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跳橋自殺:死亡教育的缺失,讓人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5歲的兒子一臉認真的問了我一個問題,“媽媽,你死了是不是就剩我一個人了?”

我心裡湧過一陣悲涼,一瞬間萌發了生二胎的念頭。作為一個習慣了回答十萬個為什麼的老母親,我迅速回到了現實。

我很認真的對孩子說,“我死了,你也不會一個人,你會像爸爸和媽媽一樣,遇到自己喜歡的女孩結婚,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寶寶。”

孩子很認真的思考了一下,插科打諢的說了句,“我想和男生結婚”,話題就轉向了他的好朋友們。

孩子的問題,讓我想起17歲少年跳橋的事件。看著17歲的少年毅然決然地跑過車流,縱身跳下橋,看著他的媽媽蹲坐在橋邊捶胸頓足的樣子,我很痛心。

我不知道這個少年經歷了什麼,讓他用生命去對抗,不知道他在縱身躍下的時候,有沒有後悔自己的衝動。關於事件的報道,有很多種說法,有說父母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不懂得和孩子溝通的,有說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的,有說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7歲少年跳橋自殺:死亡教育的缺失,讓人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這個事件讓我反思的,是死亡教育的缺失。

什麼是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探討生死的教育歷程。死亡教育能幫助人們正確面對死亡,消除對死亡的恐懼、焦慮等心理現象。

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 死亡需要準備

死亡,總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話題。從小到大,沒有人告訴我,死亡到底是什麼?小時候,我認為人是有靈魂的,好人會上天堂,壞人會下地獄。後來學了生物、自然,知道死亡之後不會有靈魂,不會有記憶,連肉體都會腐爛。導致我對死亡充滿恐懼,一旦死亡,這絢爛多彩的世界,就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17歲少年跳橋自殺:死亡教育的缺失,讓人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奶奶是突發心臟病去世的。奶奶去世的時候,很多人說,“這樣好,省得受罪。”我也一直這樣認為,猝死,就像在睡夢中逝去一樣,不用面對死亡的恐懼和病痛的折磨。直到我讀了葆拉的故事,我才對自己的想法產生了懷疑。葆拉,是美國團體心理治療權威歐文·亞隆在《媽媽及生命的意義》中的一個人物,她是一個倔強不服輸的癌症患者。

葆拉有好幾種癌症,而且是末期,但她拒絕承認自己是癌症病人。她陽光向上,用自己的經歷和態度積極幫助其他人。她說,“猝死是最悲哀的死法,死亡是需要準備的,讓家人朋友準備好面對你的死亡。”她坦然面對死亡,和歐文一起成立“橋樑團體”,幫助癌症病人克服死亡的恐懼,更好的享受生命的“黃金時期”。

  • 坦然面對死亡,才更懂得珍惜現在

葆拉給我們上了一堂很好的死亡教育課。她說,“死是生的一部分,在睡夢中錯過它,就等於錯過人生最偉大的冒險。”她和團體治療小組的成員們都深諳一點——生命不能延遲,不能拖到週末、度假、孩子長大、退休之後。

死亡教育,讓人們坦然面對死亡,更讓人們懂得珍惜當下,活得更有價值。不要等到疾病纏身,老年遲暮的時候,才懂得如何生活。“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精美。”泰戈爾的這兩句詩,包含了他對死亡的思考。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也可以很美,充滿尊嚴和儀式感。活著的時候,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死亡來臨時,亦可從容面對。

17歲少年跳橋自殺:死亡教育的缺失,讓人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坦然面對死亡可以讓人以更豐富、更滿足的方式體驗人生。越早懂得死亡,越能及早懂得生活。鑑於學校裡沒有相關死亡教育的課程,家庭中死亡教育這門課一定不能缺席了。如何給孩子講述死亡的話題呢?

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必不可少的課題

匈牙利心理學家瑪利亞•耐基在1948年就研究瞭如何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他認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知程度不一,應該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發展階段,有差異的談論死亡。

  • 第一個階段:0-4歲 朦朧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死亡沒有什麼明確的概念,他們也很少主動提起死亡的話題。對他們來說,死亡和分離是同一個含義,也或者,他們根本就不關心死亡,只關心在不在一起。

在這個階段,孩子不問,就無需主動對孩子提及死亡,孩子不能理解,反而會讓孩子趕到恐怖,害怕。父母需要做的,是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生活在相對穩定和安全的環境裡,讓他們建立被愛的信心。

如果很不幸,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歷了身邊親近的人死亡,可以用分離的場景幫孩子理解,可以藉助一些繪本故事,童話故事,適當的美化死亡 ,比如說去世的人變成了天上的星星等。等孩子大了,再告訴他真實的情況。

17歲少年跳橋自殺:死亡教育的缺失,讓人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 第二個階段:5-9歲 感受期

五六歲的孩子,並沒有理解死亡的含義,他們問關於死亡的問題,可能是出於好奇,或在別的地方看到了死亡。孩子問問題,我們就應該坦誠的回答問題,不要恐慌,也不要躲閃。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經常問到和死亡相關的問題。這時候,如果還用“美化死亡”的方式解答孩子,孩子就不會買賬了。

有朋友跟6歲的孩子說,人死了之後會變成天上的星星,被孩子嘲笑了。孩子說,“媽媽別騙我了,星星是宇宙中的天體,有行星,有恆星,有衛星,都已經存在很多年了,怎麼可能是人變的?”

可以藉助繪本故事,給學齡前的孩子介紹“死亡”。如英國的繪本《獾的禮物》,有一隻樂於助人的獾,因為歲數太大了,自然死亡,他的朋友坐在一起,懷念他在的時光,逐漸接受了他死亡的事實,用一場大雪融化了悲傷。

美國的《一片葉子落下來》,講述了一片葉子從長出嫩芽,到生機盎然,最後變黃枯萎,離開樹枝迴歸大地的過程。通過一片葉子從出生到所謂的“死亡”,告訴孩子死亡是自然的,是美的,是平靜的。

17歲少年跳橋自殺:死亡教育的缺失,讓人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 第三個階段:9-18歲 成熟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死亡已經有了成熟的認知,他們已經意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這個階段的死亡教育,更多的是引導孩子,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更應該熱愛生命,珍惜現在,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告訴孩子,生命只有一次,世界上沒有月光寶盒能夠讓時光倒流,沒有人能得到“重來一次的機會”。歐文·亞隆說過,“雖然肉體上的死亡可以摧毀我們,但對於死亡的觀念可能會拯救我們”。越早的意識到這一點,才能更早的體會到生命之珍貴,才能夠更好的面對生活,享受生活。

如果說嘮叨是媽媽的標配,與其每天嘮叨孩子“穿秋褲,多喝水”,不如嘮叨孩子“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要記得,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愛自己。”愛惜自己是一切行為的底線,如果人人都能明白生命的寶貴,能知道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也許很多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