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做了什么事,使英法联军险烧故宫,而选择烧了圆明园?

东蓠采菊人


当年英国人要在北京建立使馆,跑到承德的清朝皇帝不同意,就派武将僧格林沁前去处理,武将那里会处理此事,到京城就把38名英国外交官及记者全扣下关了起来。导致英国、法国达成联军协议,打进大沽口直奔北京城,开始,英法只是想给清朝皇帝下马威,可是,38名英外交官及记者被僧格林沁杀了,最后只活下十几个人。这是最终英、法抢劫园明园主要原因,共抢十几万件珍宝,英、法抢不完的字画怎么办,在法国人抢完后退出了园明园,英国人就现场拍卖给自己人...据史料记载,最后是英国人拍卖完,剩下的书、字、画等众多物品全烧掉,同时,为了报复清朝皇帝杀外交官,又点火烧掉了园明园,同时还烧死留守太监、宫女三百多人...其实,当时法国只是抢劫者,大英帝国才是抢劫者又是放火者。


神精鸟


简单的说,清政府派兵抓了三十几个来北京谈判的英国人,关在圆明园,然后对这群洋鬼子进行残忍的折磨。后来,英法联军打下圆明园之后,发现这三十几个中,有20个人被折磨死了(尸体被大卸八块,砍掉胳膊的,砍掉腿的,惨不忍睹),另外19个也奄奄一息。一怒之下,就烧了圆明园,本来还准备烧故宫的,但被制止了。

那么这些英国人是来谈判什么的,其实就是要求清政府全国开放自由贸易,如果换现代人来看,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相互通商(除了万恶的鸦片),挺好的。在此之前,英国人通过鸦片战争,获取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这五个通商口岸,但他们认为不够,觉得清政府应该要全面开放国门,进行自由贸易,所以才有了第二次谈判。

谈判的主要内容,按近代史大家蒋廷黻先生的归纳就是:“公使驻京,内地游行,长江通商,这是双方争执的中心。”站在国际角度来看,这是很正常的事,无论是今天还是在一百年的国际,这些早就成了共识。

当然,不能说英国人完全没有私心,这其中也肯定是为了贩卖鸦片的方便,但是清政府根本没有吸取鸦片战争的教训,反而认为英国只是海外洋夷,有什么资格与天朝平等做贸易。

最主要的是,这帮洋人,见了清政府皇帝,还不磕头,所以无论什么条件都好谈,唯独这条清政府死活不同意。要知道天朝百姓磕了上百年的头,一到你们洋人就不行,那被老百姓知道怎么办,皇帝的权威还要不要。

当然,清政府下面的官员又不敢明的跟英国人对着干,知道他们的厉害,所以采用了中国最擅长的事-踢皮球,地方推中央,中央转地方,转来转去,英国人就怒了,加上上次的鸦片战争,让他们看到清政府外强中干,就是一花架子帝国,出兵才是硬道理。用英国的头号中国通小斯当东的话说就是:“中国听不懂自由贸易的语言,只能听懂炮火的语言。”

此时,还在北京谈判的英国团队,大概也知道母国要出兵的事,于是也有点指高气扬,直接说之前谈判的内容,我们就要这样,不会修改,你们看着办。结果这惹怒了清政府的谈判人员,加上之前皇上也说了,如果英国谈判人员太嚣张,就把他们扣了。

于是,清政府官员就真的派兵就把英国谈判团全都逮起来了,一共39个人,扣了一个“谋反”的搞笑罪名。这个时候,英国已经联合法国出兵了,战场过程就不多说了,基本就是英法联军伤亡低到忽略不见,而满清基本都是全军覆没。

当英法联军打入北京之后,就迅速去圆明圆救自己的谈判队伍,结果发现这帮人被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死了一大半,还没能留个全尸。要知道,这些人能来谈判,在英国都是权贵阶层,这下是彻底激怒了英法联军。

这帮人到底有多惨了,有个幸存者回忆说:被逮的人里面有个叫的鲍尔比的《泰晤士报》记者,被抓起来后第四天就被整死了,尸体被扔到野地里喂野狗,吃光了。还有个安德森中尉,手脚被重度捆绑生了蛆,蛆一直蔓延到全身,精神错乱狂叫三天,死了。还有一个法国人,身上也生了蛆,蛆爬的他嘴巴、耳朵、鼻子里全都是,痛苦而死。这个幸存者还说,他在狱中数蛆,每天能繁殖1000只。

