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了那麼多年的書,背了那麼的詩詞,現在你還能背幾句?

Shy子月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讀了那麼多年的書,背了那麼多詩詞,現在我還能背幾句?

說實話,背了那麼多,也忘了不少。只有一首我現在還記得非常清楚: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的題目叫做《憫農》,作者是唐代的李紳。選入了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這首詩之所以我至今還記得,就是因為它的內容寫得太好了!

前兩句,描寫了農民伯伯生產莊家、播種糧食的不容易。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

後兩句,以反問的句式,批判了那些富貴子弟不珍惜糧食、農民糧食被無情剝奪的殘酷社會現實,再一次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辛苦場景。

這幾句詩現在常被用來勸誡孩子們不要浪費糧食,要尊重農民伯伯,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其實,豈止是孩子們,成年世界不也應該節約糧食,尊重農民嗎?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飛魚高中教育


歡迎來到“三味品書”回答領地!三味品書,專注教育話題。

讀了這麼多年書,學了那麼多詩詞,不管是誰,總有那麼幾首在腦海裡揮之不去,我也不例外。

中國是詩詞大國,我們從小就在詩歌的海洋中航行。

記得讀小學一年級時,就學了駱賓王的《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一首五言古詩哦!神童就是不一樣。把鵝游水寫得這麼生動形象。

我們學詩,怎麼能繞過“詩仙”李白呢?他老人家的詩我們也是很早就接觸了。說到這裡,我們腦海裡馬上蹦出一首《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讀起來很有畫面感,我小時候晚上喜歡觀看天上的月亮應該跟這首詩有關。

中國古詩中,李商隱寫的情詩最讓我陶醉,像《無題》、《夜雨寄北》、《錦瑟》都是經典之作。下面我們來欣賞李商隱悼念亡妻所作——《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是呀,人是有感情的高級動物。面對流逝的感情,怎能不傷心回憶?

說起古詩詞,我們怎麼能忘記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呢?

論起愛情的浪漫,我們可比不上老祖宗哦!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我們的愛情還會有古人那麼純潔嗎?看看《詩經》裡面的愛情名句,感受兩千多年前老祖宗們的浪漫愛情。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美女靜立河邊。)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現在愛情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衣姑娘,我心難忘。)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這句詩中形象地描寫了咱們老祖宗和心愛的姑娘約會時,等而不見時的猴急心情。)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可惜很多人把“好”讀成第四聲,大傷畫面感。)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漂亮美眉回眸一笑百媚生。)

唐詩宋詞,說起宋詞,蘇軾這位大咖不能錯過。

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語道盡人間悲歡離合!

每當人生失意時,必讀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人生失意時,讀完此詞馬上釋懷!

這首詞,是不是有點像高爾基《海燕》中的名句“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一樣的意境?

中國的古詩詞內容豐富、意境深遠,是華夏兒女共同的文化瑰寶,值得我輩傳承。

最後以王勃的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結束,希望以古賢之詩會各位朋友!喜歡的朋友麻煩點贊、點關注、轉發。

 聯盟





三味品書


小時候那叫背詩詞,長達以後不是能背出幾句詩詞了,而是在領會這些詩詞的意境了,或者說是設身處境地體會當時作者寫下詩詞的感受。

首先給大家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大家都知道這首詩是抒發思鄉之情的,是李白26歲漂泊在外,觸景生情,寫下的千古絕句。思鄉之情不是說說而已,那種感覺催人淚下:在舉目無親的城市中,在無依無靠的房間裡,透過窗戶望著外面明亮的月亮及灑在地上銀白的月光,思緒像一朵小云似的,不禁飄到了遠在千里的家鄉,心裡頓生落寞之感。這時候就會體會到李白是何種心情在異地他鄉創下的這千古絕句,而你也只能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來安慰孤單形影的你。

