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上,大刀王五、燕子李三是怎样的人?

鸢飞九天2018


大刀王五和燕子李三,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的真名,在民间很少听说,老百姓只会叫他们王五和李三,他们在人们心中,可以称得上是近代民间侠义的化身。老百姓期待有人能劫富济贫,弘扬正义,所以这两个人在民间,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燕子李三,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首歌,旋律潇洒豪迈,又不拘一格,让人听罢热血沸腾,因为时间久了,旋律依然在脑海里依稀记得,但歌词却忘了大半,仿佛记得有一句“说什么剑在手从心所欲,哪知这一念之间,善恶分开”。

之所以能记住这几句,是因为在民间燕子李三的故事,有很多种版本,也延续了几代人,更主要的是,他们的故事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揉成了一起,千头万绪,需要找到一个头绪,于是我决定用小时候最喜欢看的燕子李三,当成一个线索,来说一下真实的燕子李三。

燕子李三的历史原型

在电视剧燕子李三中,一开头,就是老燕子李三被活捉,然后拉到刑场砍头的情节。这其实是民间一个流传很广的版本,也是极具悲剧色彩的版本。这个燕子李三,可谓是充满侠义精神,劫富济贫的正面角色,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在历史上,最接近这个版本的,应该是民国初期的侠盗李景华。

但这个李景华和电视剧里的英雄人物,有着很多区别,虽然故事非常相同,李景华武艺高强,轻功绝顶,然后经常盗窃有钱人家或者官宦人家,但不会骚扰普通老百姓,甚至在自己挥霍的同时,也会做一些济富济贫的事情。

他的结局,和电视剧里很像,但也有一点出入,那就是,李景华虽然最终被国民政府抓住,但并没有处死,只是被判了十二年有期徒刑。

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李景华,居然是抽大烟抽死的。这种死法,完全没有民间对于江湖豪侠的最初印象。

其实,李景华和电视剧里以及一些电影里的李三相似度非常高,或许是因为这个人最终的结果,不那么英雄,反而显得很窝囊,所以,关于李景华的真是结局,并没有在民间广为流传,反而老百姓更相信,这个人英勇就义。

电视剧燕子李三中,老燕子李三死了,他的师弟李显带着三个徒弟,开始复仇之路,其实,主人公应该是三个徒弟,准确的说,是三徒弟李云龙(不是亮剑里的李云龙)。而在历史上,最早的燕子李三,的确叫李云龙,他甚至要比李景华更早。

他是沧州人士,也是一个武艺高超,尤其轻功非常厉害的侠义人士,这个人活跃在河北以及京城一带,是民间有名的侠客。更重要的是,这个李云龙人丁兴旺,直到现在,沧州一带还有他的后裔,可谓是有福之人。

但电视剧里的李云龙,除了用了一下历史人物的名字以外,原型确是另一个人,这个人叫做李圣五,可以说,电视剧里李云龙的角色,高度还原了李圣五的生平,甚至,为了表现出李云龙是如何“一念之间,善恶分开”的,还把李景华抽大烟的事情,按到了李云龙的身上。于是,一个开始有些侠义精神的李云龙,后来,一步一步便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坏人。

历史上的李圣五,可谓是坏人中的翘楚,他活跃在山东一带,而且,更主要的是,这个人劫富不济贫,而且还滥杀无辜,这已经够枪毙了,在济南解放后,人民政府开始抓捕李圣五,最终,在一个歌姬的房中,把他活捉,并且执行了枪决。这才结束了李圣五的罪恶一生。我想,这就是“一念之间,善恶分开”吧。

李景华,李云龙,李圣五这三个人,是燕子李三比较公认的历史原型,但传说及电视剧里,往往把这三个人的故事进行了融合,才有了荧幕里的燕子李三。

当然,除了这三个人以外,在光绪时期的李芬,也是一个精通轻功的侠义之士,他最终善终。故事在民间只流传下一个美女救英雄的佳话。他的坟墓,现在依然被他家乡人保护,也算是一个福德之人了。

大刀王五,一个真正的大侠

说完燕子李三,我们在说一下大刀王五,和燕子李三不同,燕子李三像是一个品牌,虽然有历史原型,但是,很多飞贼,也愿意自称燕子李三,而江湖上,更是流传了燕子门的传说。可见,燕子李三,已经是一个品牌。

相比之下,大刀王五就比较简单,他的名气非常大,也是一个侠义人士,年代要比燕子李三稍微早一些,和霍元甲,李芬以及戊戌六君子一个时代。

这个人顾名思义,非常善于用刀,他不是一个侠盗,而是一个武林高手,他和燕子李三不一样之处在于,他不但行侠仗义,还诠释了什么叫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王五虽然出身草莽,却要比清政府更明白为国为民的道理。

