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跳桥自杀:死亡教育的缺失,让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5岁的儿子一脸认真的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你死了是不是就剩我一个人了?”

我心里涌过一阵悲凉,一瞬间萌发了生二胎的念头。作为一个习惯了回答十万个为什么的老母亲,我迅速回到了现实。

我很认真的对孩子说,“我死了,你也不会一个人,你会像爸爸和妈妈一样,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结婚,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宝宝。”

孩子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插科打诨的说了句,“我想和男生结婚”,话题就转向了他的好朋友们。

孩子的问题,让我想起17岁少年跳桥的事件。看着17岁的少年毅然决然地跑过车流,纵身跳下桥,看着他的妈妈蹲坐在桥边捶胸顿足的样子,我很痛心。

我不知道这个少年经历了什么,让他用生命去对抗,不知道他在纵身跃下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自己的冲动。关于事件的报道,有很多种说法,有说父母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绪,不懂得和孩子沟通的,有说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的,有说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7岁少年跳桥自杀:死亡教育的缺失,让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这个事件让我反思的,是死亡教育的缺失。

什么是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探讨生死的教育历程。死亡教育能帮助人们正确面对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 死亡需要准备

死亡,总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话题。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死亡到底是什么?小时候,我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好人会上天堂,坏人会下地狱。后来学了生物、自然,知道死亡之后不会有灵魂,不会有记忆,连肉体都会腐烂。导致我对死亡充满恐惧,一旦死亡,这绚烂多彩的世界,就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17岁少年跳桥自杀:死亡教育的缺失,让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奶奶是突发心脏病去世的。奶奶去世的时候,很多人说,“这样好,省得受罪。”我也一直这样认为,猝死,就像在睡梦中逝去一样,不用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病痛的折磨。直到我读了葆拉的故事,我才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葆拉,是美国团体心理治疗权威欧文·亚隆在《妈妈及生命的意义》中的一个人物,她是一个倔强不服输的癌症患者。

葆拉有好几种癌症,而且是末期,但她拒绝承认自己是癌症病人。她阳光向上,用自己的经历和态度积极帮助其他人。她说,“猝死是最悲哀的死法,死亡是需要准备的,让家人朋友准备好面对你的死亡。”她坦然面对死亡,和欧文一起成立“桥梁团体”,帮助癌症病人克服死亡的恐惧,更好的享受生命的“黄金时期”。

  • 坦然面对死亡,才更懂得珍惜现在

葆拉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死亡教育课。她说,“死是生的一部分,在睡梦中错过它,就等于错过人生最伟大的冒险。”她和团体治疗小组的成员们都深谙一点——生命不能延迟,不能拖到周末、度假、孩子长大、退休之后。

死亡教育,让人们坦然面对死亡,更让人们懂得珍惜当下,活得更有价值。不要等到疾病缠身,老年迟暮的时候,才懂得如何生活。“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精美。”泰戈尔的这两句诗,包含了他对死亡的思考。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也可以很美,充满尊严和仪式感。活着的时候,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死亡来临时,亦可从容面对。

17岁少年跳桥自杀:死亡教育的缺失,让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坦然面对死亡可以让人以更丰富、更满足的方式体验人生。越早懂得死亡,越能及早懂得生活。鉴于学校里没有相关死亡教育的课程,家庭中死亡教育这门课一定不能缺席了。如何给孩子讲述死亡的话题呢?

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必不可少的课题

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在1948年就研究了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他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知程度不一,应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发展阶段,有差异的谈论死亡。

  • 第一个阶段:0-4岁 朦胧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死亡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他们也很少主动提起死亡的话题。对他们来说,死亡和分离是同一个含义,也或者,他们根本就不关心死亡,只关心在不在一起。

在这个阶段,孩子不问,就无需主动对孩子提及死亡,孩子不能理解,反而会让孩子赶到恐怖,害怕。父母需要做的,是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生活在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环境里,让他们建立被爱的信心。

如果很不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历了身边亲近的人死亡,可以用分离的场景帮孩子理解,可以借助一些绘本故事,童话故事,适当的美化死亡 ,比如说去世的人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等。等孩子大了,再告诉他真实的情况。

17岁少年跳桥自杀:死亡教育的缺失,让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 第二个阶段:5-9岁 感受期

五六岁的孩子,并没有理解死亡的含义,他们问关于死亡的问题,可能是出于好奇,或在别的地方看到了死亡。孩子问问题,我们就应该坦诚的回答问题,不要恐慌,也不要躲闪。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经常问到和死亡相关的问题。这时候,如果还用“美化死亡”的方式解答孩子,孩子就不会买账了。

有朋友跟6岁的孩子说,人死了之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被孩子嘲笑了。孩子说,“妈妈别骗我了,星星是宇宙中的天体,有行星,有恒星,有卫星,都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怎么可能是人变的?”

可以借助绘本故事,给学龄前的孩子介绍“死亡”。如英国的绘本《獾的礼物》,有一只乐于助人的獾,因为岁数太大了,自然死亡,他的朋友坐在一起,怀念他在的时光,逐渐接受了他死亡的事实,用一场大雪融化了悲伤。

美国的《一片叶子落下来》,讲述了一片叶子从长出嫩芽,到生机盎然,最后变黄枯萎,离开树枝回归大地的过程。通过一片叶子从出生到所谓的“死亡”,告诉孩子死亡是自然的,是美的,是平静的。

17岁少年跳桥自杀:死亡教育的缺失,让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 第三个阶段:9-18岁 成熟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已经有了成熟的认知,他们已经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个阶段的死亡教育,更多的是引导孩子,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更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现在,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告诉孩子,生命只有一次,世界上没有月光宝盒能够让时光倒流,没有人能得到“重来一次的机会”。欧文·亚隆说过,“虽然肉体上的死亡可以摧毁我们,但对于死亡的观念可能会拯救我们”。越早的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更早的体会到生命之珍贵,才能够更好的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如果说唠叨是妈妈的标配,与其每天唠叨孩子“穿秋裤,多喝水”,不如唠叨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记得,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爱自己。”爱惜自己是一切行为的底线,如果人人都能明白生命的宝贵,能知道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也许很多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