我相信大家看到拾荒老人,或者特別貧困的家庭,或者被欺負不敢反抗的農民,心裡都會特別難受,真想把自己所有的全部給予他們,不想看到他們這樣難受下去,特別揪心,有時也會默默地抹淚,怪自己沒本事,不能解決這麼多問題。這時候我會想起詩聖杜甫的詩詞:“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也只有這個時候,我徹底理解了杜甫以切身的體驗,推己及人,進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丟在一邊,設想大庇天下寒士的萬間廣廈。

異地戀不容易,走的特別艱辛,聚少離多,想想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每當我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總會不經意間想到如果對象在我身邊多好,我可以和他一起玩這個了;每當我們吃到好吃的東西,總會幻想他在我身邊餵我的場景。可惜全是假設,可惜聚的時間總是匆匆而過,離別又是含淚不捨。這時候相信我們的內心總會閃爍出一句詩詞:“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句詞是把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也更能體會到作者宋代柳永情景交融,意與境會,構成一種詩意美的境界,以具體鮮明而又能觸動離愁的自然風景畫面來渲染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把詩詞的意境體會出來,是不是都是一副完美的畫面?而這個時候還需要背嗎,是不言自主的吟出來的吧!

從古至今能夠廣為流傳的古詩詞名句,是經過歷史長河磨練的,經得起考驗的,為人們所接受的文化的典範。它之所以經久不衰,不僅因為精練的語言,協調得押韻美,還因為它在材料的選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極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只有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志向和抱負,才會有“道路漫漫前途遠又長,我將上天下地尋求知音”的努力,避免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尷尬,從而發揮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張開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雙手,為您對詩詞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點贊吧!


生活的小火花


讀書時最不喜歡的就是背書,寧願罰抄5遍,都不願意去背,不是我不背,而是覺得自己背不下來,就選擇不背。高二,高三的時候才開始背書,也是背很久都背不下來。索性就讀,讀無數遍,讀到能背下來。

現在自己想其實記不到幾首了。如果有人在旁邊提醒幾句可能還會背的出來。學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琵琶行》。《琵琶行》是因為他的句子都是七個字組成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千古名句,也被許多後人感慨。這首詩的藝術造詣很高。他把作者與琵琶女的思想感情合二為一。即是在說別人,也是在說自己。在互訴了身世後,才有了“同是天涯淪落人”這句。詩中描寫音樂的手段也極其高超。“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r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這一段從琵琶女“半遮面”寫到到“曲終收撥當心畫”,將琵琶女高超的技藝,寫的出神入化。由快到慢,由細弱,無聲到“嘈嘈切切”,再到“銀瓶乍破”“鐵騎突出”,最後戛然而止,作者用一系列生動的比喻將抽象的音樂形象變成具體的視覺效果。

這首詩有很多的經典句子值得我們牢記在心裡,作者所表達的思想也引起我們的深思。一篇很好的作品,值得我們傳誦。


殘曲又離殤


曾經背過的詩詞,是否能備份還原?記憶中是否還有張口就來的詩詞佳句?

入讀學校,十年有餘,學過的東西,大多數是不是都非常禮貌的歸還給老師了?

從小到大從課本中學過的詩詞不計其數,再加之課外閱讀的唐詩宋詞也有N多。

腦海裡百度搜索一番,倒也能記得一二。

好似在小學一年級就學過一首王之渙的《登觀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年少無知時,哪裡懂詩的意境。只不過王之渙的這首“登觀雀樓”在小時候讀起來卻朗朗上口而矣。再加之是童年時代記下來的,所以,在腦海的備份中還是很容易找得到的哦。

至於其它的在課堂上學過的詩詞,卻也真的是記憶模糊了。

偏偏卻是在課外閱讀的詩詞歌賦倒記憶深刻。

曾記否,有一次,家中姐妹不知從哪裡帶回來一本報刊雜誌。這裡說明一下,在下是農村人,早在七八十年代,在我們閉塞的小村莊,手頭上能有一本最前沿的報刊讀物是不是屬於奢侈品了。

