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概況

老城區隸屬河南省洛陽市,位於洛陽市城市區中東部和北部,地處東經112°17'10"至112°33'10";北緯34°46'10"至34°36'20",是洛陽最早的建成區。東與瀍河區為鄰、西與西工區、南與洛龍區、北與孟津縣相鄰,是全市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

老城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是古洛陽現存風貌最古老的城市區。其建城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042年的西周時期。北宋始設河南府城,“老城”之名由此而來,金設“金昌府”。1948年5月洛陽解放後,經過8年的政權建制過渡時期,於1956年1月正式成立老城區人民政府。

老城區總面積56.74平方公里,總人口(公安部門提供)為176587人(2013年末)[1],轄8個辦事處及21個行政村,26個社區[2],擁有麗景門、山陝會館、八路軍辦事處、都城博物館等景點[3]

2018年6月,老城區入選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老城區位於洛陽市城市區中東部和北部,是洛陽最早的建成區,是洛陽市六大主城區之一,也是全市經濟、文化、商貿中心。老城區現轄8個街道辦事處,含32個社區居委會、11個行政村,總面積56.7平方公里,城區面積4.7平方公里;總人口18.5萬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城區人口14萬,佔全市人口2.5%。

老城區物產資源豐富,牡丹、蘋果、棗、梨、大棚蔬菜等聲名遠播周邊地區。老城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並由北向南傾斜,自然形成邙山黃土丘陵區和城區內盆地兩部分。

老城區政府所在地:老城區環城西路58號。

老城區文物古蹟眾多,現存文物古蹟64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比較著名的有東漢的董公祠、妥靈宮,隋朝的周公廟,唐朝的明堂,宋代的文峰塔,元代的府文廟,明清的鼓樓、山峽會館等。

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概況

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概況

朱文公祠

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朱文公祠位於南關風化街口,佔地面積5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300餘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嘉靖、萬曆年間曾對該祠進行修繕和擴建。該祠坐北朝南,依南北中軸線依次為牌坊、東西廂房、前廳、大堂、後堂。整體佈局嚴謹,風格獨特,為典型的古代紀念性祠堂建築,現存前廳、大堂、後堂。

妥靈宮

妥靈宮(又名關帝廟),位於今文明街東端。該宮坐東向西,有門樓三間,通道一間,捲棚三間,大殿三間,供關羽像。據現存碑記記載:“妥靈宮為曹氏(操)所建”。因關羽死後,其頭顱曾妥放於此故名。自漢以來,妥靈宮成而毀,毀而覆成,經歷了1000年風雨。明末,妥靈宮再次被焚,宮殿沉埋於瓦礫之中。乾隆年間,由河南府學博士張賓賢(儒學教授)、郜大鼎(儒學訓導)創議,因舊基而重建,貴官士大夫及商賈細民不約而集百餘人,四方慕義而捐者不計其數,越三月而就。現原建築幾乎全毀,僅存石碑二通和門房通道三間,遺址為文明街小學家屬院。

五聖堂

五聖堂位於西和巷西頭,其建築基本完好。據其門樓下北牆鑲嵌碑文記載: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重修。始建何年不詳。該堂坐西向東,面對西和巷。堂址長13米,寬4米,木板樓房建築,後殿一間,捲棚一間,門樓半間,樓上供奉財神、火神、關帝、瘟神。樓下供白衣大士。每年農曆正月十六為香火會。

董公祠

董公祠位於今老城東大街132號,即民主街南口與東大街交叉處西側路北。是為紀念東漢大夫強項侯京兆洛陽令董宣而建。始建於明代,原築座北向南,祠內正殿一間,捲棚一間。現院內存有民國期間的洛陽縣同善局產業碑一塊和乾隆四十一年(1776)“歲次丙申”石碑一方。該祠經改建現為旅社。

四眼井

四眼井位於東南隅東南角,因該街存此井而得名“四眼井街”,所謂“四眼”是在此井四周置四眼站位,可供四人同時取水。元代“金元城池圖”中已有此標註,據此推測年代應在宋元之前。相傳此井早先位於東漢末曹操軍馬草料場附近,為曹軍訓練軍馬取水用井。當地百姓稱井水有“苦、辣、酸、甜”四味。現該井榦枯填埋,僅留井口,2000年修建該街道路時,井口埋於路下。

