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鎮長拆遷5年,拆了10多個地塊,實現零強拆零上訪


2019年4月21日,安徽淮北濉溪鎮。拆遷戶80多歲的啞巴徐大爺見到秦淑芬,如同閨女回家,緊緊握住她的手。大爺跟隨患病的大兒子生活,拆遷中涉及到大兒子房屋補償的問題。二兒子的房屋不在拆遷範圍,卻在媳婦的慫恿下要求分房,並以離婚相要挾,令啞巴大爺傷心不已。秦淑芬與拆遷工作組得知情況後,主動上門調解。在經歷眾多戲劇性的矛盾衝突之後,最終調解成功。

44歲的秦淑芬,2012年4月在淮北市直機關單位工作的秦淑芬,經組織安排,來到濉溪縣濉溪鎮掛職副鎮長。當時正值濉溪棚改工作啟幕,她被委任分管棚改、徵遷工作,一干就是5整年。

秦淑芬坦言,作為一名女幹部,起初對徵遷工作是陌生的,既不知所措,也比較排斥,“之前總感覺一些‘釘子戶’蠻橫不講理,工作進展緩慢。

等真正接觸、深交後才發現,只要與他們真誠溝通、以心交心,絕大多數群眾都是通情達理的。”

“我從小在濉溪老街長大,啞巴大爺是國營理髮店的一個洗頭工,老實善良、與世無爭,看著都讓人心疼,何況家裡又出現了兩個兒子爭奪回遷房的事情。”秦淑芬說。

調解成功之後,啞巴大爺把她視為親閨女一樣對待,“有一天中午加完班回家吃飯,外面下著雨,正好遇到買菜回來的啞巴大爺,他掏出一個饅頭讓我墊墊肚子,饅頭上五個漆黑的手指印特別顯眼,我接過來就吃了,這是我至今吃過最香的一個饅頭……” 圖為啞巴大爺緊緊握住“親閨女”秦淑芬的手。

5年期間,秦淑芬參與了濉溪老城一帶13個地塊的徵遷工作,順利完成孟山南路連通工程、北關社區棚戶區一期、老濉河兩岸景觀和截汙工程、幸福家園二期、龍脊山路南段、榕樹路南段、鑄管廠等9個地塊的徵收工作。每天一大早,趁著拆遷戶還沒起床,秦淑芬就來到他們家中協調、商量搬遷事宜。


秦淑芬認為,政策宣傳到位被拆遷人不知曉政策他就會過分強調權利,而忽視自己的義務。作為政府,應該加大棚戶區改造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讓老百姓在棚戶區拆遷中擁有切實的發言權和決策權,使棚戶區改造真正成為一項民心工程,提升公民參與的有效性 。

用政策拆遷、依法律徵遷、傾感情徵遷,化解、消除了各類矛盾和問題,老百姓由反對、牴觸,到理解、支持徵遷,棚戶區改造順利推進,老百姓的住房條件、生活質量得到質的提升。秦淑芬如是說。

秦淑芬說,每每有安置房選房,看到居民拿著板凳排隊,她更加意識到自己在工作中,一定保持公平、公正。各個環節“陽光作業”,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棚戶區改造要充分尊重群眾意願 ,真正去了解老百姓所需、所求。我們的做法是對棚改涉及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居住面積、經濟收入等進行入戶詳細摸底調查,幫助拆遷戶解決臨時安置、子女上學等實際生活困難。依法維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確保社會穩定。同時妥善解決低收入家庭、低保戶、特困戶的住房困難,在政策上給予合理照顧。在徵遷安置上突出“精準、貼心”服務。

將心換心,方得人心。拆遷工作組的工作進展越來越順利。秦淑芬參與拆遷5年時間,拆了10多個地塊,實現了零強拆、零上訪。


2017年2月,秦淑芬掛職結束後,也來到了新的工作崗位——淮北市濉溪縣國土局副局長、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許多徵遷戶依然和她保持聯繫,經常打電話問候,像親戚一樣走動著。

期間,秦淑芬在日常工作中經常被一些平凡的人和事所感動,便萌發出了將這些故事記錄創作成小說的念頭。秦淑芬說,寫作過程中,有時文筆流暢、思路清晰,一天能寫兩萬多字,“經常被老百姓的樸實所打動,寫著寫著就哭了。”當難以下筆時,就去徵遷現場走走,尋找創作靈感。

2017年底,小說《拆遷鎮長》經過三易其稿,最終呈現出的作品有近20萬字。作品創作完成後,秦淑芬又有了新的心願:將小說結集出版或改編拍攝。而她,但一直有個最大的心願:結集出版或改編拍攝,而且不收一分錢版權費。


念茲在茲,必有迴響。2018年《拆遷鎮長》經媒體報道後引發極大關注,被多家影視公司“相中”。2019年4月18日,秦淑芬原創小說改編而成的院線電影《徵遷》正式開機,有望年內與觀眾見面。當天的新聞發佈現場, 導演現場飆淚誓拍良心作品 。 肖龍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