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隨左宗棠收新疆並鎮守19年,後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護駕慈禧西逃

清朝統治的晚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啟了晚清時期,此後西方列強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黑暗散佈到中國的各個角落,清朝統治力量開始衰落,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西方殖民主義勢力來到東方,使中國成為自己在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的附庸。在這個烏煙瘴氣,陰暗籠罩的時期一位將士——董福祥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勇敢無畏帶領中國衝出迷霧。

他隨左宗棠收新疆並鎮守19年,後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護駕慈禧西逃

“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一位少年在其父親和家風的影響下,為人直爽,打抱不平,嗜好練武而不喜讀書,長至青年喜愛結交綠林中人,經常往來於幫會,使得地方紳民對這個朝氣蓬勃的青年皆存畏懼之心。正是這樣的性格使他擁有了傳奇的一生,名留史冊。他的一生先是率眾反清,後投降清軍後為了國家反正平亂,在邊疆動亂時不負使命直取南疆,此後在列強侵犯之際將生死置之度外接任不同官職帶領不同隊伍參戰多場戰役。最後帶著愛國的餘熱隱退歸家

他隨左宗棠收新疆並鎮守19年,後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護駕慈禧西逃

董福祥的一生活出了作為當時那個年代中國人該有的樣子,在這我想講述這位英雄在中國最黑暗年代的兩個超級成就。

他隨左宗棠收新疆並鎮守19年,後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護駕慈禧西逃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自古邊疆便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戰地,它的穩定也在一定重要程度上決定著國家整體的穩定。邊疆的風沙隨著惡勢力的入侵似要颳起風暴,一旦風暴成功颳起,黃色的沙塵便會從西部逐漸掩埋中國,當時中國的新疆正遭受著阿古柏的侵略。光緒元年,左宗棠帶領軍隊西征新疆,“董字三營”這個在西北土生土長的軍隊衝鋒在前,收復烏魯木齊,攻克瑪納斯城,首戰告捷。光緒三年董福祥帶領軍隊在左宗棠的領導下勇猛抗敵,先後參與收復南疆門戶等城的戰鬥。

他隨左宗棠收新疆並鎮守19年,後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護駕慈禧西逃

光緒四年,董福祥成功收復哈密,而此時新疆除了伊犁外全部被收復。也正是此時這個有勇有謀的戰鬥英雄名震新疆。在之後的幾年裡,黑暗勢力並不甘心,在阿古柏政權滅亡後,英俄仍然扶持阿古柏殘餘部隊擾亂中國西北邊境,董福祥選擇駐守動亂地區,並且屢次剿滅敵軍。到光緒十六、十七年被提拔。英雄為國,不問年歲。這一駐守便是十九年,這些年間董福祥禦敵戍邊、興修水利、開墾屯田、整修道路,承擔了一個領袖應有的責任,政績卓越,贏得朝野讚譽。而在之後,由於資本主義的不斷侵略,董福祥又不斷帶領軍隊投身戰鬥,雖經歷仕途變遷,但依舊不減愛國熱情。

他隨左宗棠收新疆並鎮守19年,後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護駕慈禧西逃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做英雄就要剛烈,一切有辱國家的人或事都不能輕易放過,要抱著強烈的國家責任感,不屈使命,不畏炮火,不懼強勢。1900年庚子事變爆發,而這一年也被稱為中國的國難年。列強欺凌,國憤當即,百姓蜂擁而起,以“扶清滅洋”為口號,誓死抵抗洋人造成義和團起義。當時的清政府選擇支持義和團,便於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對八國宣戰。可想而知,勢單力薄,武器落後的中國又怎能抵擋八國的進攻。

他隨左宗棠收新疆並鎮守19年,後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護駕慈禧西逃

庚子事變爆發後,慈禧太后召董福祥入京加強宮廷保衛。董福祥帶領部隊進入北京,駐守永安門。之後董福祥奉朝廷之命開入永定門,不料與日本使館書記相遇,其軍隊的營官便上前詢問,然而未等日本使館書記說完就抽刀將其刺殺,因為本身的愛國熱情和對侵略者的痛恨,隨後把這個日本人的屍體肢解,並剖腹取出臟腑,塞入馬糞再棄於路旁。之後因李鴻章的庇護沒有受到懲罰,但是這樣的硬漢行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歷史背景之下可是極為少見。

他隨左宗棠收新疆並鎮守19年,後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護駕慈禧西逃

讓我們仔細思考,如果清末時無論是皇帝或者大臣有這樣的硬漢品質,雖然不能在本質上改變中國的落後社會制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西方資本主義也不會有膽侵略中國,中國的百姓也不用經歷戰亂之苦,家人生死離別之痛,無家可歸的顛簸流離。這個風波過了之後,董福祥在沒有大炮只有土炮的情況下依舊接任別人不敢承擔責任而推給他的任務,奮戰在前線。雖有英雄誓死衛國,但有昏庸朝廷苟且衛己。8月15日,慈禧攜光緒帝西逃,董福祥擔任護駕大臣。於10月26日,逃至西安。

他隨左宗棠收新疆並鎮守19年,後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護駕慈禧西逃

“他日鼙鼓思將帥,舍爾其誰屬哉。”這是光緒帝對董福祥說的一句話。徹底戰敗後,清政府與八國聯軍議和期間,董福祥被八國指控為“首兇”,被要求處死。而慈禧太后念在他護駕有功,竭力維護,最終以革職並永不再任為結局。而愛國熱情高於一切的董福祥對此非常不滿,便一直計劃自行招募軍隊趕赴山西繼續戰鬥。慈禧擔心他的行為會破壞和談,於是命光緒帝對其進行安撫,便有了本段開頭的那句話。意思便是要求董福祥守時待變,以圖再舉,這才回鄉隱居。

他隨左宗棠收新疆並鎮守19年,後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護駕慈禧西逃

在歸家後的七年後董福祥突患重病,也許是因為未能實現保衛國家的抱負,在多年的憤懣中突然爆發。雖然請了多名京醫、當地名醫來診治,都為能奏效。拖著重病的董福果然不甘於此卻又無能為力,在正月初七上書朝廷,“未能盡晚年之忠誠,無以報朝廷之憾。”同時遺囑將平日儲銀40萬兩上交國庫,並將洋槍1600多支運存寧夏。兩天後,董福祥去世,享年70歲。一日為國家戰鬥,便日日夜夜為國家戰鬥,一生過半時光都在為國家灑熱血,留給自己的時間卻少的可憐。董福祥沒有子嗣,到生命的盡頭時依據毫無保留的將對國家有幫助的東西捐給國家。

他隨左宗棠收新疆並鎮守19年,後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護駕慈禧西逃

雄奇的一生終於歸了黃土,殘留著愛國餘溫的軀體安詳的躺在了能夠容納萬物的大地上。他不貪圖權勢,不吝嗇錢財,不在乎爵位。他愛國,愛的如此熱烈,扛著沒有殺傷力的土炮去對抗洋槍火炮的敵人。我想董福祥一生中有兩件最幸福的事情。第一件是在自己活著的時候能夠為祖國戰鬥,第二件是在死去的時候將自己還給了國家。最後我向這位英雄致敬,也希望自己能夠在所熱愛的東西上擁有奉獻一切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