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罪人:反覆程度遠超吳三桂,三叛三降的大同總兵姜瓖

山西大同是中國北方重鎮,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民族入侵的重要關口,這一點從明朝的防務設置可以看出,明朝專門設置了一個宣大總督,管轄宣府(今宣化)、大同兩個重鎮,是防守北方邊境的兩大總督之一,由此可見大同的重要地位。

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率領大順軍主力在寧武關,遭遇明軍總兵周遇吉領兵的頑強抗擊,經過一番苦戰後,兩天後大順軍最終破寧武關,周遇吉戰死,大順軍的主力也損失嚴重。李自成陷入進退兩難地步,怕在前方大同等城市遭遇到頑強抵抗,大順軍再無力攻破明軍固守的城市。沒有想到,寧武關城破當日夜裡,大同總兵姜瓖秘密派信使就來到寧武關,向李自成奉上降表。本來打算回師西安,不想再和崇禎皇帝爭天下的李自成大喜過望,立馬帶大順軍隊越雁門,佔朔州,直向大同。

大明罪人:反覆程度遠超吳三桂,三叛三降的大同總兵姜瓖

網絡圖片

姜瓖是陝西延川縣人。 據《朔州志》載,姜家世代皆明將,長兄姜讓是陝西榆林總兵,弟姜瑄為山西陽和副總兵。姜瓖任鎮朔將軍印大同總兵官。一門三總兵,可姜瓖又是如何報答崇禎帝的呢?

早已和大順軍暗通款曲的大同總兵掛鎮朔將軍印的姜瓖姜總兵,已經計劃好了投降。姜瓖和李自成是老鄉,姜家在榆林是大戶,也時不時地賙濟活不下去的災民,所以姜家在農民軍裡有些好名聲。姜瓖自認為,如果投靠農民軍,要保住現在的地位,還是很有希望的。只是以前局勢不夠明朗,姜瓖看不清誰勝誰敗,所以才沒有輕舉妄動。

是年三月,北方局勢已呈明朗化,姜瓖已經打定了主意投靠李自成。為了在以後的大順軍裡搏得更高的地位,姜瓖要向李自成獻上一份珍貴的禮物作為自己進階的墊腳石。這份兒大禮,便是明朝重鎮大同城。

李自成大軍到達大同城下,望著大同城這塊硬骨頭不知該如何下口。就在這個時刻,姜瓖派人送降表給李自成,並請李自成攻打西門。西門守將是明朝宗室永慶王。當永慶王在城門樓上指揮明軍沉著應戰之時,姜瓖在他背後射出了一支冷箭。永慶王當場斃命,大順軍一舉突入西門,大同淪陷。明朝另一宗室代王當時也在大同城內,姜總兵自然一併獻上。大同一失,北京門戶洞開,無險可守,大順軍長驅直入,北京城很快就被攻破了!此其一叛一降。

大明罪人:反覆程度遠超吳三桂,三叛三降的大同總兵姜瓖

網絡圖片

姜瓖手刃一王,擒獲一王,獻上名城,得意洋洋,自以為李自成這次定要好好地褒獎自己了。孰料,這位泥腿子出身的李闖王對姜瓖這種反覆無常、陰險刻毒的小人,非常厭惡。他命人將姜總兵綁來,“定其叛國之罪,欲斬之”。幸好這時李自成手下的制將軍張天琳替他求情,李自成才饒他不死,只罷了姜瓖的兵權,把他撥在張天琳身邊當一個掛名總兵。姜總兵烏紗帽沒弄到手,腦袋卻差點搬了家,現在連兵權都丟了,心中好生鬱悶。姜總兵暗暗立下大志,一定要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俗話說有心人,天不負。機會很快就來了。四月,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拿下北京城、逼死崇禎帝之後不久,便在山海關一敗塗地,倉皇西撤,留下制將軍張天琳和柯天相等幾個部將於山西斷後。 

