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能战胜朱允炆?

beyondwusheng


靖难之役是历史上少数,以藩王身份成功反攻中央的战争,其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朱棣本人。朱棣以其少量的精锐部队,经历四年时间,终究还是击败了建文帝。

朱棣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并非常擅长厚黑学和操控人心,这才能让士兵死心塌地追随于他,可见领袖的人格魅力是有多么恐怖。

图1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

那么为什么朱棣有这么强的领导和号召力?

1、朱棣出生于战火,带兵多年,有良好的军民基础

1360年,朱棣生于战火之中,当时陈友谅和朱元璋打得正不可开交,是最危急的时刻。所以朱元璋也没有时间来管朱棣,只能让属下人来照顾朱棣。朱棣就是这种极其不安定的环境中长大的,没有锦衣玉食也没有温暖的家庭,只能随着父亲东征西讨,随时都有搬家的风险。

到处都在打仗,在朱棣身边的也大多是士兵或者将领,这让朱棣很快熟悉的军旅生活,虽然他那个时候很小,也为之后的靖难打下了群众基础。就好比朱棣成为皇帝之后,也曾经为太子册立问题感到头疼,朱高煦常年在军中效力,军功很高,所以大多军中将领都推荐朱高煦为太子。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史料记载“夏四月乙丑,封皇子樉为秦王,棣燕王,橚吴王”。从此朱棣就在北平扎下了根基,是诸王中最强的一支,这是因为其驻守的地方很危险,正是和蒙古人交界的地方,自然需要更多的兵马和辎重。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在其封王后的这十九年中,他一直在北平驻守,说他拥兵自重、树大根深一点也不为过。在这段时间内,朱棣的势力在不断扩张,还有两次成功北伐,招降元太尉乃儿不花,不仅兵强马壮,而且军心牢固。这无疑是为靖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2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

2、朱允炆削藩太过急躁,让朱棣有了起兵的理由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很适用当时坐镇北平的燕王。太子朱标死后,理论上应该立朱棣为太子,不过朱元璋爱子心切,不顾他人反对,立了皇太孙朱允炆。这些朱棣都看在眼中,心中也很不痛快。

所以姚广孝说送给朱棣一顶“白帽子”时,朱棣马上就同意了,姚广孝也成为朱棣第一军师。建文帝继位后,马上就着手削藩,皇帝采纳了幕僚黄子澄的建议,先后贬职或者关押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了朱棣强烈的危机感,而在姚广孝的撺掇下,燕王终于决定举旗靖难。

朱允炆削藩过于急躁,给了朱棣话柄,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建文帝有仁慈之心,却没有治国的本事,他几乎什么都听从齐泰、黄子澄的,之后这两名幕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间接促使了靖难的成功。

图3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

3、朱棣礼贤下士,对士兵关爱有加

朱棣有着几乎所有名将应有的素质,他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也很会操控人心。朱棣深知造反的风险之大,要想属下这帮人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必须要把“交情”处好。只有大家从内心信任你、爱戴你,那么这支军队才能有胜利的可能。

一次,朱棣在行军途中,见到一士兵病倒在路边,已经奄奄一息。朱棣二话不说,直接命人把士兵放在自己的备用马匹上,送回营寨疗伤。有的将领劝解朱棣:“您是万圣之躯,可不能随便让小兵骑您的马”,朱棣则动容道:“人命比马重要,救人是我应尽之责。”

这些桥段很快传遍全军,也让北军士兵更加奋力搏杀,来报答王爷的恩德。这也是在靖难途中,很少有将领叛变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敌对将领主动归降朱棣。

图4 靖难之役

4、朱棣权谋手段精明老道

在靖难快要成功之际,朱允炆请出了庆阳公主,希望能和朱棣议和。朱棣很清楚庆阳公主来的目的,一见面朱棣就痛哭失声,说明其并不是要夺取皇位,只是为了杀奸臣。庆阳公主则建议朱棣划江而治,朱棣却问了其他几个藩王的近况。

被扣压的几个藩王仍旧被软禁或者扣押,根本没有任何改变,从这说明了朱允炆只是在拖延时间,如果朱棣答应了其议和要求,那才是最愚蠢的。朱棣拒绝了庆阳公主的提议,并希望其兄弟姐妹能到明陵躲一躲。朱允炆和朱棣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朱允炆要想“越级杀怪”实在是太难了。

在这样一名权谋老道、经验丰富的王爷手下卖命,军兵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朱棣上马可以统兵、下马可以治国,这样的帝王,就像动物界中稀有品种,实属罕见。

图5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

为什么朱允炆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投降了?

