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足是汉族的陋习,可客家人为什么从来没有缠足呢?客家人为什么与汉人差别这么大?

珠三角广东人


不好意思,畸形裹小脚是满清特产。

不光是客家人不裹小脚,整个岭南地区都没有裹小脚的习俗。现在考古出土的古尸里,满清以前的女性古尸,没有一具是脚骨畸形的!

反而这种畸形的习俗,在清初起源于河北直隶一带,乾隆时才传到江南地区,而满清控制力弱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一直都没有这种畸形的习俗。孙殿英扒开乾隆墓,看到乾隆棺材旁边就躺着个小脚女尸,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乾隆都喜欢畸形裹小脚,那下面的狗腿子还不争相效仿?

汉人的缠足仅仅是塑型,和现代女性穿塑型内衣一样,明朝流行纤足,以脚型纤细修长为美。根本就没有折断脚骨的畸形审美!

畸形裹小脚就和猪尾巴辫子一样,是满人强加给汉人的陋习!人家满大人只是喜欢玩你汉女的小脚而已,为什么要自己的女儿去裹?


种田狂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的奶奶就缠足。我从小就看她的脚,真的很可怕。

这是一种人为的脚骨扭曲变形,尤其是大拇指几乎完全变形,让人感觉很残忍。

因为我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女孩,在当年都是要裹脚的,不然很难嫁人。

这样裹脚的优点是,可以穿很小的鞋子,但也就仅此而已。

这么小的脚对行动影响很大,根本无法快跑,也难以做一些重体力活。

萨沙从没看过奶奶快速跑步过,也没有拿过很重的东西长距离行走。

这里忍不住说说缠足的过程,完全就是虐待,而是是女孩自己无法做主的。

女孩一般在5到8岁的儿童时期,就开始缠足。

缠足的时候,除了大拇指外,其他足部全部用布严密的裹好,用针线缝住。

布要裹得非常紧才可以,不然就没有效果。

小女孩通常非常抗拒缠足,为此会受到母亲或者女性长辈的打骂,只能被迫听从。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主要是让女孩心理上适应。

随后,大概是半年到一年,要维持这种严格裹脚。

这段时间,女孩几乎无法长距离走动,只能坐着甚至躺着。每隔几天,就要将裹着的布拆开,不是让脚步放松,而是怕裹得太紧导致脚步坏死、感染之内,导致残疾。

同时,还需要手工加力:用力压向脚心内侧,每一次都要把脚趾多用力脚心压下一些,且要求女孩下床走动,走动全身重量皆压在内弯的八个趾头,和用力扭伤的关节,易长鸡眼、发热、红肿。

这是第二个阶段,女孩已经活动困难,痛不欲生了。

但第三个阶段才是最可怕的。

资料中这么写:要将整个脚掌的脚骨,用力扭折,使其成为弯弓拱状。在这个阶段中,脚部的肌肉己慢慢萎缩,脚背坏死的皮肤开始脱落,一段时间的出血、化脓、溃烂,压脚下的足趾废掉,严重时小脚趾会因溃烂而脱落。