姜瓖笑了,機會來了,清軍來幫助大明收復社稷了,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事。姜瓖僅糾集了幾個家人親信,就敢跑到帥府裡殺人。大順軍此時也著實成了驚弓之鳥,一聞城內亂起,便慌亂不堪。姜總兵手起刀落,結束了柯天相等人,接著又追殺大恩人張天琳,張天琳逃出大同,一路狂奔到雲岡死守。姜瓖本著斬草除根的思想,帶著收編的大同人馬,將雲岡包圍了個水洩不通。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姜瓖拿下雲岡,綁了張大恩公,並將另一位大順名將寸剮了賬。

姜瓖如同幾百年後的那個胡漢三一般,又回來了。姜總兵雖然討伐闖逆有功,卻遭到了清廷的一番申斥。這是為何呢?原來,姜大總兵大勝之時,立了一個叫做朱鼎珊的明朝宗室以“續先帝之祀”,藉此提醒多爾袞不能忘了自己,以博得政治上更大的光榮。這下可捅了大婁子,清廷聞報,立刻一頓劈頭蓋臉地痛罵。經此一番申斥,姜大總兵總算醒悟過來了,清軍這次可不是來搶搶東西就算的,這次,人家是來搶地盤的。

盤桓了不長時間,姜大總兵便拿定主意降清了。叛明叛順的前科著實欠佳,現在唯一的一條路,就是降清了。於是姜總兵一咬牙,將頂上受之父母的烏髮剃了個精光,後腦拖了一條大辮子,跪倒在大同十里河畔恭迎王師,順便獻上本來打算用來“續先帝之祀”的朱鼎珊,把屁股擦擦乾淨。此其二叛二降。

大明罪人:反覆程度遠超吳三桂,三叛三降的大同總兵姜瓖

網絡圖片

在接下來的歲月裡,姜總兵一心為了大清朝的千秋大業奔走呼號,跟在清朝的英親王阿濟格鞍前馬後追殺大順軍,回到陝西老家當前鋒。雖然姜瓖的老鄉們一個個被姜總兵和他的部下送往西天,可姜總兵的官階卻始終得不到晉升。姜總兵那個鬱悶啊。其間由於討逆有功,姜瓖還被邀請到京師覲見了一次順治帝,龍顏是見著了,可隆恩卻一點兒沒眷顧他,官職依舊那個樣,沒什麼起色。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姜瓖的兩個總兵弟弟,這時也被剝了兵權,跑到大同來找哥哥哭窮。姜瓖更急了,覺著清廷哪裡是要重用他,分明是在玩兒他。眼看著一撥接一撥的新總督來到山西發號施令,可他這個久在山西立有大功的總兵官卻得不到升遷,腦後反骨頓生。

清廷也不是傻子,對姜瓖這種反覆無常的小人早有戒心,一批批名王重臣來到山西,一方面是出於討逆的考慮,一方面卻是出於監視姜瓖的思量。清廷總的想法是很好的,可實際操作起來,那批來到山西的名王重臣,卻太過驕橫跋扈。尤其是英親王阿濟格,雖然都受封親王了,卻仍舊難改在白山黑水時養成的那些土匪習氣,搶掠姦淫習以為常。姜瓖眼看著在自己的老巢,清軍竟如此放肆,絲毫不把自己這個大同總兵放在眼裡,心中惱恨異常,殺心頓起。

公元1648年,蒙古犯境,清廷調派英親王阿濟格等領兵戍守大同。姜瓖立刻疑心四起,覺著這分明是要來對付自己的。清廷這是要來個假途滅虢,一舉端掉他姜瓖的老巢啊。

滿清雖然任命他為大同總兵,其實並不信任他,大同城內軍隊調動權利全在清將吳惟華手中,而且清英親王阿濟格親自坐鎮大同。阿濟格此人極為好色,意大利馬丁諾《韃靼徵記》中記載:“大同女人被譽為是中國最美麗女人,八王(阿濟格)及其隨人任意姦淫婦女。”阿濟格此人本來就極為好色,進入大同城內後就為非作歹,只要他看中的女人,就直接命人搶走帶回。有一天姜瓖手下的親信將領結婚,沒有想到接新娘的花轎行走大街上,被阿濟格看見後,當即命人強搶奪回府。姜瓖聞訊親自到阿濟格府上求情要人,沒有想到被府裡滿人奴僕驅打出來。姜瓖回到家裡後怒不可忍,第二天姜瓖帶領親兵衝進阿濟格府內見人就殺,將府內滿人砍殺一盡,阿濟格見勢不妙翻越城牆而逃。姜瓖害怕清軍的報復,又見事已至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決定起兵反清復明,連夜將80歲的老母和家人送往山西榆林。