朱允炆是一位仁慈的帝王,这是朱元璋想留个这个国家的未来,但朱元璋没有意料到他死后不久,朱棣就起兵造反了。朱允炆即位时21岁,既无军功也无政绩,且朱元璋的残酷统治也让官员们深受其害,也迫使君臣关系非常紧张。

既然天下都是你朱家的,那么大臣们自然不会那么忠心耿耿了。而且朱棣同样是朱家的人,这场战争无论谁是胜利者,只要是姓朱的,那也不会有什么区别,想必有很多人抱着这种想法。朱允炆可悲的地方就在这里,他接手的帝国人心尽失,只剩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之流,是只有忠心却没有能力。

图6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

朱元璋大肆杀戮官员,也让官员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毕竟命只有一次,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既然反对朱棣没有什么好下场,那么还不如投降,有命活着才能说其他的。在朱棣进入南京城后,大多数官员都投降了,拒绝投降的几乎全部被屠戮殆尽,史料记载“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坐奸党死者甚众。”

朱棣是历史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只是其靖难实在不算什么光彩的事,为了这块“补丁”朱棣不知杀了多少人,还重新建立了锦衣卫和东厂,实行暴力统治。但我们也不能不佩服成祖的本事,其五次讨伐漠北、收复安南、郑和下西洋、扬国威于四海,万国来朝,可谓真正的盛世。

参考文献:《明史》


历史大学堂


朱棣当年以秋风扫落叶之姿,一举冲到了南京城下,进而登基称帝,爽歪歪的做了皇帝,但是称帝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地方军抗衡中央军有一个很明明显的弊端,那就是“师出无名”,而朱棣反叛的口号却“清君侧,靖国难”,这朱老四是真的聪明啊!


先说说“民心”这一问题吧!


而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对于一个朝代的开创和结束的时候而言的,守成之君的时代往往都不会存在这一说法,朱棣和朱允炆的争斗其实还是可以归结于上层皇族之间的内斗,虽然战乱波及了百姓,但是真正损害的还是皇族之间的利益。


古代所谓的民心是什么?


民心说白了就是“有地种,有饭吃”,只要古代的王朝能够满足这两点,他们压根不会顾及王朝高层会经历怎样的斗争,更何况这些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也没有资格管这些闲事,其实看看唐初的高层皇族之间的斗争,我们就能够明白,在唐初高层撼动的如此之厉害,可是是依旧诞生了“永徽之治”、“贞观遗风”的盛世,为什么?


就是因为上层皇族的斗争影响不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反而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朱棣和朱允炆也一样,他们虽然是引兵相戈,但是真正的战争还是一场皇族之间的斗争,根本不会涉及到“民心”的这一说法。


再看看朱棣为什么会成功?


朱老四的成功有实力,也有运气,当然了朱老四依靠最多的还是他自己颇高的军事素养。而且长期驻守在燕北之地的朱棣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当他起兵的时候部下居然一一跟随,这种军事人格魅力在太平盛世有几个人能够有?


我好端端的好日子不过,我和你去造反?我丫的疯了啊?


再看看看似柔弱和仁慈的朱允炆,他做起事情来可是一点都不仁慈,相反地越来越残忍,正是又是削藩手段过于激烈,当朱棣扯起起义的大旗的时候,竟然没有几个亲王愿意真心实意帮助这位号称仁慈的建文帝朱允炆了。


可见当时的朱允炆和亲王的关系已经处于离心离德的尴尬境地了。


在削藩这件事情上雷厉风行的朱允炆把自己的叔叔们整治的可是真惨啊。湘王自焚而死、代王、齐王等相继被废为庶人,削藩这种事情就算是汉武帝削藩也用了三代人的时间,朱允炆人如此强行削藩,必然会在皇族亲王内部引起轩然大波。


可是朱老四不一样啊,他有一大群乐意追随他的猛将和谋臣,还有自己这位能征善战的领袖,试问:何愁大事不成?


