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實行分封制四百多年後諸侯才開始造反,而劉邦分封制才幾十年就開始造反?

河苦


周朝實行分封制有一個原則,通過公侯伯子男限制諸侯的身份並規定諸侯的實際控制權利。周天子的分封制之所以能夠持續很長時間,是因為他在分封時將周圍的大部分土地分封給和周有緊密關係的諸侯,而使得其他諸侯的勢力相對較小,所以這就形成了以周天子和諸侯緊密聯繫的強勢局面。

——西周分封形勢圖

另外周天子所處的時代的封建時代,封建諸侯很難直接挑戰周天子。當時貴族的身份被限制,但是貴族通過擴張和崛起來獲得他們的優勢,這種優勢使得他們逐漸強大,所以齊國形成尊王攘夷以使國獲得如周天子一樣的地位,也就是霸主地位。尊王攘夷過度的強調了夷狄的強大與夷狄對周人的威脅,其本質目的在於抬高齊國的實力,從而取代周天子。

在後來的春秋時代,各大國沒有能力單獨消滅其他國家,更希望的是進行會盟之戰。各諸侯通過彰顯實力來展現出自己的強大勢力從而爭取盟主地位,而盟主需要拱衛於天子,所以天子仍然被他們長期需求,這就是周天子可以維持的原因。而之後漢朝爆發了七王之亂,七王之亂本質上是皇帝和諸侯王之間的戰爭,當時周天子所佔有的勢力並不如漢朝大,只能通過拉攏諸侯支持來維持自己,而漢朝皇帝的勢力非常大,並且擁有郡縣制的支持,所以削藩已經成為未來必然趨勢。

周天子的分封制在封建時代,使諸侯獲得一些封地是沒有什麼有問題的,但是對於王朝的皇帝來說,如果諸侯王過於強大,那麼諸侯王和皇帝之間的關係就很難維持,進行削藩也就是必然的了。所以削藩戰爭在幾十年後就開始了,通過漢文帝時代和漢景帝時代積攢的勢力,最終漢景帝在七王之亂當中打贏了諸侯王,對諸侯王進行削藩,確立了中央對地方的權威。

——漢初平定七國之亂圖

這種削藩戰爭在後來的歷朝歷代都有出現,有削藩成功的,例如七王之亂;同時也有失敗的,例如明朝的靖難之役和晉朝的八王之亂。所以不管是削藩還是被削藩,從本質說皇帝和諸侯之間的關係已經無法維持,因為皇帝使用郡縣制把整個體系變成一體化。可以這樣來看,封建制的封地是既有產權也有使用權,而郡縣制的封地只有使用權而沒有產權。所以王朝的封地是隻屬於皇帝的,皇帝需要通過僱傭官吏來維持它的管理;周天子是國家的代表,但實際擁有封地的產權和使用權的領主則是諸侯。從雙方關係上看,天子和諸侯的關係是相互拱衛,但皇帝和諸侯王的關係卻無法維持,所以這也是削藩戰爭開始的原因。

對於諸侯來講,諸侯們通過會盟所達到的目的是確保自己霸主的地位,而諸侯王不管怎樣維持自己的地位都難免被削藩,所以諸侯王必須要跟天子或皇帝進行強博弈,這種強博弈就導致了戰爭的爆發。對於漢朝來說,皇帝通過郡縣制積攢勢力消滅對手也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從本質來看,周天子的時代天子與諸侯相安無事,是因為諸侯的封地既有產權也有使用權,而王朝時代皇帝要收回諸侯王所擁有的封地產權,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分封制


——郡縣制


真的很博通專欄


周朝的分封不是四百年後諸侯才造反,姬發死了諸侯就反了;劉邦的分封也沒到幾十年後,在劉邦當皇帝的時候他的好兄弟盧綰就反了。哪用等那麼長時間,只能說之後還有反的。

1、周公東征

周武王姬發在滅了商朝後,將其舊地分為四塊,一塊由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管轄,其他三塊分別由他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管轄,因為三人承擔監督、監管商人的任務,所以也稱“三監”。

(牧野之戰)

這套模式很好,不好的就是在滅商後,周武王就死了。他的弟弟周公攝政,輔佐年少的成王。

東方的諸侯對這個不滿意,在成王元年,四家聯合東方各國與各地蠻夷起兵反周公。

(三監之亂)

