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乙烯压缩机冲破美国的封锁自助研发

这是西气东输绝不可缺少的百万吨装置,一旦这台机器瘫痪,就会导致一天损失高达两亿元,而这个装置的关键技术被美国的GE公司所掌握,而且作为基米严格禁止转让给中国。

中国的乙烯压缩机冲破美国的封锁自助研发

西气东输这个全世界最长的天然气输送管道,中国能源的大动脉,要将。占中国天然气资源87%的西部天然气输送到全国各个地方,铺设的管道长达1.5万公里,每200km就必须有一个加压站,加压站最核心的装置就是压缩机组,而这些加压机组在最初的时候要全部依赖进口,中国的生命都卖所有装备必须立足国内制造,绝不能受制于人。中国的乙烯压缩机冲破美国的封锁自助研发

中国从2008年才开始组织力量研制,当时集中了全国近十家不同领域的制造企业,举全国之力来研制这个百万吨压缩机,这个压缩机最关键的部位叶轮,一直是中国难以攻克的难题。中国的乙烯压缩机冲破美国的封锁自助研发

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的叶轮加工技术,当时全世界只有一家公司掌握核心技术,但是对于中国的请求,我严令禁止该技术的转让,并作为机密封锁,当时沈阳鼓风机集团董事长发怒说,如果你不转让,我们就用一年把它研制出来。其实后来他回家能不能一年研制出来,自己心里也没底。最后做个关键技术的研发,就落到一个女人的身上。

中国的乙烯压缩机冲破美国的封锁自助研发

崔莲顺大型压缩机叶轮研发的制造专家,中国的女中豪杰和他的团队承担起了这项研发任务,日照一轮的程序极为复杂,丝毫的误差都将前功尽弃,对于除美国外,没有一个国家掌握的这项技术,这样艰巨的任务,每天就压在这个瘦小的女人身上,后仅仅九个月的时间,崔莲顺就攻克了这项技术,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拥有这项技术工艺的国家。中国的乙烯压缩机冲破美国的封锁自助研发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崔连顺解决了叶轮问题,而乙烯压缩机的外壳难题,被一个普通的焊接工人攻克。中国的乙烯压缩机冲破美国的封锁自助研发

杨建华是一个普通的焊接工人,就是他的双手。当年制造出了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的外壳,现在大型压缩的外壳普遍采用,分体焊接制造技术,这是杨建华的一项发明创造,分体焊接对工人的焊接技术要求极高,几十吨的外壳最厚的地方将近半米,而最薄的地方只有十毫米,150多个零部件有严格的焊接顺序和方法,这套工艺是杨建华靠自己的经验,在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

中国的乙烯压缩机冲破美国的封锁自助研发

一名普通工人的创新是中国打破了外国多年垄断,用杨建华的技术制造的大型压缩机,已经超过800台,为此,国家节省了将近10亿美元的进口投入,而焊接机壳,必须依靠手工完成,技术的传承也只能依靠师傅的言传身教,杨建华先生在1969年进入沈鼓集团当焊工,一坐就是40多年,并为国家培养出了12名优秀人才,可以说,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国家。中国的乙烯压缩机冲破美国的封锁自助研发

乙烯和钢铁一样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2008年至今,依托国家重点工程研发制造大型项目,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中国在石化工业领域也攻克了外国技术垄断,摆脱了束缚。中国的乙烯压缩机冲破美国的封锁自助研发

尽管在石化领域,中国距离世界第一集团还有一段距离,有众多领域需要学习改进,但是百万吨乙烯装置压缩机的出现,已经让中国隐形工程建设齐身世界先进前列。

(持续更新中,请大家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