵相戈,但是真正的戰爭還是一場皇族之間的鬥爭,根本不會涉及到“民心”的這一說法。


再看看朱棣為什麼會成功?


朱老四的成功有實力,也有運氣,當然了朱老四依靠最多的還是他自己頗高的軍事素養。而且長期駐守在燕北之地的朱棣在軍隊中有很高的威望,當他起兵的時候部下居然一一跟隨,這種軍事人格魅力在太平盛世有幾個人能夠有?


我好端端的好日子不過,我和你去造反?我丫的瘋了啊?


再看看看似柔弱和仁慈的朱允炆,他做起事情來可是一點都不仁慈,相反地越來越殘忍,正是又是削藩手段過於激烈,當朱棣扯起起義的大旗的時候,竟然沒有幾個親王願意真心實意幫助這位號稱仁慈的建文帝朱允炆了。


可見當時的朱允炆和親王的關係已經處於離心離德的尷尬境地了。


在削藩這件事情上雷厲風行的朱允炆把自己的叔叔們整治的可是真慘啊。湘王自焚而死、代王、齊王等相繼被廢為庶人,削藩這種事情就算是漢武帝削藩也用了三代人的時間,朱允炆人如此強行削藩,必然會在皇族親王內部引起軒然大波。


可是朱老四不一樣啊,他有一大群樂意追隨他的猛將和謀臣,還有自己這位能征善戰的領袖,試問:何愁大事不成?


歷史總探長


建文帝朱允炆生於1377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是怎樣當上皇帝的呢?其實朱元璋在位的時候,為了給明王朝定下傳統,杜絕以後皇位繼位引發爭端,選擇了性情溫厚的長子朱標作為太子。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太子朱標在37歲的時侯不幸身染重疾病故。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有二十多個兒子的。太子朱標死了,難保其他皇子不會凱覦皇位,有其它的想法,為了免絕後患,而且按照原則,嫡長子不在則應立嫡長孫,加上朱允炆在朱標病重期間表現的十分孝順乘巧,深得朱元璋喜歡,於是,朱允炆被立為了太子。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享年70歲,同年21歲的朱允炆登基當上了皇帝,也就是建文帝。建文帝上位後也是自己作死,因為忌憚於那一幫藩王的實力,也就是朱允炇的叔叔,那些叔叔在朱元璋時期全都是據地為王,被封為藩王的。朱允炆認為藩王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所以決定削藩。



本來皇帝為了皇權要削藩也無可厚非,誰知道朱允炆踢到了四叔,燕王朱棣這鐵板。很快朱棣於1399年發動靖難之變,自北平揮軍南下 ,僅僅三年時間便打敗建文帝,成功上位奪得了皇位,成為了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而建文帝則被迫落荒而逃,不知所蹤。說來也是奇怪,朱棣初始一個區區800人起兵的叛逆之師,如何在短時間之間打敗正統朱允炆的呢?

1.燕王朱棣的才智比較老謀深算,從朱元璋時期就已經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是朱元璋這麼多兒子中頗具軍事才能的人,而且朱棣做了這麼多年藩王,可謂根基實力雄厚。再加上建文帝朱允炆已經是擺明了車馬要削藩,坐以待斃引頸待戳是死,倒不如放手一博才有一線生機。



2.朱允炆過分相信身邊的大臣,相信朝廷的實力,而且剛剛登上皇位,根基未穩,還沒有培養起自己真正的大臣、親信班子。雖然名正言順,但是削藩欠缺周詳計劃,手法上操之過急,失敗也是不奇怪了。



3.朱允炆的失敗朱元璋難辭其咎。在朱標做太子的時候,朱元璋就為了給老朱家的皇權掃清障礙,把以前的開國功勳,也就是能攻城拔寨的,能打硬仗將領都殺完了,原想著為太子朱標鋪平道路的,誰知道會坑了自己的大孫子朱允炆,導致了朱允炆雖然名正言順都最終無人可用。只能使用輔政大臣齊泰和黃子澄這些只會紙上談兵的飯桶。