周公親率“六師”東征,周軍裝備精良,行軍迅速,出其不意滅掉四家。之後周公擴大戰爭,擊敗東方各地諸侯,將周朝的勢力開拓到海邊。

(周公東征)

也將魯地納入自己的地盤,作為周朝的東方模範基地建設。

這一次軍事征伐,相當於把天下再打了一次,為周朝的天下穩定了二百年。在周厲王時代,危機已經重重了。

(周公)

2、劉邦的削藩與分封

劉邦的天下是諸侯一塊打下的。劉邦登基不是在長安,是諸侯們在定陶推戴的。

當時的主要諸侯有燕王臧荼、趙王張敖、齊王(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

(漢初諸侯分佈圖)

燕王臧荼最先起兵,在劉邦登基五月後就造反,三個月就兵敗了。

韓信在開國後被封為楚王,幾年後被劉邦帶走,降為淮陰侯,之後被殺。

韓王信在開國後被遷徙到馬邑,之後與匈奴聯合起兵,在被征討中斬殺。

趙王張敖是張耳的兒子,是劉邦的女婿,被廢。

(漢初平定異姓王)

淮南王英布在諸侯相繼被殺,直接起兵,斬殺漢軍統帥劉賈,最後在與劉邦作戰中戰死,劉邦也受了重傷。

梁王彭越被找理由殺掉。

在平定燕王臧荼後,燕地偏遠,需要人鎮守,劉邦的小夥伴盧綰擔任燕王,之後也起兵造反,兵敗後逃入匈奴。

可以說劉邦起兵後的前半段在為打天下而奮鬥,後半段在為削藩而奮鬥。

至於他的同姓王親,到了第二代已經淡了,七國之亂就是時間問題的。

(劉邦末年諸侯分佈)

周代的層層分封,相對制約的要素多,能維持較長的時間安穩;漢代的是一級分封,諸侯王統轄的是郡縣,純粹靠感情維繫,自然難以長久。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周朝時期社會尚是以奴隸制為基礎,當時社會生產力太低下,為了鞏固統治,周天子將權力下放給諸侯,諸侯再封卿大夫,卿大夫封士,這就構成了西周的統治階層。


早期周天子還是很有權力的,分封制也規定了諸侯們的義務:

即必須服從天子命令,為周天子鎮守四方,還要向天子交納賦稅,定期必須入朝覲見天子。

諸侯之間有什麼衝突一般也會請周天子出面調停,幾乎相當於一個大家長的角色。

而諸侯之間的造反衝突也遠沒有等到四百年以後那麼久,同樣對天子權威的質疑也不是突然爆發的。

比如周昭王時期,魯幽公被弟弟姬沸所殺,自己當了國君。但西周實行宗法制,即嫡長子繼承製。姬沸的作為是在公然挑戰天子權威,但當諸侯們等待周天子的詔令時,周天子竟然不聞不問,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天子的權威。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權力更是式微,但天子畢竟是天下共主,誰也不敢公然挑釁。後世的齊恆公為了達到稱霸的目的,便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

但他的目的只限攘夷而非尊王,只是打著周天子大旗佔得大義的制高點,各諸侯之間對此也心照不宣,只是達成了一種上不得檯面的共識。

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進行了高度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

與周天子名義的天下共主不同,秦始皇是有真正實權的天子,天子的地位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空前提高,分封制也被郡縣制替代。



等到劉邦推翻秦朝後,考慮到秦朝動亂時,皇族子孫手中沒有兵馬無法平亂,於是採取了分封制和郡縣制共存的制度。

但劉邦的分封制和西周又有所不同。

西周所封諸侯除了宗室外還有有功之臣,但劉邦卻規定非劉姓不得封王,所以漢朝的諸侯王都是劉姓子孫。但這問題就更大了,大家都是高祖子孫,憑什麼天子就可以高高在上,諸侯就得俯首稱臣?


就像項羽當初見到秦始皇時曾言:彼可取而代之,劉邦:大丈夫生當如此。這種心理的不平衡以及人的野望在諸侯國初立時就存在著。

總的來說,西周時天子主動下放權柄,而漢朝時君主專制,皇權至上。中央想集權,地方要自治,兩邊互相不對付又互相忌憚。矛盾終是越來越大,到了漢景帝時終於是爆發了七王之亂。


歷史就在那裡


周朝和漢朝的諸侯造反是因為分封制引起的?