大明罪人:反覆程度遠超吳三桂,三叛三降的大同總兵姜瓖

網絡圖片

本著反是死、不反也是死的覺悟和富貴險中求的人生信條,姜大總兵再次下了狠心,手起刀落,斬掉了已在腦後拖了三年的大辮子和清廷總督一家子,宣佈反正。

1649年1月在大同城門口,姜瓖聚集數萬軍民,他用佩劍將頭上的辮子割除,號稱自己為平狄大將軍,宣佈大同城即刻反清復明了。大同境內百姓幾個月內受盡滿清人的欺壓,紛紛擁護姜瓖的起義,很快起義軍佔領了大同全境。姜瓖在晉北一帶頭,朔州、寧武、偏關等地的駐軍將領也紛紛起兵反正,偌大的山西除了省會太原府以東、以南地區,幾乎遍焰反清的烽火;反正狂潮竟蔓延至陝西、寧夏,如此一來,陝甘寧連成一片,聲勢極盛,清廷震動。滿清攝政王多爾袞聞訊後大驚失色,派遣阿濟格帶領重兵攜帶紅衣大炮,前往大同鎮壓。多爾袞還派人給姜瓖帶信招降,宣稱只要能率部投降,滿清朝廷將既往不咎,仍然保證他的榮華富貴,姜瓖知道再次投降滿清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拒絕了多爾袞的招降。多爾袞見招降無效後,增派多部清軍加緊圍攻大同。

大同堅城被清軍圍困了整整十個月,城內缺衣少糧,疫病又起,守軍鬥志萎靡。多爾袞給姜瓖和大同軍民遞話,如若繼續負隅頑抗,城破之後,雞犬不留。姜瓖本人雖然置之不理,可他的手下們卻頗有戀生之意。總兵楊振威聯合了其他軍官,於1649年八月二十七日深夜至姜府要求姜瓖獻城。姜瓖大怒,拒絕。

八月二十八日姜瓖部下楊振威為了活命,帶領手下600多士兵,乘人不備將姜瓖兄弟、部屬數十人殺死,打開城門向清軍投降。

大明罪人:反覆程度遠超吳三桂,三叛三降的大同總兵姜瓖

網絡圖片

清英親王阿濟格曾險些在大同城內被姜瓖帶人殺掉,又帶兵圍攻大同城數月不能攻克,所以格外惱羞成怒。帶著押著投降的楊振威一起進城,沿路看見跪在護城河邊剪掉辮子的投降官兵,頓時殺機大起,命清軍將這些投降官兵全部屠殺,剎時護城河邊響起起了震天的哭罵、哀求聲。降兵被殺完後,阿濟格還不罷休,還命人騎馬在這些降兵的屍體上來回踐踏,直到被馬踏成肉泥方才罷休。緊接著多爾袞又殘忍下令,除投降的楊振威部600多官兵外,將大同城內的活人盡數殺死,一個不留。兇殘的滿洲士兵接到命令後,騎馬先將全城的房屋全部點燃,就在城內百姓逃出房屋躲避大火的時候,清兵們紛紛手持兵器殺向百姓,刀削斧剁的將全城百姓殺的一乾二淨,連楊振威手下士兵的家屬都有不少被屠殺。到九月二十九日滿清封刀之日,偌大的大同城已經沒有一個可以站立的漢人。

大明罪人:反覆程度遠超吳三桂,三叛三降的大同總兵姜瓖

網絡圖片

鄰近各府縣亦遭屠戮,史稱“大同之屠”。此其三叛三降。

姜瓖傳奇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他為了一己私利叛明降順,在大順不得重用後又叛順降清。最終依舊是出於不得志的考慮,叛清降明,乃至被殺。像姜瓖這樣的投機主義者,在明末清初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滑稽的鬧劇,最後只會帶給百姓深重的災難,大同城被屠滅便是最好的例證。這不僅是姜瓖的悲哀,也是值得今人好好反思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