當時非常喜愛這寶貝一樣的書刊,拿在手上就迫不及待的讀起來。到現在都非常清楚的記得,這本報刊中有一篇文章叫做,電影劇本《李清照》。

我只讀了幾行後,就有一首李清照的詞《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慢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起三山去。”

哇,哎呀呀,人間居然有如此絕妙的詞作,並且還是出自一位女性筆下,我無法形容我當時的驚歎!就感覺這詞的每一個字,包括標點符號在內都在紙上閃閃發亮。不用停留,我火急火燎的反覆連讀了三遍。

再繼續往下看,裡面的詞一首比一首驚歎。《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子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好個超凡脫俗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我不由自主的閉上眼睛,在心裡醉醉地讀了一遍一遍又一遍。恨不得把這一個字一個字在嘴裡嚼個夠,然後在慢慢吞下去,沉在丹田裡。

我還清楚的記得,劇本里有這樣一段描述,說是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看到了李清照的《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當時,趙明誠,很想與自己的驕妻李清照的詞作功夫一決高下。於是也欣然提筆,苦思冥想,並把驕妻李清照的“醉花陰”中的兩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也巧妙的夾在自己的詩詞中。終於在日幕時分,佳作完畢,乘興請來他的好友,請好友品讀品讀一番。待好友讀完之後,迫不及待的問:“如何?”好友答曰:“你寫了這麼多,這麼長,唯有兩句最佳。”趙明誠連忙問:“哪兩句?”好友答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時的趙明誠只得苦笑著搖頭。從此,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妻子比自己的詩詞水平要高出很多。

李清照的詩詞,特別是詞,完全可以與當朝的頂級文豪相媲美,甚至於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當時同朝代的文人墨客中,人人點贊,個個稱妙。而李清照自己也是自信滿滿。且看《鷓鴣天》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應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好個易安居士,好個自信的“第一流”。

自從這無意之中讀了這篇“劇本”之後,就再也不會忘記這篇文章中所寫到過的詞了。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好個“綠肥紅瘦”,當時的文壇雅士,無不拍案叫絕。

還有一首李清照的五言絕句,《烏江》當時只讀了一遍就牢記下來了。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五言絕句,一反李清照婉若詞的特點,轉身筆峰一轉,卻又豪氣沖天。

好個人傑,鬼雄,鐵骨錚錚的豪邁,似有頂天立地之勢。

只可憐了,李清照在中年之後,一個人,孤苦無依,吃盡了戰亂之苦,在風燭殘年之際,飽受了寂寞清冷。

一首《聲聲慢》,如泣如訴,好不淒涼。讓所有讀“聲聲慢”的人,都與她的一字一句一起同步傷感,悲鳴。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雖然李清照倖存下來的詩詞只有少量的七十餘篇,但是,就是這短短的七十篇足可以與留下上千首詩詞的李白杜甫相媲美而毫不遜色,甚至超越李,杜,蘇等。尤其是詞,李清照的詞可以說是詞中之最。

當我們在品讀李清照的詩詞時,總覺得是在彼此交流對話一樣,就是那麼普通,就是那麼平凡。完全沒有遠古時代的那種乾澀難懂之狀。偏偏就是這看似通俗易懂的話語,被李清照這麼輕描淡寫的表達出來之後,卻是字字脫俗,句句清奇。

即使李清照的名字,已經穿越了綿綿的歷史長河,可她的名字將永不褪色。


酒琬澄


什麼叫背了那麼的詩詞?

迄今為止,我能背下來的詩詞有204首。


十一的郎


畢竟是在校學生提出的問題,並且是娛樂領域創作者,對於這樣的提問,不必叫真,就權當娛樂一下吧~


書童諾雅


現在還能背誦下來的詩詞還有百十首左右,其他的就背不全了。




永夜丶流離


只記得這四句了。



齊若一


詩詞詩詞把詩改成詞:黃河遠山白雲間,一片孤城萬刃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改詞:(去掉‘間`字)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刃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