從周朝和漢朝制度上來看,並不能說明周朝的制度要優於漢朝,一個朝代一個制度,只有適合當時社會的制度才是最好的。西周有四百多年曆史,西漢同樣也有四百多年曆史,所以漢朝的制度不會比周朝差。為什麼漢朝諸侯造反這麼快呢?其實,周朝造反的速度也不慢,周武王去世沒多久就造反了!著名的“管蔡之亂”就是第一次大規模的造反。

西周整個時期確實比西漢要穩定

西漢時期不斷的有諸侯跳出來造反,甚至有人在劉邦在世的時候就開始造反了。而西周時期在周公旦平息管蔡之亂以後,基本是安穩的度過了很長時間,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成康之治”就是在這個時期,不得不說周公旦的管理能力確實非常強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周朝和漢朝的底子不一樣,周朝在周文王時期已經深得民心,武王伐紂的時候眾諸侯都非常樂意的追隨武王;而劉邦創業的時候天下刀兵四起,百姓基本上是誰強大就跟誰,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為了追求物質需求,精神層次的追求幾乎沒有。

諸侯造反的根本原因

不管是周朝還是漢朝,諸侯造反的根本原因都是兩個字:人性。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千方百計想要得到某種東西,得到後又覺得不如想象的美好,又會繼續去追求。周朝靠《周禮》成就了盛世,但西周後期也不斷的暴露出人性的貪婪。從成康盛世到周穆王時期只有短短几十年時間,社會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刑措四十餘年不用”到設置了三千多種“肉刑”的罪,這都是發生在西周。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的思想會發生改變。到了漢朝時候“儀禮”顯然不能再約束人的貪念,所以才會不斷的有諸侯造反,但漢朝時候的各種制度都可以很好的維持當時的統治,並不會比周朝的制度差。


水煮汗青


中學歷史課本告訴我們,秦王嬴政奮六世餘烈,東征西討,消滅了東方六國,統一天下,並改分封制為郡縣制,從此,中國歷史正式告別分封制,正式進入郡縣制。

所謂分封制,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是封土建國的意思。

天子拿過地圖,在某一塊土地上畫個圈,跟某某子弟或功臣說,從此,這塊土地就是你的了,你就是這塊土地的王,你可以在這塊土地上組建自己的軍隊和政府,在這塊土地上收稅。

從此,這塊土地就成了某某子弟或某某功臣家族的,父死子繼,世代相傳。

這就是分封制。

而所謂的郡縣制,就是把全天下的土地都劃為郡,郡下又劃為縣

所有土地理論上都歸天子所有,天子在整片土地上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每個郡、每個縣又建立各自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管郡政府,郡政府管縣政府,縣政府再通過基層官吏官吏縣內的所有百姓和土地。

這就是郡縣制,郡縣制的地方行政長官不同於封建制的國王,他只有治權,沒有主權,更不能世代相傳——因為他是由國家統一任命的,有任期,但總任期不固定,他有可能高升,也有可能被貶謫,還有可能退休。

但是,歷史教科書沒告訴我們的是,雖然漢承秦制,但漢高祖並沒有全盤繼承秦始皇的政治遺產,而是在秦始皇所創立的政治制度上做了一些調整,最明顯的,西漢初期沒有完全拷貝秦始皇的郡縣制。

漢高祖劉邦在西楚霸王咸陽分封的既定整治成果和楚漢相爭結束的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實行了「郡國制」的政治模式,所謂郡國制,就是郡縣制和分封制雜糅的產物,在中央政府也就是漢政府管轄的範圍內,實行郡縣制,在向天子稱臣的各諸侯所管轄的範圍內,實行分封制。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漢高祖劉邦搞的還是分封制,燕、梁、楚、淮南、長沙諸諸侯王,不過是給漢高祖劉邦上了個皇帝的尊號,承認劉邦天下共主的身份而已。

