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每天只有一個著重點,不要太注重外形

很多人站樁、打拳,練功沒有著重點,一個或幾個樁法,幾種拳法、腿法、步法,一共練多少次,都是平均著力,靜的、動的、定位、動位,缺少一個相互貫穿的練功重點。

為什麼不能看著教材練功?因為教材是系統的,它不知道你的弱點在哪裡,無法給你確定當下的練功重點。

每天練功,就是為了補自己的短板,速度不行練速度,力量弱就練力量,高、矮、胖、瘦,強壯的、虛弱的、養生的、技擊的,條件不同,目的也各異。

因此,站樁、打拳要確定自己的重點,一段時間就為了解決它。

下面就根據常見的幾個練功重點說一下。

一、解決肩酸的問題。

站樁時肩部痠疼,主要有兩個原因:兩手離身體過遠,應該遠不過尺,肘部角度稍微大於90度即可,環抱是個橫向橢圓形;另一個原因是兩肘下方各缺少一個虛擬的支撐實點。

解決後一個肩酸辦法是,假想雙肘下方各有水上漂木託著,實在找不到感覺,可以把兩肘放在齊胸高的桌子上,放鬆肩部試一下,帶著這種感覺站樁練功,不要吸氣收胸、架著胳膊站樁。

解決肩酸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手位放低一點,注意兩手對稱,等肩部肌肉增強了再逐漸抬高。

每次站樁完畢,要記得打離心力的圈錘,蓄力為開,發力為合,藉此放鬆肩膀,疏散肩部血液流通。

這段時間,也許倆、仨月,也許更多時間,別的不管,練功不論靜、動,只關心解決肩的痠疼問題,解決了這個,在進行下一步的問題。

二、肩松、胸空、腹實的體驗。

一般人們只是在站樁的單練條件下檢查自己是不是做到肩松、胸空、腹實,實際不是這樣的。

一個人單獨練習時,神情放鬆,沒有外力刺激,做到諸項樁法要領不難,難的是自身任何一點在受到外力快、慢、大、小的刺激時,是否也能有單練一樣的站樁要領。

比方說你正在環抱站渾元樁,別人在你小臂一點施加推力,你要檢查自己的肩、胸、腹是否符合要領。

先看小臂受力的時候,肩能不能松,肩松必然小臂的受力點頂的結實,有的人小臂一受力,肩就端起來,有了僵勁,要做到點上越實,肩部越松。

檢查胸空、腹實也是這個道理。

站樁時,你要想著有人在你小臂上頂著勁,藉著這個頂勁看看自己肩、胸、腹的實際狀況怎樣,對不對?

跟假想敵的接觸點上始終有一緊一鬆的過程,同時檢查站樁者周身的各個要領,放鬆如此,點上受力亦如此。

帶著這點意思,再進行試力、發力等慢、快動作的檢驗,怎麼做都離不開肩松、胸空、腹實的自我檢查,一直到無意識都如此就行了。

練功有沒有重點,關係到你的具體進境,不能單看練多長時間。

其它諸如松腰坐胯、下肢的提扒踩縮都是一步接一步的練功重點,樁如此,動作亦如此,單練如此,對練更是如此。

延伸開去,人們普遍認為,驚抖力是動態的,虎撲、打拳都可以表現,靜態的站樁能不能練呢?可以的。

靜態站樁的時候,設想不時有火星子濺到自己身上比如小臂,外形不動或微動,神經系統隨之做出相應的火星濺體的驚顫,這就是靜態驚抖力的培養,但是心神要集中安寧。

帶著這種靜態的培養,轉入動態拳技的釋放,驚抖力被培養、釋放的特別快。

胖人適合練驚抖、驚彈,因為他體量大,移動慢,瘦子適合練穩重、厚實,因為他體重輕、重心漂,這些也不絕對,只是相對而言的。

每天要帶著問題、帶著重點練功,你就是一個聰明人,不會白下功夫。

限於篇幅,以上舉例只是窺斑見豹,如能使學者舉一反三為最好。

練拳,最忌諱對鏡操拳,形是對了,卻丟了神,這個神就是假想敵,就是每天需要解決的練功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