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出自何处?用当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释?

A金铭666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段很著名的经文,出自唐玄奘简译本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家都知道,唐玄奘简译本的〈心经〉是〈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及总则。

这段经文主要是说明了‘色受想行识’与‘空’的关系。

〈大般若经〉中这段原文反复周转很繁琐,提炼出其精华是这样的:

‘色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由此可见,在佛教理论中,‘色受想行识’与‘空’的关系——既是相互‘不异’、又是相互‘即是’的关系。

这是佛教理念中很重要的部分,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们都有过诸多种解释版本,在此不需赘述。

那么,用现代人的理解方式,如何来解释这段经文呢?

我举个现代的例子,给大家用现代的话来解释这段经文的含义。

当代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在1937年写的〈实践论〉中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一尝。

毛主席用这句浅显易懂的话,解释了世界‘性’与‘相’的关系。

梨子的味道(性),体现在梨子(相)里;梨子(相)里,具有梨子的味道(性)。梨子(相)和梨子的味道(性),是统一圆融为一体的。

这就是‘梨子(相)’不异‘梨子的味道(性)’、‘梨子的味道(性)’不异‘梨子(相)’;‘梨子(相)’即是‘梨子的味道(性)’、‘梨子的味道(性)’即是‘梨子(相)’的道理!

以此类推,这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道理!

我认为用毛主席所说的‘梨子’和‘梨子的味道’这个比喻,来解释说明佛教中‘色受想行识’与‘空’的关系,是最准确最明白最恰当不过的了!





妸姆星系盤古飞船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

这句话本身出自玄奘翻译的《心经》,这里重点是玄奘翻译的,因为《心经》的版本有很多,很多人都翻译过《心经》,但现在最流行的版本就是玄奘翻译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成了佛经里最为人熟悉的一句话。

《心经》只有二百六十个字,言简意赅,义理非常丰富。它把无著大师的一百法,弥勒菩萨的六百六十法,甚至释迦佛的八万四千法门,都统统包括在内了。真可谓“芥子纳须弥”呵!这就是说,《心经》所说的五蕴就能够统摄八万四千法门。仅色蕴所说的十一个色法,就这么完备、这么广阔。我们人呢,对于色法执着得很深,因为它有相可见,又可见又可对,故而把它提到最前面来讨论,让我们提高警觉,清醒深彻地觉悟到,色相与真空本来就没有两样。


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真理是由妙慧觉照而来的,观自在菩萨所修的甚深般若法,就是彻底的妙智慧。这个妙智慧即真如无为法,比喻为镜光。假若我们以镜光、影子作比喻的话,那么,九十四个色法和心法就是影子,六个无为法就是镜光。“六种无为”是: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受想灭无为、真如无为,其中的真如无为就是涅槃。无为妙智能够觉照,观见五蕴的发起,进而将其照空,故能够“照见五蕴皆空”。

假如我们不修行,怎么能够了然于真如实相,而不迷于妄识呢?舍离了妙智,就不能照空色蕴,更不能由此产生“度一切苦厄”的效果。色蕴看起来不容易破,因为有十一个之多。事实上,我们并不是一个一个地去破,只要知道一切本来是空无所有,而不去计度分别,不妄生议论,不胡思乱想,那么,虽有色也是无住的妙色,即“妙有真空”,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翻译成白话文:物质世界的色本来就是与空是一样的,那是作为世间一切存在的本来之相,那作为存在之底蕴的空与任何物质形式也是一样的。其它四蕴也可以这样说: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这里“色”是假有——因缘和合而有,这里“空”谓之不真——不是真空,不能有断常之见,认为“色”就是有,“空”就是什么也没有。《中论》云:诸法不有不无着,第一真谛也。

用现代科学打个比方,色即是物质,所有物质都是有分子,原子,电子,夸克组成,超弦理论认为弦是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元,所有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都是弦的不同振动激发态。也可以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超弦组成,但超弦不是物质,只是一种波动。超弦不是物质不能说是没有,“空”也是这个意思,所有物质本性是“空”,也不能把空说成没有,佛学名词谓之“不真”。