4.說來也是奇怪,李景隆統領幾十萬大軍打到了朱棣的老窩,就在快攻下來的時候,卻莫名下令撤退。而且在朱棣之所以這麼快攻破南京,還是因為李景隆開的大門。所以,朱棣有了李景隆這個內奸,叛逆造反的大殺器,真是如虎添翼,能打敗朱允炆也就不奇怪了。其實在這裡細思極恐,朱棣什麼時侯收買了李景隆,難道早就預料到了會有這麼一天,埋伏下李景隆這枚奇兵?如果真是這樣,明成祖朱棣就真的太可怕了。


浩瀚文史


關於朱棣能夠選擇成功,大家已經說了很多原因,本人想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理解。那就是最基本的經濟層面,具體的就是指雙方使用的貨幣。

由於元朝末年的長期動亂,財富大量被毀滅,所以到了明朝初期,貨幣供應嚴重不足。而貨幣是經濟運行的血管,沒有足夠的貨幣,經濟就很難發展。那麼明朝初年為什麼會發生貨幣短缺的現象,主要是和元朝的經濟政策有關。元朝時,人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色目人主要是指西域來的商人和原來的西夏遺民。西域的商人非常善於做生意,而且他們的視野非常寬廣,以整個亞歐大陸為思考維度,大元帝國又連通了中國和中亞以及西亞的廣大地區,就更為他們的生意提供了廣闊的前景。所以這些色目人幫助元朝政府理財,賺取大量的錢財。此時的貨幣仍然是以銅錢和白銀為主。中亞和西亞的白銀很少,所以白銀在這些地區的購買力就很強。



於是色目人利用這個不對稱關係,用中原的白銀在中亞和西亞買大量物資。同時幫助帝國不斷地搜刮中原地區的白銀。這樣一來,中原的白銀大量減少,出現了貨幣荒。面對這種局面,元朝政府只能發行紙幣以填補,可那時紙幣根本就沒多少信用,百姓根本不接受。元朝滅亡以後,明朝建立,貨幣短缺的現象依然存在,而且更加嚴重了。因為元朝時,東亞、中亞、西亞的貿易是一體的,中亞、西亞的需求是可以拉動中國產業的。可是明朝建立後,和亞洲內地失去了聯繫,也沒內需拉動了。面對這種情況,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一種準計劃經濟,就是把全國人分成四類,軍戶、農戶、匠戶、灶戶,分別是軍人、農民、手工業者和製鹽,這樣就限制了貨幣使用量,以農村最落後的生產部門為基礎,把國家統一起來。但是這種結構是很不穩定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必須要有市場和貨幣才能進一步發展。朱元璋就又發行了紙幣,叫做大明寶鈔。


無論是普通的民間交易,還是對於大宗貨物的交易和戰爭的軍費,就用大明寶鈔作為中間交換物。可是,明朝的紙幣也不好使,很多做大買賣和當兵的人都不認。民間也很快退到了以物易物的狀態。這種現象在江南地區非常嚴重,而當時明朝的首都南京就在江南中心,也是發行大明寶鈔最嚴重的地方。朱元璋是開國之君,依靠自己的威望還能勉強維持,可到了他的孫子朱允炆即位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必須指出的是,江南的貨幣短缺,用不值錢的大明寶鈔狗尾續貂,可是在北方的情況就不一樣了。這裡地處帝國邊疆,和蒙古臨近,原來蒙古和中原做生意用的銅錢和白銀依舊存在,白銀雖然少,但主要在這些地區流通了。而且這一地區是帝國邊疆,政府的主要精力用來防禦蒙古,根本沒有多少精力去推行大明寶鈔,也沒有明令去廢除銅錢和白銀貿易。


這樣一來,朱棣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朱棣本來只是一個沒有地主治權的藩王,連他居住的北平城都在中央政府的監視下,北平的行政長官是都由朝廷直接任命的。可是建文帝一系列的削藩政策落地後,激起了燕王朱棣的恐慌,他逃離了王府,收攏自己的親信,殺死了北平的行政長官,聚攏了邊疆的軍隊,開始造反了。在政治方面,建文帝是正統,名正言順。但是朱棣是長輩,德高望重,而且有“靖難”的口號來爭取人心。靖難的任務是朱元璋生前定下的,意思是如果中央有了奸臣,地方藩王有責任帶兵勤王,原來是好的初衷,現在成了朱棣造反的藉口。