同时,还需要用布严密裹脚。

三个阶段完成,需要花费几年时间,由此就形成了小脚。

看看,很可怕吧。

然而,缠足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普遍,原因很简单。

女人缠足以后,是无法做重活的,连快走都困难。

而中国农民家庭,从来都是生活困难,最多勉强温饱,哪里养得起闲人,妇女也是重要劳动力。

总体来说,城镇缠足率高,因为妇女多不需要做农活,更不需要做重体力活。

相反,乡下的缠足率低,尤其是普通乡民,贫穷的乡民家女孩缠足率很低。

为啥?因为要干活呗。

其中,南方缠足又比北方少,一是南方少数民族比较多,多不缠足;二是南方种水稻的比较多,必须将脚长期浸入水中,缠足的脚很难胜任这种工作。

这里面,客家妇女基本是不缠足的。

客家祖先南迁的时候,中原缠足的传统还没有形成。随后中原大乱,被北方异族占领。客家人以纯种汉人自居,坚守传统的风俗,拒绝外来习俗,认为缠足是荒诞的。

同时,客家人南迁时,南方地区人口也很多。客家人只能去一些贫瘠的山区。这里生产落后,交通闭塞,客家人在这里想要维持基本生存都很困难,还缠个鸡毛足啊。

所有劳动力,包括女人,都要下地生产,不可能缠足的。

所以,客家女人都是不缠足的,由于常年做重体力农活,这些妇女都很强壮。

其实,客家女人比客家男人都要辛苦。

客家男人确实做了很多主要的体力农活,但妇女也做,而且大部分脏活和细碎的累活都是妇女承担的。

很多人说克家族群之所以强,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妇女很厉害,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是家里的重要支柱。

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中国的客家》一书,其中说道:

“在客家中,几乎可以说,一切稍微粗重的工作,都是属于妇女们的责任。……你将看到市镇上做买卖的,车站、码头的苦力,在乡村中耕田种地的,上深山去砍柴的,乃至建筑屋宇时的粗工,灰窑瓦窑里做粗重工作的,几乎全都是女人。”

有意思的是,这些客家女人是被当时主流社会轻视的。

太平天国有很多客家女人,后来成为天国女官的主力。

当时满清知识分子带着轻蔑的说她们是“大脚婆”。

其实,现在看来,客家人才是比较文明的。

仅仅为了男人的视觉效果,就让女人变成脚步残疾,这太他妈残忍了。

偷偷的告诉大家,萨沙医生朋友告诉我:其实今天很多女人图漂亮,常年穿非常高跟的鞋子,等同于变相缠足。


萨沙


很有意思,居然有人说缠足是清朝才有的,真是为了黑清脸都不要了。

其实清朝并非所有的汉族妇女都缠足。

根据清朝来华的外国使节、传教士的记载,清朝北方劳动妇女并非全部缠足,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汉族妇女几乎没有缠足的。一来是北方地区汉族妇女受满族妇女影响较大;再者她们也要下地干活,缠足会带来诸多不便。

不过缠足这股风气在明朝达到了高潮,朱元璋就把缠足视做区分良贱的标志,并规定禁止娼优、贱民、奴婢缠足,只有良民才允许缠足。到了明末甚至还有更奇葩的说法:

虏之所以轻离故土远来侵掠者,因朔方无美人也。制驭北虏,惟有使朔方多美人,令其男子惑溺于女色。我当教以缠足,使效中土服妆,柳腰莲步,娇弱可怜之态。虏惑于美人,必失其凶悍之性。

可笑!可耻!

在清朝,缠足反而被汉人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也就是所谓的男降女不降。清朝的缠足禁令遭到了强烈抵制,以至于不了了之。朝鲜使者朴趾源曾经访问中国,并和一个叫做王郜汀的举人交流,在《热河日记》中,两个人有这样的对话。

又曰:“贵国妇人亦缠脚否?”曰:“否也。汉女弯鞋不忍见矣,以跟踏地,行如种麦,左摇右斜,不风而靡,是何貌样!”鹄汀曰:“献贼京观,可徵世运。前明时,至罪其父母。本朝禁令至,严终禁他不得,盖男顺而女不顺也。”余曰:“貌样不雅,行步不便,何故若是?”鹄汀曰:“耻混鞑女。”即抹去,又曰:“抵死不变也。”

没本事不剃头却非要用女人来体现所谓的没被征服,可笑,实在是可笑。

清末慈禧太后推行立宪新政,其中有一条就是女子放足,还有一首《劝行放足歌》,读起来也是通俗易懂。

照得女子缠足,最为中华恶俗。惟当缠足之时,任其日夜号哭。对面置若罔闻,女亦甘受其酷!为之推原其故,不过扭于世俗。意为非此不美,且将为人怨怒。务各互相解释,切勿再事拘囿。