“色不异空”,物质本性是空的,色和空是一样的。“空不异色”,世间物质都是由空组成,空和色也是一样的,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当代人如何理解这句话,至少你的明白这句话在说什么,才能有自己理解。《心经》是般若智慧,也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智慧,所以说的是最高真理。色指的是一切物质形式,包括人,动物,山河大地等等一切,你能看到的一切都叫色。但这些在佛教看来都是空,不仅这些是空,连五蕴全都是空,什么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叫五蕴,所以说五蕴皆空。这里就不展开说了,五蕴皆空简单说就是佛教诸行无常这条根本原则下推倒出来的结果。

现代人理解这句话,大多数理解为美色,这样虽然不对,但也不能算全错,也算是对美色的另一种看法,如果不是佛教徒念诵一下心经里的这句话,至少会在智慧上多一点开悟,对于普通人也不能要求太高。


表情姐59893537554


佛教中的"色空"理论最初是出自唐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文言曰: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依《心经》所述,若修行者依般若智慧入禅定至极深层次时,便能体验到宇宙实相就是空相,此空相不仅是五蕴皆空,而且佛教教理、佛教智慧也空。我们在生活中常说四大皆空,可见佛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还是很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的民族。佛教传入中国,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被本土化,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勿庸置疑,"色空观"的思想内涵、审美意识、形式法无不体现着生活中和的精神与内涵。

这种影响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它的佛教色彩淡化,成为一种能够指导人生活的哲学。在佛教理论中,凡有形的东西称为"色",看不到的非物质皆为"空",生活中也是如此。在生活中色和空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存在于书本上,而是真实的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本来是一体,因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通俗点来说,"色"即是我们有色界中见到的一切物质,佛理将此称之为"色蕴"。我们都置身于一个纷乱复杂的声色时代,这里的声色指的就是物质包括名利的诱惑,
这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这些色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在色中活着,妄图挣脱色的樊笼,超然物外,到达一种空的境界,这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为空是建立在色的基础上的,有了这些看的见的物质,才能追寻所谓的看不见的物质。其实再简单一些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带有乌托邦的色彩,空是有色才存在的。我们将看不到的物质称为"空",空应该是人的一种意念,一种精神,他也是真实存在的,不等于不存在。正如老话说的"人活一口气",这是"空的东西,但是人活着是需要这样的"空"来支撑的。但是光有这样的"空"我们也是无法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这又是"色",因此"空即是色"。泯除了"色"即是"空",这说明色中含有空,故"色即是空"。

色空之间是一元的,密不可分,故称之为"不二法门"。就"色空"之间的关系而言,"色即是空",是不空为空; "空即是色"又是空为不空。就像在生活中我们讲求话不要太满,就是要留有"空",这空白之处虽空无一物,却又承载着天地水这样的万事万物。当我们达到一种"色空一体"的忘我境界之时,便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不被万事万物所困扰,能够活的通透明白,洒脱自然。但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对"色"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看不到"色"的变化也就看不到"空"的存在。


一往文学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出自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很重要的一段话。不能说当代人怎么理解这段话,要理解就得用正统的答案,智慧是不分古代、当代或是未来的,智慧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所以咱们就按照佛教高僧大德们说的,来解释这段话的含义吧,其中的“色”意为万物、也就是有形之物。“空”当然指的就是什么都没有,空性,万物是不存在的。



色不异空,你说世间万物是真实的吧,但是终究会化为乌有,无论能存在多久,终有消失灭迹的那一天。所以,执着万物是真实存在的,那是不对的,但如果说万物是假的,根本不存在的,可为什么我们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呢?那是因为我们太过沉迷,才会认假为真。



比如我们梦中见到的情景,我们在梦中有意识到那些场景是虚幻的吗?没有吧?我们在梦中也认为那些绝对是真实的,睡醒后方知那一切根本不存在,是一场“空”,但为何梦中那些真实存在的又消失了呢?这就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万物是一回事,都是我们的心性反射出来的影像而已,本身是不具备“实性”存在的,所以“万物皆空”。

万物虽无实性,但万物以影像的形式存在过,又不能说是完全的空,认为完全的空就会落入偏执的顽空境界。万物性本空,不是真实的存在,但又非完全的没有,万物的有,是以托于我们的本性才显现出的影像,是妙有,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偏执在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


