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的华丽嬗变

小山村的华丽嬗变

武有森一家迁入新居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小山村的华丽嬗变

韩秋梅在绿丰源养殖公司喂鸡。

小山村的华丽嬗变

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月霞(左)在美蓉面皮加工基地上班。

小山村的华丽嬗变

吕进宝在绿丰源养殖公司工作。

小山村的华丽嬗变

刘应芳(左)在加工电子元件。

小山村的华丽嬗变

后滑村村民搬入梧桐小区的第一张合影。

小山村的华丽嬗变

梧桐小区一排排整齐气派的住宅。

小山村的华丽嬗变

石茂发已是果干加工厂的骨干。

从运城一路向南,穿越中条山隧道,在高速路芮城出口处东侧,一排排新建的农家小院整齐划一,农家院落房前屋后,宽展敞亮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全部到位,村文化活动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傍晚时分,村民在欢快地跳着广场舞……“后滑村原来是远近出了名的贫困村,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促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滑村村委会副主任武海森告诉记者。

地处中条山腹地的陌南镇后滑自然村是芮城县海拔最高的一个山村,属于全县地质自然灾害滑坡危险区。全村18户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遇到旱季,吃水得用扁担挑着在蜿蜒的山路行走1个小时。想要外出,要行走4公里的蜿蜒山路,每逢雨雪天就出不了村。交通吃水不便,成为困扰这个小山村的最大弊病。2009年冬,后滑村72岁的老党员秦孟楼突发疾病,家里人拨打急救电话,由于雨天,山路结冰,救护车进不了山村,4个村民连搀带抬,背着秦孟楼在山路上小心翼翼前行两个小时才送至大路边上,却延误了最佳诊疗时间,面对噩耗,村民们怆然泪下,无力回天。

由于山路坡陡弯急,每年夏收时节都会发生农机翻车事故。2014年秋,45岁的村民武建波去山上给果园打药,三轮车拉了一车水,行至最陡处,三轮车后翻掉至10余米深的山涧,武建波满身是伤,从沟底爬到路边时,脸上的鲜血早已干结,幸好被从地里回来的村民及时发现,才保全性命。

2016年7月31日,时任芮城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建军上任第一天便冒雨来到后滑村,与村民们一起面对面商讨发展之计,增收之策。在贫困户武当盈家中,看到破败的住房和简陋的家具,张建军当即提出,把武当盈纳入自己包联贫困户,结下了这门“亲”。两年时间,张建军多次来到后滑村召开现场座谈会,督促易地搬迁项目进展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落到实处。2017年11月,后滑村搬迁户拿到新居钥匙,2018年9月,搬迁户全部迁入新居,告别了以往的大山生活。

村民搬迁入住后的生活怎样,一直是张建军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担任县委书记以来,他几次来到陌南镇梧桐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现场查看了解社区规划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小区物业管理……只见18户新居张贴的对联:众志成城拔穷根,易地搬迁谢党恩。

“怎么能不感谢呢?以前走到陌南镇,看见人家这么优越的条件,想想自家,总是垂头丧气,现在迁入新居,每天打卡上班的生活,那叫一个扬眉吐气。这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好政策、好领导呀。”武海森告诉记者,为保证搬迁户能够搬得起、稳得住,通过退耕还林政策,后滑村村民原山村耕地每年每亩享受政府500元补助,仅此一项每户年收入可达1万元。青壮年劳动力再也不用担心家务农活,尽可以安心在外打工,一年净赚4万元。

“我们家新址位于运宝高速公路出口处,陌南镇政府东侧的梧桐小区。每户3.3分大的宅院,按照每人25㎡、2.5万元政府补助款统规自建,补贴比例高达80%。小区里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俗话说,靠山吃山,如今我们迁出了大山,就靠着党的大好政策,集体向着美好生活出发啦!”憧憬着美好未来,武海森脸上露出笑容。

陌南镇梧桐小区还率先创建“凤还巢”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烤鸭面皮加工厂和浙芮电子产品加工厂等多家企业相继入驻,安置当地富余劳动力200余人,每人年增收3万余元。武当盈在山上担任护林员,妻子在面皮加工厂上班,儿子在亚宝药业工作,通过易地搬迁,一家人全部转为上班族。2018年,武当盈实现脱贫摘帽,阔步迈向小康生活。今年1月18日,武当盈郑重邀请张建军来到自己的新家,为他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代表乡亲们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本版策划:李联军

摄影报道:史晓波 肖永杰 曹 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