這一段歷史表明,從西楚霸王咸陽分封開始,封建制在中國歷史上有了一個短暫的回潮,一般認為,這一回潮持續到漢武帝時。

這似乎印證了我們中學課本上的知識,歷史總是螺旋的前進。

但是,在封建制短暫回潮的這一段時間內,便是接連不斷的諸侯造反,先是漢王劉邦造霸王項羽的反,後是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等造漢高帝劉邦的反,後是齊王劉襄等造漢後少帝劉弘的反,最後是楚王劉濞等造漢景帝劉啟的反。

而同樣實行分封制的夏、商、周,都是發展了幾百年後才有諸侯造反,為什麼明明都是分封制,卻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三方面的原因。

①夏商周時,人口有限,全民的生產力有限,人們在原有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就能過得很好了,各諸侯既沒有向外擴張的慾望,也沒有向外擴張的能力,所以那時很少有諸侯造反。

但從春秋開始,人口不斷地爭奪,生產力取得極大的進步,各諸侯有了向外擴張的慾望和能力,諸侯間的相互攻伐也就成了常態,所謂春秋無義戰,說的便是從春秋開始,戰爭已經談不上「義」了,就是對土地和人口的爭奪,城頭變幻大王旗,變得極為正常。

當歷史的車輪滾到秦王嬴政登基的時候,眾多的諸侯國只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了,天下歸於一統是必然的,只有天下一統,才能徹底遏制諸侯王繼續攻伐的慾望,只有天下一統,才能在理論上使人民免於戰爭的苦楚。

而秦始皇不過是那個摘桃子的人而已。

②秦始皇和秦二世執政時期,國家並未如預料的那般,減輕人們的負擔,人們依舊要像戰時一樣,不斷地付出,甚至由自由人淪為刑徒,人們再也受不了這種苦楚了。

秦始皇死後,這位曾經了統一了六國極度權威的帝王歸為塵土,政府內原本唯秦始皇命是從的大員逐漸掌握話語權,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執行力下降,原本被打壓的東方六國百姓和野心家也趁此機會揭竿而起,秦二世胡亥又是一個典型的昏君,於是,大秦亡了。

秦亡於項羽和劉邦所代表的楚軍,也亡於陳勝、武臣、魏咎、田儋、趙歇等各諸侯四處點起的烽煙,更亡於秦帝國治下的百姓對秦政的憤怒。

因為武力的不濟,項羽只能在咸陽主持分封,而不能稱帝;主持分封時,項羽把自己可以自主處置的秦楚兩地皆一分為四,秦地分給劉邦、章邯、司馬欣、董翳,楚地分給項羽自己、英布、吳芮、共敖,而項羽和劉邦的老領導楚懷王熊心,則被遙尊為義帝,有個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的身份。

其實,只要我們稍稍仔細地看項羽的分封,就能發現,項羽的分封其實是在給各諸侯埋雷,項羽要的並不是一個平衡穩定的政治形態,而是一個隨時會不斷起火的天下大勢,項羽要在當滅火隊長的同時,逐步地兼併天下,最後成為秦始皇那樣的帝王。

「彼可取而代之」,項羽當年可不是隨便說說就算了的。

隨時會起火的天下大勢也確實如項羽所料,但項羽料到了開頭,沒料到結局,沒料到局面會徹底失控,在失控的局勢下脫穎而出的,竟然是漢王劉邦。

劉邦於垓下擊敗項羽後,被諸侯推舉為皇帝,而後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等人的造反,不過是秦末諸侯混戰的延續罷了。

③劉姓諸王意識到自己的地位並不穩固後,不會坐以待斃,必會奮起反擊,這便是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

但其實,在七國之亂前由齊王劉襄主導的誅諸呂,雖被漢文帝、周勃君臣給予了正面肯定,但實際上,也是一種造反。

呂后死後,呂后時期遭受打壓的劉姓諸王意識到,雖然自己也姓劉,但自己的地位並不穩固,自己隨時可能被調離封地(梁王、淮陽王),隨時會被削去部分封地(齊王),自己隨時會絕嗣(燕王),當他們被打壓後,呂家和惠帝的兒子就會過來填補這些空白,他們不但不能坐以待斃,還要發起最猛烈的反擊,一舉拿下最高的權力,主導天下大勢。