学佛的人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唐玄奘(就是《西游记》的唐僧)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部经文才260字,概括了大般若经的主旨,最要紧的就是“观自在”。自在是不可说的,可以粗解为自然而然的本来面目。如何以般若智慧达到解脱的彼岸?佛陀教导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知道“色”(现象)的本质是“空”,万事万物都是“缘起性空”的,皆因缘和合而成,缘聚缘散皆是虚妄。如果按照科学术语来说,一切物质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而且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到达量子级别,哪里还有具体的物象。但是,现象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要看到一切现象包括受想行识,三千大千世界最终都是虚幻无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并非什么都没有,也表现为梦幻泡影,正如浪花浮云、霓虹白露,尽管异彩纷呈,归根究底都是水的各种形态(色)而已。只有这样观察世界,考量人生,修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二法门圆融的菩提智慧,才能够“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才能“心无挂碍”,才能“自在”,解脱苦海到达彼岸。《心经》告诉我们,菩萨是因此究竟涅槃的,三世诸佛也是因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悟正等正觉)的。依法修行可以“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这是“真实不虚”的。



羲皇后人


这句话出自心经。

想解释这句话,就要解释整篇心经,想解释整篇心经,就要解释佛教中诸多架构。所以绝非三言两语说的尽。

如果众生没文化,不认字,那即解释不了,也看不懂解释,那就无法修行了吗?显然肯定不是,就是肯定有所有人看懂而且不需要长篇大话才可以说清楚的。而且是必要的。

空和色,是相对存在的,有空对应成立色的概念,我们认识的任何物质的表像,包括主观认识它的方法说是色,与之相反得到空的概念。但是理解空的方法呢,去辨别空的方法,依然是色,所以空和色就是一样的,但又有概念的区别,有理所当然的不同,这来源于认知,无论是色和空,都来源于你的认知,本质是什么?是同一种。

你观察世界,说世界真切或是无常,这是色。你不观察世界,你观察自我探索内心,那这是什么,依然是色,这个观察起了作用。

这里有人会觉得自欺欺人,比如你看到一把椅子,你说是椅子,也可以说这不存在,因为色即是空吗。对吧。感觉符合这个逻辑,却不符合实际,而且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认识。

首先,必须注意一个大前提,心经讲的主题是什么?心经讲的是般若的智慧。也就是说,心经所讲的,是有“名”的“色”,用来说明空和色的经文,辩证思路,依然是“色”的范畴,以色来应照出空的概念来,智慧是什么?

聪明如果说应对与方法,那智慧显然是更高级的聪明,智慧可以说是一个境界,一个境界的。就像格局不同,天泥之别。般若智慧呢,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至高无上,最终极的智慧。

那至高无上的终极智慧什么样子呢?我们反问下,你觉得自己属于智慧的什么级别呢?假如我觉得我的智慧程度,和普通人差不多的水平,那很遗憾,因为咱们这个层级就是无法理解般若智慧这个层面的。方便的说,你要让一个一生种地的老农民,写一篇贝多芬交响曲的听后感一样。至少他要懂音乐,这是最基本的吧,然后还要有各种特质来评价。所以我们为啥不能明白般若智慧,就是这样,也特别正常,你要明白了,你也就具备了。

那既然不能明白般若智慧,那如何才可以到达呢?

那就如心经的存在所言,告诉你有般若智慧,告诉你五蕴皆空,告诉你色和空的辩证,让你去领悟。同时还告诉你,告诉你的这些方法,告诉你的这些概念,包括心经这个书,还是空。这是否定之否定,过或者是否定之否定的再否定,这是种什么意思,探索,不断探索,不断否定,不断接近,不断探索,然后呢?你发现还是空。但是这个空与色的概念,本质上可能依然在那里,你所谓的认识是不断纵深和提高了,正是这种过程让你最终好像没有达到“目标”,却取得了般若智慧的境界。而你是这样无形之中具备了这种至高无上的智慧。

当你具备了般若智慧的时候,你再返观这个过程,你就觉得,一切实际上都是空吗,都是为了达到这个智慧吗。

就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接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逐渐下去,又回来了,看山还是山,,,,,这是倒退的吗?是无意义的吗?正是这个过程,使你整个智慧的层面得到了升级,具备了比第一次看山时所没有的境界。那到达那个境界,自然认为,心经,乃至所有经都是空,虚幻不实。

可是你没有到那个境界,你不能这样认为。老农民假如说,贝多芬交响曲没啥意义,没啥感觉,没啥用处,也没有人会有所感受,因为它不当水喝,不当饭吃,所以它一无是处。

所以说必须在智慧这个前提下,领略空与色的辩证,包括心经。脱离了这个前提,就是走了歪路,你不能否定座椅,汽车,飞机的存在,认为万物皆空,这样整个世界,包括心经都将是毫无意义。

只有在智慧的境界内,领会这一切,然后返观到,智慧是色的本质,还是空的根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而后你所到达的那个境界,般若智慧,就是可以理解这些的。而我们达不到,就理解不了。


超级小勇勇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出自何处?

