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了個英雄鏈,下一個會是誰?

最近有兩件事在幣圈或者區塊鏈圈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第一件事是,近日,衡陽市公安局珠暉分局警方消息,該局成功破獲一起以虛擬數字貨幣為幌子的網絡詐騙案,涉案金額達3億餘元。目前,21名涉案嫌疑人被採取刑事拘留措施,已到案15人,另有6人刑拘在逃。而此案項目方是在2017年年底大規模路演宣傳,2018年1月16日發佈的“英雄鏈”(HeroChain代幣HEC)。

第二件事是作為該項目代投之一的知名區塊鏈媒體人,錯了,應該是幣圈媒體人“比特吳”也受該案件影響暫時被收押,當然網傳還有另外一名幣圈知名人士同樣入獄,真實性待考證。

英雄鏈為何物?比《復聯4》還猛嗎?

抓了個英雄鏈,下一個會是誰?

要知道在2018年初,該項目號稱是“柬埔寨的國家級項目”,光環可謂亮眼,同時承諾上線火幣、OK或者幣安中的一家,最後上了“幣蛋”(CoinEgg),但神奇的是上線後價格一路走低,最後維持在了0.0016元附近,縮水99.9%,投入1萬,剩餘10元,好刺激!

大部分人可能是聽到或者看到幣圈的造富效應而進入到該圈子,但不會想到的是還有一批又一批快歸零的項目在入口等著,看看下面這些當時被炒得火熱,如今快歸零的項目你有沒有參與。

1

Gems Protocol(寶石協議)GEM

同樣作為2018年初所謂的天王級項目,在以太坊8000-9000元之間募資,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參與。官方稱,Gems是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構建的分散式開源人工任務的眾包協議。使用Gems協議,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可擴展的微任務工作者的力量,而無需擔心任務驗證,信用或付款問題。

其包裝的兩位創始人Kieran O’Reilly和Rory O’Reilly,分別是福布斯30歲以下最有影響力30人之一,Thiel硅谷天才創業者獎金獲得者,無論是官網還是包裝都做的確實非常驚豔。

後來上線了Gate交易所,也是一個酸爽,從0.6元一路跌到了現在的0.0081元,更神奇的是官網從一個高大上的網頁變成了小學生都可以做出的網站。

抓了個英雄鏈,下一個會是誰?

Gems官網截圖

消費鏈 CDC

這個號稱,全球第一個以智能區塊鏈為研究基礎的去中心化消費數據分析的廣告營銷平臺,用於解決消費者和商家消費數據的賬單價值動態評估、交易、使用、價值轉換以及廣告營銷推廣等問題。在2018年2月3日價格為0.3470元,上線了兩家交易所,但隨後價格一直下坡,到今天為止已歸零。

其中一個插曲是2018年11月5日,火幣全球發佈公告,因項目方存在實際鎖倉的代幣數額與白皮書中承諾鎖倉的數額嚴重不符違反交易所規則規則的情形,火幣全球決定11月5日17時30分暫停CDC在火幣全球的交易及充值服務。

抓了個英雄鏈,下一個會是誰?

CDC創始人楊寧

真鏈 RCT

提到真鏈,必定會讓人產生滿滿的回憶,當我們再次翻開其項目的介紹時,我不禁莞爾一笑,“吹牛真牛逼”,RealChain 產品中的區塊鏈技術會使交易過程、鑑定評估過程,資金流轉過程全部分散式記錄在各個節點中,使得商業鏈的各方都會有個公平公開的資訊過程。

2018年9月,20多名維權者到項目方的運營場所進行實地考察,發現RCT辦公室員工早已遣散,空無一人,官網也已停止運行,王一早已拿錢跑路。

據內部人員透露,RCT所有融資資產高達5-6億,並且所有錢都在都在王一個人手中,就連多名內部高管都無法知曉內部財務情況,經證實,王一拆了東牆補西牆,這些詐騙來的錢用來給淘當鋪旗下一款P2P愛寶當的暴雷填坑。

目前其價格為0.01元,下跌99.9%。

2

以上是三個較為有代表性的項目,但絕不是僅有的三個,為此我們特地收羅了其他同樣具有代表性的“歸零區塊鏈項目”,做成以下表格。

抓了個英雄鏈,下一個會是誰?

很不幸的是,在拿著這張表詢問周圍一幫炒幣的朋友後,每人至少都有參與過其中的一個或者兩個項目,損失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那麼更好奇的問題來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會參投這些項目,甚至現在看來都是傻逼的項目,自己還是做了傻逼動作(筆者自己也一樣)。

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我姑且總結了三個原因:

1、被牛市衝昏了頭腦,10倍的收益來得太輕鬆

2、輕信了某某大佬(傻逼)的言論

3、對項目抱有過多的期待和幻想(炒幣炒出了信仰)

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份失敗的“皮囊”我們大致都千篇一律吧。

怨誰?怪誰?這才是問題,誰不想一夜暴富,我相信當年領進門教你炒幣的那位師傅一定說過“這玩意兒可以暴富”,但他沒告訴你我的是——“既能暴富,也能暴負”。

抓了個英雄鏈,下一個會是誰?

3

本月初新浪財經報道,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4日期間,全球範圍內34起極具代表性的區塊鏈公司停止運營。其中官方宣佈停止運營的區塊鏈項目(7個)、加密貨幣交易所(13個)、ICO項目(7個)及其他相關團隊及公司(7個)。

而今早,新華社主管媒體的《經濟參考報》發佈了題為《加大力度打擊互聯網非法集資》的頭版文章。文章明確指出,目前非法集資犯罪出現新動向,“打著金融創新、網絡借貸、‘虛擬貨幣’、‘金融互動’、‘愛心慈善’等幌子的非法集資活動持續高發,並且隨著互聯網和金融支付手段的完善快速融合發展。”

文章稱,“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等旗號,利用新型經濟領域的熱門概念進行炒作宣傳,組織結構愈加嚴密,專業化、職業化特點突出,欺騙性、迷惑性更強。” 文章提醒監管部門要高度警惕藉助互聯網外衣,打著金融創新、網絡借貸等幌子的互聯網非法集資活動。

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但某些故事冥冥之中似乎已經開始了,註定會有一批人在黑暗中瑟瑟發抖。

要知道眾多投資者雖然確實不理性,但他們拿出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的血汗錢,作為募資方,如果僅僅是圈錢,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佛家有云,“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英雄鏈絕不是最後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