当时的联军总司令额尔金表示,必须要给清朝一个惨痛的教训。因为这些俘虏是在圆明园内被虐待而死的,所以要烧了这个园子。而另一个将军孟托班,觉得烧圆明园没什么用,要让清政府好好记住这个教训,那就烧故宫,让他们更疼,才能记住。

不过,这个建议被联军总司令额尔金否决了,他认为烧故宫,相当于烧北京,而圆明园是个私人园林(本来就是用皇帝用的),还是虐待我们俘虏的地方,就烧这里吧。于是,圆明园就这么被烧了。

烧之前,额尔金在北京城贴了张告示说:“任何人,无论贵贱,都要为自己的欺诈行为受到惩罚,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对皇帝的惩罚。与此无关人员不受此行动影响,唯清政府为其负责。”


王医生谈精神病


火烧圆明园的起因竟然是不给皇上磕头,封建荼毒毁了一座建筑宝库,真可悲。

巴黎圣母院的一把大火,让我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又一次空前的一致起来,众多国人都在哀叹西方文明毁于一炬的同时,也有朋友以这样的标题【巴黎大火,我们该不该为“别人”的文明哀恸?】抒发情怀。是啊,1860年同样的一把大火,也烧掉了国人的牵挂。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让中国最瑰丽的皇家园林成为残垣断壁。不同的是,那次是人为纵火。


圆明园之所以成为中国永远的殇,是因为圆明园是一座汇聚中国文明瑰宝的宝库,其陆上面积等同故宫,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同时又汇集了众多珍贵文物。

圆明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打造,正值康乾盛世,在强大的综合国力背景下,圆明园内可谓极尽奢华。法籍传教士王致诚在游览了圆明园后,称赞圆明园为“万园之园”“无上之园”。


火烧圆明园的原因一直是我国历史学家在考证的问题,历史终成过去,原因不管怎样去考证,总是猜测而已。至今可信度最高的是“巴夏礼事件”。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使臣代表巴夏礼率领39位使臣一同进入中国进行外交谈判,并提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清政府都同意签约,唯独不能容忍英国使臣不行跪拜之礼。然而,在跪拜皇帝的问题上,巴夏礼果断的拒绝这个要求。皇帝不满,将英国的39名使臣全部逮捕扣押,这些使臣遭到了满清政府残忍的凌虐,百般拷打。在一个月后,释放这些英国使臣的时候,39人中已经有21人被凌虐致死。

为报复满清政府以上行为,1856至1860年,英法联军先后攻克广州、天津,于1860年10月13日,攻陷北京城。据当时的英军最高长官总帅格兰特所讲,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以清军虐杀俘虏为理由,要求清政府赔偿抚恤银50万两,如不许则将放火烧圆明园。此照会送达恭亲王手中,恭亲王立即回复照会,派一名守备投送洋营。不料该守备竟未送到,而且私将回复毁弃,另捏造一洋文收条回营交差。英法联军方面等候三天,英国人此举的目的便是为了给清朝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西方人的可怕,为了出一口恶气便将世界上最珍贵的文化园林化成一片火海。

而笔者认为,以上仅是英国的一家之言,在面对如此恶行时,肯定是尽可能去讲对方的责任。其根本原因,应该是为了掩盖自己在圆明园内烧杀抢掠的恶行,而将其付之一炬罢了。


回首这段历史,称为国人之殇绝对不为过,并且它是根植于任何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如今面对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我们不应该去幸灾乐祸,毕竟现在世界一体的国际环境下,文化是属于全世界的。惟愿对这些艰难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少一些伤害吧!!


手机故事汇


近日,因巴黎圣母院被烧一事,我国的圆明园被烧的事情再度被提起。同样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巴黎圣母院和圆明园的毁灭令人叹息。但这两者被大火所烧也有所区别,圆明园毁于英法联军的入侵,是侵略者有意而为之,将这座皇家园林化为灰烬,而巴黎圣母院火灾的原因可能是电线短路。

一个是人为事件,一个是偶然事件,两者的差别不言而喻。那么1860年,清政府做了何事,使得英法联军险烧掉故宫,从而烧了圆明园呢?我们从当时的背景以及原因来分析一下:

(一)背景

1856年,在尝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甜头后,英法联军一起远征中国,虽然法国文学家雨果给巴特勒上尉写信称,英法两国是强盗,但并没有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当时清政府皇帝是咸丰帝,那时清朝已经江河日下,而咸丰帝又是一个无所作为的皇帝,他在历史上的名气甚至不如他的“妃子”,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

圆明园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时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在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在国内轰轰烈烈地开展,后期甚至可以与清政府分庭抗礼;而对外方面,还要应对英法联军的入侵。可以说,清政府无法对应英法联军的挑战。当咸丰帝依然以天朝大国自居,对国内外形势并不清楚。

