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减负,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怎么做?

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活动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教育部共计排查了40.1万所培训机构,对其中27.3万所有问题的培训机构进行了整改和治理,整改率达到了98.9%。

这次整改的目的除了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以外,还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减少教育培训商业化,让教育回归本质。

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不仅是公立或私立全日制学校的责任,家庭教育的责任,校外培训机构也应该承担着自己的责任。4月2日,第八届全国培训教育发展大会在北京正式落幕。会上校外培训头部机构的负责人都做了专题发言。

比如:好未来教育集团董事长张邦鑫与大家分享了《新时代培训教育机构的责任与机遇》,他认为学生负担往往是由其自身目标和竞争强度决定的,好的辅导机构一定能帮学生减轻负担。精锐教育集团董事长张熙分享的主题是《反思与前瞻,培训教育行业未来发展之路》,他认为学生在进入社会前通常会经历三个课堂的学习与锻炼,任何一个课堂的缺失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分享的主题是《倡导全人教育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认为生而为人,身上一定带着责任。作为教育从业者,对学生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更是担子沉沉。

从这三位大佬的观点来看,首先都不否认作为校外培训机构也承担着中小学生减负的责任与重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校外培训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必须要加强对这三个教育主体的监管和约束,精准施策,多管齐下,着力推进规范办学和依法治校,让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切实减少教育商业化的影响,让教育回归本质,这才是减少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根本所在。

不可否认,现在学生对于校外培训需求已经成为刚需态势,有市场,就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为什么中国校外培训市场要比西方国家培训市场更加火爆呢?张邦鑫认为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东西方文化差异。东方受儒家文化影响,很重视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东方重视教育有它的文化根源。

第二、人口密度差异。人口密度决定竞争强度,东方国家人口密度普遍比西方国家大。

第三、经济增速差异。欧洲经济在往下走,教育竞争并不激烈;美国经济不错,教育竞争就激烈一点;东亚经济发展好一点的国家,像印度等等,教育竞争也很激烈。中国经济发展增速较快,所以教育竞争最激烈。在成年人的世界中,竞争越激烈,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越多,这种竞争就会传递给孩子,影响到孩子。

校外培训市场越发火爆,越容易造成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那么作为校外的培训机构,有责任有义务配合国家政策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相信这是很多校长都在考虑和焦虑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张邦鑫已经给出了具体的答案,除了国家减负的政策之外,他提出了以下三种意见:

第一、降费用不降质量,通过科技驱动,给家长更大的选择空间。他提议通过更大的班型和更低的收费,以线上教学和双师技术来降低成本,为学生提供内容解决方案。直播双师课程的价格是线下的40%,录播价格是线下的10%,使学生人均费用持续下降。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又能够解决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第二、降难度不降能力,通过多元化发展,给孩子适合自己的难度。要逐步降低教学的难度,考试的难度,进行水平测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虽然降低了题型的难度,但并不能降低解题的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扩大学生视野,提高解题能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第三、降时间不降效果,要提升教学效率,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玩。要逐步减少和压缩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并以在线教育方式减少用户的时间成本。

张邦鑫提出的这三种意见也许作为培训市场的头部机构能够做到,但是中小型机构由于规模,技术,教学和实力水平非常有限,要落地这些措施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个人认为中小型培训机构做到以下三点,也可以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

一、减员增效,保持合理的价格区间。中小型培训机构很难在科技创新的层面减少成本,降低收费。只有通过减员增效,提质减量,调整班型,不随行就市,不恶意竞争,不肆意抬价,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严格控制收费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能够参与进来。不降低学习质量,不增加学习费用,让学生学得起,让家长交得起。不因为学习增加压力,不因为学费增加负担,这其实也也是一种很好的减负方式。

二、提高质量,让学生学有所获。努力让学生享受有公平和质量的教育,这是培训业界的初衷。孩子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教育的费用也是非常昂贵的。如果教学质量搞不上去,孩子的时间和家庭的教育支出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所以,中小型培训机构必须向课堂要效率,在教师培训,备课磨课,练课过课,听课评课上下功夫,坚决淘汰不合格的老师,重用和奖励教学质量优秀的老师。让学生学有所获,相对于浪费资源来讲这也是一种减负方式。

三、增强服务,让学生爱学乐学。通过家庭教育,让学生达到爱学乐学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家庭文化往往营造的是一种爱的氛围,而培训机构营造的是一种学的氛围。培训机构可以增加不同的增值服务项目,调整授课方式,改变教育观念,通过课外课内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老师家长相结合,学生同学相结合。变换出不同的教与学的模式,让教学无处不在,让学习乐在其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引领学生自动自发地进行学习,这本身也是一种减负的行为。让学生不为自己的学习操心,让家长不为教育孩子操心,如果培训机构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定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青睐。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王佐书会长对培训机构的减负也说了自己的三点意见:

第一,培养学生爱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培养学生会学,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第三,培养学生会想,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从教学的角度和学生的本身来考虑为学生减负,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学校,不为身心所累,不为学习所累,这也是一种减负方法。

总之,培训机构必须为中小学生减负,这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教育的本质。释放学生的天性,让教育回归自然,既要让学生身心健康,又要让学生快乐学习,还要让家庭能够承受教育的负累。纵观未来,培训机构必然会负重前行,忠于所托,想尽一切办法,力所能及的做到让中小学生减负,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放心,让国家安心。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