朱棣最大的優勢就在貨幣方面,因為他控制的地盤是商品經濟較為繁榮的地區,和蒙古相臨,銅錢和白銀較多,做生意的人都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能夠吸引自己的商人。軍隊的軍餉也就有了保障。士兵更願意用力。可建文帝就不一樣了,江南地區大明寶鈔大量發行,嚴重掏了經濟的發展,商人和軍隊得到的都是沒有價值的紙錢,政府信用不能保障,直至破產。可以想象,在戰場上拼命的士兵,只拿到一些不值錢的紙票子,既不能買多少東西,更不能養家餬口,心裡會作何感想。兩廂對比,戰爭的勝負也就不難判斷了。從經濟層面上說,朱元璋搞“軍戶、農戶、匠戶、灶戶“是為了穩定國家,但是這種經濟註定不能持久。在發展一段時間後,就必須要注入大量的貨幣才能運行。而建文帝正是這種經濟的受害者。由於江南的經濟停滯情況比北平附近要嚴重得多,所以根本無法很好地集中財富,調動軍隊的積極性。朱棣則利用銅錢和僅有的白銀很地凝聚了人心,調動了軍隊,從而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當然,朱棣在奪位後也面臨貨幣短缺的問題,這種現象一直到明朝中期美洲白銀大量注入才得到緩解。


歷史細觀


咱們來說一說,朱棣為什麼能戰勝代表皇室正統的朱允炆吶?

一、燕王朱棣常年處在對抗北元的第一線,作戰經驗豐富,手下兵力雖然不多,但無一不是精兵悍將!

二、朱允炆頒佈聖旨說不能傷害他叔叔(你拿他當四叔,人家不把你當親侄子啊),所以朱允文這邊的士兵顧忌太多,有幾次機會幹掉朱棣,就因為這道聖旨朱棣免死。而朱棣知道後,反而身先士卒,極大地鼓舞了己方士氣。

三、朱元璋為了給自己的孫兒掃清登基的條件,殺了幾萬功臣良將。等朱棣反叛之時,才發現無將可用。

四、天時!子不語怪力亂神,可偏偏幾次朱棣大敗之時,天象就向著有利朱棣的一方改變。

……





予安何時安


朱元璋本來是立朱標為太子,可惜朱標英年早逝了,於是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太孫。朱元璋臨死前,親口傳位於朱允炆。第二年,朱允炆改元建文,史稱建文帝。

建文帝無疑是明朝正統繼位的皇孫,天下人都認可,自然也就得到了眾人的支持。朱棣不過是一個戍守邊疆的燕王,在天下太平之際想要造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實力也比不過朝廷,那麼最後為什麼會取得成功了呢?究其根本,就是建文帝無人可用。



朱元璋在世時,時常無故殺戮功臣,太子朱標仁厚,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勸父皇節制殺伐。朱元璋拿了一根荊棘扔到地上,讓太子用手撿起來。太子正要伸手去撿,又感到有些為難,朱元璋便對太子說,這荊棘上都是刺,會扎手的,現在我幫你把刺都拔掉,你再撿起來就不會感到扎手了。由此可見,朱元璋屠戮功臣並不是因為他們犯了什麼錯誤,只是想要剷除他們的勢力罷了。

在整個洪武期間,發生了兩個大案,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兩個大案,胡惟庸謀反案和藍玉謀反案。胡惟庸案牽扯到三萬五千多人,藍玉案牽扯到一萬多人,朱元璋毫不手軟,將這差不多有五萬的人全部誅殺了。實際上,得有四萬多人都是被屈打成招,含冤而死的。但是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整個朝廷裡重要的官員都被殺盡了,幾乎是來了一次大換血。



建文帝接手的大明朝廷,已經沒有幾個前朝元老了,而朱元璋又把幾個兒子都封成了王,他們的勢力在一天天的變大,對朝廷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尤其是燕王朱棣,他的封地在元朝的舊都,佔盡了地利,又時常與蒙古北元的殘餘勢力打仗,自然也就兵強馬壯了。

建文帝一上任就削藩是沒有錯的,只是他自幼熟讀儒家經典,崇尚以文治國,身邊聚集的人也都是大學者之流。這些大學者要說治理國家倒是在行,但是打仗就是外行了。在與朱棣抗衡的三年裡,建文帝在外無名將可調,在內無謀臣可用,朝廷的幾十萬大軍,被朱棣打的稀里嘩啦的,最後落得一敗塗地。



朱棣起兵名不正言不順,一開始根本得不到天下人的響應,完全是靠指揮得當,作戰有方才獲得的節節勝利。換句話說,就是建文帝太弱了,就像一個書生在與一個士兵在打仗,而又沒有高手在旁邊指教,輸也是必然的。

朱元璋以為留給孫子一個表面沒有刺的木棍就可以安享太平了,卻不曾料到刺也是可以從內部長出來的。叔侄同室操戈,互相殘殺,朱元璋要是親眼所見,不知道會是什麼感想?