历史总探长


建文帝朱允炆生于1377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呢?其实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为了给明王朝定下传统,杜绝以后皇位继位引发争端,选择了性情温厚的长子朱标作为太子。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太子朱标在37岁的时侯不幸身染重疾病故。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有二十多个儿子的。太子朱标死了,难保其他皇子不会凯觎皇位,有其它的想法,为了免绝后患,而且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孙,加上朱允炆在朱标病重期间表现的十分孝顺乘巧,深得朱元璋喜欢,于是,朱允炆被立为了太子。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享年70岁,同年21岁的朱允炆登基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建文帝。建文帝上位后也是自己作死,因为忌惮于那一帮藩王的实力,也就是朱允炇的叔叔,那些叔叔在朱元璋时期全都是据地为王,被封为藩王的。朱允炆认为藩王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所以决定削藩。



本来皇帝为了皇权要削藩也无可厚非,谁知道朱允炆踢到了四叔,燕王朱棣这铁板。很快朱棣于1399年发动靖难之变,自北平挥军南下 ,仅仅三年时间便打败建文帝,成功上位夺得了皇位,成为了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而建文帝则被迫落荒而逃,不知所踪。说来也是奇怪,朱棣初始一个区区800人起兵的叛逆之师,如何在短时间之间打败正统朱允炆的呢?

1.燕王朱棣的才智比较老谋深算,从朱元璋时期就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是朱元璋这么多儿子中颇具军事才能的人,而且朱棣做了这么多年藩王,可谓根基实力雄厚。再加上建文帝朱允炆已经是摆明了车马要削藩,坐以待毙引颈待戳是死,倒不如放手一博才有一线生机。



2.朱允炆过分相信身边的大臣,相信朝廷的实力,而且刚刚登上皇位,根基未稳,还没有培养起自己真正的大臣、亲信班子。虽然名正言顺,但是削藩欠缺周详计划,手法上操之过急,失败也是不奇怪了。



3.朱允炆的失败朱元璋难辞其咎。在朱标做太子的时候,朱元璋就为了给老朱家的皇权扫清障碍,把以前的开国功勋,也就是能攻城拔寨的,能打硬仗将领都杀完了,原想着为太子朱标铺平道路的,谁知道会坑了自己的大孙子朱允炆,导致了朱允炆虽然名正言顺都最终无人可用。只能使用辅政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饭桶。



4.说来也是奇怪,李景隆统领几十万大军打到了朱棣的老窝,就在快攻下来的时候,却莫名下令撤退。而且在朱棣之所以这么快攻破南京,还是因为李景隆开的大门。所以,朱棣有了李景隆这个内奸,叛逆造反的大杀器,真是如虎添翼,能打败朱允炆也就不奇怪了。其实在这里细思极恐,朱棣什么时侯收买了李景隆,难道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埋伏下李景隆这枚奇兵?如果真是这样,明成祖朱棣就真的太可怕了。


浩瀚文史


关于朱棣能够选择成功,大家已经说了很多原因,本人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那就是最基本的经济层面,具体的就是指双方使用的货币。

由于元朝末年的长期动乱,财富大量被毁灭,所以到了明朝初期,货币供应严重不足。而货币是经济运行的血管,没有足够的货币,经济就很难发展。那么明朝初年为什么会发生货币短缺的现象,主要是和元朝的经济政策有关。元朝时,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色目人主要是指西域来的商人和原来的西夏遗民。西域的商人非常善于做生意,而且他们的视野非常宽广,以整个亚欧大陆为思考维度,大元帝国又连通了中国和中亚以及西亚的广大地区,就更为他们的生意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所以这些色目人帮助元朝政府理财,赚取大量的钱财。此时的货币仍然是以铜钱和白银为主。中亚和西亚的白银很少,所以白银在这些地区的购买力就很强。



于是色目人利用这个不对称关系,用中原的白银在中亚和西亚买大量物资。同时帮助帝国不断地搜刮中原地区的白银。这样一来,中原的白银大量减少,出现了货币荒。面对这种局面,元朝政府只能发行纸币以填补,可那时纸币根本就没多少信用,百姓根本不接受。元朝灭亡以后,明朝建立,货币短缺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更加严重了。因为元朝时,东亚、中亚、西亚的贸易是一体的,中亚、西亚的需求是可以拉动中国产业的。可是明朝建立后,和亚洲内地失去了联系,也没内需拉动了。面对这种情况,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一种准计划经济,就是把全国人分成四类,军户、农户、匠户、灶户,分别是军人、农民、手工业者和制盐,这样就限制了货币使用量,以农村最落后的生产部门为基础,把国家统一起来。但是这种结构是很不稳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必须要有市场和货币才能进一步发展。朱元璋就又发行了纸币,叫做大明宝钞。


