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4月2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了她93岁生日,首先让我们恭喜这位“超长待机”的女王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在中国,皇帝国王这些名词几乎都是男人的专利。我们所知黄袍加身的女皇好像只有武则天一人,但实际上还有一位女皇也曾穿过龙袍,并且历史对她的评价居然远远超过武则天。

司马光说她:“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

苏轼评价她:“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 至天圣、景祐极矣。

宋史中评价她执政时期:“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

更有人赞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有这么一位拥有如此口碑的女皇,到底是谁?

而这样一位强国富民的统治者,却被民间传为“一代奸妃”,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情要从1千多年前的宋朝说起…

蜀地孤女

五代十国瓜分瓦裂的乱局成为前朝的梦魇,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中原建立大宋,此时的东京汴梁成为了大宋帝国的中心,来自五湖四海的才子佳人、能工巧匠们都希望在这里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在汴梁城中,有这么一位可人儿名叫刘娥,她祖籍太原,祖父是五代十国后晋后汉时都右骁卫大将军,父亲是宋太祖时期虎捷都指挥使。按理来说刘娥虽不算天之骄女,但在当时也是高门贵女,应该在家中享受着大小姐的生活。

可命运对她却是残忍了些,刘娥出生不久就父母双亡,襁褓中的刘娥被寄养在母亲的娘家。没娘的孩子像棵草,寄人篱下的刘娥在稍稍长大就被卖去做了歌女。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天资聪颖的刘娥不仅有一副婉转动听的好歌喉,还善于播鼗(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很快她就被一个叫龚美的银匠赎身,两人从成都来到汴京,在这里开了一个首饰店。刘娥本以为自己从此会在这清贫但安定的生活中了此一生,可她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命运转机

银匠龚美不甘心于自己的那个小小的首饰店,他到了汴梁便想方设法结交高门权贵。有一天他得知高官张耆的家中在招买歌姬,而且若是蜀地女子价格会更高。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龚美回家看了看自己美丽的妻子,打起了算盘;既然这个妻子是买回来的,高价卖出对于自己来说这笔生意非常划算。而且如果刘娥得宠了,自己也可能得到眷顾。

刘娥出色的相貌和婉转的歌喉立即在众多歌姬中脱颖而出,她被张耆看中,作为礼物送给了韩王赵元侃,当今皇帝宋太宗的三皇子。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刘娥早已习惯了这种被人当作玩物一样转手,她没有想到这一次碰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人,一入府便得万千宠爱。

赵元侃收刘娥入府后没几日,太宗皇帝就将他的名字改为赵恒,立为太子。赵恒觉得是刘娥带给了他好运,更加的宠爱刘娥,刘娥也摆脱了曾经漂泊的不幸,一心一意的服侍太子,两人如胶似漆,日日同眠不加节制。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纵情声色的太子很快就消瘦了,宋太宗猜到了个中原由;于是召太子的乳母前来问话,乳母是东宫的管家婆,她看不起刘娥的歌女出身,这次逮到机会把刘娥的事情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

太宗听完大怒,一个贫贱的歌女如何入得太子的东宫?于是敕令逐出刘娥。太子舍不得却也父命难违,权宜之下只好先将刘娥安置于张耆家中。

正式入宫

在刘娥出宫没多久,宋太宗辞世赵恒即位。处理完父亲的后事,赵恒便第一时间把刘娥接入宫中。刘娥苦熬了多年,终于名正言顺的成为了王的女人。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曾经抛头露面颠沛流离的生活教给了刘娥一套察言观色的本领,她比那些名门闺秀更懂得男人的心思。刘娥入宫后先被封为修仪,后晋升德妃,升迁速度之快令所有嫔妃嫉妒。

在郭皇后去世之后,宋真宗提出立刘娥为后,没想到因刘娥出身卑贱没有子嗣,这个提议遭到了所有重臣的一致反对,立后之事不了了之。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高处不胜寒,刘娥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女人深知这皇宫里危机四伏,光靠宋真宗肯定是不行的,她还需要另外一座靠山—孩子。而这时她已经36岁了。

狸猫换太子

刘娥宫中培养了一批才色兼备的年轻侍女,一是为了皇帝来看着赏心悦目;二来刘娥深知在这深宫中要懂得分宠,若是有谁被皇帝临幸成为嫔妃,这宫中也能成为她的帮手。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事情跟她预料的一样,宋真宗在一次酒醉后临幸了她的贴身宫女李氏,很快李氏就怀孕了,这对刘娥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她宫中的侍女生下的孩子,她可以名正言顺的抱来抚养。