(二)导火索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再次威逼恐吓清政府,要求其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知道打不过英国,也答应签订这些不平等条约,不过谈判的英国使臣拒绝向咸丰帝行使跪拜礼,这让咸丰帝很不满意。当时,过来谈判的39名使臣全部被扣押,而且还遭受到了酷刑,其中21人被凌迟处死。

凌迟处死,是一个什么概念?堪称满清历史上最严酷的刑罚,需要在受刑者的身上割掉1000块肉,这种严酷的刑罚,让侵略者难以接受,也为后来的入侵纵火埋下了导火索。

(三)客观原因

1856至1860年,英法联军的侵略从沿海到了内陆。先后攻克广州、天津,于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与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马队在八里桥展开激战。清军在此战中惨败,意味着失去了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僧王溃败后,咸丰皇帝开始积极部署离京逃难计划,最终北狩热河,成为了清朝第一个逃跑的皇帝。

皇城无主,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城。他们进入到紫禁城,坐在皇帝的座椅上,又来到了清朝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英法联军做出了令人唾弃的事件——火烧圆明园。

(四)可能性因素

1、圆明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陈列着中国历朝历代的珍贵文物,从元朝定都北京以来,北京已经是三朝的古都,加上之前的朝代,圆明园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侵略者在夺走了大量珍贵文物后,他们不希望留下证据,于是一把火烧了圆明园:“能拿走的拿走,拿不走的就烧掉”。

2、由于此前清政府对于侵略者的一些酷刑,使得英国要实行一些报复行为,而火烧圆明园则是他们“出气”的最好行为。

3、英法联军的侵略火焰日益高涨,他们希望给清政府一个震慑,尤其是皇帝外逃,通过火烧皇家园林的方式,给清政府一个颜色看看。

4、之所以没有烧掉故宫,而烧掉了圆明园,主要在于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而当时的紫禁城则是皇家宫殿,当时的侵略者并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他们希望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摄取更大利益。

笔者认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圆明园、巴黎圣母院都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侵略者的不法行为令人唾弃,但历史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以史为鉴,不断前进,勿忘国耻。


用户76294270778


不是清政府做了什么,而是那时候的清政府软弱无能,加上当时的囯力军力都不如人!看见中国辽阔土地,金银才宝,就有了贪婪之心,火烧圆明园也是为了掩盖他们的偷盗掠夺!把能带走都带走了,实在带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放火烧了三天三夜!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署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并从中国获得许多特权,如赔偿,谈判关税,开放五门贸易,领事管辖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为了进一步向中国敞开大门,英国,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压制清政府赋予他们新的侵略权。

1854年,英国首次向中国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有关规定,而美国和法国也随之而来,并被清政府拒绝。当英国,美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发起的“重建”谈判未能成功时,他们生气,决定利用新的侵略战争来实现他们的无理要求。在1856年,它再次被拒绝。

1859年,英国和法国部长率领一支舰队前往北京改变合同。清政府指定英法代表从天津北塘登陆天津。英国和法国的大使们依靠武力将舰队引入大沽口。驻扎在大沽口的清军封锁了这次袭击,英国和法国军队的狼从大嘴里逃了出来。

在通州谈判期间,双方的外交使节极具争议性。清政府拒绝了英国的无理要求。清政府拘留了39人,并将他们作为人质送到北京。在英法联军得知后,他们立即进入北京。在八月的咸丰十年中,英国和法国以改变合同为借口袭击了北京。当清政府归还人质时,39人只能生存18人,其余人员被杀,其中包括7名记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为了报复,英法联军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英军名义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860年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法国军队于当天下午首先前往海淀,晚上前往圆明园的大皇宫门。这时,在银梁门的入口处,有20多名圆明园技术太监遇见了敌人。 “如果我死了,我不担心,我正在努力直奔前进,”但我的数量超过了公众。圆明园娴熟的“八产品领导”任亮等人去上班。晚上7点,法国侵略军占领了圆明园。关元部长文峰在福海去世。

在英法入侵者进入圆明园之后,他们立即“赞助了英法委员会的三名成员在园中分发珍宝。法国军队指挥官孟拓邦致函外交部长同一天的事务:“关注法国委员会的注意,首先是艺术和考古学中最有价值的项目。它将由皇帝珍惜并被法国博物馆拘留。

