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玩遊戲,內蒙古一男子網貸10萬!醫生:這是病,得治!

接到網貸公司的催債電話,家住包頭市的張麗麗(化名)的心“像死了一樣。”

這已經不是張麗麗第一次接到這樣的催債電話了,就在上週,張麗麗接到一個不顯示地域的電話,接通就問“你是不是劉陽(化名)的妻子,他這個月的5000塊錢借款已經逾期6天,請你告訴他及時還款。”

張麗麗回家和老公大吵一架,才弄清事情原委,原來,老公在網貸平臺借款近10萬,分期還款,都用來打網絡遊戲。

張麗麗欲哭無淚。

用張麗麗的話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她在家忙,老公只有一件事:打遊戲。

劉陽是一家大型國企的一線工人,工作倒班。不善交際的劉陽,從前年開始,突然有了一項業餘愛好——打網絡遊戲。

以前,張麗麗覺得他是上班太累,回家打遊戲放鬆放鬆。沒想到,劉陽對網絡遊戲的喜愛幾乎超過了一切,白天打,晚上打,連飯桌上、洗手間手機都不離身。苦口婆心勸,撒嬌撒潑罵,招數使盡,照舊。

後來,張麗麗也就不管了。張麗麗自己開一家服裝店,孩子5歲,以前劉陽倒班時還積極接送孩子做飯,如今,一切都被打遊戲代替了。張麗麗說,老公是把“愛好”發展成了“事業”,如今還負債累累,已經嚴重影響了工作、生活。

張麗麗感覺心都死了。

和張麗麗一樣因為家人打遊戲而苦惱的還有王國強(化名),但王國強的苦惱來自兒子。

一次王國強正在吃飯,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是上海一家金融服務機構,王浩(化名)有一筆借款已經逾期5天。王浩是王國強的兒子,開始王國強還以為遇到了詐騙電話,兒子25歲,上班還不到一年,每個月收入有6000多元,再說家裡條件也不差,怎麼能在外面欠債?

王國強找到兒子一問,還真不是詐騙——兒子打遊戲已經在兩家網貸公司借款7萬元。“不敢給家裡說,也不敢向朋友借,只能從網上借。”王國強氣得差點把沒吃完的飯倒到兒子頭上。

因為沉迷打網絡遊戲而高築債臺的,不只劉陽和王浩,生活中不少人打網絡遊戲成癮,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王國強說,兒子一定是“有毛病了”,張麗麗也說,老公一定“心理有問題了”。

究竟成年人何以沉迷虛擬的網絡遊戲無法自拔?這個結該怎麼解?

包頭市包鋼三醫院心理科心理治療師郭玉星表示,像劉陽和王浩的情況,屬於網絡成癮,網絡成癮是指個體不自主地對網絡過度使用,網絡成癮和賭博成癮是同一種性質,都屬於非物質成癮,屬於行為障礙。對網絡成癮,一定要做到早預防,早干預,一旦發現這樣的傾向,要及早糾正他們的這些行為問題,以免造成嚴重網絡成癮。應該及早到專業的醫院做治療。“一般這樣的患者會伴隨一些情緒問題,要進行藥物加心理治療。”郭玉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