妖嬈夜話


明朝16位皇帝中,有兩個極其悲劇的人物,一個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這個皇帝丟掉了大明江山,國破家亡;另一位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被四叔朱棣搶去自己的朝廷,家破人亡。崇禎猜忌好殺,建文帝寬仁偏聽,但還是有相同之處,二位都是糊塗蟲。朱允炆生於1377年,這時候爺爺朱元璋建立明朝已經9年,是朱元璋大兒子朱標的二兒子(朱標的大兒子去世後朱允炆成為長子)。朱標在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登基後即被立為皇太子,但是朱標在1392年去世了,而朱元璋直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才駕崩,朱標當了24年太子,還是沒能熬到當皇帝。皇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沒有立其他兒子(朱元璋共有26個兒子,去世時還有20幾個兒子在世)為新的皇太子,而是選擇了朱標16歲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享年70歲,同年6月30日,21歲的朱允炆登基當上了皇帝,以明年(1399年)為建文元年。

看明史,我有幾件事想不通,其中這裡就遇到兩件,一是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其他兒子而是傳給孫子,這有違父死子繼的大原則啊;二是爺爺朱元璋的年號是洪武,孫子朱允炆即位後年號改為建文,你洪武我建文,看似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實際上是和爺爺朱元璋公然唱反調,這時為什麼?而且建文帝在一些具體政策上也開始修改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做法。

要說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治國之道,的確過於剛猛,官員工資低的可憐,而對官員的管束卻是史無前例的嚴厲,權責利嚴重脫節。朱元璋時代,貪汙殺頭的起刑點是60兩白銀,如果按照購買力折算的話,相當於如今1200元人民幣。從地方縣、府到中央六部和中書省,只要是貪汙,不管涉及誰,決不心慈手軟,一查到底。這樣的酷刑治貪下,大批官員被殺被關,以至到後來無官員可用,洪武皇帝朱元璋恩准一些罪責較輕的官員從監獄出來上班,但是上班期間必須戴枷鎖。在這個大背景下,官場是風聲鶴唳,許多人不願意當官。蘇州才子姚潤、王謨因徵詔不至,被朱元璋斬首、抄家;江西廣信府貴溪縣儒士夏伯啟叔侄把左手大指剁去,不肯出山做官,被朱元璋“梟令,籍沒其家”。政治生態到了這樣嚴峻的程度,真是官不聊生。

1398年朱元璋死後,官員們著實竊喜了一陣,不知道有沒有人放鞭炮。正好又是飽讀儒家經典的朱允炆當新君,盼星星盼月亮,這下太好了,所以連新君的年號都被這些文官迫不及待地忽悠成了“建文”。別小看年號,年號就是旗幟,旗幟就是方向,就是新君治國理政的基調。從洪武到建文這個彎拐的的確有點大,有點明目張膽的味道。

建文帝朱允炆不但打出與祖父朱元璋洪武年號格格不入的“建文”年號,在實踐上也對朱元璋的既定政策大幅度改革。朱允炆即位後一年內,將叔叔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朱鎔基的先祖)削掉,特別是湘王朱柏,因受不了侮辱,舉家自焚而亡。事情鬧到這個地步,真是有點過了,畢竟是自己的親叔叔,人家又沒有謀反。這在皇族內部引起軒然大波,形勢由官不聊生轉為王不聊生。燕王朱棣成了下一個目標。

當時朱元璋分封了9個兒子守衛北方邊境,每個兒子都有幾萬不等的兵馬,其中最有才幹的就是四叔朱棣和十七叔朱權(八大山人的先祖)。朱棣沒有坐以待斃,經過精心準備,1399年拉出了“清君側”的大旗,開始武裝對抗中央。