天津橋

天津橋系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二月,營東都洛陽時所建,橋的位置在隋朝東都的端門正南三百步外。據記載,出端門百步有黃道渠,渠寬二十步,上有橋三道,過渠二百步,到洛水有天津浮橋。浮橋跨水一百三十步。 《方鐐記要》中記載:隋天津橋系用大船連以鐵索,南北起夾樓。後被李窯的農民起義軍燒燬。到了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在天津橋的故址,壘方石為墩造石橋,又名洛陽橋。天津橋有七次被修復,解放後,市政府在天津橋之側築起了一道鋼筋水泥結構的大橋,又於1983年與原橋並齊再築一道新橋,作為快車道,先建的橋為慢車道,現天津橋僅剩一孔橋眼,橋上建有四角翹起的小亭,此即是天津橋遺蹟。

洛嚴關

洛嚴關位於南關菜市西街南口(雷家口),始建於清代。為防城郊“刀客”入城所建。二層磚石結構,進深5米,寬6米,高近7米,大青磚所砌,二層起樓為守夜者望。關口南、北上方各嵌1×0.5m石碑一方,書“洛嚴關”、“口保”。該關舊時所處南關碼頭,傍晚碼頭收船後即閉關門。現關門無存,僅存碗口大門閂臼。

察罕貼木兒墓

察罕貼木兒墓位於苗南村三組,墓冢封土上圓下方,高約15米。察罕貼木兒,字延瑞,穎川沈丘人,元末名將,同時也是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曾多次與農民軍作戰,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3年)六月在山東東平被王士城所殺,葬於此,後進村梁王。據民國33年李健人所編著《洛陽古今談》載;“元贈穎川王察罕貼木兒墓,在縣西萬福寺西,今寺已廢,墓在城西北八里許石碑凹金谷園村北邙山下,方形墓,東西各二十八弓,南北各三十弓,高八丈,佔地九畝六分;帖木兒為一元代名將,駐鎮河洛,威名遠揚,今墓已作駐軍練習射擊靶場,墓前翁仲石獸猶存焉。”1983年7月發掘此墓,在墓前50米處出土石翁仲一件。

王家節孝牌坊

王家節孝牌坊是老城區至今保存下來唯一的石牌坊。位於廣平街東頭洛陽市鋼木傢俱廠址。牌坊高4.4米,寬3.8米,兩邊底座有石獅一對,高0.5米,坊額刻“思綸寵錫”四個大字,下額刻有“大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歲次甲申三月上元初吉建立”。

明福王府

明福王府及石獅明神宗朱翊鈞三子福王朱常洵王府.佔地約23000餘平方米。2000年洛陽市人民政府在此大規模興建青年宮文化廣場。石獅位於今青年宮廣場南,一雄、一雌,原為明福王府門前左右之石獅。由漢白玉雕刻而成。整體由蹲座獅和獅座兩部組成。兩石獅昂首挺胸,各長1.03米、寬0.8米,高2.12米,獅背上各有2獅仔嬉戲。雄獅右前腳踩球,口微張;雌獅左前腳撫耍1獅仔,口微張,左前小腿部現已損五分之二。獅座離地高0.9米,整座為反“工”字形,上平面:長1.60米,寬1.26米,上層四周陽雕蓮花托瓣,下層四周皆陽雕2獅戲球,凹部四周陽雕花卉。

洛陽縣衙

洛陽縣衙明、清期間曾幾易駐地。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之前,在今青年宮處。之後,該處擴修府王府,縣衙東遷迎恩巷(今民主街)之北,今民生製藥廠、鐵路家屬院和消防中隊址。民國元年(1912年)裁府留縣,縣衙回遷明朝福王府處。民國3年(1914年),再次東遷民主街之北至洛陽解放初。之後至1955年此處為洛陽市人民政府駐地。縣衙佔地54萬平方米,東西寬600米,南北長900米,坐北向南,據說大門兩側的石獅為唐代所雕(現已失)。進大門迎面影背牆高9米,長12米。縣衙內建築為明清式風格殿堂、庭院。

祖師廟

祖師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今老城區北大街北段路東。佔地1688.23平方米。現存有大殿,耳房。佔地面積340.80平方米,大殿面南背北,面寬五間,進深三間,殿內左右暖閣各一間,歇山頂,四周皆斗拱,飛簷起翅,琉璃瓦覆蓋,頂部正脊兩端陶塑龍吻,脊背上飾龍、荷花彩陶浮雕,殿頂四角戧脊背上塑四神。大殿數根巨柱、梁枋均飾以彩繪。1996年洛陽市文物局撥專款對其進行了修繕。

三官廟

三官廟(三官:道教信奉的天、地、水三神。又稱延福宮)位於今康樂巷南段東側,據《洛陽縣誌》記載:“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伊王建,內祠三官,範銅為像。”俗稱銅三官廟,原建築有前殿、中殿、後殿、玉皇閣,廟前有戲臺。每年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香會。現僅存後殿,佔地約130平方米。東半部頂坍塌,其他建築遺址現為居民樓房。