无论是普通的民间交易,还是对于大宗货物的交易和战争的军费,就用大明宝钞作为中间交换物。可是,明朝的纸币也不好使,很多做大买卖和当兵的人都不认。民间也很快退到了以物易物的状态。这种现象在江南地区非常严重,而当时明朝的首都南京就在江南中心,也是发行大明宝钞最严重的地方。朱元璋是开国之君,依靠自己的威望还能勉强维持,可到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必须指出的是,江南的货币短缺,用不值钱的大明宝钞狗尾续貂,可是在北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这里地处帝国边疆,和蒙古临近,原来蒙古和中原做生意用的铜钱和白银依旧存在,白银虽然少,但主要在这些地区流通了。而且这一地区是帝国边疆,政府的主要精力用来防御蒙古,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去推行大明宝钞,也没有明令去废除铜钱和白银贸易。


这样一来,朱棣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朱棣本来只是一个没有地主治权的藩王,连他居住的北平城都在中央政府的监视下,北平的行政长官是都由朝廷直接任命的。可是建文帝一系列的削藩政策落地后,激起了燕王朱棣的恐慌,他逃离了王府,收拢自己的亲信,杀死了北平的行政长官,聚拢了边疆的军队,开始造反了。在政治方面,建文帝是正统,名正言顺。但是朱棣是长辈,德高望重,而且有“靖难”的口号来争取人心。靖难的任务是朱元璋生前定下的,意思是如果中央有了奸臣,地方藩王有责任带兵勤王,原来是好的初衷,现在成了朱棣造反的借口。


朱棣最大的优势就在货币方面,因为他控制的地盘是商品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和蒙古相临,铜钱和白银较多,做生意的人都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能够吸引自己的商人。军队的军饷也就有了保障。士兵更愿意用力。可建文帝就不一样了,江南地区大明宝钞大量发行,严重掏了经济的发展,商人和军队得到的都是没有价值的纸钱,政府信用不能保障,直至破产。可以想象,在战场上拼命的士兵,只拿到一些不值钱的纸票子,既不能买多少东西,更不能养家糊口,心里会作何感想。两厢对比,战争的胜负也就不难判断了。从经济层面上说,朱元璋搞“军户、农户、匠户、灶户“是为了稳定国家,但是这种经济注定不能持久。在发展一段时间后,就必须要注入大量的货币才能运行。而建文帝正是这种经济的受害者。由于江南的经济停滞情况比北平附近要严重得多,所以根本无法很好地集中财富,调动军队的积极性。朱棣则利用铜钱和仅有的白银很地凝聚了人心,调动了军队,从而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当然,朱棣在夺位后也面临货币短缺的问题,这种现象一直到明朝中期美洲白银大量注入才得到缓解。


历史细观


咱们来说一说,朱棣为什么能战胜代表皇室正统的朱允炆呐?

一、燕王朱棣常年处在对抗北元的第一线,作战经验丰富,手下兵力虽然不多,但无一不是精兵悍将!

二、朱允炆颁布圣旨说不能伤害他叔叔(你拿他当四叔,人家不把你当亲侄子啊),所以朱允文这边的士兵顾忌太多,有几次机会干掉朱棣,就因为这道圣旨朱棣免死。而朱棣知道后,反而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己方士气。

三、朱元璋为了给自己的孙儿扫清登基的条件,杀了几万功臣良将。等朱棣反叛之时,才发现无将可用。

四、天时!子不语怪力乱神,可偏偏几次朱棣大败之时,天象就向着有利朱棣的一方改变。

……





予安何时安


朱元璋本来是立朱标为太子,可惜朱标英年早逝了,于是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孙。朱元璋临死前,亲口传位于朱允炆。第二年,朱允炆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无疑是明朝正统继位的皇孙,天下人都认可,自然也就得到了众人的支持。朱棣不过是一个戍守边疆的燕王,在天下太平之际想要造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实力也比不过朝廷,那么最后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了呢?究其根本,就是建文帝无人可用。



朱元璋在世时,时常无故杀戮功臣,太子朱标仁厚,实在看不过去了,就劝父皇节制杀伐。朱元璋拿了一根荆棘扔到地上,让太子用手捡起来。太子正要伸手去捡,又感到有些为难,朱元璋便对太子说,这荆棘上都是刺,会扎手的,现在我帮你把刺都拔掉,你再捡起来就不会感到扎手了。由此可见,朱元璋屠戮功臣并不是因为他们犯了什么错误,只是想要铲除他们的势力罢了。

