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鄉村教師》:這是我見過的,給科學最高的榮譽和讚賞

劉慈欣《鄉村教師》:這是我見過的,給科學最高的榮譽和讚賞

劉慈欣這篇小說,是給科學和教師的最高讚賞,也是我讀過的,最有力量的一篇短篇科幻小說。

這篇小說很宏大,宏大到描寫了一場持續了兩萬年、覆蓋整個銀河系的星際戰爭。

在這場戰爭裡,一場戰役,就有上千萬艘戰艦參加,摧毀了無數顆恆星。

宇宙戰場的時空結構被破壞,如果飛船誤入這些區域,可能在一瞬間被畸變的空間扭成一根細長的金屬繩,或壓成一張面積有幾億平方公里但厚度只有幾個原子的薄膜;

更常見的,是飛船變為建造它們時的一塊塊鋼板,或者立刻老得只剩下一個破舊的外殼,內部的一切都變成古老灰塵;人也可能瞬間回到胚胎狀態或變成一堆白骨……

最後的決戰結束後,碳基聯邦艦隊要完成最後一項使命:在銀河系第一旋臂中部建立一條500光年寬的隔離帶,主要目的是摧毀隔離帶中的大部分恆星,制止硅基帝國恆星蛙跳。

地球恰好就在這個區域。

劉慈欣《鄉村教師》:這是我見過的,給科學最高的榮譽和讚賞

好在碳基聯邦艦隊沒那麼莽撞,他們要進行一個“3c文明測試”,如果這個星球存在3c以上的文明,則不被摧毀。

這篇小說很細微,細微到一個鄉村、一間教室,一個窮困潦倒的教師和一群懵懂的孩子。

他們看不到星際戰爭,看不到輝煌的戰艦,甚至看不到城市,看不到山那邊是什麼樣子。

如果不描寫宇宙和星空,這就是一篇現實的不能再現實的現實主義作品。

村民們漠視教育,鄙視教師,只想著讓孩子們早點出去掙錢。

他們把孩子從教室裡拉走,老師把孩子拉回教室。他放棄自己的治療,貼錢補助孩子的書本費。

劉慈欣《鄉村教師》:這是我見過的,給科學最高的榮譽和讚賞

在科學已經統治銀河系的情況下,這裡還在進行著科學與愚昧、飢餓與溫飽、死亡與生存的掙扎。

老師有病不去治,聽任自己滑向死亡之淵,只不過是為了剩下幾萬塊錢。

為什麼說這篇小說有力量?

它讓孩子出聲朗讀的,不是詩歌,不是名言,而是牛頓三定律。

我們這個國家,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政治史、經濟史,唯獨缺少科學史;

有著勤勞、善良、奮鬥的優良傳統,唯獨缺少科學傳統。

一直到21世紀,居然還有人相信有些藥可以包治一切疾病,相信祖先的周易太極,早已預言了一切。

而一個窮困潦倒的教師,在偏僻的小山村裡,為孩子們點燃了科學之光。

劉慈欣《鄉村教師》:這是我見過的,給科學最高的榮譽和讚賞

這光芒雖然微小,卻是科技爆炸的燎原之火,是人類不斷超越自身的動力之源,是地球賴以在宇宙中生存的根基所在。

就靠孩子們的朗誦聲,地球通過了碳基聯邦艦隊的文明測試。

地球保住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聯邦艦隊指揮官對地球知識傳播方式的驚訝。

這種方式,居然是一個人在課堂上講,一群人在下面聽。

因為聲音只有每秒1~10比特的傳播速率,這對於存在海量知識的宇宙來說,地球人可能窮盡一生,也學不完所需要的知識。

如果這樣的話,人類突破到星際時代將會非常艱難。

但是,這種方式原始、低效的方式,又讓高等文明想起了他們已經過去的、遙遠而美好的古代。

人類終歸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向星辰大海的。

劉慈欣《鄉村教師》:這是我見過的,給科學最高的榮譽和讚賞

教師,不僅僅讓地球免於毀滅,也是整個宇宙的火種。

人類終將告別這種原始的教學方式,但知識的傳承不會改變,直至走向宇宙盡頭。

有個很浪漫的說法,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這篇小說,是對教師和科學的意義最有力量的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