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屬於“奇裝異服”?商場保安勸離著漢服遊客

如今,在國內各地的古鎮、園林等景區

經常能夠見到穿著漢服的遊客

汉服属于“奇装异服”?商场保安劝离着汉服游客

不過,在穿著“高回頭率”的漢服逛景區時,漢服愛好者有時還是會遇上被誤解、被“圍觀”甚至被保安勸離的窘況。

近日,網友爆料稱有遊客穿著漢服在新天地拍照時,就被保安無情勸離,理由是“服飾不合時宜”。

記者採訪了多位漢服愛好者發現,他們在穿著漢服去景區時,都遇到過各式各樣的尷尬。

【尷尬一:漢服、朝鮮服、和服傻傻分不清】

在新天地附近穿漢服拍照不合時宜?為此,記者諮詢了有關問詢處。工作人員表示,一些景區有相關著裝規定,要求遊客不要穿著奇裝異服,保持衣衫整潔。不過,對於保安勸離穿漢服遊客這一情況,對方表示並不知情。

無獨有偶,不久前的櫻花季,一名男子在武漢大學賞櫻花時,也因為服裝與安保人員發生衝突。據報道,保安認為該男子穿著和服將其攔下,但當事人卻再三強調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再次引發了對漢服的爭議。

近年來,漢服已經逐漸進入大眾的視線。雖然大家對漢服見怪不怪,被保安驅趕的情況鮮有發生,但漢服愛好者依然逃不開被誤解的尷尬。“你穿的是朝鮮服/和服/Cosplay(角色扮演)服嗎?”這是他們穿漢服時最常被提問的問題。有時,由於被誤會身著和服,他們也被一些景區攔在門外。

上海外國語大學河洛文化社社長丁世君還記得,前陣子她穿著漢服和家人一起去蘇州園林遊玩時,一位舉著小旗子的導遊突然指著她說:“快看!韓國人!快說一句思密達!”穿著本國的傳統服飾卻不被周圍人理解,還被誤認成韓國人,這讓她覺得非常難堪。更有甚者,5年前穿漢服出街的人還比較少見,有一次丁世君穿著漢服去超市,發現身後有個人試圖踹她,說起這事她仍然心有餘悸:“不理解他是什麼心態。”

汉服属于“奇装异服”?商场保安劝离着汉服游客

丁世君穿著漢服拍攝的照片

【尷尬二:你穿的可能不是真正的漢服】

儘管漢服在部分人眼中仍是“奇裝異服”,但這並不能阻止人們對漢服日益增長的興趣。

家住青浦金澤鎮的丁世君每次從學校回家,都會路過朱家角古鎮。在那裡,她總能見到好多穿著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在古鎮中毫無違和感。在松江大學城附近的廣富林文化遺址、醉白池等景區,她也經常偶遇穿漢服的“同袍”,“有時候天氣好能遇到4、5波同袍。大家互不認識,也會一起拍照。”

讓丁世君在意的是,有時候在景區也會看到一些形制不正確的漢服。有些不算傳統意義上的漢服被她稱為“仙服”,比如很多攝影作品中出現的“齊胸襦裙”,拍照雖然很漂亮,但這種式樣因沒有出土實物存在較大爭議。

上海大學重華漢服社前社長周映雪也告訴記者,她在景區見到過不少“影樓裝”如龍袍、旗裝等,這些服飾通常是影視作品的衍生產物,模仿影視作品中的服飾製作,離傳統漢服的差距比較大。

汉服属于“奇装异服”?商场保安劝离着汉服游客

上海大學重華漢服社在顧村公園的合照

事實上,所謂“漢服”,並不是指漢代的服飾,而是指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涵蓋了晉制、唐制、宋制、明制等不同式樣,每個朝代的漢服各有特點和形制。正式的漢服大多是按照出土文物服裝的內部結構進行復原完成的。目前,大部分漢服愛好者的購買渠道都源自網絡,也有一些遊客是在景區的租賃店直接租借。在這些店鋪中,就有不少帶有漢元素但不符合形制要求的服飾。

“仙服”、“影樓服”要被踢出漢服嗎?

記者瞭解到,大部分漢服愛好者都對形制很較真,認為需要嚴格遵循出土文物。周映雪對於形制不正確的古風服裝也並不贊同,但她認為,遊客穿“影樓服”逛景區也無可厚非。她還記得,自己購買的第一套“漢服”就是仿製唐陶俑所穿著的衣裙製作的齊胸衫裙,雖被證明是不正確的做法,但對個人而言還是很有紀念意義的。“我認為這只是遊客需求的體現,他們只是想要穿漂亮的衣服拍照。我在西藏、新疆旅遊時,也會想要嘗試穿當地的民族服飾。”周映雪說。

汉服属于“奇装异服”?商场保安劝离着汉服游客

周映雪在仙都景區穿著漢服

【景區藉助漢服吸引遊客】

“入坑”五年,從少有人知到如今在景區盛行,丁世君明顯感覺到周圍人對漢服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過去每次出門,身邊的叔叔阿姨會說我是在表演節目。現在,他們會主動告訴孩子這是漢服,這讓我挺感動的。”丁世君說。

為了進一步普及漢服文化,丁世君所在的河洛文化社常在線上進行漢服知識科普。上海大學重華漢服社也經常受景區邀請走出校園,進行科普講座和古典舞等表演。她們都注意到,這些景區也很希望通過漢服,吸引到更多遊客。

以《紅樓夢》為主題建造的上海大觀園景區,就在每年舉辦多場漢服相關活動,並結合活動不定期地對穿漢服的遊客免票。在元宵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桂林公園、醉白池公園等景區也會請來漢服社團,讓市民遊客感受傳統文化和服飾的魅力。

在西塘古鎮,每年還會舉行漢服文化周,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漢服“同袍”前去。在五天的時間裡,遊客可以“浸入式”體驗漢服文化和禮樂、歌舞、騎射、戲劇等項目,在旅遊的同時感受禮儀國學。在上師大旅遊學院副教授楊蔭稚看來,西塘作為文化特色小鎮,本身的古風環境特別適合舉辦此類活動。漢服文化中也包含了中國的禮儀文化,年輕人對漢服感興趣,也是一次對中國傳統美和禮儀文化的重新認識。

汉服属于“奇装异服”?商场保安劝离着汉服游客

西塘漢服文化周吸引了全國的漢服愛好者

有漢服愛好者認為,上海的古鎮、園林也可以借鑑西塘古鎮的做法,舉辦漢服周等活動。對此,楊蔭稚指出,此類文旅活動要做得“精緻”但不能“刻意”,需要讓真正懂得和喜歡漢服的人來運作,而不只是引入迎合相關主題的商業化內容。

景區如何藉助漢服文化吸引更多遊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姚昆遺教授認為,服飾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但不是唯一載體。景區活動的成功與否,主題自然重要,但關鍵還得看具體內容,是否真正能為大家喜聞樂見,讓大家自發地“近悅遠來、趨之若鶩”。若做不到這點,光靠行政組織、砸錢拉動,恐難持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