历史上的王五,名字叫王正谊,他和谭嗣同,霍元甲交好,全力支持维新事业,甚至在谭嗣同被捕后,还想要救援,但还是失败了。腐败的清政府,宁愿割地赔款,献媚洋人,也不愿自己国家出来这么以为侠义之士,于是,慈禧太后勾结洋人,杀害了了王五,并且把他的人头挂在城楼上。

相传,大侠霍元甲得知这件事,一向低调和蔼的他,只身前往北京,夺回王五的人头,好好的安葬,也全了兄弟情分。

王五这个人,虽然出身草莽,却明白民族大义,更有为国为民的情怀,所以,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只可惜,王五生不逢时,可悲可叹。


小小嬴政


王五不好说,我是济南人,小时候听老辈人说过零零碎碎李三的事。

这个人首先是有真功夫的人,说身轻如燕,飞檐走壁有些夸张,但是确实身手敏捷,健步如飞。老辈人说燕子李三做完案之后,根本不在济南城里停留,都是连夜翻出城墙(济南是华北重镇,城墙很高大的),然后连夜步行到章丘或者是长清(距离济南老城区都在50公里开外),这已经是急行军的速度了。等早上发了案,全城戒严搜捕他的时候,他在章丘的哪个犄角旮旯或土地庙或财神庙里呼呼大睡呢,所以根本抓不到他,

而且那个年代兵荒马乱,他把自己打扮成逃荒要饭的人,又住在破庙里,所以就算有人看到他也不会怀疑他就是江洋大盗燕子李三,因为他偷了财物是不戴在身上的,得手了就埋起来,只等风声过了,或者用钱的时候才拿出来,所以他隐藏的好,身手又好,大家谁也没见过他的真面目,也抓不到他,所以就越传越神。

那么他是怎么被抓住的呢?这个还是和当时的大环境起了变化有关,他作案主要是在民国时期,偷那些有钱人,你想,民国时期谁有钱?军阀有钱,官僚有钱,当时这些人都是人民深恶痛绝的人,很多时候老百姓听说他们家被偷了都会暗自高兴。所以,比方说,即使他们看到了昨晚有个可疑的黑影,往章丘方向跑去了,也不会给警察说,甚至还有可能故意往相反的方向说,等于是给燕子李三做了掩护。但是新中国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老百姓当家做主了,他做了案之后没有人再给他打掩护,今天有人报告哪里哪里发现一个可疑人员,明天又有人报告哪天晚上有个人天黑奔跑,这样,李三也就没有了藏身之处,最后被抓也就是必然的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燕子李三的神,不是他自己神,而是有很多老百姓有意无意的给他打掩护,才造就了他的神,老百姓都不给他打掩护了,他也就不神了。这一点在电视连续剧《燕子李三》中也有描写,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但是这个人毕竟是有真功夫的人,据说最后抓燕子李三的时候是在章丘一个破弃了的寺庙的塔上,他藏在这个塔尖的大梁上,没有梯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上去的,最后被包围,弹尽粮绝,才被抓住。听老辈人说后来他被枪毙后,因为他的腿脚非常发达健美,还被做成了标本,这就不知道真假了。

最后,再给你说个好玩的事,你看电视上演的,这种江洋大盗都是腰里别着枪,这是对的,燕子李三是有枪的。但是电视里别枪的姿势:枪把在上,枪管朝下这是不对的。真正的别法是枪管冲上,枪把在下,这样方便抽枪,因为如果万一他被警察发现了,警察也有枪,他肯定要猫着腰跑,好减小目标以防被子弹打中,这样猫着腰如果枪把在上的话就正好顶在肚子上,抽不出枪来,所以枪把在下,他一猫腰,手从下面握住枪把,方便抽枪还击。


杠赛来1


电视上的燕子李三原型是结合了河北省燕子李三和曾经在济王府当护院的李三(真正从少林寺打出来的武僧,祖籍: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王打挂乡辛桥村,兄弟4个,排行老三)二位李三都功夫高强!政府抓河北李三久抓不获,因名声大误抓平原李三,后为证清白,上演了一出李三抓李三的真实一幕!龙虎相斗必有一伤,经过比轻功和匕首敬牛肉等较量,河北李三自知遇到高手,遂协议和解。说愿和山东李三归案证其清白,但是,以后他再逃脱后,山东李三不可再管此事!二人击掌为誓!把真李三交政府后,李三再次逃脱,政府请山东李三再出山被拒,后来河北李三在抓捕中被枪击中归案!大腿做标本是事实。山东李三从济南回平原老家寺庙一心礼佛,后圆寂于此。后来此寺庙被拆,众灵塔被毁,建了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一直到现在!这才是事实!


