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春季流感盛行,溼氣重!回南天燉上一鍋美味的祛風除溼湯~

【團隊醫學導師:知名養生專家、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

【毎日一膳】或湯,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盡顯嶺南飲食之文化,中醫藥膳之精華。感恩自然所賜予毎一種食材的特性,感恩毎一種食材為人的健康帶來無限的可能。人類在獲得健康的同時,我們更要愛護地球。地球健康,人才能長久健康!

趣談中藥名字(中

上回說到,雖說中藥品種繁多,但是中藥的命名卻言簡意賅,一點也不馬虎。有的體現其氣味形質的特 點,有的體現其功效特點,還有不少中藥名字的背後,還蘊含著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或者傳說。

據《南史·宋武帝本紀》記載,話說宋武帝劉裕,小名“寄奴”,他稱帝之前,曾是將軍一名,一次出征途中,士兵們被一條橫臥路上的巨蛇攔住去路,驍勇的劉裕張弓搭箭將巨蛇射傷,巨蛇中箭後落荒而逃。第二天,劉裕帶兵走到榛樹林中,隱約聽見杵臼之聲,於是派士兵循聲前往一探究竟,只見附近有數名青衣童子用杵臼在搗藥,並且說他們的主公被劉將軍的利箭所傷,命他們搗藥療傷。士兵們將所見所聞回稟劉裕,劉裕覺得事有蹊蹺,遂親自前往探究,可一眾童子早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一堆草藥在地上。根據青衣童子所述,這些草藥可以用作金瘡療傷,士兵們試用後覺得十分有效。由於大家不知道這種草藥叫什麼名字,認為是劉將軍射蛇得藥,所以就將其取名為劉寄奴,並一直沿用至今。中醫認為,劉寄奴確有療傷止血,破血通經的功效,能用於跌打損傷、金瘡出血或者婦女產後血瘀、經閉,胸腹脹痛等證,還能消食化積,醒脾開胃。

看完劉寄奴的故事,您是否還意猶未盡?除了劉寄奴,還有哪些中藥是用人名來命名的呢?它們背後又有段什麼有趣的故事呢?且看下回分解。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道同樣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川芎美食——川芎土茯苓紅棗煲魚頭。

今日推薦

川芎土茯苓紅棗魚頭

【药食同源】春季流感盛行,湿气重!回南天炖上一锅美味的祛风除湿汤~

材料

川芎15克,土茯苓30克(或鮮土茯苓60克),紅棗(去核)3個,生薑5片,大魚頭1個、豬瘦肉100克,花生油、食鹽適量。(3~4人份)

做法:

(1)豬瘦肉洗淨切塊;大魚頭去內層黑膜,洗淨,切成兩半,瀝乾備用。

(2)熱油起鍋,放入生薑,再入大魚頭香煎至兩面微黃,然後倒入適量溫水,煮10分鐘至魚湯變成乳白色。

(3)把所有材料和魚頭、魚湯放入湯鍋內,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1.5小時,食鹽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

通過這一個故事,我們很容易就能記住劉寄奴有活血通經止痛的作用,常用於跌打損傷。只是劉寄奴味道比較苦,一般不用作藥膳,所以這期我們就選擇同樣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川芎來做這一道藥膳。

近期流感盛行,很多人都喜歡燉一款川芎魚頭湯祛風。但是很多情況下,也應注意如期而至的溼氣。這款川芎魚頭湯中加了土茯苓,其味甘淡性平,具有除溼解毒的功效。搭配紅棗益氣養血,用魚頭以形補形、引藥上行,整個湯品有緩解肝鬱、血虛、風溼所引起的頭痛的作用。

【药食同源】春季流感盛行,湿气重!回南天炖上一锅美味的祛风除湿汤~
【药食同源】春季流感盛行,湿气重!回南天炖上一锅美味的祛风除湿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