果然李氏生下了一个男孩,刘娥靠这个男孩顺利的成为了皇后,翰林学士杨亿见不能阻止刘娥封后,愤而拒绝起草册封皇后的诏书。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刘娥身为皇后,不但处置宫闱之事,有理有据,未有大的疏失;而且真宗皇帝退朝后,阅览天下的奏章,多至深夜,刘娥总是陪伴左右,参与国事的处理。刘娥处理政事,“周谨恭密”,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

卑贱出身、皇后干政,刘娥被很多嫉妒之人传为阴险毒辣、手段过人的坏女人,甚至传出“狸猫换太子”的传言。故事中的她用一只狸猫替换了李氏的孩子,从此登上皇后之位。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大权在握

宋真宗晚年沉迷于修仙悟道荒于朝政,却不想间接的为大宋培养出了一位女政治家。宋真宗批阅奏折刘娥就陪伴在旁,帮助夫君分忧。堆积如山的奏章让人费神,有美人在侧何乐不为?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太白昼现,经过占卜,得出结论:“女主昌”。恰逢此时真宗皇帝多病,皇后刘娥渐渐把持了朝政。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真宗心知自己命不久矣,想要让太子监国,宰相寇准秘密起草“太子监国”诏书,没想到事情传到了刘娥的耳朵里,性格软弱的宋真宗以“不记与准初有成言”为由,把事情全部推给了宰相寇准。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寇准一行人看事情败露皇帝甩锅,决定铤而走险发动兵变直接让太子登基,无奈兵变前夜事情败露。刘娥经历这次兵变,意识到自己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在朝野中站稳脚跟。

她开始对异党进行反击,她私自拟旨将寇准一党全部贬官。对此,宋真宗并不知情,一日,问左右为何多日不见寇准,左右之人都不敢回答。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宋仁宗即位,这时他才12岁。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黄袍加身

与其说宋仁宗的时代到来,不如说是刘娥刘太后的时代到来了。同年五月,刘娥正式开始临朝听政,朝野上下对她再无反对之声。

两年后刘娥身穿皇帝龙袍接受宋仁宗和群臣所上尊号: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稳定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刘娥的重心放在了百姓身上,由于幼时饱受过人间冷暖,她更能体会百姓疾苦。

庄稼灌溉不足,国家就广修水利,还疏通了多年淤塞的黄河

为了方便听取百官意见,国家创立了谏院,广开言路;

经商要随身携带大量金银十分不便,国家就发行了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孩子们需要教育,国家大办周学并且在科举中增添了武学一科....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也许低微的出身让她还是有些自卑,黄袍加身的刘娥虽然有称帝的想法,但一直不敢付诸行动。她不断的试探身边大臣自己能否称帝。

她上朝时问鲁道宗:“唐武后如何?”得到的答案是:“唐之罪人,几危社稷。”她想穿天子的衮冕去拜谒太庙,被大臣讽刺说:“陛下大谒之日,是作男儿拜还是女人拜?”

最终她还是不敢踏出那一步,在朝臣们提议她称帝之时,她将奏折当场撕得粉碎,向所有朝臣表示:“我不作此有负祖宗的事!!”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明道二年(1033年),65岁的刘娥崩逝,在她死前不断的扯着自己的衣服,宋仁宗哭着问群臣:“太后临终前数度牵扯身上衣服,是何意?”参知政事薛奎说:“太后不愿先帝于地下见她身穿天子之服。”仁宗醒悟,下令给刘娥换上后服,然后入殓。

最后的清白

刘娥刚刚下葬,就有人向宋仁宗告密;“仁宗并非太后所生,其生母李宸妃被太后毒杀。”宋仁宗大怒,领军血洗刘家以血祭生母李氏。

而在他亲自来到李宸妃下葬的洪福院,要求重新厚葬生母时,却发现葬墓中陪葬的金银珠宝奇珍堆满了整个墓穴,而开馆后李宸妃所穿的冠服与王后无异!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宋仁宗感叹生母李氏如果是被太后残害,焉有此遇!“人言岂能尽信!”从此仍将刘家当作舅家。同时将刘太后与生母一同迁葬先帝皇陵。为“狸猫换太子”一案彻底画上了句号。

所谓“一代奸妃”实际上却是一名颇有作为的一代女主,刘娥传奇的一生在文学、戏曲的不断演绎下,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家喻户晓。

让历史学家集体称赞的女皇不是武则天,“一代女皇”另有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