看著“清君側”是不是有點熟悉?這是西漢吳王劉濞的發明。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向漢景帝劉啟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景帝於是下詔: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這還是削一點諸侯王的地盤,沒有傷及諸侯王的根本,但還是引起了諸侯王的反抗,景帝下達削藩令十多天後,吳楚等七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聯兵反叛。袁盎向景帝獻策說:吳楚叛亂目的在於殺晁錯,恢復原來封地;只要斬晁錯,恢復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亂。景帝決定犧牲晁錯以換取諸侯退兵,晁錯被腰斬於市。

晁錯死後,校尉鄧公從前線歸來,向景帝劉啟彙報軍情,鄧公告訴漢景帝,清君側只是藉口,誅殺晁錯不會平息叛亂。景帝終於回過神來了,決定討伐,不到3個月就取得了勝利。景帝對殺晁錯後悔不已。

要知道,漢景帝劉啟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吳王劉濞是劉邦二哥的兒子,從血緣上來說,吳王劉濞已無優勢,即便是這樣,漢景帝劉啟在平定叛亂後,沒有再推行削藩政策,景帝已經明白這個問題是歷史形成的,僅靠武力難以達成良好效果,小平同志說過,有些事留待後人解決,後人比我們聰明,其實小平同志這句話的深意是有些事目前解決時機不成熟,等時機成熟再解決。直到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劉徹搞“推恩令”,才徹底解決了西漢諸侯王尾大不掉的問題。

建文帝朱允炆要削的藩王是朱元璋的親兒子,建文帝自己的親叔叔。這些親王在朝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朱棣,在朝中本身就享有很高的威望,又會帶兵打戰。再說,朱允炆登基之初,諸王並無謀反的舉動。朱棣後來打出“清君側”的旗號,說到底還是被逼的。鼓動建文帝削藩的主要是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這兩個親信,這兩個哥們估計是晁錯靈魂附體,他們應該向建文帝重複了多次晁錯的名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最後,促成建文帝下決心強力削藩。

有人說,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和前線將領說過,不要傷及燕王,使自己揹負殺叔之名。筆者認為這個不可信,因為之前湘王朱柏已被逼的全家自焚,建文帝已有殺叔之名在身,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已有前科。

靖難之役的果大家都知道了,1402年,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開了南京城門,朱棣大軍進入南京,朱允炆失敗了,朱允炆火燒皇宮,生不見人,死見屍體,同情建文帝的人說是太監的屍體,說建文帝逃走了。筆者相信朱允炆死了,一是逃不出去,二是無活下去的勇氣。可悲的是,建文帝的後人最終都沒能躲過劫難,建文帝這支就消失了。

說到底,這場戰爭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的才智較量,建文帝這個毛小孩在四叔朱棣面前,連對手都算不上,一個乳臭未乾,一個老謀深算;一個養尊處優,一個久經沙場。建文帝朱允炆失敗的教訓極其深刻:一是對當時的形勢沒有認真分析;二是對削藩無周密計劃;三是對戰事沒有認真準備。朱允炆過分相信身邊的大臣,相信朝廷的實力,具體手法上操之過急。看看後來的康熙皇帝削藩,準備多充分,處之多認真。再說,其時,朝廷會帶兵打戰的人已被朱元璋殺光了,沒有人是朱棣的對手了。這樣的形勢下,忍一忍無疑是個好辦法。因為朱棣是太祖朱元璋死後目在世最年長的親兒子,朱棣在朝廷中獲得不少人的同情和信任,不少將領後來投降了朱棣,向朱棣投降與向李自成投降、向多爾袞投降、向日本鬼子投降是不一樣的,都是朱明王朝,性質是站隊的問題,說是變節有點嚴重,朱棣的人馬越來越多,朱允炆的人馬越來越少。焉能不敗?

也許就像晁錯所說,不削遲早會反,但是為何不等敵人打響第一槍呢?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上不好嗎?

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失敗身死後,年號被永樂皇帝朱棣取消,建文元年被改為洪武32年,以此類推。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弘光帝給建文帝廟號惠宗,諡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承認建文朱允炆的皇帝地位。到了大明朝完蛋的時候,才想起自己的先祖們做過了分,和“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個道理,為什麼不在活的好好的時候善良一點呢?