這其中,齊王劉襄做的準備充足,也差點就成功了。

可惜,當年跟隨劉邦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害怕劉襄登上皇位後秋後算賬,把呂后打為負面人物後,他們也會被打成附逆之臣,他們的爵位、前途都將不保,因此,以周勃、陳平、灌嬰為代表的老臣迎立了皇四子代王劉恆為帝,功臣和皇子達成政治同盟,僅在軍事上短暫佔優的劉襄也不得不妥協,回到封地齊地繼續做自己的齊王。

在這裡,我們看到,劉姓諸王之所以要反,是因為怕,怕失去,所以主動出擊,這跟春秋、秦末的諸侯戰爭都不一樣,春秋和秦末的諸侯之所以要打,是因為想要更多。

參考資料:《史記·周本紀》、《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孝景本紀》、《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史記·黥布列傳》


遙望燕園


提問者所說的劉邦分封才幾十年顯然不是指漢初的異姓諸侯王叛亂,大概其應該是指的吳楚七國之亂吧。那麼,為什麼周天子分封數百年之後才出現諸侯造反(造反似乎也談不上,實際上矛頭指向周天子的軍事行動並不多,或者說很少,基本上還是諸侯之間的攻伐、吞併),而劉邦分封僅僅過了幾十年,後世子孫們便有人開始造反了呢?



首先是歷史背景不同。周天子分封之前,夏、商時期一直就是方國林立,各自為政。作為所謂中央政權的夏、商,實際上也只是處於相對或絕對優勢地位的大方國而已。各方國之間並沒有行政上的隸屬關係,更多的是一種建立在實力基礎之上的臣屬關係,即諸侯尊夏後、商王為天下共主,納貢、稱臣。但是,行政上並不受夏、商管轄,最多也就是大政方針接受夏、商指導而已。對於這種指導,是全盤接受還是陽奉陰違,各方國自己有很大的自主權。周武王滅商後,對諸侯進行了重新洗牌,重新分封了許多姬姓諸侯和一些異姓諸侯。但是,實際上對於夏、商時期中央政權與諸侯方國原有的這種關係並沒有作出太多改變。因此,周天子及其分封的諸侯,並沒有後來那種大一統的觀念,周天子自身實際管轄的地域也僅僅只是周天子的直屬領地。周天子吞併諸侯、或者諸侯取代周天子的願望都不強烈。



劉邦的分封不同。劉邦的分封是在大一統的秦政權出現之後,是把原本一個完整的國家,分出幾個郡給某位劉姓諸侯王作為封國(之前的異姓諸侯王實際上也是同樣的情形)。這樣的封國,名義上是國,實際上還是漢王朝的行政區。對於諸侯國,漢王朝的中央政權是有管轄權的,而這個管轄權的直接體現就是由中央政權向各諸侯國派駐國相(當然,還有更下一級行政區域郡、縣的行政官員),主持行政工作。只不過,不同時期諸侯王和國相的實際權力配比有所不同,分封初期諸侯王的權力更大一些而已。因此,漢朝中央政權對於諸侯國是有實際管轄權的,漢初的諸侯王在封國之內雖然擁有較大的實權,但是卻受到了中央政權不同程度的管理和掣肘的。為了取得更大的權力和利益而反叛、以期自己能夠取代中央政權統治者——皇帝,對於諸侯王而言是有重大利好和實際意義的。同時,大家都姓劉,都是劉邦的子侄後代,諸侯王是有取皇帝而代之是有宗法理論基礎的。



其次是封國的實力不同。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在春秋戰國大規模相互吞併發生之前,實際上封國的面積是非常小的。周初的封國面積,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實際上各封國的面積都非常小的,因此才有了八百諸侯之說。即便周公旦攝政後,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諸侯封國的面積,但各諸侯封國的實際面積依舊還是比較小的。而且,在分封制的大前提下,諸侯方國內部往往還要進行二次、三次、乃至更多的內部分封。因此,諸侯國實際上實力是非常有限的,根本不足以與彼時的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對抗。更何況,眾多諸侯國之間還存在一個平衡問題,沒有誰敢公然站出來挑戰周天子的權威、打破這個平衡局面。這一切直到周平王東遷、諸侯大規模互相吞併、周天子實力衰弱之後才慢慢改變。但是,在沒有形成一家獨大之前,依然沒有誰敢公然站出來讓周天子下臺。