其实也是并没有什么卵用,也就是部分城市妇女放足并不给女孩缠足,其他相对闭塞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并没有放足,缠足之风并没有刹住。而且,清政府劝放足的工作也随着清政府的倒台而戛然而止,因为民国大家都束甲相争去了,谁还管这些。直到建国之后,由于共和国对全国控制程度的加强,缠足这项陋习才彻底废除。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缠足的陋习据说源于宋朝,按照自己推算,那个时候前提是物质丰盈,人们开始享受,尤其是男尊女卑的时代,为了取悦男人,女人以脚小为美,越来越畸形,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并被固定了几百年。

其实说到核心还是虚伪在作怪,比如在缠足这个问题上。估计缠足也是有发展过程的,开始并不是为了缠,越来越变异变成了缠足。缠足是很疼的,骨头筋连着心。看着缠足,突然想起了身边的女人穿高跟鞋。现在也在宣传,穿高跟鞋唯美,而且大力宣传,一是为赚钱,二是心里得到满足。

其实这是一种浮躁心理,还可以扩大去看,比如住高楼,抽烟,酗酒,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心理在作怪。比如抽烟,喝酒,很少第一口觉得舒服的,都是在别人的挑唆下慢慢成为习惯。穿高跟鞋,都是不舒服的,但因为别人说好看,自己感觉也是好看,为了让别人看,就习惯了,难受不难受,自己心里最清楚。

人之初心,砥砺前行。希望人们都能够放下心态,走出自己的人生,只要不出底线,什么都是好!



大志远思想空间


与生活的区域和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系,当时的缠足比较盛行的地方主要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平原地区或相对富裕的家庭(家族),而在山区就相对少了很多,因为需要大量的劳作(无论男女),缠足那不是要命吗!说简单点就是家有余粮,养得起闲女子的家庭如果再加上一点书香门第之类的背景就比较盛行缠足了,因为这样的女子更美,更能进入同阶级或上一层阶级的视野里,当时的权贵阶层竟好这口,想想也是醉了!而客家人,按照其人口分布,主要以山区居多(为什么会这样?历史好像没有给出很明确的答案),其次,他们从事的职业多以重体力劳动为主,还有就是从事渔业,甚至一辈子都住在船上,这个就更好理解为什么客家人的女子不缠足了,整天跟水接触,你缠一个看看!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据我了解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客家人相对比较闭塞,不愿意与外界过多交流,融合,通婚等等活动,所以,他们的习俗一直比较独立,这个现象直到近些年才发生改变!


有点意思20635214


本县,本镇,本村%98以上汉人全不缠脚!怎么缠脚成了汉人专利!旧社会只有极少数财主大广人家的姑娘,家长强行缠脚!!!穷缠脚,如何出力揾食……???!!


用户老顽童四公


江西赣州客家人,我很小的时候,见过小脚女人,那个时候她们都有70/80/90多岁了,可是我的奶奶,和外婆却没有缠足,我问她们,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的人要缠足,她们说,那个时候,只有有钱人会缠足,穷人要干活,基本上是不缠足的。请不要说,客家人不缠足,穷人才不缠足,有钱人是一样缠足的。


倾尽年华终究是梦596


客家人是五胡乱华时期南衣冠南渡的汉人,也是中原人。缠足兴起于北宋,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清代的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但也不是都缠,且清以前的出土女尸尚未发现有缠足者。

我记得很清楚是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国有一个小国的皇帝很喜欢小脚女人,于是后来宫廷就流行裹脚。

而客家汉人是东晋初西晋末五胡乱中华汉人衣冠南渡后裔所以自称客家也是真正的中原人。


宝宝不做小可爱


最近一些人总是找汉族茬儿,其心可诛!







汉兴社


你家人愿意跟满族人奴才,所以缠足了。

有的人被迫缠足,客家人不愿意缠足。客家人继承了优良的汉族文明,怎么会接纳满族强压的陋习呢?于是有了太平天国 于是有了辛亥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