朱棣上臺後就聰明多了,改年號為永樂,管他文還是武,先把生活質量提高一點,大家永遠快樂,這多好。儘管,朱棣在實際上不是完全這樣做的。





坐看東南了


這個問題問得好。但朱棣能夠靖難成功與所謂的民心沒有一毛線關係,靖難前百姓們可沒受過朱棣一點兒恩惠,況且有朱元璋在,藩王也不敢施恩邀取民心。

靖難之役並不是單純的造反奪權,而是皇室權力鬥爭,對於天下絕大多數官員來說,這等於是“神仙打架”,與他們並沒有切身的利益關係,反正打來打去天下總還是朱家的天下。所以史料記載朱棣“至建文三年,所佔不過北平、保定、永平三府”,擊敗了五十萬朝廷大軍,一度攻佔濟南城的朱棣在造反三年後竟然只能控制區區三府之地,可見朱棣軍力的薄弱,更可以想象地方官員對朱棣靖難所抱的“消極”態度,如果他們真的有心把朱棣當做叛賊,完全可以趁朱棣出征在外各地聯合奪取朱棣的後方。

建文四年,朱棣想繞道直驅南京,找鎮守淮安的駙馬梅殷借道,梅殷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抵擋朱棣大軍。導致朱棣由揚州渡江兵臨南京城下,而在此期間梅殷擁兵觀望,完全沒有抄朱棣後路的意思,全程無動於衷。而等朱棣在南京登基後,一封書信過來,梅殷立馬領兵投降。

哪怕是朱棣兵臨南京城下,他也是孤軍深入,只需堅守幾天等待四方援軍彙集,朱棣肯定凶多吉少。但是這個時候李景隆與谷王朱橞卻主動打開城門放朱棣入城,建文朝的官員除了極少數建文帝親信,其他人也毫無心理障礙的投靠朱棣。

所以綜上所述,朱棣能夠戰勝朱允炆全靠他的身份,如果他不姓朱,以他開局八百人的局面,早死八百次了。


歷史八卦社


我個人認為可能是朱允炆重儒輕武在加上能力不足的原因,造成了武將離心離德,在加上重用李景隆這個親戚,就更加的讓人心喪失了。

為什麼我會說朱允炆重儒輕武呢,從他上臺後的政策就能看出來了。

1.重用方孝儒/齊泰這種只有文化沒有軍事能力的人,平心而論,假如一個沒有官職的人突然坐上了高位,他能勝任嗎?下面的人能服氣嗎?

2.改變了原來的制度,讓文官壓制武將,這能讓武將心裡舒服嗎?

另外朱允文剛上臺,根基不穩,對軍事一無所知,在加上削藩政策不對,假如先削朱棣,那決不可能被朱棣推翻。所以朱允文被推翻真的是他自己能力的問題!


大自然之心


成王敗寇。與朱棣相比,朱允炆還是有許多弱勢的。時勢造英雄。當一個皇帝,不會是一件輕鬆的事,沒有手腕,沒有智慧,沒有策略,會被分分鐘秒殺的。所以說,當皇帝其實是一個非常高危的職業。

言歸正傳。凡事教育先行,建文帝生於深宮內,長於婦人手,老實孩子一枚,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不少,但感覺總是有點慫不撩雞的。而朱棣呢?生於硝煙中,長於戰場上,先學會的就是怎樣活下來。帝王之術不能光從書本上學,惡劣的環境更利於成長。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比先虐他千百遍,然後才會有大成功。

朱允炆的戰略眼光也很一般,他一上位,還不穩。就想著顛覆朱元璋的佈局,沒事兒使勁削藩,也不出師有名,甭管品行如何,爛的不爛的全都挨削,刷完這一波存在感,弄得藩王們一個個人心惶惶。所以,恭喜他,成功讓藩王們抱了團,打算一起跟他死磕。他還尊文抑武,使勁給朱棣手裡送材料,朱棣得有多高興啊!接過來就用,起兵檄文大肆宣揚“左班文臣”,各地武將不滿情緒加大。

天道也需要朱棣這樣的君王,建文帝和那幫書生們,根本不可能幹的過蒙古大軍,再說了南京能養馬嗎,能有重騎兵嗎,定都在這裡怎麼完成戍邊任務,“五萬鐵騎統一全國,十萬鐵騎征服世界”不是說說而已噠。

再說,據傳當時朱元璋稱帝前逆天改命,讓自己瞎眼老孃活葬於太極暈中,雖奪取天下,但需承受子孫互戕,殺伐不斷,皆命數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