而劉邦分封之時,各封國的面積都是非常大的。以劉邦庶長子劉肥封地而言,齊地七十三城盡歸齊國。其侄子吳王劉濞的封地也非常之大,直到海邊。漢初,各諸侯王的封地的總面積實際上佔據了全國的一半。這是周天子分封分那些諸侯們所無法相比的。因此,漢初擁有廣袤地域、強大經濟實力的諸侯國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和中央政權分庭抗禮的實力。



再其次是中央政權對待諸侯國的態度不同。周天子分封之後,與諸侯國長期保持相安無事。周天子既不想吞併諸侯,諸侯亦無力取代周天子。直到戰國時期,諸侯相互吞併到僅剩七國,周天子幾乎淪為擺設。但是,因為各國實力總體均衡,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仍然有一定利用價值。強大的諸侯國依舊沒有威脅到周天子名義上天下共主的地位。直到秦國成為一家獨大之後,形勢才最終改變。



但是,漢朝不同。劉邦是鑑於異姓諸侯王叛亂、政局不穩,這才以自家人取而代之,非劉姓不王。但是,劉邦死後不久,同姓諸侯王的弊端就已經顯現。不僅嚴重影響中央政權的財政收入(諸侯國財政自入腰包,不用上交中央),擁有強大經濟實際並實際擁有軍隊的諸侯王也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中央政權的穩定(以齊藩為主,諸侯國軍隊參與誅滅諸呂時,齊藩及眾諸侯國的實力已經強大到讓後來的漢文帝寢食難安了)。因此,自漢文帝起,漢朝中央政權便已經開始著手削藩,逐步削弱諸侯王的實力。首先是增強國相權力,繼而又削弱諸侯王對封國軍隊的控制。沒有了行政和軍隊的控制權,諸侯王基本上就只能任人宰割了,這也是後來諸侯王們反叛的原因之一。



此外,吳王劉濞發動吳楚七國之亂還有一個偶然原因。漢景帝還是皇太子之時,因為口角,一氣之下竟用棋盤砸死了吳王劉濞的王太子。殺子之恨,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因素。漢文帝在位時,對於諸侯王的削弱尚屬於溫水煮青蛙,加之吳王劉濞還需要時間積蓄實力,並不敢過於放肆。漢景帝即位後,聽從晁錯之言,開始對諸侯王大規模動手。刀已經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加之殺子之恨,劉濞反叛也就在正常不過了。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這個題目有些搞笑啊。歷史事實是,周代從一開始,就有諸侯造反了。

周武王剛死,就爆發管、蔡之亂。

周室取代商後,周武王封弟弟周公旦於魯;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弟叔鮮于管;封弟弟叔度於蔡。在這幾個嫡系諸侯中,管、蔡兩國負有特殊的使命,這兩個諸侯國分佈在殷邑附近,管叔鮮、蔡叔度的職責之一,便是監視殷商舊貴族,預防他們造反。這四人裡,周公旦並沒有呆在封國,而是留在中央輔政。

然而,周武王做夢也想不到,他剛去世,幾個兄弟就同室操戈,新興的周王國陷入極其嚴峻的危機之中。原因是周公旦立了周成王後,自己居然當起攝政王。

周文王有十個兒子,其中排行前五的分別是: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長子伯邑考死得早,次子周武王去世後,按排行管叔鮮是最年長的。但是老四周公旦居然自己當了攝政,實際上成為周政權的真正統治者,這惹起管叔鮮、蔡叔度等兄弟的憤怒。

要知道周公旦一直得到周武王的器重,甚至不讓他去封國而留在朝廷,這個恩典是其他兄弟都沒有的。在周公旦的兄弟中,有許多人對他早看不順眼,認為是武王偏心,心裡很不服氣,如今對周公旦攝政更是不滿。

周公旦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他是這樣說的:“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擔心天下諸侯聽到武王去世的消息後發動叛亂,他不能把政權交給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在這段時間裡,他必須攝政。

然而周公旦這一解釋實在無法令人滿意,他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憑什麼他有權力超越諸兄弟之上呢?憑什麼他是攝政王,而不是其他兄弟呢?顯然,這裡就牽扯到權力鬥爭的問題。