在整个洪武期间,发生了两个大案,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两个大案,胡惟庸谋反案和蓝玉谋反案。胡惟庸案牵扯到三万五千多人,蓝玉案牵扯到一万多人,朱元璋毫不手软,将这差不多有五万的人全部诛杀了。实际上,得有四万多人都是被屈打成招,含冤而死的。但是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整个朝廷里重要的官员都被杀尽了,几乎是来了一次大换血。



建文帝接手的大明朝廷,已经没有几个前朝元老了,而朱元璋又把几个儿子都封成了王,他们的势力在一天天的变大,对朝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尤其是燕王朱棣,他的封地在元朝的旧都,占尽了地利,又时常与蒙古北元的残余势力打仗,自然也就兵强马壮了。

建文帝一上任就削藩是没有错的,只是他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崇尚以文治国,身边聚集的人也都是大学者之流。这些大学者要说治理国家倒是在行,但是打仗就是外行了。在与朱棣抗衡的三年里,建文帝在外无名将可调,在内无谋臣可用,朝廷的几十万大军,被朱棣打的稀里哗啦的,最后落得一败涂地。



朱棣起兵名不正言不顺,一开始根本得不到天下人的响应,完全是靠指挥得当,作战有方才获得的节节胜利。换句话说,就是建文帝太弱了,就像一个书生在与一个士兵在打仗,而又没有高手在旁边指教,输也是必然的。

朱元璋以为留给孙子一个表面没有刺的木棍就可以安享太平了,却不曾料到刺也是可以从内部长出来的。叔侄同室操戈,互相残杀,朱元璋要是亲眼所见,不知道会是什么感想?


妖娆夜话


明朝16位皇帝中,有两个极其悲剧的人物,一个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这个皇帝丢掉了大明江山,国破家亡;另一位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被四叔朱棣抢去自己的朝廷,家破人亡。崇祯猜忌好杀,建文帝宽仁偏听,但还是有相同之处,二位都是糊涂虫。朱允炆生于1377年,这时候爷爷朱元璋建立明朝已经9年,是朱元璋大儿子朱标的二儿子(朱标的大儿子去世后朱允炆成为长子)。朱标在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登基后即被立为皇太子,但是朱标在1392年去世了,而朱元璋直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才驾崩,朱标当了24年太子,还是没能熬到当皇帝。皇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立其他儿子(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去世时还有20几个儿子在世)为新的皇太子,而是选择了朱标16岁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享年70岁,同年6月30日,21岁的朱允炆登基当上了皇帝,以明年(1399年)为建文元年。

看明史,我有几件事想不通,其中这里就遇到两件,一是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其他儿子而是传给孙子,这有违父死子继的大原则啊;二是爷爷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孙子朱允炆即位后年号改为建文,你洪武我建文,看似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实际上是和爷爷朱元璋公然唱反调,这时为什么?而且建文帝在一些具体政策上也开始修改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做法。

要说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治国之道,的确过于刚猛,官员工资低的可怜,而对官员的管束却是史无前例的严厉,权责利严重脱节。朱元璋时代,贪污杀头的起刑点是60两白银,如果按照购买力折算的话,相当于如今1200元人民币。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这样的酷刑治贪下,大批官员被杀被关,以至到后来无官员可用,洪武皇帝朱元璋恩准一些罪责较轻的官员从监狱出来上班,但是上班期间必须戴枷锁。在这个大背景下,官场是风声鹤唳,许多人不愿意当官。苏州才子姚润、王谟因征诏不至,被朱元璋斩首、抄家;江西广信府贵溪县儒士夏伯启叔侄把左手大指剁去,不肯出山做官,被朱元璋“枭令,籍没其家”。政治生态到了这样严峻的程度,真是官不聊生。

1398年朱元璋死后,官员们着实窃喜了一阵,不知道有没有人放鞭炮。正好又是饱读儒家经典的朱允炆当新君,盼星星盼月亮,这下太好了,所以连新君的年号都被这些文官迫不及待地忽悠成了“建文”。别小看年号,年号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就是新君治国理政的基调。从洪武到建文这个弯拐的的确有点大,有点明目张胆的味道。