忆青春流浪英雄


提到大刀王五,他是80年代影视作品中最受观众喜欢的人物之一,同时也在人们的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了一代人。

大刀王五原名王正谊,河北沧州人,沧州是中国武术之乡,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八极拳、劈挂拳都起源于沧州。

据《记大刀王五》记载:大刀王五(公元1844年—公元1900年),京师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回族人。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王五出生贫寒,三岁时父亲就因疾去世。他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很小便开始干各类杂活,后来拜肖和成为师,为习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77年王五在北京半壁街(现在的崇文区)自开了一家镖局,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源顺镖局,由于做人实在,本领高强,源顺镖局办的红红火火,北到山海关,南到江苏上海都有王五的生意。1900年义和团兴起,对洋人十分憎恨的王五依然加入,却遭到清廷的背叛,为了保护镖局同仁,谭嗣同主动自首,被清兵抓获后交给洋人,尔后被八国联军枪杀于前门,死时56岁。

大家对荧屏上的燕子李三一定不会陌生,一个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好汉。尤其是他的轻功,飞檐走壁,但是真实的燕子李三是什么样的一位人物呢?

李景华,又名李鸿,1895年,生于河北涿州,幼时随叔父流落到沧州。沧州习武之人众多,他也跟着拜师习武,爬墙上树易如反掌,非一般人所能比。由于家境贫寒,及其年纪稍长便开始四处偷盗,曾在河南、湖北等地屡屡作案。

清末民初,燕子李三与霍元甲、黄飞鸿、大刀王五等豪侠齐名。鲜为人知的是,被称为“燕子李三”的李景华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1916年,李景华随卖艺的江湖班子来到洛阳,却不幸蒙受不白之冤,被班主赶出艺班。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李景华与几名年轻乞丐在洛阳结义,他因此得名“燕子李三”。


翰语之声






答:大刀王五、燕子李三都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而且也都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

但,相对来说,大刀王五乃是侠之大者,为国、为中华民族,正气凛然,义薄云天,做人做事光明磊落,所以,其事迹是非常清晰的。

而燕子李三,虽有“侠盗”之名,但昼伏夜出,藏头露尾,做的净是不见光的偷盗之事,属下三滥,所以形迹难查,更因多人冒名顶姓,虚虚幻幻,扑朔迷离,使人真假难辨。

下面,我据我所知,分别来谈一谈。

王五,河北沧州人,本名正谊,字子斌,因在李凤岗门下排五,舞大刀出神入化,故人称“大刀王五”。

光绪五年(1879年),王五在北京前门外创立源顺镖局(后迁广安大街),一面收徒传武,一面在江湖上走镖。王五武艺既高,为人又讲义气,所以绿林人物都敬他、服他,凡他走镖,都很给他面子。所以,源顺镖局的名头很响,押护财物从未出过差错,接的活多,北自山海关,南到江苏淮安市清江浦,经常飘扬有源顺镖局的镖旗。

单单走镖护镖,王五的名字肯定登不上史册。

主要是他有见识、有眼光,曾收谭嗣同为徒,并长就一副忠肝义胆,融入到了维新人士当中。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谭嗣同和王五策划“围园杀后”之计,事泄,谭嗣同被害。

王五仰天洒泪,不顾危险,挺身为谭嗣同收尸。

1900年,庚子事变,王五率徒众与八国联军巷战,中弹身亡。其头颅被联军悬挂示众。津门大侠霍元甲偷取厚葬之。

王五的侠义英雄事迹,最早出现于平江不肖生所著的《近代侠义英雄传》。

其后,不断有影视作品予以演义刻画,粗计有1950、1951年的两部电影《大刀王五血战小霸王》、《大刀王五浴血歼仇记》;1971年的电视剧《大刀王五》;1973年由邵氏电影公司推出的《大刀王五》;1976年由香港无线电视推出的《近代豪侠传之大刀王五》;同年由香港丽的电视推出的《十大刺客之大刀王五》;1999年由香港亚洲电视推出的《英雄之广东十虎》;

2003年由香港无线电视推出的《英雄•刀•少年》等等。

此外,影响力最大的还是1993年由洪金宝导演、杨凡主演的《一刀倾城》(又名《神州第一刀》)。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故大师李敖过去曾写有一部用来冲刺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北京法源寺》,书中也以王五为主角。

