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本想传位此子,却被长孙无忌陷害,后来以谋反罪被杀

唐太宗后宫佳丽三千,为其生了十四个儿子。这些儿子当中,优秀的特别多,但皇位只有一个,所以能够继承皇位的也只有一个。

李世民本想传位此子,却被长孙无忌陷害,后来以谋反罪被杀

长子李承乾本是太子,小时候特别聪明,但长大后却性情大变,不但对老爸阳奉阴违,还曾派人刺杀自己的老师。这种智商的人不但做不了太子,而且一般也活不长久。

说来,做太子确实不容易,夹在皇帝和一群兄弟中间,实在是难以做人。皇帝时刻担心你犯上作乱,取而代之,而兄弟们却虎视眈眈地想要夺取自己的位置。稍有不注意,就可能被人拉下马。

李世民本想传位此子,却被长孙无忌陷害,后来以谋反罪被杀

对于李承乾来说,压力更大,因为他有一个业务能力特别强的弟弟,就是魏王李泰。李世民对这个儿子的宠爱甚至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对太子的恩宠。李泰虽然只是个王爷,但享受到的待遇却与太子无疑。

李世民的宠爱无形中助长了李泰想要谋取太子之位的野心。

由于李泰时常向李承乾发难,结果逼急了李承乾。李承乾先是派人刺杀李泰,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决定谋反,像父亲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样,他也想发动一场政变,从父亲手中夺取皇位。李世民那是刀尖上舔过血的人,尤其是李承乾能够比得上的。所以,很快就失败了。事后,又被赐死。

李承乾一死,按理说,皇位应该由李泰继承。但李承乾临终前与李世民的一番对话却毁了李泰。

李世民本想传位此子,却被长孙无忌陷害,后来以谋反罪被杀

李世民问李承乾说:“你已经是太子了,为什么还要谋反?你难道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做皇帝吗?”

李承乾很委屈地说:“是啊,我已经是太子了,为什么还要谋反呢?不都是李泰那家伙逼迫的嘛!”

听了这话,李世民似乎恍然大悟。此后,再也不提立李泰为太子了。

李承乾与李泰鹬蚌相争,却便宜了李治。李治后来被立为了太子。

李世民本想传位此子,却被长孙无忌陷害,后来以谋反罪被杀

但李治性格软弱,李世民担心他做不好皇帝,几次都想废掉李治,改立与他性格颇像的李恪为太子。

有一次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李治为太子,但李治一向懦弱,恐怕不能守住国家,怎么办呢?而吴王李恪英勇果敢,非常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你看怎么样?”

长孙无忌劝说道:“太子人次小孙,做个守成之君还是没有问题的。再说了,太子的位置那么重要,怎么能说换就换呢!希望陛下三思而行!”

李世民无奈,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李世民本想传位此子,却被长孙无忌陷害,后来以谋反罪被杀

为了避免李恪走上谋反的道路,于是劝诫李恪说:“父子之间虽然非常亲近,但如果儿子犯了罪,国家的法度依然不会徇私枉法!汉武帝已经确定让汉昭帝继位,燕王刘旦因为不服气,私下想要作乱,结果被霍光诛杀。你身为臣子,要引以为戒。”

因为立储一事,长孙无忌与李恪生出嫌隙,长孙无忌曾三番五次要置李恪于死地,但都找不到机会。不过,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谋反让他看到了希望。为了杀掉李恪,长孙无忌将其牵扯到房遗爱的谋反案中。

与此同时,房遗爱为了活命,也故意诬陷李恪谋反,想通过帮助长孙无忌除掉死对头,来获得长孙无忌的赦免。不过,他却没有如愿以偿。

李世民本想传位此子,却被长孙无忌陷害,后来以谋反罪被杀

事实上,李治并不想杀李恪。当时,李治已经继位,他召见房遗爱,并问他:“你娶了我妹妹,咱们是亲戚,你为什么还要谋反?”

房遗爱回答说:“我包藏祸心,罪该万死,但我告发李恪谋反是向借此赎罪,因为我看见贞观年间,纥干承基、游文芝、侯君集、刘兰一起谋反,而承基告发侯君集、游文芝和刘兰,自己得以保全并且得到了官爵。”

李治说:“你已经是驸马了,怎么能与承基相比呢!况且现在告发李恪已经晚了!”随后,将房遗爱诛杀。

李世民本想传位此子,却被长孙无忌陷害,后来以谋反罪被杀

李治其实并不想杀李恪,于是哭着对大臣说:“李恪是我的兄弟,我想赦免他,可以吗?”

兵部尚书崔敦礼回答说:“昔日,周公诛杀管叔、蔡叔,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汉昭帝时,燕王、盖长公主反叛,按照国家法度应该处死。这些前事都在眼前,陛下怎么能为了施舍恩情而改动法律呢?”李治这才下令处死李恪。

李恪临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玩弄权柄,如果祖先有灵,他迟早会被灭族。没想到,他的诅咒最终变成了现实。长孙无忌后来同样因为受到别人的诬陷而被李治逼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