这句话来自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开头的第2段: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中国人更喜欢称呼这部经典为《心经》,为佛陀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中国有2个比较出名的翻译版本,分别为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色与空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认为:色法者,识之所依、所缘,也就是说色的产生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识由于依附它而生的,比如下面的五根,我们通过眼睛看到人、房子,通过舌头知道了酸甜苦辣,这叫所依;还有一种就是识之所缘,识是缘它为境的,就是产生的境界源自于它,如下面的五境,比如我看到这朵菊花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在我脑海理的样子就是色境,又比如我吃了不同人家的辣椒炒肉,但是每一家的口感都会有区别,这个口感就是味境······细分之下色可以划分为11种状态:

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五境: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

这十种色也叫有对色,是有物质载体的,不管划分的多么细微都是可以感知到的。

还有一个色叫:法处所摄色,是五境的影子,是意识层面产生的色。比如我一说杨梅,很多人会不自觉的留口水,或者顿时就有酸感,这种意识就缘自你当时吃杨梅的味境。又比如我说苹果,你就会在脑海里观想出一个苹果,但是和我观想苹果肯定不一样,因为我们最初摄取到的的苹果信息会不一样。但是这个因为过去经历所观想的结果都是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色也可以细分为五种,这里就不多讲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


关于什么是空,在《大智度论》(卷五)中有载“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

个人浅见,觉得空是一种状态,面对世间万物,不受其牵引,能时常保持客观的去对待,去观察。

比如,不会看到女人,就会觉得是美女。因为有了美丑之分,才会觉得是美女,这是其一,其二是外在躯体之美,面貌之美,起这个念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色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一直是被牵扯的,从而不能更客观的去观察他们。我们面对自己的母亲或者姐妹时,肯定不会这样想,往往评论会十分客观。

谁能想到这位名叫卿晨璟靓的“美女”是2018年火爆全网的一位通缉犯呢?即使在知道她是通缉犯的情况下也有不少人是替她感到惋惜,并且表现出了依然可以接纳她的态度。很容易忽略了她是一位诈骗通缉犯的事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了她的美色,期望与之发生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主观意识受到牵引,失去了客观分析本质的能力。

所以,空就是一种正知、正念下产生的中正而平和的状态。


国学式微,不在于西学入侵,而在于国民基础知识的缺乏。关注方见,让我们一起体会国学的智慧。


方见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句偈出自于心经,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结构与关系。

很多人把色理解为男女的情欲,这是不对的。

佛经中的色指的是所有物质以及物质引起的现象。水是色,波浪也是色。火是色,热也是色。人是色,思维也是色。色指的就是我们的整个宇宙和人生。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我们的宇宙是大爆炸产生的,这就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宇宙产生之前是什么,宇宙又是在哪里产生的。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白宇宙这个概念:时间是宇,空间是宙。时间加上空间就形成了我们的宇宙。

所以,宇宙是在哪里产生的,有两种可能:

A:我们这个宇宙是在一个更大一级的宇宙之内产生的,我们这个宇宙也是更大一级宇宙的一部分。因为那个宇宙比我们这个宇宙大,才能装下我们这个宇宙,对不对?

B:我们的宇宙也可能存在于一个既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空间概念的地方。大家闭眼睛体会一下,一个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的地方,它肯定是永恒的也是无限的。

我们的宇宙很大,但它实际上是有限的,有大小限制的。只要有了空间的概念,不管它有多大,它都会有尽头,就是有限。

然后大家再体会一下,一秒钟,一年,一亿年,一亿亿年......我们会感觉他们的差距很大,但是跟永恒比呢?跟永恒比,这些时间其实都是无限的接近于0的。

也就是说,只要有时间的概念,它就肯定是短暂的。

我们这个有限而短暂的宇宙,它一定是存在于一个无限而永恒的地方。只有无限才能装得下有限,也只有永恒才能装得下短暂。

而佛家管这个无限永恒的地方就叫:空。

我们再回到可能A,就算我们这个宇宙是某个更大一级的宇宙的一部分,但这个更大的宇宙也一定是装在空里的。现在我们还有平行宇宙的概念,就是有无数个宇宙,但这些宇宙也一定是装在空里的。