英国指挥官格兰特也立即“派人员去收集应该属于英国人的物品”。法国和英国入侵者在进入公园的第二天再也无法抗拒货物的诱惑。军官和士兵正在彼此面前奔跑。去抢劫花园里的金银珍品和文化艺术珍品。

在48小时内,圆明园成为“有组织的抢劫”的目标。士兵们砸碎了花瓶和镜子,撕下了框架和卷轴,他们打开仓库抢夺丝绸,用这些珍贵的面料包裹马匹;它们被女王的长袍包裹着,里面装满了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

根据英国和法国官员,见证抢劫现场的牧师和记者,官兵们,英国人和法国人,从各个方向涌向圆明园,以抢夺宝藏。他们是放纵和傲慢的,他们感到沮丧和傲慢。为了抓住宝藏,他们互相打败甚至打过仗。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

有些人带着大口袋,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宝物。他们中的一些人的大口袋里有金条和金箔;有些是用锦缎包裹的;有些装满了红色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些人脖子上有玉箍。在一个翼楼里堆放着一种高档缎子,据说足以让一半的北京居民被士兵运送。

一名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个雕像价值1200英镑的寺庙中摘下了一尊金色佛像。一名法国官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房产。法国军队指挥官的儿子,蒙托邦的女儿,价值30万法郎,装满了几辆马车。

最后,英军指挥官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与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看完这些你们还为巴黎圣母院而惋惜吗?还会心痛吗?还会为他捐款吗??





F正在更新影视推荐


可以这么说,圆明园被焚毁就是满清咎由自取。根源在于满清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暴戾蛮横。无论是根据现代《国际法》“保护谈判人员”,还是以中国古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传统和惯例,满清的做法都是非常错误的。至少是授人以柄!

再从谈判内容来看,清朝对割地赔款等要求几乎全盘接受,唯独不能接受“公使驻京”、“不跪拜皇帝”这些条件,真是又傻又天真,互派外交使节只是一种国际惯例,没有任何歧视性。为什么就不肯接受?同时,清朝要求西方外交人员必须对清朝皇帝三跪九叩,既狂妄又野蛮。正如额尔金所说:“必须采用野蛮的方法让清朝学会文明”。 1863年,清朝首次向巴黎和伦敦派出外交使节,设立大使馆,允许西方外交人员以西方礼仪面见清朝皇帝。慢慢开始融入世界文明了!人类历史一再证明:无论是谁,不懂得尊重规则的人最终也得不到规则的保护!只能自取其辱!


朱哥哥168425860


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没多久。

英国:兄弟,我发现上次把清国打服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收益啊。

法国:大哥说的是,我今年才赚了几百万两银子,咱得想个办法,多挣点啊!上次跟俄国佬在克里米亚干了一仗,元气大伤量。

英国:这好办,咱找上门去让他修订一下条约不就行了。

法国:好,就听大哥的!

(圆明园一处复原图)

于是,两个强盗一拍即合,对清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英法联军打到天津城下,扬言进攻北京,咸丰皇帝吓破了胆,连忙派人议和。

不数日,北京。

咸丰:僧格林沁,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僧格林沁:回皇上,条件都谈好了,就是有一点,他们不肯跪拜行礼,还要互派使节驻守京城。

咸丰皇帝大怒:什么!这帮蛮夷?凭什么和我天朝上国平起平坐?马上把他们的使者抓起来,关在圆明园!看他们还敢不敢这么嚣张?

(圆明园一处复原图)

天津,英法联军总部。

法国:大哥,大事不好了,我们的使团39个人全部被抓了,关在圆明园。听说还受到了虐待,死的还剩下十多个人了,还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英国眼睛一亮:慌什么!这不正好吗?你不是说圆明园里面好东西不少吗?一值愁没有借口去,这下借口不是来了吗?

法国竖起大拇哥:还是大哥高明!

(圆明园残垣断壁)

于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过北京城直扑圆明园,驻守的僧格林沁等人稍微抵抗了一下就逃跑了。

英法联军攻占了圆明园,这群土匪何时见过这样美轮美奂的人工园林,何时见过这么多文物珠宝?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诱惑?于是放手开抢,能搬走的搬走,搬不动的拿大车运,实在运不走的也给砸了。

法国:大哥,这下手是不是太狠了点?以后传出去名声不好啊!

英国:怕什么,到时候走的时候一把火烧了,还有什么证据?

法国:那谁去烧?

英国眼睛一瞪:不是你去难道还是我去?

法国:好吧,我去就我去,我这就去安排。边走边腹诽道:抢的时候比我还狠,脏活累活就我来干!