说完王五,接着来说燕子李三。

前面说了,燕子李三虽有“侠盗”之名,但做事鸡鸣狗盗,见不得光。民国时期名为杨祖燕的文人曾写过一本通俗小说《燕子李三》,很火;随后上海拍了一部很卖座的电影《燕子李三》。但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燕子李三的故事突然销声匿迹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不知怎么,又刮起一阵怪风,燕子李三的故事死灰复燃,并被热炒戏说,既有小说、连环画,又有评书、快板书,再有电影《神偷燕子李三》,接踵而来的是大型电视剧连续剧《燕子李三》、《新燕子李三》、《决战燕子门》等等。

这些讲述燕子李三的文艺作品,所反映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往往大相径庭。

为什么这样?

因为,历史上并不止一个燕子李三。

为什么会出现多个燕子李三?

第一个原因是:旧社会穷人太多,北平“盗贼如毛”,贫困和仇富的群众心理,成为了培植侠盗燕子李三的土壤。

第二:那些从事偷盗的毛贼,因为干的事儿不能见人,所以刻意隐藏真名,而当“燕子李三”成了“侠盗”的别称后,他们就都自称“燕子李三”,既是自夸自己轻功了得,也在自己脸上贴了金。

第三:警方每遇上难抓之贼,就称之为燕子李三;或者抓到了惯偷之贼,为了渲染自己的功劳,也称之为燕子李三。

第四:民间和官府为甩锅,往往都将各种无头盗案归结到燕子李三的名号上。

这么一来,你也燕子李三,他也燕子李三,到处都是燕子李三了。

现在,有名有姓,并被警察局记录在档案上,以及当时新闻媒体确认和指证为燕子李三的人,比较著名的,有河北保定的李景华、山东禹城李圣五。

李景华出生于1895年,主要在平津一带活动从事偷盗,1934年被逮捕归案,次年1月,北平地方法院公开审理,认定其有“强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李景华不服判决,提出上诉。时任北平律师工会副会长的蔡礼先生为李景华免费辩护时认为,“判12年徒刑过重”,“即使从重判处也不过8年”。可是,尚未等到最高法院回复,1936年1月9日,李景华因肺痨发作而病死在北平看守所内,时年40岁。

传说,李景华武艺超群,师出少林,有壁虎爬行术、又有水面纵跳术,可以高来高去。

实际上,李景华并不会武术,只是攀墙爬树比普通人快一点而已,但身体虚弱,仅从其病死狱中一点可知。

山东禹城李圣五,不但从事偷盗,还公开抢劫。1945年曾投靠日本人,当了一个可耻的汉奸。抗战结束后,李圣五曾盗窃过中共地下交通站。1948年,济南解放后,市局将缉捕李圣五列为工作重心之一。李圣五顶风作案,并屡犯命案。1949年,李圣五在江苏徐州落网,同年10月,在济南被执行枪决。

李圣五生前到处吹嘘自己刀枪不入,有轻功,会飞檐走壁。事实是每次被抓,他都用金钱疏通,得偷偷释放。警方为了不背黑锅,也乐于帮他吹嘘。

此外,还有一外可信度很低的燕子李三——天津蓟县人李芬。

天津蓟县李芬,是蓟县上仓镇程家庄人,据说其轻功了得、行侠仗义,曾为义气吃官司,光绪帝的一个妃子爱慕他是个英雄人物,求皇上赦免,终得归隐乡里,颐养天年。

但李芬事迹,不象李景华、李圣五有档案材料可查,全是民间传说。

实际上,所谓轻功,现在大家能看得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武当陈师行道长那种级别了。

不过,网上也有人说了,陈师行那种轻功,其实就是时下很流行的“跑酷”运动。


覃仕勇说史


读过金庸或者看过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后,相信大部分人都曾在年少时有一个武侠梦。

梦里的我们飞檐走壁,劫富济贫,把酒言欢肆意江湖。但梦里的刀光剑影和鲜衣怒马终究只是梦一场。

摆脱不了地球引力的我们只能靠想象来圆梦了。其实,所谓武术,武,止戈为武;术,思通造化、随通而行为术。

近代史上,武术习的出神入化的确实大有人在,有闻名中外的李小龙,霍元甲和叶问等人,也有民间的传奇――大刀王五和燕子李三。

这里我们就说一说真正历史上的王五和李三。

大刀王五

首先说一下这个大刀王五,王五本名王正谊,河北沧州人士。

王五的家世并不好,自幼丧父,与母亲靠做做杂活维持生计。从小能吃苦,练就了一个好身板。

王五最初是和肖和学习武艺,由于有较高的习武天赋和体质,不久就出师了。于是为了更上一层楼,他来到了当时沧州有名的双刀李凤岗的家门前。

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吃了几次闭门羹后,王五成为了李凤岗的徒弟。没过几年,王五便将李凤岗的本事学得差不多。