在諸多兄弟中,又以管叔鮮最為不滿,他憤憤不平,當年周武王把行政大權交給周公旦,而自己卻只能在殷邑監視紂王的兒子,很明顯被剝奪了權力。管叔鮮糾集蔡叔度等人,共同散佈流言:“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就是說,周公旦的真實目的,並不是為了輔佐年幼的周成王,而是想篡位稱王。

管叔不斷糾集反周公旦的部落聯盟,這些同盟國多數來自朝廷鞭長莫及的東部及東南部,包括淮夷、徐戎諸部以及一個頗有實力的諸侯奄國。

面對管叔鮮的挑戰,周公旦毫不退縮。他爭取到召公奭(燕國)及姜太公(齊國)的支持,當然還有自己的封國魯國。

管叔鮮終於率部叛亂了。

叛亂的人,包括管叔鮮和他的兩個弟弟蔡叔度與霍叔處。這幾個人,都是周公旦的親兄弟,同父同母,如今上演一出同室操戈的悲劇。這場叛亂又稱為“三監之亂”,所謂的三監,指的是管叔鮮、蔡叔度與霍叔處,他三人的職責是監視殷商舊部,故而稱為“三監”。參與叛亂的還有武庚的殷商舊部以及東方一些諸侯及蠻夷部落。

然而,此時距離武王伐紂不過才七年的時間,周公旦的軍隊,都是參加過伐紂戰爭的舊部,作戰經驗豐富,堪稱精銳之師。管叔、蔡叔、霍叔的烏合之眾, 如何是精銳政府軍的對手呢?

周公旦的軍隊勢如破竹,連戰連捷,這場實力完全不均等的戰爭很快便以政府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對待自己的親哥哥,周公旦卻毫不留情,他堅持將管叔鮮送上斷頭臺。一起被處死的,還有紂王的兒子武庚。蔡叔被流放,霍叔貶為庶人。

在三監之亂平定後,周公旦並未收手,又鎮壓當初支持管叔的諸勢力。他先攻打淮水、泗水一帶的夷部,消滅了十七個部落。而後集中兵力攻奄國,此時的奄國已經沒有同盟軍隊的支持,孤軍奮戰,當然不是周師的對手,都城最終被攻破。

綜上歷史所述,可以看出,周朝的歷史,並非如題主所說,過了四百年才有諸侯造反。實際上,西周滅紂後只七年的時間,就出現大規模的諸侯之亂了。


君山話史


因為周和漢的分封看起來一樣,其實天壤之別。周的分封,是空口說白話,承諾一個合法的統治權,但是具體的地盤,還需要諸侯自己去打。比如姜太公的封地是齊國,我們看看太公是怎麼去的封國:

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於齊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太公聞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國。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方,是以與太公爭國。

說姜太公在去自己封國齊國的路上,行人說:“時機稍縱即逝,您睡的這麼安穩,恐怕不是赴國上任的人啊!”姜太公聽了之後,連夜趕路,終於在黎明時分來到了營丘,剛剛安頓好就碰到了萊人攻城。這裡萊人就是蠻夷,如果太公那一夜沒有連夜趕路,恐怕就要做一個沒有國都的齊侯了。

姜太公尚且如此,那些偏遠的比如燕、晉之類,更是要在槍林箭雨中博一個基業出來。所以周朝的分封只是畫大餅,具體要諸侯王自己去努力,諸侯有了發展的空間,還要指望周天子主持公道,所以可以相安無事很久。

而漢的分封,則是中央把現成的土地割出去,交給諸侯王去管理。漢能勝楚,依賴於韓信、英布和彭越等異姓諸侯王的死力,所以劉邦不得不裂土分封。中央朝廷分封本身就是形式所迫,是拿現成的土地去酬功,故而心不甘情不願,又擔心他們會造反。而劉邦分出去之後,這些諸侯也沒有任何擴展的空間,和中央朝廷互相猜疑,於是在韓信、彭越死後,韓王和九江王就不安分的造反了。

封建制度主要適合開拓時期的王朝,給領主很大的激勵去自己征伐周圍的蠻夷,而不適合守成的、大一統的朝代,所以自從漢朝之後,就再也沒有如此大規模、自由度極高的分封了。


經史通義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諸侯的制度。公元前11世紀中期,周朝建立後,為鞏固奴隸主國家政權,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並規定了諸侯享有的權力和對周王應盡的義務。後來的漢,明等也施行了一段時間的分封制,效果各不相同,那麼為什麼周實行分封制四百多年後才崩潰,而劉邦分封制才幾十年後就維持不下去了呢?