英国:别急,咱先发布个告示,告诉他们什么时候烧,为啥烧?到时候就不是我们的责任了。

于是,两个强盗发布了这样一篇告示:

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圆,以此作为皇帝食言之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抱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唯清政府为其负责。

(火烧圆明园)

再后来

法国:大哥,还是不行啊,消息还是走漏了,中国人都认为我们是强盗,连雨果那老匹夫也在报纸上骂我们俩。

英国却笑着说道:不要着急,中国人都是健忘的,过个一两百年,他们自己都忘了。我们再找几个无耻的文人,放些小道消息出去,就说我们就烧了两三间房屋,其他的都是被当地的土匪,流氓趁火打劫的烧掉的。

法国:大哥真是高明!


历史小跟班


如果仅仅因为中国虐杀了十几名英法的外交人员,英法联军就可以以此为借口,焚毁了人类奇迹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的话!那么英法联军一路奸淫掳掠,残杀了无数无辜的中国人,作为中国是不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也应该焚毁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凡尔赛宫?联想到近代日本在济南虐杀我外交公使及人员,那么我们在日本投降时,是不是也应该学英法联军派兵惩焚毁日本的京都御所?英法就是强盗!就是小偷!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做尽了罪大恶极的坏事,他们坦然地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弱肉强食,理所当然。对于无力还击的人民本来他们是连"理由"也不必说的,只有到了听见质问和谴责的正义声音的时候,他们才"行若无事"地提出他们所惯用的强盗逻辑。


桃李春风一杯酒999


我来回答

这一部分历史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知道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为啥烧?为了打砸抢!不是那么简单,继续放火进行打砸抢更凶的反而是中国一些暴民。

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因为当时海战胜利后,联军派了一个三十多人的使团来和咸丰谈判,种种原因吧,他们并没有见到皇帝,好像是因为礼节上的问题,不答应跪拜之类的,当使团准备悻悻而归的时候,大清政府突然扣押了他们,并把人折腾的不轻,据说其中一个随团记者已经被肢解,可谓严刑伺候,这当时是犯了基本的大忌,扣押使团。

联军大怒,军队挺进,大清只好放人,但已经被折磨死了十几个!一怒之下,联军攻进北京,皇帝已经跑了,当然人也见不到,因为圆明园是皇帝的游乐场,为了惩罚皇帝,他们就动了火,据说比联军抢的更凶的是后来的暴民……道听途说,请行家指正……


白山和黑水


清政府不该撕票。


糊涂,素质低劣的满清统治者!

1860年9月,咸丰皇帝派怡亲王载垣与进逼北京城的英法联军代表巴夏礼谈判。双方达成停战协议后,巴夏礼提出英国使臣向清帝“亲递国书”的要求。清政府要求“必须按中国礼节,跪拜如仪”,双方在“跪与不跪”上争执不下。巴夏礼拒不接受,而后扬长而去。


(巴夏礼)

怡亲王见状,于是一面告诉咸丰皇帝,一面命令清军主帅僧格林沁扣押了巴夏礼一行共39人。清政府以为巴夏礼是联军最高统帅,认为抓住了巴夏礼,英法联军就会群龙无首而妥协,但是其实他只是翻译和谈判代表。

可是,清军哪里是英法联军的对手呢?通州八里桥战役,被英法联军打击得溃不成军,咸丰慌忙以“木兰秋猕”的名义逃出圆明园,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因为英法联军根据俄国外交人员的情报得知咸丰皇帝躲在圆明园,于是包围了安定门和德胜门,继而攻占了圆明园,此时他们还没有烧毁圆明园的打算。


折磨并杀害扣押人质

清军见圆明园被攻占想,顿觉得害怕,于是下令赶紧释放之前扣押的巴夏礼等人,免得遭受更大的打击,谁知扣押的39名人质中,只有18人活着,其余已被打死,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还惨遭分尸之害。

英法两国得知情况后,斥责清廷违背了国际法,并且以此认为“圆明园所尚存的一切都有可能是英国人和法国人遭受残酷折磨的地方”。所以坚决要求摧毁圆明园,而且声明:“摧毁圆明园只是针对应当为这些罪责承担责任的清政府,而非人民。”


由此可见,奉行“磕头外交”的大清朝廷与奉行国际法准则的英法两国在行为方式上的冲突,加速了清政府厄运的到来。

英法联军入侵的主要目的,是最大可能地攫取侵华利益,他们不想推翻清政府,因为一旦清政府被推翻了,他们就没有油水可捞了。

英法联军也曾想焚毁故宫,但是清廷已经全部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所以也就没有焚烧故宫的理由了。

期待您的关注!请赐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