后来在师父的推荐下,跟着师伯刘仕龙开始了押镖生涯。

同治十年开始,王五在北京做了几年镖师。光绪三年,开了一家自己的镖局。自古乱世出英雄,王五就是这样一位。

王五的镖局――源顺镖局并不大,也就四五十人的规模,但王五老实本分,童叟无欺。

加上当时社会治安不好,像镖局这种民间的保安组织更是供不应求,所以王五的名声在外,生意也不错。

王五是一个出了名的爱国豪杰,甲午战争失败后,御史安维上书惩奸臣不议和,遭到了腐败政府的打压,被贬戍边。

王五听闻后义愤填膺,自发护送安维前去戍边。

不仅如此,王五积极支持维新变法,与谭嗣同更是知己。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进京变法之时,便是王五护送。


后来谭嗣同因变法失败入狱,王五四处打点,企图救他,可奈何谭嗣同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

谭嗣同当时的《狱中题壁》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两昆仑便是指康有为和王五。

9月27日的宣武门菜市口,“戊戌六君子”血洒刀下,王五更是悲痛欲绝。于是反清救国的决心更加坚定。

光绪二十六年,王五积极参加了义和团运动,后因寡不敌众被捕,最终在前门被八国联军枪杀。

王五死后,头颅被高高挂起,英雄死后无全尸,家人也无可奈何。

但江湖英雄都是惺惺相惜的,霍元甲听说,便赶到北京,趁夜里取回了头,将其安葬。王五这才得以安息。

燕子李三

另一个民间传奇就是燕子李三了。燕子李三其实只不过是一个代号,代表了一个群体――擅长轻功的侠盗。


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具体李三是谁无法下结论。这里我们简要说一下史学界所公认的燕子李三。

李三,原名李景华,也是河北人士。幼时的李三跟着父亲学了一些拳脚。后来在血气方刚的年纪跟着一位叔叔到了沧州谋生。

沧州武术盛行,李景华初来乍到,为谋生计,给人放过牛,打过零工。最后选择了跟着武术班子学习武艺。

后来武术班里总有人丢东西,大家怀疑是他,并将他告到了班主那里。事实如此,李景华因为小偷小摸丢掉了饭碗。

彼时戏班子正在洛阳,身在异地,走投无路之下,李景华将偷盗作为了手段。

他先是偷了蛮横霸道的警备司令白坚武的枪,还留下了“燕子李三,到此一游”的纸条。


嚣张之余,白坚武为了脸面也不敢声张。后来李三有光顾了几个当地的名流豪门,这样一来,立下了不少仇家。

无奈之下,李景华躲到了少林寺避风头。待风声过去后,他又来到了平津一代行侠仗义“行侠仗义”。

当时,穷人没饭吃,富人快流油。军阀当道,民间怨声不少。而李三偷东西,一不偷贫苦百姓,有时还会救济他们;二偷完后留点记号,比如叠一个纸燕子。

就这样,劫富济贫的李三得到了许多百姓的帮助,猖狂了一些时日,有人追捕,百姓也装作不知情,或者反方向带路。

然而,善恶终有报,当时的军阀富人也没那么好糊弄。1934年,李三最终被捕,为防止他逃脱,法院还用上了“木狗子”。

木狗子是一种比脚链子更加繁琐的刑具,装在犯人的两腿间,使两腿不得自由伸缩离合。多戴几年,腿也就废了。
后来关于李景华的判刑问题,官司打了好几场。可还没等官司打完,李景华便因为长期吸食鸦片造成的肺痨发作,而病死在北平看守所,时年仅40岁。


史之策


李三是我们德州禹城十里望李庄人


征服230702092


北京李三

济南李三


章丘孙子兵法


大刀王五,幼年父亲去世,因喜欢无数,拜一代大侠王子平为师。因王子平不收回族以外徒弟,在母亲床头跪地三天,母亲同意改教回族。炼就一身武功保家卫国,行侠仗义。

其师傅王子平曾三出三进福建少林寺无人能敌。


柿叶飘扬


真实历史上,他们就是一些身手比较矫健的黑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