小編以為這是由於時代的不同所造成的。

我們來看看周的分封制。

首先周滅商和東征以後,大肆分封同姓和功臣為諸侯,以為藩屏來維護周王朝統治。諸侯的土地理論上週天子可以收回,但一般君位世襲,諸侯在其國內擁有統治權,但對天子有定期朝貢和提供軍賦、力役等義務,從上至下,周天子,諸侯,士大夫,平民,奴隸大魚吃小魚,周天子就可以牢牢控制國政。

西周分封制

其次,諸侯的作用就是藩屏,像實力比較大的齊國,楚國,燕國等都面對著或東或北的威脅,它們想開疆拓土有著大量的空間,實在沒有必要去招惹不好惹而且是自己的上司的周宗主。史記記載,周王直接控制的部隊就有“成周八師”和“西六師”,戰時周王還可召的諸侯與平民的兵力,而當時最大的諸侯也就有三師的兵力。所以周宗主的強大軍事力量時刻威脅這些或大或小的諸侯,所以自然有了400年的太平。

再看看西漢的分封制

劉邦錯誤的認為秦亡的原因就是因為始皇帝搞郡縣制,所以認為分封制還是要的,畢竟周八百年靠的是分封,不能照搬秦,但郡縣制明顯是歷史的進步,順應歷史潮流,所以就弄了個郡國並存。所以西周是純粹的分封制,而西漢是結合了秦朝的郡縣制,推行了郡國並行制。劉邦害怕外姓奪權,所以把權力和領土都給自家孩子,就算以後有人起義也可以通過血緣關係化解矛盾,但這僅僅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權力面前血緣根本算不了什麼。劉邦給了各國太大的力量,朝廷的軍隊不過三十萬人,其它七國國兵力總和居然有六十萬以上。沒想到列國做大後拿這份力量威脅了朝廷。終於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這七個國家的封地聯合起來,幾乎佔了西漢一半的面積。叛亂平定後,漢武帝吸取教訓,推行推恩令以削弱各國力量,西漢的分封制也名存實亡了。

西漢分封圖

以上就是為什麼周實行分封制四百多年後諸侯才開始造反,而劉邦分封制才幾十年就開始造反的原因,不知道您滿意嗎?


電視劇裡看歷史


時代不一樣了,社會發展情況也不一樣了。項羽剛分封完就有人造反呢?其實從戰國開始,分封制就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了,項羽一心搞分封制其實就是和歷史的潮流對抗,只能是失敗的。

周朝實行分封制能夠維持八百年的天下,首先當時的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特別相信鬼神的存在,對於大自然是非常敬畏的,那時候周天子搞出了自己是上天之子,所以老百姓沒人敢反,而且那時候周王室把一切能夠影響到自己統治的都帶上了神的色彩,就說青銅冶煉技術吧,一開始的時候這個只有周王室的才能技術,別說是一般的老百姓了,就是一般的諸侯也是沒有這個技術的。因為周天子也把這個技術說成是上天賜給周王室的,別人是不能擁有的,造反的兵器都沒有,要怎麼造反呢。那時候社會生產力低下,私有財產很少,人口也少,私慾也比較少。

按時到了戰國時代就不一樣了,最大的一個影響就是鐵器的出現,開始大大的提高了人們的生產勞作能力,人口開始大增長,人們的私有財產開始大大的增加。而且鐵器的冶煉一般的老百姓都會了。又加上田氏代齊,三家分晉等等事件,導致君臣之禮已經亂了。這個時候讓人們開始意識到 王侯將相令有種乎!人們開始意識到人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去相信神的存在。價值觀念已經產生變化了。

到了秦漢之後,分封制已經是要退出歷史的舞臺了,在之後的歷朝歷代可以看到別說是一些王室家族成員了,就是一些將軍也是經常造反的。想要靠血緣關係來維持的統治已經是不適合時代的要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