文峰塔

文峰塔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老城南關東和巷東頭。據塔前原有碑文記載:該塔始建於北宋,元、明二代歷經修葺,明末毀於兵火。清初重建,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塔以清石墊基,通體以大清磚砌成。塔身平面呈四方形,基層7米,依次遞減,頂層3米見方。塔分9層,高近30米,1至8層均向北開一弧形拱門,第9層四面開門。拱門皆有題額,如“高瞻遠矚”之類。塔內原設有木板樓梯,可盤旋而上。塔頂高3米許,錐形,錐端豎一鐵,串有三個園形陶製彩色“寶珠”,每個直徑70釐米,黃、白、綠三色相間,現僅存一個。

鐘鼓樓

鐘鼓樓正名樵樓,亦稱鼓樓是古代用以報時之樓,早晨撞鐘,晚間擊鼓,謂之晨鐘暮鼓。鼓樓建築:佔地288平方米。拱券樓臺通體用規格為10釐米×20釐米×43釐米大青磚砌成,檯面15米見方,高7.6米,拱券門洞寬4.2米、高5.3米,拱券東西兩端門額各鑲嵌長1米、寬0.5米石匾各一方,東刻“就日”、西刻“瞻雲”,為斗大楷書陰文。臺南邊有一登臺之道,寬1米,青石板臺階。臺上正中建12米見方兩層鐘樓一座,高8米,明清式建築,磚木結構,石柱礎,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一樓14圍紅色園形簷柱支撐,四周皆斗拱,琉璃瓦翦邊,青瓦覆面,翹角飛展,戧脊飾動物選型;二樓14圍金柱由一樓貫通拖起,歇山頂,四周皆斗拱,琉璃瓦翦邊,青瓦覆面,屋脊飾望獸吻,四角飛簷起翹,舒展伸張,戧脊飾動物造型,下懸風鈴;與一樓勻稱重疊,比例和諧。一樓正中架大鼓一面,二樓正中吊鑄鐵大鐘一口,高1.6米,口徑1.5米,上鑄八卦圖、龍鳳梅菊等圖案和“皇帝□□國泰民安”字樣,另鑄有小字,因鏽蝕已無法辨認。該鐘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與白馬寺鐘同時鑄造,因鑄造參數相同而產生共鳴,故有: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之說。

河南府文廟

河南府文廟(俗稱府文廟,文廟是祭奠孔子的地方)位於今老城區文明街,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其建築大部分已拆除,原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左右,現為文明街小學。文廟初創時間失考。左右各有一間暖閣。穿過戟門,三條石板通道直通月臺(長方形)。月臺高約1米,臺南正中有兩列臺階,兩臺階之間嵌一塊寬1.5米、長2.22米的浮雕二龍戲珠青石板。

河南府城隍廟

河南府城隍廟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老城區西大街西段北側,佔地120畝(約8萬平方米)座北面南,正南轅門三間。依次之北山門(山門內側東西兩邊塑有馬童牽引的泥馬兩匹。現已無存)、南戲樓、六角石柱亭、北戲樓,捲棚三間,威靈殿五間。廟內主體建築是威靈殿,為歇山九脊單簷頂,面闊五間,進深四間。

安國寺

安國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今老城區敦志街40號,據李通志記載:始建於唐鹹通年間(公元860-870年),原寺院佔地近萬平方米,座北向南覆蓋府治南(今老集一代)。山門,位於順城東街,寺內有前殿、中殿、後殿,氣勢壯觀,常年香火不斷。明洪武初(公元1370年左右)安置僧人在此主持香火。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時,該寺稱鐘樓寺,後又恢復原名。現該寺僅存大殿、中殿、後殿及周邊空地,佔地600平方米,為洛陽市第一中學校辦燈具工廠地址。

山陝會館

山陝會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西會館,位於今老城南關,九都東路南側,正對路北風化街口,是清代陝西、山西兩省來洛商人聚居場所。該館全部建築,均為清代木結構,座北朝南。山陝會館原位於南關馬市街與校場街一帶,1995年修建九都路時,從其穿過,會館保存基本完整。

金谷園:

金谷春晴—金谷園,是西晉石崇的別墅,遺址在今洛陽老城東北七里處的金谷洞內。石崇是有名的大富翁。他因與貴族大地主王愷爭富,修築了金谷別墅,即稱“金谷園”。園隨地勢高低築臺鑿池。園內清溪縈迴,水聲潺潺。石崇因山形水勢,築園建館,挖湖開塘,周圍幾十裡內,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谷水縈繞穿流其間,鳥鳴幽村,魚躍荷塘。石崇用絹綢子針、銅鐵器等派人去南海群島換回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貴重物品,把園內的屋宇裝飾得金碧輝煌,宛如宮殿。金谷園的景色一直被人們傳誦。每當陽春三月,風和日暖的時候,桃花灼灼、柳絲嫋嫋,樓閣亭樹交輝掩映,蝴蝶蹁躚飛舞於花間;小鳥啁啾,對語枝頭。所以人們把“金谷春晴”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旅遊景點

豫西窯洞

豫西窯洞是20世紀90年代末老城區為適應洛陽市旅遊產業大發展在位於該區邙山鎮挖掘的頗具古樸民風的旅遊景點。豫西窯洞以散落在邙山鎮前裡、中溝和冢頭村的窯院為代表,多是在平地下挖方坑,以斜坡與地面相連的天井窯洞院。個別距今200餘年。窯院深10米左右,面積在100-300平方米不等,四周挖窯孔,按中國傳統四合院的佈局排列亦分為“上房”、“廈房”、“臨街房”,其中有臥室、廚房、儲藏室、牲畜飼養間、廁所、書房、過道等設施。院中挖有滲井用以排滲日常生活廢水和雨水,地窖用以時蔬、瓜果、糧慄等保鮮。院內大多植以泡桐、冬青、月季、萬年青等樹木花草。窯洞一般是土窯洞,家境富裕的也有將井壁或窯孔房間用磚石或沙石加固拱券。窯洞溫差較小,冬暖夏涼。

呂祖廟

呂祖廟又稱呂祖庵,是為紀念呂洞賓而修築的古宮觀。位於洛陽市老城區北三公里、井溝村,現洛孟公路東側。廟宇二十六間,三進兩院,佈局嚴謹、小巧玲瓏,紅磚青瓦、槐柏蔥蔚,西臨邙崖、東臨廛河,清幽別緻,堪稱洞天福地。相傳呂洞賓入道後東遊洛陽時,曾在此樓庵修道,並作詩傳世;後值滄桑遺蹟蕩然無存。據廟內碑文記載,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4年)洛陽名士任仲芙,首先捐款建此廟,後不斷增修。

道教稱仙人住所為洞,呂洞賓號純陽子,故廟名“純陽洞”。原廟內各殿塑像、經卷、法器和籤板均毀於“文革”中。

1981年,洛陽市文物部門曾予修繕,1993年又進行了擴建,1996年洛陽市政府撥款重修呂祖廟,除恢復主殿純陽殿——呂祖像、副殿崇聖殿——呂祖父母像外,又于山門兩側配房增塑了八仙像,稱八仙殿,前院兩垣內壁增修了兩幅大型青磚浮雕—“孔子間道、老子出寒山”,“呂祖斬赤龍、黃鶴一去不復還”和“琉璃二龍戲珠”。

洛陽牡丹園

洛陽牡丹園位於老城區邙山鎮苗北村,園內佔地面積150畝,周邊另有300多畝牡丹生產基地。由當地農民籌資,各級政府扶持於1992年始建。該園有全國九大牡丹系列紅、綠、白、黃、蘭、粉、黑、複色等品種500多個,450多萬株,引進種植日本、美國、法國以及國內西北、江南等牡丹珍品。由於該園海拔高、受溫差的影響,花期較市區長,早、中、晚從每年的4月10日初開,延至到“五一”以後。

國家牡丹園位於洛陽市老城區邙山鎮中溝村,其前身始建於1978年的郊區國有苗圃。1992年7月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在苗圃的基礎上成立牡丹基因庫和國色牡丹園,1992年8月-2000年該園進行了大規模基礎建設,形成規模。

1995年5月該園開始重點轉入牡丹非自然花期的生長狀態及成花特點的研究,2000年,牡丹全年開花研究獲初步成功。現佔地10餘公頃,種植牡丹80餘萬株,其中擁有7種野生牡丹和四大種群牡丹,九大色系,500餘個園藝品種,日本、美國、法國等國外牡丹116種,新培育品種70餘個。

古墓博物館

古墓博物館坐落於老城區邙山鎮冢頭(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村,距市區6公里,佔地3公頃,建築面積8200平方米。建國以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配合洛陽市基本建設中,調查發掘了一百餘處原始社會和五大古城(夏代二里頭郭城、商代西亳城、周代王城、漢代洛陽城、隨唐東都城)遺址,以及萬餘件古代墓葬,出土了數十萬件文物。1985年為發掘景陵,經專家多方鱗選,頗具有代表性的墓葬26座,集中復原於此陵東側,成為我國第一座以歷代典型墓葬為主要陳列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展示中國古代葬俗制度演變軌跡的特色型博物館。