那么这个空到底是什么?佛家认为这个空才是真正的:我。

这个永恒无限的我才是真正的我。这个真正的我就是心经接下来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其实就是永恒无限的意思。

而我们所在的宇宙,乃至我们的人生,还有我们自己的这个身体和思维,也就是色,都是这个真我,也就是空,映出来的假相。也就是现在打字的我是假我,短暂而有限。

佛,又是什么呢?很多人对佛的认识是降妖伏魔,法力无边,这是不对的。佛是觉悟的意思。信佛修行就是为了觉悟,看破这个假我,找到那个真我,这就叫:悟空!悟到了那个空,就找到了真我,也就是觉悟了,也就是成佛了。

明白了色与空的概念,问题就容易解答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意思是:短暂有限的假我是离不开永恒无限的真我的,而无限永恒的真我也是离不开有限短暂的假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就是:真我就是假我,假我就是真我。

真我和假我,色跟空,是手心手背一体的,谁也离不开谁。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也就能明白了,有些人经常认为信佛是消极避世、看破红尘甚至混吃等死是完全的误解,是对佛教的不了解。

佛教是不否定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的,佛法当在世间求。佛家经常用颠倒梦想来形容我们现在的人生,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现在都活在虚假之中,而是说我们这个世界:无常。无常就是不永恒,总会有结束消失的时候。

色即是空,告诉我们的是要珍惜现在,现在就是将来,将来也是现在。

信佛修行是为了幸福快乐,你现在不快乐,未来也不会快乐,你现在不解脱,未来也不会解脱。你要是现在放不下,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这个色实际上就已经离开空了。就变成了色异空。

所以信佛的人,现在不修行,每天烧香磕头,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佛菩萨来帮你,走的不是正道。而金刚经也明确的说了: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

“是”,是这个的意思。是人行邪道,就是:这个人已经走上了歪路。


锐视觉何老师


这句话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一部几乎家家都念诵,人人皆知的佛经。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存在的色本来就与空不是异质,作为存在之底蕴的空也与任何物质形式没有什么区别、不同。那么,物质的本体就是空,空的现象就是物质。色,即物质。空,指虚空。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或者说色灭为空,因为空并不是空无所有,不是虚无。空就是色,色就是空。色又不是空,空又不是色。空有时是色,色有时是空。空与色是永恒不变的,又是随时在变化的。空与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符相承的,不可分的,又各有不同。是一个,又是两个。所以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就好像《易经》的阴阳学说。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代表了两种力量。阳,代表了阳刚积极一面的事物。阴,代表了阴柔,消极一面的事物。乾坤是易经的两扇门,参透了这两卦,其它的六十二卦就好理解了。阴与阳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即是一体,又各有不同。只在你以何总方式,何总角度看它?你只看正面,在眼前的就只是阳,只是色;你只看被面,在眼前的就只是阴,只是空。所以有时你见到的未必就是真的,你没见的未必就是假的。假做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世间本没有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又什么都是真,什么都是假!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于真假的态度,生活的太度,事物的太度,智慧的太度!


梅花诗社


这几句话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为《般若心经》或《心经》,共260字,是集佛经之大成者,万经之王。

很多人说了这么多,重点没说透。大多有谤佛

法之嫌!重点是以下几句:

一、

1、色离不开空,空离不开色。

2、色是空的外在表现,空是色的无自性。

3、因缘起而性空,说得就是“色不异空”;

依性空而缘起,说得就是“空不异色”。

二、

4、色当体即空,万物本系空无实体,由四大和合而成。

5、缘起无自性当体即性空,说得就是“色即是 空”。

性空为缘起所依,即是缘起之本体,说得就是“空即是色”。

6,色的本质是空,五蕴与空是不异,而且相即。

7、““色”与“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从释家角度看,无正见、无正念是大忌,法布施是大事,要有正见、正念,所以,提问者和回答者要严肃以待,不可信口雌黄,乱正法,混淆视听。

阿弥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