建文帝朱允炆不但打出与祖父朱元璋洪武年号格格不入的“建文”年号,在实践上也对朱元璋的既定政策大幅度改革。朱允炆即位后一年内,将叔叔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朱镕基的先祖)削掉,特别是湘王朱柏,因受不了侮辱,举家自焚而亡。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真是有点过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叔叔,人家又没有谋反。这在皇族内部引起轩然大波,形势由官不聊生转为王不聊生。燕王朱棣成了下一个目标。

当时朱元璋分封了9个儿子守卫北方边境,每个儿子都有几万不等的兵马,其中最有才干的就是四叔朱棣和十七叔朱权(八大山人的先祖)。朱棣没有坐以待毙,经过精心准备,1399年拉出了“清君侧”的大旗,开始武装对抗中央。

看着“清君侧”是不是有点熟悉?这是西汉吴王刘濞的发明。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刘启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景帝于是下诏: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这还是削一点诸侯王的地盘,没有伤及诸侯王的根本,但还是引起了诸侯王的反抗,景帝下达削藩令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袁盎向景帝献策说: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景帝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晁错被腰斩于市。

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向景帝刘启汇报军情,邓公告诉汉景帝,清君侧只是借口,诛杀晁错不会平息叛乱。景帝终于回过神来了,决定讨伐,不到3个月就取得了胜利。景帝对杀晁错后悔不已。

要知道,汉景帝刘启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吴王刘濞是刘邦二哥的儿子,从血缘上来说,吴王刘濞已无优势,即便是这样,汉景帝刘启在平定叛乱后,没有再推行削藩政策,景帝已经明白这个问题是历史形成的,仅靠武力难以达成良好效果,小平同志说过,有些事留待后人解决,后人比我们聪明,其实小平同志这句话的深意是有些事目前解决时机不成熟,等时机成熟再解决。直到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刘彻搞“推恩令”,才彻底解决了西汉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

建文帝朱允炆要削的藩王是朱元璋的亲儿子,建文帝自己的亲叔叔。这些亲王在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朱棣,在朝中本身就享有很高的威望,又会带兵打战。再说,朱允炆登基之初,诸王并无谋反的举动。朱棣后来打出“清君侧”的旗号,说到底还是被逼的。鼓动建文帝削藩的主要是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这两个亲信,这两个哥们估计是晁错灵魂附体,他们应该向建文帝重复了多次晁错的名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最后,促成建文帝下决心强力削藩。

有人说,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和前线将领说过,不要伤及燕王,使自己背负杀叔之名。笔者认为这个不可信,因为之前湘王朱柏已被逼的全家自焚,建文帝已有杀叔之名在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已有前科。

靖难之役的果大家都知道了,1402年,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了南京城门,朱棣大军进入南京,朱允炆失败了,朱允炆火烧皇宫,生不见人,死见尸体,同情建文帝的人说是太监的尸体,说建文帝逃走了。笔者相信朱允炆死了,一是逃不出去,二是无活下去的勇气。可悲的是,建文帝的后人最终都没能躲过劫难,建文帝这支就消失了。

说到底,这场战争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的才智较量,建文帝这个毛小孩在四叔朱棣面前,连对手都算不上,一个乳臭未干,一个老谋深算;一个养尊处优,一个久经沙场。建文帝朱允炆失败的教训极其深刻:一是对当时的形势没有认真分析;二是对削藩无周密计划;三是对战事没有认真准备。朱允炆过分相信身边的大臣,相信朝廷的实力,具体手法上操之过急。看看后来的康熙皇帝削藩,准备多充分,处之多认真。再说,其时,朝廷会带兵打战的人已被朱元璋杀光了,没有人是朱棣的对手了。这样的形势下,忍一忍无疑是个好办法。因为朱棣是太祖朱元璋死后目在世最年长的亲儿子,朱棣在朝廷中获得不少人的同情和信任,不少将领后来投降了朱棣,向朱棣投降与向李自成投降、向多尔衮投降、向日本鬼子投降是不一样的,都是朱明王朝,性质是站队的问题,说是变节有点严重,朱棣的人马越来越多,朱允炆的人马越来越少。焉能不败?

也许就像晁错所说,不削迟早会反,但是为何不等敌人打响第一枪呢?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不好吗?

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失败身死后,年号被永乐皇帝朱棣取消,建文元年被改为洪武32年,以此类推。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弘光帝给建文帝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承认建文朱允炆的皇帝地位。到了大明朝完蛋的时候,才想起自己的先祖们做过了分,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个道理,为什么不在活的好好的时候善良一点呢?