1987年新館落成,至2000年搬遷復原上自兩漢、下迄宋金的歷史典型古墓葬25座。其中包括著名的西漢“儺戲圖壁畫墓、卜千秋畫墓、新莽時期壁畫墓、東漢東騎圖壁畫墓、曹魏正始八年墓、西晉關內候裴詆墓、北魏孝文帝之孫常山之臺已墓、南平王元墓以及西域安國人唐代定遠將軍安菩夫婦墓和五座仿宋木結構、雕樑畫棟的磚室墓等。尤其是琳琅滿目的古墓壁畫,堪稱古代繪畫藝術的瑰寶。江陽王元叉墓墓室頂所繪的一幅大型天象圖是研究我國古代天文學的一份彌足珍貴的事物資料。

洛陽市古墓博物館分為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建築由仿漢代、北魏兩組建築群組成,規模宏大,古樸典雅。院內珍花異木,鬱鬱蔥蔥,松柏修竹,四季常青。草木花竹掩映著莊嚴肅穆的殿閣和迂迴曲折的遊廊,環境幽雅、景色宜人,堪稱一座山頂公園式的博物館。地下部分分為兩大展區,一是歷代古墓葬區:有兩漢廳、魏晉廳、唐宋廳和休息廳四廳相聯的復原葬墓組成;另一是北魏帝王陵區,以宣武帝景陵為中心,集中展示了北魏帝王陵寢制度的基本面貌。景陵冢丘巍峨,氣勢壯觀、玄官幽邃、風格樸實,顯示著帝陵的宏大氣派。

整個博物館集幾十座歷代典型墓葬為一體系列化的展出,對研究我國古代史、美術史、建築史、墓葬形制、喪葬制度、風尚習慣等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洛陽都城博物館

洛陽都城博物館位於洛陽市定鼎南路北段東老城區內。是在洛陽周公廟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座融洛陽五大都城遺址,以弘揚周公文化和遺址文化為內涵的專題博物館。1989年開始籌建,1993年正式對外開放,現已初顯規模。

館內分四部分組成:周公廟、應天門遺址、訪都碑亭、園林風景區。周公廟是紀念西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中國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旦的祠廟,亦稱元聖廟。周公姓姬名旦,為周文王第四子。周公誕生於陝西岐山(另一說是文王曾把陝西岐山南邊叫“周”的地方封給他作采邑,)故稱他為周公。

洛陽周公廟始建於隋唐初(618年),為隋將王世充草創。唐太宗貞觀和唐玄宗開元年間予以重修,據廟內碑文記載: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及清代順治、康熙、乾隆年間曾多次重修,總體保持舊貌。1932年,南京國民政府遷都洛陽後又曾集資重修。1955年,洛陽市人民政府撥專款對周公廟再次進行修萁。1957年,洛陽市總工會對周公廟進行全面綠化,闢為洛陽市工人文化宮。1963年,周公廟被闢為洛陽市青少年俱樂部。1972年,洛陽市人民廣播電臺,洛陽市電視臺,洛陽廣播事業局相繼在此辦公。1989年洛陽市委、市政府以周公廟為主體將此闢為“洛陽都城博物館”。

下清宮

下清宮是老城區保護性開發文物古蹟,於20世紀90年代末開發道教文化系列遊而挖掘恢復景點之一。下清宮,未名三官廟,系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道士張清林創立。亦稱古青牛觀,位於老城區邙山鎮史家溝村。相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號諡聘、老聘),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人,道家學說創始人。曾任東周(今洛陽)守藏之史,因周王室為爭王侯,歷年內訌,守藏室典籍亦遭毀搶,故辭官在邙山翠雲峰(今上清宮)修身養性,講經傳道,感悟人世自然,天道萬物,後無應函谷關伊喜之邀,著《道德經》五千言而去,其終不詳。而老子休息就寢的地方在今下清宮,其坐騎青牛就此飼養,故稱青牛觀。

八路軍辦事處

八路軍辦事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駐洛辦事處,又稱八路軍駐洛辦事處,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寬30名方米左右。原址:位於洛陽市老城南關貼廓巷56號(今門牌35號)。是建於道光年間的三座四合大院,坐南朝北,房廈百餘間。前門臨大街,後門外有一籃球場,可直通院外菜地.1995年修建九都東路,後院被部分擴充成路面,後門現闢為南大門。1985年闢為第十八集團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今已修復,是洛陽市現存的一處重要革命紀念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