朱棣上台后就聪明多了,改年号为永乐,管他文还是武,先把生活质量提高一点,大家永远快乐,这多好。尽管,朱棣在实际上不是完全这样做的。





坐看东南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朱棣能够靖难成功与所谓的民心没有一毛线关系,靖难前百姓们可没受过朱棣一点儿恩惠,况且有朱元璋在,藩王也不敢施恩邀取民心。

靖难之役并不是单纯的造反夺权,而是皇室权力斗争,对于天下绝大多数官员来说,这等于是“神仙打架”,与他们并没有切身的利益关系,反正打来打去天下总还是朱家的天下。所以史料记载朱棣“至建文三年,所占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击败了五十万朝廷大军,一度攻占济南城的朱棣在造反三年后竟然只能控制区区三府之地,可见朱棣军力的薄弱,更可以想象地方官员对朱棣靖难所抱的“消极”态度,如果他们真的有心把朱棣当做叛贼,完全可以趁朱棣出征在外各地联合夺取朱棣的后方。

建文四年,朱棣想绕道直驱南京,找镇守淮安的驸马梅殷借道,梅殷没有答应,但也没有抵挡朱棣大军。导致朱棣由扬州渡江兵临南京城下,而在此期间梅殷拥兵观望,完全没有抄朱棣后路的意思,全程无动于衷。而等朱棣在南京登基后,一封书信过来,梅殷立马领兵投降。

哪怕是朱棣兵临南京城下,他也是孤军深入,只需坚守几天等待四方援军汇集,朱棣肯定凶多吉少。但是这个时候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却主动打开城门放朱棣入城,建文朝的官员除了极少数建文帝亲信,其他人也毫无心理障碍的投靠朱棣。

所以综上所述,朱棣能够战胜朱允炆全靠他的身份,如果他不姓朱,以他开局八百人的局面,早死八百次了。


历史八卦社


我个人认为可能是朱允炆重儒轻武在加上能力不足的原因,造成了武将离心离德,在加上重用李景隆这个亲戚,就更加的让人心丧失了。

为什么我会说朱允炆重儒轻武呢,从他上台后的政策就能看出来了。

1.重用方孝儒/齐泰这种只有文化没有军事能力的人,平心而论,假如一个没有官职的人突然坐上了高位,他能胜任吗?下面的人能服气吗?

2.改变了原来的制度,让文官压制武将,这能让武将心里舒服吗?

另外朱允文刚上台,根基不稳,对军事一无所知,在加上削藩政策不对,假如先削朱棣,那决不可能被朱棣推翻。所以朱允文被推翻真的是他自己能力的问题!


大自然之心


成王败寇。与朱棣相比,朱允炆还是有许多弱势的。时势造英雄。当一个皇帝,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没有手腕,没有智慧,没有策略,会被分分钟秒杀的。所以说,当皇帝其实是一个非常高危的职业。

言归正传。凡事教育先行,建文帝生于深宫内,长于妇人手,老实孩子一枚,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不少,但感觉总是有点怂不撩鸡的。而朱棣呢?生于硝烟中,长于战场上,先学会的就是怎样活下来。帝王之术不能光从书本上学,恶劣的环境更利于成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比先虐他千百遍,然后才会有大成功。

朱允炆的战略眼光也很一般,他一上位,还不稳。就想着颠覆朱元璋的布局,没事儿使劲削藩,也不出师有名,甭管品行如何,烂的不烂的全都挨削,刷完这一波存在感,弄得藩王们一个个人心惶惶。所以,恭喜他,成功让藩王们抱了团,打算一起跟他死磕。他还尊文抑武,使劲给朱棣手里送材料,朱棣得有多高兴啊!接过来就用,起兵檄文大肆宣扬“左班文臣”,各地武将不满情绪加大。

天道也需要朱棣这样的君王,建文帝和那帮书生们,根本不可能干的过蒙古大军,再说了南京能养马吗,能有重骑兵吗,定都在这里怎么完成戍边任务,“五万铁骑统一全国,十万铁骑征服世界”不是说说而已哒。

再说,据传当时朱元璋称帝前逆天改命,让自己瞎眼老娘活葬于太极晕中,虽夺取天下,但需承受子孙互戕,杀伐不断,皆命数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